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音域练习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41931442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扩展音域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扩展音域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扩展音域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扩展音域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展音域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扩展音域练习有了一定的歌唱呼吸基础练习和声音响度练习以后,再做扩展音域的练习比较好。一、歌唱的音域有多宽任何一个人的歌唱音域都可以有三个8 度以上的宽度,即使您从来也没有练习过歌唱,您也有可以令无数歌手终生追求而难以企及的三个8 度的音域,其实歌手们自己也有三个8 度的音域,只是他们自己还没有发现而已。现在我们来试验一下,用最轻的声音哼唱音阶,从您所能唱出的最低音开始,一直往上,是不是不太费力就哼唱到了三个 8 度?每个人几乎都具备哼唱三个8 度的能力,为什么大声唱时,高音就没有了呢?学过中华唱法以后,这一问题就可以轻松地找到完美的答案:歌唱声音的响度与歌唱呼吸能力有关,歌唱呼吸能力越强,声音

2、的响度越大,反过来也一样。因为哼唱时声音的响度小,您的歌唱呼吸能力足够用,所以可以哼唱出三个 8 度的歌唱音域而不费力;当您想用较大的响度歌唱时,这时需要的歌唱呼吸能力要求成平方倍数的增长,当歌唱呼吸能力还不够时,高音自然就唱不出来。歌唱呼吸的力度有了,高音也就有了。同样道理,低音唱不出来,同样是歌唱呼吸能力不够,因而响度不够;呼吸力度有了,低音也就有了。所以练习扩展歌唱音域的关键是提高歌唱呼吸能力,这也是我们强调开始练习时,要通过练习歌唱响度来锻炼歌唱呼吸能力的原因。在练习扩展音域的过程中,同样要牢牢把握住这一关键,即:练习扩展歌唱音域的过程,仍然是锻炼歌唱呼吸能力、发音器官振动能力的过程。

3、二、扩展歌唱音域从中音区开始要扩展歌唱音域,首先要唱好中音区音域,男声中音区音域是aa2(女声高 8 度),待歌唱呼吸的力度、声带的开闭力度及灵活性、喉、舌、齿、唇、鼻发生器官的振动承受力都有了一定基础以后,再做向下或向上扩展音域的练习。三、向下扩展音域向下扩展音域可以练习唱低音区,男声低音区的音域是F f1(女声高8 度)。练习时注意以下几点。1、唱低音区的练习重点是歌唱的响度。学唱者初学时会遇到低音唱不响的现象,这时的练习重点是加大呼吸的力度,把呼吸能力用在把低音唱响上,此时不必考虑高音需要分出一部分呼吸力量的问题。2 、唱好第一换声点的关键是打开喉咙唱低音区时同样会遇到换声点问题。唱高音

4、时的换声点(第二换声点以上)状况是缩小咽腔管径,唱低音区的换声点(第一换声点)状况则是扩大咽腔管径。低音号比中音号声音低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低音号的口径比中音号的口径大;同样,要歌唱好低音则必须适当扩大咽腔管径。咽腔管径扩大,就是打开喉咙。通常说打开喉咙的要领是,象打哈欠那样张开嘴巴,喉结下拉,下巴放松,这种说法可能指的是理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咽腔可以开到最大,因而可以获得最好的低音效果。如果保持这种理想状态,唱语音单纯的练习曲(通篇歌词只有一个 “啊 ”字的练习曲)还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歌唱中嘴巴还要负责咬字,因此不可能总是把嘴巴张开到最大,在咬字过程中,下巴也不可能总是放松,因而彻底打开喉

5、咙是有条件的,唱某些字音时可以全部打开喉咙,唱另一些字音时,只能大部分打开或少部分打开。说白了,打开喉咙就是喉咙沿咽腔管壁的圆周向外扩大。因而,打开喉咙的要领是:放松喉咙,咽腔有意识地向周围张开即可。打开喉咙要逐渐地、一点一点地打开,开始阶段不必把嘴巴张开很大,每天把喉咙打开0.01 毫米,一年就可以打开3.65 毫米,这个进度已经是飞快了,完全可以再慢一点。初学者切不可一下就把喉咙全部打开。如果喉咙全部打开、口腔又全部放松、呼吸的力度再大一些,这样非常容易使喉咙受到伤害。打开喉咙歌唱时会突出喉管和咽壁的振动发声,这样会增加声音的回声效果,听起来使人感觉声音好像是从喉咙深处发出来的,因而声音会

6、显得格外雄壮。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使发声位置太低,发声位置太低声音会非常晦暗而无生气,自我判断的标准可以这样确定:声音很低沉但有一定的“亮音 ”,如果一点 “亮音 ”也没有,发声位置就太低了。四、向上扩展音域向上扩展音域可进行男高音区练习,练习音域是c c2(女声高 8 度)。练习时注意以下问题。1 、唱好第二换声点从歌唱原理中我们已经知道,一定的咽腔口径只适用于一定的歌唱音域,日常咽腔保持的口径适合中音音域的发声,如果超出这个音域,低音超出时应当扩大咽腔口径,高音超出时应当缩小咽腔口径,换声点是由改变咽腔口径而形成的。由于平时说话很少涉及到改变咽腔口径,所以咽腔改变口径时肌肉的扩张和收

7、缩不是很灵活,因而会在声音上出“坎儿 ”。明白这个原理以后,唱好换声点的方法就非常清晰了,这里可以有两个办法:一是多唱换声点上下的音。开始练习时可以练小音程跳跃,继而练习大音程跳跃,练习目的就是增加咽腔肌肉的灵活性,经过练习使咽腔肌肉收缩和扩张灵活、平稳,练习到一定程度,咽腔肌肉灵活自如了,换声点就不是问题了。二是加大呼气力度,向后推迟换声点。象吹小号一样,有的人气力小,只能吹到两点3(mi);有的人气力大,可以吹到两点6(la )。唱换声点也有这种情况,在换声点位置上加大呼吸力度,就可以在换声点以上的几个音之内,用原有的咽腔口径唱,而不必缩小咽腔口径,这种做法需要有强有力的呼吸支持,而且这种

8、做法使用的范围只有几个音,超过这几个音,仍然必须缩小咽腔管径。这样做法的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音色的统一。三是轻声练唱。唱换声点的音符时切忌声嘶力竭地硬喊,开始应当轻声哼唱,轻声哼唱过换声点应当比较顺利,在此基础上,每天稍微增加一点力度即可。换声点度过以后,练习c2 以下至换声点的音阶就比较顺利了。经过以上方法的练习,咽管口径变换会很灵活,会在换声点处进行平稳的转换,此时换声点现象就会消失。练习原则仍然是“在不疲劳的前提下,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样做可以防止嗓音受到伤害。2、唱响高音唱响高音的办法是:轻声哼唱一个比较高的音,每天加一点力度,练习一阵以后,原来唱不上去的音,很容易就唱响了。唱响

9、高音的关键是增强歌唱呼吸能力。只要有了强有力的呼吸支持,唱响高音不是问题。美声唱法唱好高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真假声结合,结合的办法是往真声中掺入假声;另一种办法是关闭唱法,这种方法类似于缩小口型,具体是唱a 时用 u 关闭,唱 i 时用 关闭,等等。虽然美声唱法也认识到“关闭高音,咽柱肌就会自动向里靠拢,使咽管变细”,“唱高音,气大嗓子眼儿小 ”的现象,这显然已经接近了客观事实,但接下来却把 “嗓子眼儿 ”解释为 “在胸口的第二个纽扣处 ”,而且把 “咽管变细 ”看作是关闭高音的后果,而不是把其做为唱好高音的必备条件,没有提出唱好高音的前提是缩小咽腔管径,由此而导致的后果是在唱高音时继续

10、倡导打开喉咙。4、超高音区练习高音区练好以后,还可以练习比c2 更高的音域,而且一直可以练到c3、 c4 甚至更高。练习超高音域遇到第三换声点、第四等换声点时,如同练习第二换声点那样练习即可安全度过。总的要求是循序渐进,把基础打好以后,再做提高练习。五、固定练习音域学唱时可以从低音域练到高音域甚至超高音域,这并不是难事。但从波能公式我们知道,音高与响度不可兼得,要响度就会影响音高,要音高就会影响响度,如果音域唱得很高,响度就会降低;如果低音区的响度很大,唱高音时就会吃力;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低音区很响、高音区很高,但高音区的响度与低音区有较大差异。因而学唱者应当在练习过程中逐步选定适合自己练习的音

11、域,这个音域可以是低音区,也可以是中音区,还可以是高音区、超高音区,每个音域选在2 个 8 度之内为宜。也可以练习唱3 个或 4 个 8 度,在音域宽阔的情况下,唱低音区时使用70% 的气力,让响度小一些,唱中音区时气力加大一些,使用 80% 的气力;唱高音区时的最高音,即乐曲的最高潮时,拿出自己 100% 的气力,把高潮推上去,这样可以防止高、低音区的响度差别过大,这样当然也是可以的。选定音域的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和个人爱好而定,只要自己喜欢某个音域,就可以练习这个音域。自己拿不定主意的,也可以征求专家的意见。认为一个人的嗓音适合唱哪个音域,是天生注定的,或认为是由换声点的位置决定的

12、,这些说法目前看没有生理依据。哪个音域唱得好,只与勤奋练习有关,低音区练得多,低音区就唱得好,高音因为没有练,高音就没有;少数民族的娃娃从小放羊时就在山上喊,他的高音区就唱得好,由于没有练过低音,因而他就没有低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同时,用第二换声点理论来解释和区分高、中、低声部,对美声唱法可能是很科学的,但对中华唱法来说,则难于解释类似于小生、男旦等高于第三换声点音域的唱法,更难解释高于第四换声点的海豚音唱法。当然,根据某位歌手换声点的位置,就指导这位歌手应当唱某个音域,这位歌手在指导下刻苦练习这个音域,同样也会取得很好的成绩。近来有从发声器官的形状、结构、大小、声带的长短、厚薄,以及声

13、带与发声器官匹配等角度研究一个人到底适应唱哪个音域的问题,这也是一种新的探索。音色练习一、最好的音色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世界上最好的歌唱音色是“独具魅力、与众不同”的音色。二、音色的本质说到底,歌唱中的音色问题就是在喉、舌、齿、唇、鼻五大发声器官中,哪个部位用得多些、哪个部位用的少一些的问题。在歌唱原理中我们已经知道,单一频率没有音色问题,只有复合频率才有音色问题。在歌唱时,五大发音器官喉、舌、齿、唇、鼻都可能发出频率相同而振动幅度不同的声音,或者发出频率是基音频率整数倍的泛音,而每一个发音器官的不同部位也可能发出若干种频率相同而振幅不同、或频率不同的谐音泛音的声音,比如五大发音器官同时发音,喉

14、管的振动幅度与上腭的振动幅度和频率就可能有很大差别,咽壁与嘴唇的振动频率与振幅也不会相同,组成上腭的硬腭与软腭的振动频率与振幅也一定会有差异,许多种谐振频率与振幅不同的声音所组成的复合频率就构成了美妙的多泛音音色。因此在歌唱中,如果喉管、咽壁用得多些,唱出来的就是美声音色;如果鼻腔用得多些,唱出来的就是铜锤花脸的音色,等等。正象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副相同的发音器官,因而从理论上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三、音色的可塑性但人的声音又有很强的可塑性,姐妹俩或兄弟俩的声音非常相似是常有的事,一位老师带出来的学生们的嗓音也会非常相像,评剧艺术家新凤霞的弟子们都有一口漂亮的、

15、银铃般的声音,这应当说是人的声音的音色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互相感染的现象。四、 “九大音色 ”的发音器官组合特点前面我们曾经把中华唱法中的多种音色归类为“九大音色 ”,但这绝对不是说世界上的音色只有九种,也不表明我们鼓励歌手去学唱或摹仿某一种音色,我们在这里分析九大音色不同的用嗓部位,是为了让学唱着能够借鉴现成的经验,借鉴的目的是为了举一反三,博取众长 ,用不同的用嗓部位的组合,创造自己 “独具魅力、与众不同”的音色。下面以表格的形式说明各种唱法的用嗓部位:唱法主要发音器官次要发音器官辅助发音器官洪钟声喉管、鼻腔咽腔舌、齿、唇脆雷声喉管、咽腔腭、齿舌、唇金玉声咽腔腭齿喉管、舌、唇银铃声

16、咽腔腭齿、舌、喉管、唇狮虎声喉管咽腔舌、齿、唇兼有声咽腔喉管、腭齿舌、唇哑声咽腔喉管舌、齿、唇白声咽腔、腭齿喉管 舌、齿、唇咽喉声放松喉管、咽腔舌、齿、唇五、不同发声器官的发声练习1、喉管振动发声练习使喉管振动发声实际上就是放松喉咙,在歌唱时咽部向四周扩展,放松喉咽部肌肉,即可使喉管振动,喉管振动的声音浑厚、结实,好似声音不是从嘴里发出,而是由喉咙深处发出来的,因而有的学派把这种声音称为 “胸声 ”。练习喉管发声的过程是逐步扩展咽腔、打开喉咙的过程。在练习时不要使用蛮力,要让声音一点一点地下降,一直降到整个喉管都轻松振动。美声唱法认为应当把发声位置降到胸部第二个纽扣,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转移

17、歌唱者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使喉咽部肌肉的放松、使喉管更有效地振动的目的。喉管振动发声主要用于类似于戏剧花脸、京剧程派行当发声,以及曲艺、歌曲中浑厚类声音的发声,浑厚型女高音的声音中也有丰富的喉管振动的声音。2、咽腔振动发声练习人们平时说话主要是使用咽腔振动发声,歌唱中咽腔振动也是最主要的振动方式,在练习咽腔振动时重点要放在放松咽腔上。在低音区、中音区放松咽腔比较容易,在高音区放松咽腔则有一定难度,高音区的音阶如果在换声点以上,此时咽腔处于缩小管径的收缩状态,咽腔的收缩与放松的要求同时出现,此时处理这一矛盾的方法是收缩中求放松,是 “咽腔肌肉收缩,咽腔粘膜放松 ”。在唱高音时,虽然咽腔肌肉已经处于

18、收缩状态,但歌唱时仍然要有意识地尽量放松口腔内的所有部分,同时也包括放松咽腔肌肉粘膜,这一点在练习时要引起注意,不要因为换声就把咽喉死死地卡住。咽腔粘膜放松会产生丰富的金玉音和银铃音(亮音),但要注意逐渐放松,让口腔粘膜逐渐产生和增强振动承受力,不可一下放的很松,避免使口腔粘膜过度松弛而导致声音嘶哑。3、腭、齿振动发声练习腭齿部分除软腭外其余部分都由骨骼组织构成,故而振动结实有力,在歌唱中尽量保持上下腭的放松状态即可,但咬字时要使用能够把字咬清楚的力,不能太放松而一点也不用力,也就是说,要在把字唱清楚的前提下放松。4、舌与唇由肌肉组织构成,其振动除提供泛音振动以外,还必须负责咬清字音,在练习时

19、要注意这一点。5、鼻腔粘膜振动发声练习一个人如果没有了鼻子,这个人歌唱的音色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可见鼻腔粘膜在歌唱中不知不觉地振动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唱法如洪钟声唱法中还要有意识地使用鼻腔粘膜的振动,使用方法是,在歌唱中打开(放松)鼻咽腔,让一部分气息进入鼻腔,加大鼻腔粘膜的振动,这样就会使声音产生洪钟一般的音色效果。在练习时要防止出现 “鼻音 ”。平常所说的 “鼻音 ”,是类似于鼻子不通气的很难听的那种 “囔囔 ”的声音,出现鼻音的原因是鼻腔气息不畅通,好像感冒时鼻子里堵了一半鼻涕,同时又夹杂着一半鼻腔振动,这种声音非常难听,解决的办法是让鼻腔内的气息畅通即可。五大发音器官振动发音各有特色,

20、歌唱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口、鼻腔结构特点,对五大发声器官的振动组合进行多方案的尝试,从中选出适合自己歌唱的最佳音色匹配方案,唱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音色来。在同一首歌曲中使用几种不同唱法来表现人物形象,也是常用的方法,比如表现人物的欢乐与悲哀时,就可以分别使用比较明亮的金玉音与比较晦暗的狮虎音。美声音色是诸多音色中的一种,其发声特点是主要使用咽喉发声,这种发声方法被称作“让声音赖在咽壁上 ”,因此给人一种发声位置靠后的感觉,其次是强调发声时放松发声器官,即要求歌唱者放松下巴,放松喉头,通过放松发声器官,达到获取多种泛音音色的效果。第八节怎样超越帕瓦罗蒂(美声唱法练习)帕瓦罗蒂先生是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世

21、界三大男高音之首,并被誉为“ C音之王 ”。帕瓦罗蒂先生在声乐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的美妙歌声传遍了全世界,2005 年帕瓦罗蒂先生70 岁时,举行了环游世界的告别演出,虽然他已经退出歌坛,但一代巨星的光辉将永远灿烂。学习美声唱法,应当抱有超越帕瓦罗蒂的信念,常言说“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自己奋斗的目标,才能有希望登上声乐的巅峰。”,选中最好的作为而要想超越一代歌王帕瓦罗蒂,首先要对美声唱法的理论有深刻的了解,其次要能够找到超越帕先生歌声的方法,这样才能成功。如果连帕先生强在哪里都不知道,我们与帕先生的差距在什么地方也不了解,那就不可能找到超越帕先生的途径。一、美声唱法原理要点1、按声部演唱

22、美声唱法非常强调按声部歌唱,这样做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把低、中、高各声部的音域分别控制在两个 8 度以内,而不追求更宽的音域,这样可以让歌手专心致志地把这个音域内的声音练得炉火纯青,练习低音的声音低沉浑厚,练习中音的声音雄壮宽广,练习高音的声音高亢嘹亮。帕瓦罗蒂先生可以把C2音唱得随心所欲,他完全可以唱更高的音域,但他宁可要“C音之王 ”的王冠,也绝不想染指“D音之君 ”的奖杯,这样做可以确保自己的音色“完美统一 ”。为了确保每位歌手都唱最适合自己的音域,美声唱法非常重视为学员选定音域的工作,从学员开始学习的阶段,就从学员的换声点位置、音域、音色、表现力等多方面进行考察,而且强调选不对音域会唱

23、坏嗓音,这对稳定学员的信念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且这样做非常有利于声区统一和音色的统一。而如果超出某一音域范围,就很难保持这两个统一了。2、共鸣理论美声唱法认为有了正确的共鸣状态,声音的响度、美妙的音色就都有了,认为低音区主要使用胸腔共鸣,中音区使用胸腔共鸣和口腔共鸣,高音区主要使用头腔共鸣,并认为这三个共鸣腔是相通的,其长度约 1 米长。美声唱法非常重视“面罩共鸣 ”,具体到每一位歌唱家对面罩共鸣的具体感觉则有所不同,有的认为在“眉眼以下、上牙床以上、两腭的小窦腔内”,有的认为在“眉心脑门 ”处,有的则认为在“面颊处 ”。美声唱法认为面罩共鸣的声音,是 “美声唱法最可贵和区别于其他歌唱发声法的最

24、主要的特征,就在于这种丰满而又明亮、松弛而又圆润的音色了。这种高泛音的声音放声高歌时,能给人以金色阳光似的灿烂;轻声低吟时,又给人以银色月光般的温柔,且能强能弱、收放自如”。获得面罩共鸣的途径有三条:一是找到 “声门适度感 ”,检验有没有找到声门适度感的感觉是看“自己的嗓子周围和下巴是否都很松弛 ”;二是多练 “哼鸣 ”练习,检验哼鸣方法正确与否的方法是“在哼鸣时看嘴巴是否能自由动作而又不影响发声 ”;三是 “模仿小声哭泣的感觉”,因为人在小声哭泣时,可以 “于无意之中自然地打开喉咙 ”, “鼻腔也是比较畅通的 ”。以上三点都说明,美声唱法认为,嗓子放松、嘴巴放松、以及其它发声器官的放松,就可

25、以获得共鸣。但我们也可以认为,放松发声器官的方法,确实有利于加大发声器官的振动幅度,同时也有利于振动的传导,这种传导会使头部的某个部位产生振动感 (共鸣感),反过来说,头部的某个部位产生振动感 (共鸣感),其原因是由于发声器官的振动幅度加大并将振动传导到头部的结果,而振动幅度的加大,则又是导致声音的响度大幅度提高的根本原因;而且发声器官的放松,还有利于产生丰富的复合频率,获得明亮的金属音。因此可以说,“歌唱共鸣 ”的理论,其精髓是发声器官放松的理论,而放松发声器官的方法,确实可以收到获得声音响度与“亮音 ”的一举两得的效果,由于“共鸣 ”可能并不存在,所以这个效果并不是由于共鸣所产生的,认为共

26、鸣可以得到声音的响度和“亮音 ”,这显然是属于歪打正着。3、打开喉咙美声唱法认为打开喉咙“除了使喉咙向四周扩展以外,更为主要的是一种使喉结(甲状软骨)向下拉的力量和使咽部向上伸展扩张的上下反向垂直拉开的力量和状态”, “喉咙打开之后,不仅仅能得到共鸣,同时也为声区上下自如、音质纯净,为声带不受干扰地进行正常的调解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以上引文见王如湘所著跟我学唱歌?美声唱法卷)打开喉咙是度过第一换声点的必须途径,打开喉咙确实能为低声区与中声区之间上下自如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同时还会使声音获得传声筒般的聚拢回声的效果。4、以咽管振动发音为主美声唱法认为:“意大利美声学派的唱法主要强调咽腔共鸣,从下

27、到上,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要感觉是个连通一体的管子,声音混着气儿就从这根咽管通向头腔”,因此应当 “让声音赖在嗓子眼后面的咽壁上吸着唱 ”。(见邹本初所著歌唱学)在五大发音器官中,让咽壁承担主要的发声“共鸣 ”任务,会使声音产生独特的音色,这种声音听起来非常结实 、宽厚,有 “膛音 ”,声音象是从身体内部的深处发出来的,因而有美声唱法“发音位置靠后 ”的说法。但这种做法显然把舌、齿、唇、鼻在歌唱发声中的作用降到了次要地位,其结果则可能导致发音不清楚。5、以关闭的方法唱高音美声唱法强调打开喉咙,而事实上唱高音必须缩小喉咙(咽管)的管径,因而,为了在打开喉咙的情况下唱高音,意大利艺术家似乎朦朦胧胧地感觉到应该“关闭 ”些什么,因而提出“唱 a 时用 u 关闭,唱 i时用 关闭 ”等的类似于缩小口型的说法,“在声乐艺术的实践中推广了关闭 唱法 ”。 而中国美声唱法理论工作者提出的 “关闭高音,咽柱肌就会自动向里靠拢,使咽管变细 ”,“唱高音,气大嗓子眼儿小 ”的说法则是非常有见地的(引文见邹本初所著歌唱学)。以关闭的方法唱高音,可能是为了保持声区音色的统一,更加突出美声唱法的音色特点。但其结果则可能使字音唱不清楚。以上五点是美声唱法理论与其它歌唱理论相比所具有的独到之处。我们如果能够掌握其理论的精华与本质,学习美声唱法就可以更容易一点,超越帕瓦罗蒂先生也就有了明确的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