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上传人:kfc****89 文档编号:141949657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音乐课教案墩阔坦镇央艾日克小学5年级(第二学期)2013年2月第一颗 同一首歌教学目标:、进行三声部的发声练习,要求韵母转换连贯、自然,声部之间基本协和、均衡。、启发学生通过有表情地歌唱,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表现明朗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同一首歌的曲调。教学难点:三声部合唱。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新学期序言、教师介绍自己。提出新学期要求。、请同学讲讲新学期有什么想法?对上好音乐课有什么好的意见。、复习练唱上学期所学习的乐曲。二、发声练习曲(综合训练一)、复习听辨(听记)旋律音程:(教师弹奏两条旋律音程,请学生听记)、复习听辨和声音程:(教师弹奏一条和声音程,请学生听

2、记)、分声部视唱三声部发声练习曲。先唱第三声部,再合第二声部,最后合上第一声部。注意:四拍子的节拍强弱。用ma,mo,mi,mao,mu;la,luo,li,lao,lu音节发声。气息控制,在音节母音变换时,要保持发声位置的不变。三、学唱歌曲:同一首歌的曲谱。、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说一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听完之后有什么感受?教师再度范唱,请同学边哼边看一看歌谱。、给学生时间,两人一组念一念曲谱。教师提示:乐谱是F大调的。Do应该在哪?、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齐读歌谱,集体齐唱第二声部的乐谱。练唱第二声部乐谱。教师带领同学齐读第一声部歌谱,集体齐唱第一声部的乐谱。练唱第一声部乐谱。试着将两个声部的曲

3、谱合起来演唱。(多多练习)四、小结:回家以后各声部练习各声部的曲调,也可以两个声部的在一起合一合。看谁掌握的好。板书设计同一首歌。布置作业:复习课后反思:课题:第一颗 同一首歌我的祖国教学内容:、歌曲我的祖国歌曲处理。教学目标:、启发学生通过有表情地歌唱,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表现明朗乐观的生活态度。、着重通过对旋律特点的分析,感受欣赏曲中所表达的热爱和赞颂祖国山河的炽热感情。教学重点:歌曲我的祖国歌曲处理。教学难点:歌曲我的祖国歌曲处理。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注意:四拍子的节拍强弱。用ma,mo,mi,mao,mu;la,luo,li,lao,lu音节发声。气息控制,在

4、音节母音变换时,要保持发声位置的不变。二、学唱歌曲我的祖国。、集体齐唱歌谱,注意:各声部之间声音要协调。、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注意要读出感情。、低声部先练唱。注意换气的地方,注意要唱准。、高声部练唱,注意不要受低声部影响。、二声部试着合起来练唱。(这个阶段要反复练唱,注意不要互相串调,影响。多关照低声部)三、歌曲处理。、讨论: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速度来演唱。(注意,可以不按照书上所规定,学生自由讨论,要根据歌曲意境来思考,说出理由)按讨论后的结果练唱。、想一想:可以采取什么演唱形式能更好的诠释这首歌曲?(用领唱及合唱、重唱及合唱、齐唱及合唱等几种演唱形式来演唱歌曲)四、欣赏我的祖国。、教

5、师介绍作品:长江之歌是电视连续剧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该曲是剧中的主题音乐,为了更好的体现长江雄伟、浩荡的英姿,话说长江剧组在成千上万的应征歌词中,选中了胡宏伟的这一首词,因此,这是一首填词歌曲。歌曲以比拟的手法,形象的描绘了长江悠长、古老的历史和它汹涌澎湃、奔腾万里的雄姿,既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哺育自己的慈母长江的眷恋之情,又抒发了我国各族人民以万里长江奔腾向前的气概去建设美好未来的雄心壮志。、初听一次。请学生说一说歌曲整体有什么特点,你听了之后有什么感觉?、请学生挑选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歌词来朗诵,并随录音机机哼一哼。再请同学说说:你为什么要挑这段歌词,给了你什么感受?、复听全曲,请学生说说哪两段是重

6、复的。两人一组给歌曲分成两段。看谁分得准。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白帆,大家想想白帆还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这首歌曲实际上象征了什么?表达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板书设计: 第二课 我的祖国 俏慢 柔美、天真布置作业:课后小记:大中国教学内容: 2、歌曲大中国学唱;歌曲处理 3、欣赏:大中国唱晚。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优美、亲切的歌声表达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2、欣赏筝独奏曲大中国,继续培养学生通过对旋律等音乐语言的分析来感受和理解音乐内容的初步能力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教学重点:歌曲大中国学唱教学难点:用优美、亲切的歌声表达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教学手段:录音机

7、、磁带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同前节,注意切分节奏处唱法。 二、检查复习: 1、教师出示几种反复记号,请同学说说怎样演唱。 2、请同学说说以前都学过哪几种切分节奏。并拍一拍。(综合训练二) 再请同学将上节课刚学过的切分节奏写出来,并拍一拍。 3、请同学跟琴唱采菱的歌谱。 三、学唱歌曲:采菱 1、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情绪。 2、教师范唱,请同学跟着哼一哼,注意切分节奏处的演唱一定要准确。 将切分节奏处找出,依次练唱。 3、跟琴练唱歌词。 讨论:演唱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音色?速度?情绪? 练唱。 (注意引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音色,连贯流畅的气息,唱出水乡的孩子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尤其要

8、注意一字多音处要唱的连贯)。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中国,可以表演。 四、欣赏:大中国 1、出示乐器挂图,介绍筝,介绍大中国 大中国是一首筝独奏曲。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2、初听渔舟唱晚,请同学们说说听了之后有什么感觉?3、分三部分细听,请同学们按照听听想想来听三部分的速度、旋律、分别是怎样表达的。(完成听听想想)4、请同学听乐曲的第二部分,听到“fa”时举手表示,并说说这里出现fa后,乐曲发生了什么变化。五、教师小结

9、:我国的民族音乐非常有特点,是有着悠久历史发展的。今后我们会学习更多的民族乐。 板书设计: 大中国 第一段 旋律优美 节奏平稳 速度缓慢 力度稍弱第二段 旋律跳跃 节奏活泼 速度渐快 力度加强第三段 旋律上下起伏 节奏紧促 速度较快 力度稍弱布置作业课后反思:课题:第二颗 草原牧歌银杯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贯的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趣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2、通过听辨平行三度、四度的不同效果的二声部组合,提高学生对和声的听辨能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银杯歌谱。教学难点:听辨平行三度、四度的不同效果的二声

10、部组合。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第40页发声练习曲2) 注意:声音的连贯、集中、圆润。二、综合训练: 1、分两声部视唱综合训练一的两条乐句。请同学说说演唱这两条乐句时感觉有什么不同。(先请同学自己感受,教师再讲解平行三度及平行四度的不同之处)2、教师弹奏这两条乐句其中一条,请同学仔细听辨教师弹的是哪一条? 3、两人为一组,念出歌谱,注意为G调。(教师订正) 4、分两声部视唱曲谱。请同学说说这条旋律及综合训练一的哪条乐句相似。(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及第一条相似)。三、学唱歌曲银杯曲谱。 1、提问:银杯是谁创作的?教师介绍银杯轶事:有一天,舒柏特十分饥饿,下意识的走进一间饭店

11、,当服务员向他出示菜单时,他因身无分文而显得很尴尬。他四下张望,希望遇到一位熟人,但店堂里在座的都是陌生人。当他低下了头感到失望时,忽然看到桌上的一份报纸上刊登的克劳蒂乌斯的短诗,便立即把这首诗谱成歌曲,并交给店主,这样才换来了一份土豆充饥,可是,在舒柏特死后三十年,这首摇篮曲的手稿竟以四万法郎的高价卖出。2、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欣赏这首世界名曲吧。 听录音范唱,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3、提问:do=G的调号及其音位? 你能举出一些装饰音并拍一拍它吗?4、两人一组念一念曲谱。(注意:第六小节的装饰音的唱法)5、教师范唱曲谱,请同学们跟着轻轻哼一哼。 集体跟琴视唱曲谱

12、(着重练习第六小节装饰音处)6、熟练的视唱曲谱。四、小结: 请同学们回家利用一切方法,如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查找有关舒柏特的轶闻趣事。板书设计: 银杯 中速、热情的布置作业课后小记: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贯的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趣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学重点:用有气息支持的连贯的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趣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歌曲中装饰音处的演唱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曲: 二、综合训练(三) 1、两人为一组,将综合训练三中六条乐句分别读出曲谱

13、,并跟琴唱一唱。 2、讨论:在5条乐句中你喜欢哪条及第一行的乐句连接,为什么? 提示:仔细观察这六条乐句。 3、将学生提出的几条分别及第一句相连接唱一唱。 教师带领同学总结: 从节奏上,24句是第一乐句的模仿;5是第一乐句的发展变化而成;从旋律上,13句是由第一乐句的“sol”、“do”发展变化而来的;(只是变化程度不一)(选择哪一条均可,由孩子自己喜好而定)三、学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集体视唱曲谱,注意装饰音处唱法。 2、教师有感情地读词,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再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3、教师范唱,请同学们跟着轻轻哼一哼。 4、跟琴演唱歌词,注意装饰音处多加练习。 5、有感情的演唱

14、歌曲。四、歌曲处理: 1、再听一遍录音范唱,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首乐曲在感觉上及以往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教师再播放中国的摇篮曲给学生更好的暗示。 (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摇篮曲是有摇荡感、轻、柔的一种歌曲) 2、请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来演唱摇篮曲(练唱时教师多加示范引导。) 3、讨论:刚才我们总结出摇篮曲是有摇荡感的,那么我们在演唱时怎样体现出这一点呢? (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强弱的演唱,可以体现这一点) 提问:按照怎样的强弱规律来演唱呢?(强、弱、次强、弱) 4、请同学按照总结出来的强弱规律来演唱歌曲。 (教师注意以指挥来引导学生体现出这一点)五、小结:请同学们回家利用一切方法,如查阅书籍、上

15、网等方式查找有关舒柏特的轶闻趣事。下节课,我们来上一节欣赏课,每小组派出一人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舒柏特,并找出作品来给大家欣赏。讲解精彩的小组加分,获胜组可以得到教师送给的奖品。板书设计: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轻 暗 柔 有摇荡强 弱:强、弱、次强、弱布置作业: 复习课后小记:课题:小黄鹂鸟教学内容:1、欣赏舒柏特作品:小黄鹂鸟。2、介绍音乐家舒柏特。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小黄鹂鸟,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及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柏特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教学重点:欣赏舒柏特作品:小黄鹂鸟

16、。教学难点:欣赏舒柏特作品:小黄鹂鸟。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 同前节二、检查复习: 集体有感情的齐唱歌曲摇篮曲。三、欣赏小黄鹂鸟 1、教师介绍小黄鹂鸟: 同摇篮曲一样,鳟鱼也是奥地利作曲家舒柏特作曲的一首名曲。这首乐曲作于1817年夏天,当时舒柏特20岁。这是一首乐曲颇受人们喜爱的活泼、抒情的歌曲。歌词取自诗人舒巴尔特的一首浪漫诗,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据说歌曲中将统治者比做?将小鱼比做?又揭示了什么寓意?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 2、初听乐曲。请同学们说说歌曲的三段分别说了什么? (第一段 一群鳟鱼在清清的河水中游戏第二段 渔夫悄悄的站在河边钓鱼,鳟鱼

17、不上他的钩第三段 狡猾的渔夫把河水搅浑,小鳟鱼受骗上钩) 3、细听小黄鹂鸟,请同学听一听第一乐段及第二乐段在情绪、旋律节奏、力度、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它所引起的感情色彩又有什么不同? 4、复听鳟鱼,请同学完成听听想想,并讨论:鳟鱼代表什么?渔夫代表什么?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寓意?四、欣赏讨论 1、请每组派出代表上台来介绍奥地利作曲家舒柏特 2、评委给每小组得分。 3、加分题: 想要得到这部分分的同学,还可以每组派出代表,播放自己找到的舒柏特所作的乐曲,并简单做一个评述。 4、汇总得分,得出优胜组。五、教师小结: 小黄鹂鸟反映出的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当同学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你们会怎样做呢?

18、(若学生介绍的舒柏特知识不够丰富,教师可做补充,见教参)板书设计: 小黄鹂鸟布置作业:复习课后反思:课题:天堂教学内容:1、综合训练:旋律连接。2、歌曲:天堂一声部学唱。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亲切、热情的演唱天堂,抒发他们对党的真挚情感。2、通过旋律连接的填空练习,培养学生对旋律创作的兴趣和初步的写作能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一声部部分。教学难点:旋律连接的填空练习。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注意: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注意声音要连贯,音阶要清晰,口形要正确。二、综合训练 1、两人为一组,念熟第一条乐句谱子,再跟琴唱一唱。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乐句旋律特点。) 学生讨论:这条乐

19、句旋律上有什么特点?(注意观察每一个音符) 结论:骨干音是“do”、“mi”、“sol”,第一乐句落在属音sol上,有半终止感,这条乐句结尾应该落在do上。 3、两人一组,讨论创作旋律。 跟教师的琴声唱一唱,看谁连接的流畅、通顺。 4、(第二乐句处理办法同第一乐句。) 第二乐句骨干音是“la”、“do”、“mi”,该句为五声羽调式,结束音应该落在la上。三、学唱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 1、教师介绍党带给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不易。 (讲一些革命、改革开放的事情给学生听一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跟着用la来哼哼。 请学生说说,这首歌曲特点,听后感受? 3、学唱曲谱: 两人

20、为一组,将歌曲的歌谱读熟。教师带领复读。 跟琴视唱曲谱。 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跟琴视唱歌词。 反复练唱。四、听音乐下课。板书设计: 天堂 稍快 热情 民歌风格布置作业:课后反思::课题 第三课 多彩的美洲拉库卡拉查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亲切、热情的演唱拉库卡拉查,抒发他们对党的真挚情感。教学重点:歌曲:拉库卡拉查学唱。教学难点:运用各种力度记号来唱出歌曲的情绪。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歌曲:拉库卡拉查学唱。 1、以独唱、齐唱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第一声部的掌握情况,抽查5人次。 2、全体学生唱一遍歌曲。 教学生第二声部,掌握节奏。3、师弹琴,让第一声部用“u”,第二声

21、部用“mi”唱。4、把歌曲加入进去,让学生体会歌曲及词的结合。 把学生分成两个声部,以亲切、热情的情绪唱好歌曲。三、歌曲处理: 1、集体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请同学观察:书中出现了哪些力度记号?把它们找出来,分别唱一唱。3、这首歌曲及以往我们学过的不同,出现了很多间奏? 提问:有间奏就代表休止吗? 我们应该怎样演唱这一部分? 练唱。4、找出这首歌中出现的一些衬词和叠词。 “嗨”、“的哩”、“高高”、“长长” 着重练一练这几个词的演唱。5、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拉库卡拉查。 四、党对我们的关怀真的是亲亲的。下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纷纷茉莉。大家自己来体会。板书设计: 拉库卡拉查 欢快的强中弱中强强中弱

22、很弱中弱布置作业:课后小记:课题 第三课 多彩的美洲红河谷教学内容:欣赏:红河谷教学目标:欣赏:红河谷,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题旋律的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教学重点:欣赏:红河谷。教学难点:欣赏:红河谷。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二、欣赏:红河谷。 二、歌曲:拉库卡拉查学唱。 1、以独唱、齐唱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第一声部的掌握情况,抽查4人次。 2、全体学生唱一遍歌曲。 教学生第二声部,掌握节奏。3、师弹琴,让第一声部用“u”,第二声部用“mi”唱。4、把歌曲加入进去,让学生体会歌曲及词的结合。 把

23、学生分成两个声部,以亲切、热情的情绪唱好歌曲。三、歌曲处理: 1、集体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请同学观察:书中出现了哪些力度记号?把它们找出来,分别唱一唱。3、这首歌曲及以往我们学过的不同,出现了很多间奏? 提问:有间奏就代表休止吗? 我们应该怎样演唱这一部分? 练唱。4、找出这首歌中出现的一些衬词和叠词。 “嗨”、“的哩”、“高高”、“长长” 着重练一练这几个词的演唱。5、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红河谷。 三、小组讨论:完成听听想想。 四、小结: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板书设计 :红河谷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课题 第三课 多彩的美洲平原我的心教学目标:1、在歌曲中运用连音和短音

24、的唱法,表现孩子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感情。 2、指导学生听辨乐曲中旋律的重复、变化和对比,区分段落,感受和理解音乐所刻画的形象。教学重难点: 运用连音和短音的唱法演唱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歌曲平原我的心 1、集体齐唱歌谱。 2、听录音范唱。请学生跟着轻轻哼唱。 3、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跟琴演唱歌词。三、歌曲处理: 1、强弱:请学生按照24拍的强弱规律来演唱歌曲。 2、速度:中速稍快。 要略带俏皮,音量不宜过强。断音要唱的轻快而有弹性。 练唱。 3、提问:这个小朋友的家乡是怎样的? 有没有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要有感情的、带着喜悦的情绪来演唱。四

25、、综合训练二 1、 教师先带领学生将每组两组旋律哼一哼2、教师随便弹奏乐曲的其中一个,请学生举手表示教师弹奏的是哪一个?看谁听得准。五、欣赏牧童短笛。 1、初听乐曲,请学生从整体上熟悉一下乐曲。 2、教师介绍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3、复听,请学生说出乐曲分为几段? 4、分段细听乐曲(1) 要求学生跟着哼唱第一乐段的主旋律。(2) 细听第二乐段。请学生将这一乐段的情绪、力度、意境作比较。(3) 细听第三段,请学生说说这段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 5、完整复听全曲,完成听听想想。听音乐下课板书设计:平原我的心布置作业:课后反思:课题 第四课 芬芬茉莉茉莉花教学内容:1、读谱知识:常用速度标记 2、歌

26、曲:茉莉花学唱 3、综合训练2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和力度的对比,来表现活泼、俏皮的情趣。 学习和理解几种常用速度标记和它的表现作用。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难点:学习和理解几种常用速度标记和它的表现作用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读谱知识: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音乐是有巨大的表现力的。在一段乐曲中有不同的速度标记,它们能够使这段乐曲更加具有生命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常用速度标记和它的表现作用。2、教师介绍几种常用速度标记3、请同学用拍手速度的快慢来表示出各种的速度标记。 请学生两人一组讨论,完成综合训练二。 教师订正三、学唱歌曲: 1、导入:同学

27、们,老师想问问你,你有多大了?那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大树桩有几岁了吗? 下面,我们来听听,你们就知道了。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们跟着哼一哼。 3、复习G调号的音阶位置。 两人一组念谱。4、集体视唱曲谱。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跟琴演唱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板书设计: 茉莉花慢速(中速) 优美的 布置作业:课后小记:课题 第四课 芬芬茉莉东边升起月亮教学内容:1、歌曲:东边升起月亮歌曲处理 2、综合训练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和力度的对比,来表现活泼、俏皮的情趣。 感知竖琴的音色,了解器乐重奏的形式,扩大音乐视野。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难点:填写旋律的结束音 教学手段:录音机、

28、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检查复习: 1、提问:常用的速度标记都有哪些? 拍手表示出来 2、集体演唱歌曲东边升起月亮三、歌曲处理: 1、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速度、情绪演唱。 按讨论的练唱 2、教师指导: 1、2乐句要唱的有弹性;3句弱记号要唱的轻柔 4句的强记号要唱的情绪热烈而又天真活泼。 结束句的渐弱记号和p要正确的表达出来。 练唱四、综合训练 1、教师带领学生跟琴分别视唱两段曲谱2、把两个音符分别填入,分别听听看,那个音符合适,将适合的音符填入五线谱。五、欣赏:采茶扑蝶 1、教师介绍“三重奏”,简介“采茶扑蝶”。 教师介绍竖琴。 2、初听乐曲,请学生跟琴视唱第一乐段的主题

29、旋律 3、分段细听,请学生听听主题音乐有什么变化? 4、完整复听,讨论完成听听想想。听音乐下课板书设计:东边升起月亮布置作业:复习课后小记:课题:童谣 总课时数:第1课教学内容:1、歌曲:童谣学唱 2、综合训练2教学目标:采用以听唱为主的方法学习本课歌曲(一个降号的调),继续加强“流动的DO的首调概念。 通过实践和比较,进一步感受24、34、44三种拍号的节拍特点。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难点:感受24、34、44三种拍号的节拍特点。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综合训练1 1、教师请学生说出24、34、44的含义以及强弱规律。2、把全班分为三组,分别按拍号和节奏口读音

30、节,要突出强拍上的重音。3、三个声部依次进入,最后构成三个声部。 各组派一个人为代表,在黑板上写出各拍号的节奏。(教师订正)三、学唱歌曲: 1、导入: 请学生唱出小时候所唱的童谣,今天我们也来学一首童谣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们跟着哼一哼。 3、教师视唱曲谱,请学生说说DO的位置在那?(这就是一个降号的调,我们以后会学到,DO在五线谱上是可以流动的)4、集体视唱曲谱。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跟琴演唱歌曲童谣 四、听音乐下课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课题:童谣 总课时数:第2课教学内容:1、歌曲:童谣歌曲处理 2、综合训练2 3、欣赏:天黑黑教学目标:感受“童谣“这类民歌质朴、稚气的风格特点教学重难

31、点:学唱歌曲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同前节二、歌曲处理: 1、集体演唱歌曲童谣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速度、情绪演唱。 按讨论的练唱 2、教师指导: 歌曲旋律平稳流畅、节奏宽松,唱时要做到气息均匀、连贯,不要有过多的强弱变化。(练唱)三、综合训练 1、教师将书上的两条旋律分别弹一弹。2、教师随便弹奏其中一条,请学生说出教师弹奏的是哪一条?四、欣赏:天黑黑 1、导入:我们学唱了一首童谣,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童声合唱。 教师介绍天黑黑:天黑黑是一首流行于台湾北部和闽南一带的民歌。虽为童谣,但深受人们喜爱,被大人、小孩广为传唱。 2、初听乐曲,请学生跟琴唱一唱。 3、复听,请

32、学生说说这首歌曲讲了什么? 4、完整复听,完成听听想想。听音乐下课板书设计:课后小记:课题:山谷静悄悄 总课时数:第1节教学内容:综合训练:二声部合唱发声练习。 歌曲山谷静悄悄识谱。 教学目的:对二声部的歌唱,要初步做到声部间音量均衡。教学重点难点:二声部的演唱要和谐。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 发声训练:综合训练 集体先练唱低声部部分,再练唱高声部部分。 注意:发声要均衡、声部要和谐。注意力度的变化。二、学唱山谷静悄悄曲谱。 1、复习G大调的音阶,作音准练习。 2、两人一组识谱。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识谱, 3、先视唱低声部曲谱,再视唱高声部曲谱。 将两个声部合起来练唱三、听音乐下课

33、板书设计:课后小记:课题:山谷静悄悄 总课时数:第2节教学内容:歌曲山谷静悄悄学唱。 欣赏:苗岭的早晨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歌声描绘宁静美丽的山谷风光,抒发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 继续培养学生区分乐曲段落的能力和音乐的记忆力。教学重点难点:两声部合唱部分的把握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 发声训练:综合训练 注意:发声要均衡、声部要和谐。注意力度的变化。二、学唱歌曲 1、复习曲谱,请学生用LU来哼唱歌曲。 2、分段朗读歌词。 3、集体演唱歌曲,注意二声部合唱部分。 处理:请学生想一想山谷的美景,可以画下来。 要唱的轻盈而有动感 练唱三、欣赏: 1、简单介绍苗族的地理风光、音

34、乐特色以及勤劳的苗族人生活和劳动都离不开音乐歌舞的特性,为指导学生理解苗族音乐作品埋下伏笔,从而引出课题:苗岭的早晨。2、完整的欣赏一遍音乐(欣赏前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速度和节奏变化),使学生初步了解作品,并为乐曲分段。 首先,简要介绍乐曲的作者和演奏乐器(课件出示口笛图片)。 提问:(1)乐曲旋律的速度和节奏有什么变化? ()根据这些变化,乐曲可分为几段?3、细听音乐各段落,比较它们之间的变化、对比关系。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欣赏第一段。引导学生说出这段旋律的速度和节奏。提问:(1)这段缓慢而又舒展的旋律使你联想到苗岭早晨什么样的画面?启发想象,让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描绘出苗岭早晨美丽的景

35、色,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感受到什么气氛?加深情感体验。 (2)你能说说乐曲开头采用这种速度和节奏有什么好处吗?它让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气氛呢? 在学生回答之后再提出:在这美好的早晨里,苗族同胞在做些什么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第二段音乐。 (1)指导学生对比第一段,比较两者在速度、节奏和气氛上有什么不同?(2)引导学生描绘出苗族人民载歌载舞、愉快劳动的热烈场面。并出示图片,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之后,说说如果它也采用第一段的节奏和速度,你还能感受到这样欢快的气氛吗?为什么?4、欣赏第三段。 (1)启发学生说出乐曲的结尾再现了哪一段旋律?组织学生讨论:如果没有这段尾声,音乐表现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2)指导小组分角色,用形体表演的形式描绘出苗家山寨秀丽的景色。5、完整复听全曲随着音乐一起边跳舞边走出教室。整堂课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结束。板书设计:课后小记:15 / 1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