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1935242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492.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资源描述:

《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6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某公司 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目 录第1章 总 论61.1建设单位概况61.2项目概况61.2.1项目建设背景和理由71.2.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81.2.3项目建设的意义81.3项目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的相符性91.3.1项目与发展规划的相符性分析91.3.2项目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9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主要内容101.4.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01.4.2报告编制原则101.4.3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101.5研究结论111.6项目主要经济指标12第2章 市场需求分析132.1聚氨酯树脂简介132.1.1传统聚氨酯132.1.2水性聚氨酯152.2国内市场预测

2、分析172.2.1国内聚氨酯树脂供求现状182.2.2水性聚氨酯市场现状192.2.3国内需求量预测20第3章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223.1生产规模223.2产品方案223.3产品质量标准22第4章 工艺技术方案244.1工艺技术244.1.1技改前工艺技术244.1.2技改后工艺技术254.2主要设备27第5章 原辅材料及燃料动力295.1项目所需原辅材料种类及消耗量295.2燃料动力消耗29第6章 工程建设方案306.1建设地点区位条件306.1.1地理位置概况306.1.2自然条件概况306.1.3交通运输条件316.1.4公用工程及基础设施条件316.2项目用地316.3工程建设方案3

3、16.3.1总图布置316.3.2土建工程336.3.3公用及辅助工程34第7章 环境保护387.1设计依据387.2项目建设区域环境现状387.3环境保护标准387.3.1环境质量标准387.3.2污染物排放标准397.4项目主要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407.4.1主要污染源、污染物407.4.2污染物控制措施417.5环境生态影响分析42第8章 节能438.1节能、节水标准和规范438.1.1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438.1.2标准规范438.2项目能源消耗状况438.3能源消耗总量分析448.3.1能源折标准煤系数448.3.2能源消耗量的折算458.4项目能源投入产出效率分析468.4.1万元

4、工业总产值能耗468.4.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468.4.3项目能源投入产出效益分析468.5本项目采用的节能措施468.5.1设备节能468.5.2电气节能478.5.3节水措施48第9章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499.1标准与规范499.2职业安全与有害因素分析499.2.1原辅材料499.2.2其他不安全因素539.3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措施549.3.1安全措施549.3.2工业卫生措施559.4消防55第10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5710.1组织管理机构5710.2劳动定员5710.2.1劳动定员5710.2.2人员培训58第11章 项目实施初步规划5911.1各阶段实施进度规划5911.

5、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59第12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6012.1估算范围及依据6012.2建设投资估算6012.2.1工程费用6012.2.2固定资产其他费用6112.2.3无形资产费用6112.2.4其他资产费用6112.2.5预备费6212.2.6建设投资合计6212.3流动资金估算6212.4建设期利息估算6212.5总投资及其构成分析6312.6利用原有固定资产价值6312.7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6312.7.1资金筹措6312.7.2使用计划63第13章 财务评价6413.1评价说明6413.2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6413.2.1营业收入6413.2.2成本费用6513.2.3税金及附

6、加6613.2.4利润与利润分配6613.3盈利能力分析6613.3.1项目投资盈利能力6613.3.2项目资本金盈利能力6713.4偿债能力分析6713.4.1项目偿债能力指标6713.4.2资产负债率(LOAR)6713.5财务生存能力分析6713.6不确定性分析6713.6.1盈亏平衡分析6713.6.2敏感性分析6813.7财务评价结论68第1章 总 论1.1建设单位概况某某某有限公司成立于*月,公司位于*。公司成立时,*。现在的某某某有限公司厂区占地面积约*m2,建筑面积*m2。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公司注册资本*5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是(详见附件1:企业营业执照):v许可

7、经营项目:*v一般经营项目:*某某某有限公司引进韩国、台湾、意大利等国家、地区先进的聚氨酯生产技术,安装了全封闭式电脑控制的聚氨酯树脂生产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了DCS安全互锁装置操作系统(JX-300XP系统),并聘请了国外技术专家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和研究、开发环保型聚氨酯树脂。公司现有的聚氨酯树脂年产量?万吨,其销售以周边城市为主。2008年,聚氨酯销售量1万吨,年收入?亿。公司运用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6S现场管理体系对企业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1.2项目概况1.2.1项目建设背景和理由聚氨酯树脂具有高强度、耐磨耗、抗撕裂、挠曲性能好、耐油和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等优点。聚氨酯

8、树脂制成的产品有泡沫塑料、弹性体、涂料、胶粘剂、纤维、合成皮革以及辅面材料等品种,它广泛应用于机电、船舶、土木建筑、轻工以及纺织等部门,产品与品种逐年递增,在材料工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目前聚氨酯树脂以溶剂型为主,这种类型的聚氨酯树脂均以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苯(TOL)、二甲苯(XYL)、丙酮(ACE)、丁酮(MEK)、乙酸乙酯(EAC)等作为溶剂通过聚合法制得。这些溶剂毒副作用大,不仅易造成环境污染,危害身体,而且易燃易爆,极易引发火灾等事故。近年来,聚氨酯树脂产品的卫生安全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保护地球环境舆论压力与日俱增。一些发达国家制订了溶剂法规,并逐渐淘汰溶剂型聚氨酯生产

9、方法。我国也不断提高对化工行业的污染物排放要求,“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作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点目标,成为现在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建筑、轻工、纺织等行业对聚氨酯生产提出了新的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任务和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用无离子水替代有机溶剂的聚氨酯环保生产技术势必成为聚氨酯行业的发展趋势。聚氨酯树脂广泛应用于交通、建筑、轻工、纺织、机电、航空、医疗卫生等领域。近20多年来,聚氨酯产品品种、应用领域、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发展最快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工业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聚氨酯树脂的需求不断加大。因此,聚氨酯树脂尤其是水性聚氨酯树脂具有很好的前景。某某某有限公司现有的1万吨聚氨

10、酯树脂属有机溶剂型,为了适应环境保护和市场的需求,拟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形成新增4万吨的水性聚氨酯生产线,从而达到年产量5万吨的聚氨酯生产规模。1.2.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某某有限公司在现厂区利用原有厂房和配套公用工程设施建设4万吨/年的水性聚氨酯技改项目。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如下:项目建设生产车间全部利用原有厂房,不新征土地。利用原有导热油炉、循环水泵等设备和供电、供水等公用工程设施。新建污水处理池。淘汰原有反应釜减速机、冷冻机等高能耗设备,新购置低能耗反应釜、反应釜减速机、不锈钢过滤器等设备258台(套)。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建设投资1754.6万元,建设资金全部自筹。

11、1.2.3项目建设的意义技术改造后对企业自身和周边经济有积极的影响:企业规模方面:聚氨酯年产量从原1万吨扩大到5万吨,生产规模的增加,扩大了公司的影响力,带动公司不断发展;企业技术方面:本项目技改技术是公司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自主研发,技术水平提高,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都得以增强。企业节能方面:技改项目以无离子水代替有机溶剂,同时淘汰原有部分高能耗设备,采用节能设备,减少能耗,生产成本降低。企业效益方面:技术改造后产品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提高效益,增加公司收益,进一步增强公司经济实力;社会环保方面:项目技改后,由于工艺中用无离子水替代DMF、TOL、MEK等有机溶剂,大大减小了环境污染;外

12、界影响方面:可以扩大公司的影响力,利用公司过硬的技术力量和产品品质,可以吸引更多的厂商与公司合作,进行业务往来,带动公司不断发展,同时也能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1.3项目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的相符性1.3.1项目与发展规划的相符性分析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年)中,轻工业的规划目标之一为:到2011年,主要行业COD排放比2007年减少25.5万吨,其中皮革行业减少1.5万吨;废水排放比2007年减少19.5亿吨,降低29%,其中皮革行业减少0.5亿吨。对食品、造纸、皮革等重点行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皮革生产的污染主要来源于聚氨酯树脂的生产过程,有机溶剂的使用使得大气和水体受到一

13、定程度的污染。本项目对原有技术进行技术改造,用无离子水取代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从而大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因此,本项目符合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年)。1.3.2项目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鼓励类项目,第九条“化工”第15项:“大型合成树脂及合成树脂新工艺、新产品开发”。*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6本)鼓励类项目,第四条“化工”第15项:“大型合成树脂及合成树脂新工艺、新产品开发”。本技改项目拟建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线为合成树脂新工艺,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和*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6本)鼓励类项目。项目内容无产业结构调整

14、指导目录(2005本)、*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6本)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试行)中限制类和禁止类内容。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主要内容1.4.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某某某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2)参照中石化协产发(2006)76号文件化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3)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4)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计办投资200215号文发布的关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的通知及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5)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4.2报告编制原则坚持客观、公

15、正、科学、可靠的原则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力求做到数据准确、内容完整、重点突出、结论科学。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严格按照客观实际进行评价分析,以保证咨询报告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1.4.3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1)项目建设背景分析(2)市场分析(3)项目工艺、设备和工程方案(4)节能和环保分析(5)消防、劳动安全卫生分析(6)投资估算和财务分析1.5研究结论通过技术、经济、市场等分析,本报告认为:(1)本项目在企业现有的聚氨酯生产技术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生产环保型水性聚氨酯,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鼓励类项目。(2)项目业主具有较强的生产水性聚氨酯的生产技

16、术水平和建设条件,本项目建设将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厂房和公用工程设施,项目建设将促进该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项目生产工艺使用二甲基甲酰胺(MDI),三乙胺、乙二胺等有危险性的化学物质,项目建设和投产后需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建设相应的安全装置,采取严格的措施,确保项目投产后安全运行。(4)项目生产过程主要是在密闭条件下进行,且用无离子水代替DMF、TOL、MEK等有毒有害有机溶剂,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有机废物产生量很少。项目配有相应的环保装置,严格执行“三同时”,生产对环境和社会无负面影响。(5)项目按当量值计算,综合耗能折标煤467.99t/

17、a,按等价值计算,综合耗能折标煤832.79t/a。按当量值算,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1吨标煤,低于*市2008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6)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754.6万元。项目资本金比例为100%。项目投产正常运行后,估算营业收入33504.3万元(不含税),利润总额为2972.7万元,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5.79%(所得税后)。综上所述,本项目经可行性研究,认为是基本可行的。1.6项目主要经济指标本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表如下: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 标 值备注1产品方案水性聚氨酯万吨42年操作日天2003定员人50不新增员工4主要原材料用量4.1乙二醇吨29504.2

18、己二酸吨45004.3MDI吨32004.4去离子水吨280005项目能耗5.1水吨34605.2电万kWh1765.3煤吨3205.4柴油吨9.65.5年新增能耗(折标煤)t-ce按当量值计算6设备6.1主体工程设备台(套)2516.2辅助及公用工程设备台(套)76.3总装机功率kW13777总投资30008融资方案9年营业收入万元正常年10年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正常年11年总成本费用万元正常年12利润总额万元正常年13所得税万元正常年14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15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16项目投资回收期16.1所得税前年含建设期1年16.2所得税后年含建设期1年17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18盈亏平衡

19、点%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计第2章 市场需求分析2.1聚氨酯树脂简介2.1.1传统聚氨酯传统的聚氨酯(英文名:Polyurethane Resin,缩写为PU),分子式C3H8N2O,它是指主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酯(-NHCOO-)特征单元的一类高分子,通常由异氰酸酯(含有-NCO基团)与多元醇在溶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生产反应如图2-1所示。图2-1 聚氨酯合成反应式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具有很大的可调性,通过控制结晶的硬段和不结晶的软段之间的比例,聚氨酯可以获得不同的力学性能。因此其制品具有耐磨、耐温、密封、隔音、加工性能好、可降解等优点。聚氨酯还具有抗多种酸碱和有机溶剂腐蚀的性能,因此经常被用

20、作橡胶制品在恶劣环境下的替代品。传统聚氨酯制备方法传统的聚氨酯为溶剂型聚氨酯,由多元醇、异氰酸酯、扩链剂聚合而成,由于分子中不含亲水基团,因此只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常用溶剂有DMF、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酮、乙酸乙酯等。传统的聚氨酯制备方法一般为:将多元醇树脂和溶剂加入聚合釜内再加入异氰酸酯在一定的温度和搅拌下进行聚合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根据测定的粘度反来确定反应的程度,然后加入中止剂以停止反应,最后加入稀释剂调整聚合物的粘度,再将所得聚氨酯树脂进行过滤即可进行包装。传统聚氨酯的应用聚氨酯树脂具有高强度、耐磨耗、抗撕裂、挠曲性能好、耐油和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机电、船舶、土木建筑、轻

21、工以及纺织等部门,产品与品种逐年递增,在材料工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v聚氨酯泡沫:由大量微细孔及聚氨酯树脂孔壁经络组成的多空性聚氨酯材料,一般称之为“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是聚氨酯材料中最主要的产品,约占聚氨酯总产量的80%,主要用于家具垫材、床垫坐垫、织物复合制品、包装和隔音材料、航天、船舶、石油、电子设备等。v聚氨酯弹性体:又称聚氨酯橡胶,它属于特种合成橡胶。传统上把聚氨酯弹性体分为浇注型、热塑型和混炼型三大类,已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交通、机械、医学等领域。v聚氨酯涂料:以聚氨酯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称为聚氨酯涂料。聚氨酯涂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而赋予加工产品以突出的强度、柔性、

22、耐磨、透湿、耐低温等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涂料、制革、纺织,建筑等领域。v聚氨酯合成革:聚氨酯合成革就是将无纺布用聚氨酯溶液处理成合成革基布再经贴膜和压花而得的制品。聚氨酯在合成革方面的应用已成为“真皮”市场的有力竞争者。v聚氨酯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具有很高的反应性,能常温固化。它不仅可以胶接聚氨酯海绵和聚氨酯橡胶,而且能胶接橡胶与织物、橡胶与金属、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陶瓷、木材与木材和橡胶与塑料等。2.1.2水性聚氨酯水性聚氨酯(WPU)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也称水分散聚氨酯、水系聚氨酯或水基聚氨酯。与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相比,它具有无毒、节能、成本低、安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23、。根据水分散体制备方法的不同,水性聚氨酯又可分为乳液型聚氨酯和水溶性聚氨酯。乳液型聚氨酯是指水分散体中含有乳化剂的聚氨酯分散体系。乳液型聚氨酯可通过内乳化法或外乳化法制得。水溶性聚氨酯是不含乳化剂的聚氨酯水分散体,可通过内乳化法制得,采用能与-NCO基发生反应、并带有成盐亲水基团的物质与预聚体反应,生成亲水的聚氨酯盐,这种聚氨酯盐经搅拌可直接分散于水中得到白色乳状或半透明分散体。水性聚氨酯的制备(1)丙酮法丙酮法是先将多异氰酸酯与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在丙酮溶液中制备出异氰酸酯的预聚物,再与磺酸盐取代的二胺等物质反应扩链成高聚物,同时不断加入丙酮和水使反应体系可搅拌,形成连续水相以及被丙酮溶胀的不连

24、续的聚氨酯粒相,最后蒸去丙酮。(2)预聚体分散法为了弥补丙酮法使用大量溶剂的缺点,该方法是先制备含亲水基团并带有-NCO端基的预聚物,在水中分散后,利用氨基实现链增长,当预聚物粘度高时可使用少量溶剂稀释。(3)封端NCO基团法这种方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封闭剂,首先把对水敏感的异氰酸根保护起来,制备出一种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然后将其乳化在水中。待形成涂膜后,经过加热使-NCO基团解封并发生交联反应,形成涂料。常用的封端剂有酚类、醇类、酰胺类等。(4)酮亚胺甲酮连氮法该工艺是先制备带亲水基团并含有-NCO端基的预聚物,在水分散前使用潜型胺类(酮亚胺、酮连氮)。当水分散时,酮亚胺、酮连氮遇水分解生成

25、二元胺和肼,随即二元胺和肼与-NCO迅速反应形成脲,借助氨基实现链增长,使体系从水包油型向油包水型相转换。水性聚氨酯与溶剂型聚氨酯比较(1)优点:v水性聚氨酯的粘度不随聚合物相对分子量的改变有明显变化,即使分子内部形成桥联结构也无影响,所以可增加其聚合度来提高内聚强度;而溶剂型聚合物的粘度随相对分子量的增加呈指数上升,桥联时易产生凝胶。v水性聚氨酯的流动特征呈现非牛顿性,而溶剂型一般近似牛顿性,其粘度变化规律符合牛顿曲线。v水性聚氨酯易与其它树脂或颜料等物质混合来改进性能,降低成本,配方容易调整,设备易清洗。而溶剂型聚氨酯受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或溶剂的溶解性制约,配方影响因素较多,设备难清洗v由

26、于水性聚氨酯体系不使用或少使用有机溶剂,无中毒、着火之患,符合环保要求,且涂膜综合性能好,因而在建筑涂料、皮革、家具等行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应用前景广泛。(2)缺点:v在相同固含量下,溶剂型聚氨酯的粘度随固含量的增加明显上升,而水性聚氨酯的粘度一般比溶剂型的低,且其分散粒径小时粘度变大。v溶剂型聚合物的粘度可借助控制固含量或溶剂量来调整,而水性聚氨酯的粘度需用增稠剂来调整,这样使体系中水溶性成分过多,耐水性降低。v水性聚氨酯体系的防冻性有一定限度,在北方冬季施工受到一定影响。水性聚氨酯应用最初水性聚氨酯主要作为皮革和纤维处理剂来开发的,随着其性能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1)用作涂饰剂与丙

27、烯酸酯乳液或硅丙乳液复配成互穿网络结构的聚合物,可作为皮革、鞋料等皮革制品以及传送带、帐篷等工业用纤维、纺织纤维的涂饰剂;可用作汽车、室内装饰、箱包和罩布等的涂饰剂;可用作耐磨、耐冲击、防应力断裂用体育场馆、车库、混凝土地面、钢架结构、大型设备、机电设备、公路桥梁、高速公路护栏等的涂装,也可用于尼龙、ABS、聚酯等高分子材料制品的涂装。(2)用作粘合剂可作为耐水、耐化学品包装纸以及食品、化妆品包装薄膜的粘接剂;作为帐篷、靴鞋、箱包、雨具、家具、纤维板等的粘合剂;也可广泛用于塑料、木材、金属、高分子材料、电路板的粘接。(3)用作建筑涂料 广泛用作高性能内外墙涂料、地板涂料的成膜物,制成的涂料具有

28、优良的弹性、耐老化性和耐污性。目前,水性聚氨酯树脂已在通用溶剂型聚氨酯所覆盖的领域大量使用,成功应用于轻纺、皮革加工、涂料、木材加工、建材、造纸和胶粘剂等行业。2.2国内市场预测分析2.2.1国内聚氨酯树脂供求现状我国国民经济经过近十几年的高速发展,聚氨酯工业,包括从基本原料到制品和机械设备,已具有相当的规模。目前,聚氨酯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仅次于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等塑料品种位居第五。(1)产量:2008年,我国聚氨酯的产量达到380万吨,产值为900亿元,比2001年的产量和产值分别增长了2.1倍和3.5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聚氨酯产量年

29、平均增长率达8.9%,详见图2-1。图2-1 国内聚氨酯产量统计图从图2-1可以看出,我国聚氨酯行业在最近的几年中处于高速的增长期,我国聚氨酯产量占全球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2)消费量:国内聚氨酯制品消费方面,2008年国内共消费聚氨酯400万吨,20012008年7年间国内聚氨酯制品消费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2.5%,中国成为推动全球聚氨酯市场前进最主要的动力。在消费增速方面,TPU(弹性体)和氨纶年均增速最快,分别达到47.9%和45.3%,硬泡、软泡、涂料、合成革浆料、鞋底原液、胶黏剂/密封剂六种主要产品的年均消费增速分别为23.5%、13.7%、32.1%、40.1%、17.1%、11.

30、5%,其中,胶黏剂/密封剂主要应用在高速铁路、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未来也是最具有前途的消费领域之一。(3)生产聚氨酯树脂的厂家我国聚氨酯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和中南地区,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3.7%,详见表2-1。表2-1 20052010年中国各地区聚氨酯产量和平均增长率地区2005年产量/t2010年产量/t平均年增长率/%华北2800004300008.9东北960001350007.0华东145000021400008.1中南98200014670008.3西南70000900005.1西北32000380003.5总计291050043000008.1目前,我国聚氨酯树脂产量较大的企

31、业有烟台万华、上海华谊、高桥石化、上海氯碱化工、北方化学、上海联景集团等。国外企业也十分看好中国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如拜耳、巴斯夫、亨斯迈、陶氏化学、GE、科举亚、德固赛等知名公司在中国都有一定的市场,中国市场的诱惑力还吸引了马来西亚、印度、日本、韩国等国的客户和厂商。2.2.2水性聚氨酯市场现状随着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技术的发展,其性能不断改进,促进了水性聚氨酯的飞速发展,应用领域已经涵盖了皮革、纸张、纺织、涂料、塑料、橡胶等。目前,我国水性聚氨酯生产厂家有百余家,分布在20多个省市,以华东地区尤其是浙江温州一带最为集中。有关分析资料表明,2004年,我国水性聚氨酯总产量达24万吨,国内消费量为

32、3.5万吨(100%计)。2006年,国内水性聚氨酯的年总产量约30万吨至50万吨左右,增长率为20%。目前,国内聚氨酯中水性聚氨酯的应用水平在30%左右,年均增长速度在7%-8%左右,其主要应用市场也不再是几年前的皮革涂饰剂和胶粘剂,水性聚氨酯应用最多的是建筑涂料市场,约占一半以上,其次是胶粘剂、油墨、光油等市场方面。2.2.3国内需求量预测(1)全国聚氨酯树脂需求预测由以上分析可知,2001年以来,我国聚氨酯产量年平均增长率达8.9%,因此,预测到2015年我国聚氨酯产量将达到660万吨。2008年,我国国内聚氨酯树脂的需求量已达400万吨/年。特别是硬泡在冰箱、建筑隔热材料的应用开展和住

33、宅业的发展引起的涂料、粘合剂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业内人士预测,今后一段时间内,建筑节能、汽车及轨道交通、轻纺、外贸和人口等5大因素,将进一步拉动我国的聚氨酯产业。聚氨酯产品的需求还将有10%15%的高增长率。因此可推测,到2015年,我国聚氨酯树脂的需求量将达到780万吨。在水性聚氨酯树脂方面,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建筑涂料年需求量在250万吨左右,其中可由水性聚氨酯涂料替代的高达120万吨,仅这一项即有百亿元人民币的市场空间。中国市场未来几年对水性聚氨酯涂料的需求将保持在每年9%的增长速度,因此,水性聚氨酯仅在涂料方面的应用就将以9%的速度增长,市场前景非常乐观。(2)江苏省聚氨酯需求预测

34、江苏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省份之一,也是我国的化工行业起步比较早的地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苏南地区化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带动着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聚氨酯作为一种用途广泛地化工原料,随着江苏省的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江苏经济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也开始大量的向海外出口商品,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聚氨酯的需求。江苏省聚氨酯产量约占华东地区总产量的30%,因此,可推算出,2008年,江苏省聚氨酯产量约55万吨。若年平均增长率按9%计(全国年平均增长率为8.9%),可推测出,到2015年,江苏省聚氨酯产量将达到100万t。江苏省的皮革、纺织、纸张、涂料都是出口极大

35、的产品,所以这些外向型的企业对水性聚氨酯的需求也不断攀升。预计到2015年,江苏省对水性聚氨酯的需求量可达30万吨。目前,江苏省水性聚氨酯的研发和生产起步不久,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因此,江苏省十分需要成规模的水性聚氨酯生产线,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环保和市场需求。本项目在原有生产技术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将形成4万吨/年的水性聚氨酯生产规模,以满足江苏省及周边城市的市场需求。第3章 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3.1生产规模根据企业现状和市场需求,确定该项目的生产规模为4万吨/年水性聚氨酯树脂。技改项目实施前:企业原有1万吨/年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技改项目实施后:企业总生产规模达5万吨/年聚氨酯树脂。其中溶剂型聚

36、氨酯树脂1万吨/年,水溶性聚氨酯树脂4万吨/年。3.2产品方案本项目的产品主要供给合成革和涂料生产用,产品牌号有很多种。用于合成革生产的聚氨酯树脂牌号见附件3。用于涂料及其它用途的,产品牌号暂未确定,在生产中将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牌号并适时调整产品方案。3.3产品质量标准目前,国内对聚氨酯树脂针对其不同用途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本项目的产品主要供给合成革和涂料生产用,在生产中还将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产品方案,供给不同行业使用。根据用途不同,产品执行的质量标准不同,详见表3-1。表3-1 产品质量标准序号用途执行标准名称标准号1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9250-20032喷涂用塑料喷涂硬质聚

37、氨酯泡沫塑料GB/T 20219-20063建筑用塑料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T 21558-20084冰箱用塑料冰箱、冰柜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QB/T 2081-19955合成革用人造革用聚氨酯树脂企业质量标准Q/320206YNJH03-2007表3-1中,合成革用聚氨酯标准执行的是企业制定的人造革用聚氨酯树脂企业质量标准(Q/320206YNJH03-2007)。我国针对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指定有制革用水乳型聚氨醋涂饰剂(QB/T 2415-1998)质量标准,企业在此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标准化法有关规定,制定了更加细化的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的质量标准,该标准详见附件3。第4章 工艺

38、技术方案4.1工艺技术4.1.1技改前工艺技术企业现有1万吨溶剂型聚氨酯生产线,生产方式采用间歇式,分为多元醇合成和聚氨酯合成两个工序,工艺流程如图4-1,4-2所示。图4-1 多元醇合成流程图图4-2 聚氨酯合成流程图从流程图可看出,聚氨酯合成首先由脂肪族二元醇乙二醇、1,4丁二醇和脂肪族二元羧酸己二酸酯化、聚合生成中间体多元醇,再由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在溶剂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丁酮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生产过程中所用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或多或少具有一些毒害性,且在整个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中所占比例高达70%。4.1.2技改后工艺技术4.1.2.1工艺流程图技改后,生产方式仍为间歇式,首先由小分子醇和酸

39、酯化、聚合生成多元醇,多元醇再和MDI以去离子水为溶剂,经过扩链剂扩链聚合生成水性聚氨酯树脂。聚酯多元醇的合成方法和技改前相同,聚氨酯合成工序用溶有扩链剂的去离子水代替有机溶剂,工艺也有所改进,具体流程如下。(1)聚酯多元醇的合成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工序流程图同图4-1。(2)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图4-3 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工艺流程图4.1.2.2工艺流程简述(1)聚酯多元醇合成工艺流程说明半成品聚酯多元醇合成工艺与技改前相同,由脂肪族二元羧酸和脂肪族二元醇按一定摩尔比反应制得。a:在常温常压下按照工艺配比要求向反应釡中加入乙二醇、1,4-丁二醇、己二酸,加料方式是管道输送,开启搅拌装置搅拌物料;b:

40、预聚合:测定聚合物酸值达一定值后,人工加入催化剂反应30分钟,启动真空泵对反应釡抽真空以降低酸值提高聚合物分子量,打开氮气控制阀向反应釡通入氮气,氮气作用是防止釡内物料氧化,同时起到搅拌作用;c:缩聚合:启动油封式真空泵增加真空度除去残余的水分子和小分子醇,提高聚合物分子量;。(2)水性聚氨酯合成工艺流程说明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采用预聚体分散法,由聚酯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常压下预聚,预聚体经中和剂中和后,在较低温度下向预聚体中加入溶有扩链剂的去离子水,边扩链边分散制备而来。其反应式如图4-4所示。a:预聚:常温常压下将聚酯多元醇和MDI按照工艺配比用泵送入聚氨酯树脂反应釡,开启搅拌装置搅拌物料。b:

41、回流:在预聚体中加入助剂、催化剂等,在60C的条件下回流反应3-5小时;c:中和反应:测异氰酸根含量达规定值时,降温到50C以下,转入高速分散机,中速加入三乙胺中和;d:分散乳化、扩链反应:高速加去离子乳化,使预聚体在剪切力作用下分散于水。分散过程必须在低温下进行,以降低-NCO与水反应活性,参与反应的水相当于扩链剂,再用反应活性高的乙二胺、二羟甲基丁酸在水中进行扩链,以快速促进链增长反应,生成高分子量的水性聚氨酯。e:成品包装:当聚合物达到一定粘度后向夹套中通入冷却水冷却物料到40,开启氮气控制阀向釡内通入氮气(0.3Mpa),打开釡底阀,将物料压入200kg包装桶内包装即成品聚氨酯树脂,包

42、装时将物料通过不锈钢滤网过滤杂质,成品用叉车运输到成品仓库。4.1.2.3工艺控制措施1、液体物料管道密闭输送。2、聚酯多元醇有导热油、冷却水盘管,聚氨酯树脂反应釡有夹套,可通入蒸汽、冷却水,温度通过DCS控制,当温度达不到设定值时,打开蒸汽阀加热,当温度过高时,蒸汽进料阀关闭,冷却水进料阀打开对反应釜降温。3、氮气流量手动控制,有氮气流量计计量。4、聚酯多元醇质量控制使用氮气防止氧化反应。5、反应釡上设置冷凝器,冷凝器有排放管与接收桶连接,保证废气收集处理。6、聚酯多元醇直接通过管道输送入罐储存待用,成品包装压料使用N2。4.2主要设备本项目利用原有生产厂房和部分生产设备,按照先进、可靠、经

43、济合理的原则,新购置反应釜、减速机电机等设备,使生产线装备水平达到行业先进水准。主要生产工艺设备见表4-1。表4-1 项目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与来源装机功率(kW)数量(台/套)一利用原有设备1导热油炉300万大卡10012导热油余热锅炉0.5t/h13循环水泵8104电力变压器 10/0.4kV,630kV1小计10813二新购设备1反应釜12m3202反应釜24m363冷凝器换热面积2m2203空气压缩机6m313.244不锈钢过滤器2m3305地拖式行车3t16.536不锈钢磁力泵225307气动球阀408气动薄膜阀409电子磅秤2t0.363010高精度电子分析秤1/

44、1000711反应釜减速机55kW11002012不锈钢储罐30 m3213液氮储罐15 m3114叉车3t315电子汽车衡80t0.48116中水回用系统100t/d221小计1377258总计1485271企业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目标,本技改项目在选择一些先进的低能耗设备时,淘汰了部分原有高能耗设备,详见4-2。表4-2 淘汰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装机功率(kW)数量(台/套)1反应釜减速机电机75152冷冻机15P10.513反应釜12m315第5章 原辅材料及燃料动力5.1项目所需原辅材料种类及消耗量生产主要消耗乙二醇、己二酸、MDI等,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详见表5-1。表5-1 项目

45、生产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表序号原辅材料名称年用量(t/a)1乙二醇29502己二酸45003MDI32004二羟甲基丁酸65651,4丁二醇870.26表面活性剂147三乙胺6568乙二胺359去离子水2800010助剂、催化剂20合计40901.25.2燃料动力消耗本项目运营后,正常生产所需燃料动力主要有:电、水、煤和柴油。项目燃料动力年增消耗量详见表5-2。表5-2 燃料动力年耗量表序号名称单位年耗量备注1电万kWh176设备动力及照明2新鲜水t3360自来水3煤t320导热油炉燃料4柴油t9.6厂内运输车辆用第6章 工程建设方案6.1建设地点区位条件6.1.1地理位置概况本项目位于项目地理位

46、置见图6-1。图6-1 项目地理位置图6.1.2自然条件概况(1)气候项目所在区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年雨水充沛。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偏东风,次风向是西北风和北风。主要气象特征条件如下:历年平均气温:15.3历年最高气温:39.9历年最低气温:-12.5历年平均相对湿度:80%历年平均降雨量:1106.7毫米地震裂度:7度(2)地质项目所在地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高度一般为2-5m,土质肥沃,河湖港汊纵横分布,河道密如蛛网,地表物质组成以粒径较小的淤积和湖积物为主。土壤类型为太湖平原黄土状物质的黄泥土,土层较厚,耕作层有机层含量高,氮磷钾含量丰富,供

47、肥保肥性能好,既保水又爽水,质地适中,耕性酥柔,土壤酸碱度为中性,土质松疏,粘粒含量20-30%。(3)水文本地属?水网地区,地势坦荡,河湖港汊纵横分布,河道密如蛛网。河流比降小,水流缓慢水体更换期长,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自净能力比较小。6.1.3交通运输条件*水陆交通十分便利。6.1.4公用工程及基础设施条件拥有电力配变20多万kVA,日供电能力100万度。自来水公司、地面水厂日供水能力30万吨。建有综合污水处理一期、二期、三期工程,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万吨。6.2项目用地本技改项目利用原有生产厂房、公用工程设施及厂区预留用地,不需新征土地。利用原有厂房建筑面积3000m2,利用原料库棚和成品

48、库2700 m2,利用原有公用工程2180 m2。新建污水处理池,占地160m2,新增两个原料罐,原料罐及围堰占地30m2。6.3工程建设方案6.3.1总图布置6.3.1.1总平面布置原则(1)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令法规的要求;(2)遵循总图专业布置原则,执行国家颁布的安全、消防、环境保护等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要求;(3)力求工艺流程顺畅,管线短捷,物流线路合理,形成整体,方便生产管理。(4)紧凑布置、节约用地;厂区道路和场地的布置充分考虑装置的施工、设备安装、检修及消防通道。(5)厂区现有装置用地、拟建装置用地统筹考虑,根据本项目建设特点适当留有发展余地。6.3.1.2总平面布置依据厂区总平

49、面布置力求生产工艺流程合理,物流顺畅便捷,功能分区明确,并满足厂区规划、绿化、卫生、防火、防震等要求,尽量做到节约用地、降低能耗、节省投资。本项目总图设计执行下列国家及部颁发标准:(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6.3.1.3总平面布置方案某某某有限公司厂区进出口朝南,面临新石路,路宽12m。进入厂区是一条南北方向的厂区主通道,通道宽18m;通道西面是某某某有限公司。某某公司厂前区是宿舍楼,成品中间是仓库、己二酸

50、堆场、MDI仓库,生产厂房、罐区(聚酯多元醇)、泵房。生产厂房的西面是锅炉房,东面是聚酯多元醇中间罐区,厂区北面是甲苯、丁酮、N,N-二甲基甲酰胺、1,4-丁二醇、乙二醇等化学品罐区,罐区西北面是新建的地下污水池。厂区域内设置环形通道,便于车辆的运输。生产厂房分为3间,中间是仪表控制室,东面是中间品聚酯多元醇生产车间、西面是聚氨酯树脂车间,厂房房顶设有16个排风扇。本项目新增设备将布置在西面的聚氨酯树脂车间。6.3.2土建工程6.3.2.1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3.2.2建筑结构设计原则(1)建筑设计根据生产区建构筑物的特点,依据建设单位要求及工艺条件,确定厂房平面尺寸及楼层层高、层数。对本项目装置厂房,其立面在满足工艺流程的情况下,尽量美观,立面处理、装修标准尽量与周围厂房建筑保持协调、一致。为满足防爆、泄爆面积要求,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敞开式,现浇屋、楼面梁板,地面采用不发火水泥砂浆地面。在与操作室、仪表间等处用防爆墙隔开。(2)结构设计跨度大于或等于12m的双层厂房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厂房的屋架选择为钢筋混凝土空腹桁架,预应力折线形屋架或钢屋架。屋面材料随屋架形式而定,凡是钢

52、筋混凝土屋架其上铺设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及卷材防水屋面;钢屋架或钢结构门式刚架,则采用C型钢檩条铺压型钢板瓦轻屋面。钢筋混凝土框架厂房,一般为现浇框架,根据使用需要来选择开敞、半开敞或全封闭的围护结构。一般小型辅助建筑选择砖混结构,砖材可用空心砖、页岩砖或其它一些可用作承重墙体的砖及石材,并按当地实际情况作最终选择。管廊和管架的选型是以钢筋混凝土柱加钢桁架(双层架)或单层架的轻钢桁架,跨度621m。6.3.2.3土建内容本项目均利用原有建筑,面积约7880m2,无新增土建工程。利用原有建筑情况见表6-1:表6-1 项目利用原有建筑一览表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利用建筑面积(m2)层数建筑结构备

53、注一工艺生产装置1生产车间30002层钢筋砼框架结构新购置的反应设备拟布置在该车间内2原料库棚20001层彩钢3成品库700钢筋砼框架结构二公用工程1循环水系统间1001层钢筋砼框架结构2锅炉房3001层钢筋砼框架结构空压制氮间13002层钢筋砼框架结构变电所4801层钢筋砼框架结构合计78806.3.3公用及辅助工程6.3.3.1给排水(1)给排水设计规范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479-2005;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工业循环水处理

54、设计规范GB50050-95;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2)给水给水水源本项目给水水源来自市政自来水管,给水总管管径DN150、水压0.3Mpa,Q=122.3m3/h,能满足企业原有和项目实施后的生产、生活和消防要求。项目需水量本项目新增用水主要为生产循环用水、清洗用水和余热锅炉用水等。因为不新增员工,所以没有新增生活用水。项目用水量汇总表详见表6-3:表6-3 项目新增用水量汇总表序号项目用水量(t/a)新鲜水用量(t/a)冷凝水回用量(t/a)循环水回用量(t/a)中水回用量(t/a)1循环水系统用水460002300437002设备、地面清洗用水20

55、002003导热油余热锅炉用水240096014404绿化用水10001005不可预见用水200200合计489003460144043700300供水方案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在工艺中冷却反应釜后经塔冷却再循环使用。项目界区生产用水可直接从厂区的工业水给水干管接管引入装置区再分别送入各用水单元。工业用水给水能力设计为100m3/d,管网的供水能力及水压可满足本项目生产装置用水要求。本项目生活用水主要为装置区的洗手池、洗眼器、卫生间及少量冲洗用水,平均用水量为6m3/d,供水压力不小于0.3mPa。厂区现有的生活给水管网的供水能力及水压可满足本项目生产装置用水要求。生活给水系统管材采用给水用高密度聚

56、乙烯管(HDPE),管道连接用粘接或丝扣连接。厂区内已经建成消防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采用稳高压给水系统,消防水用量不小于15L/S,系统供水压力不小于0.8mPa,消防一次水用量不小于180 m3。消防水加压设施设置在循环水泵房内,消防水储备利用循环水系统中的水池,水池体积可以满足消防水储备需要。(2)排水本项目新增排水主要为多元醇合成工序的工艺废水、设备和地面的清洗废水、导热油余热锅炉的排污水和冷却塔清下水,年合计新增排放水量为1600t。废水排放情况见表6-4。表6-4 生产废水排放量统计序号项目排放废水量t/a1多元醇合成工艺废水9002设备、地面冲洗水2003余热锅炉排污水404冷却塔

57、清下水460合计1600项目利用原有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地埋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罐区西北面的污水处理池。生产废水排入污水处理池和处理过的生活废水一起排入综合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处理能力80-100t/d。清下水和雨水收集在污水处理池、消防水池及事故池中,部分回用于绿化、设备和地面清洗用,其余排入综合污水处理厂。6.3.3.2供电(1)设计依据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2)供电电源供电来自开发区城市电网(10KV),经公司1台630kVA变压器降压至380/220V后分至各用电点。(3)用电负荷企业现有设备有功负荷是

58、150kW,项目新增设备258台,新增设备装机功率1370 kW,有功功率约470 kW,因此,原有变压器可以满足本项目用电。本项目新增年用电量约为176万KWh。(4)供电方案本技改项目不需新建厂房,原有的生产车间有足够的位置摆放新的设备,因此,设备用电依托厂房内原有的供电设施即可。6.3.3.3供热聚酯多元醇合成工序需要约230的温度加热,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工序反应需要约80的蒸汽加热。公司现有一台导热油锅炉和导热油余热锅炉。导热油锅炉用煤作为燃料,产生的导热油蒸汽进入多元醇聚合工序供热。余热锅炉利用导热油蒸汽的余热产生4t/h的饱和水蒸汽,水蒸气通过管道输送到水性聚氨酯树脂反应釡夹套作为热源。由于导热油炉的一般工作温度约300,而本项目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温度最高约230,水性聚氨酯合成的蒸汽温度只有约80,因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燃煤导热油锅炉熄火,利用导热油的余热保温及加热,即可满足生产需要,因此耗煤量不大。第7章 环境保护7.1设计依据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