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知识传播中的公众认知度及效果评价

上传人:tia****g98 文档编号:141903131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药知识传播中的公众认知度及效果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药知识传播中的公众认知度及效果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药知识传播中的公众认知度及效果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知识传播中的公众认知度及效果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知识传播中的公众认知度及效果评价(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药知识传播中的公众认知度及效果评价现场调查报告本课题由中国科协科普基金支持,并在北京叶露健康睡眠科技公司的大力协助下,开展有关公众中医药基本知识传播中的公众认知度及效果评价问卷调查。了解我国公众对中医药基本知识认知的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是建设提高我国公众对中医认知度的前提,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影响我国公众中医药知识认知度进行分析总结,把握各个因子的作用机理和渠道,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了解中国公众对中医药知识的理解问题,促进我国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使用中医药为公众服务。本课题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基础数据,中医药基础

2、知识,中医药知识的传播,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中医学与社会及效果评价。一、研究方法1调查对象 1.1纳入对象全国范围内选取六个城市(北京、山东、昆明、西安、宁波、上海,以北京为中心)的社区居民及医院门诊前来就诊的公众(正常人及患者),其中在北京选取了3个社区(安定门街道办事处、朝内大街头条社区、竹竿社区)的居民以及我们睡眠专科门诊前来就诊的患者,同时在搜狐网上对网民进行网络调查。 1.2 剔除对象 (1)错填,空项太多的问卷。(2)因各种原因未做问卷调查者。1.3样本含量的估算根据国际量表设计原则、心理测量学的原理,一般来说,调查中变量的增加会使得需要的样本量增加,根据Corsuch的观点,这个

3、比例是1个变量对应5-10个样本。本次调查变量共76个,包括基础数据10个、中医药基础知识条目17个、中医药知识的传播条目16个、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条目7个、中医学与社会条目9个、效果评价条目16个、自由回答1个。样本数目大概为380-760例。考虑退出及无效问卷约为20%,共需样本量456-912例。 2调查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内容包括网络调查、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本调查主要采取问卷的形式(以封闭型问卷类型为主) 3质量控制在进行现场调查前举办调查员培训班,统一调查方法;调查员必须参加培训,掌握调查中的各项内容标准和人际交流技术;保证问卷质量,做到问卷的完整性、正确性和

4、一致性,一致性要达到95%及其以上;建立逐级核查制度,调查员之间进行互相检查,负责人应对问卷进行抽查,本课题项目负责人再对5%的问卷进行核查。 4 统计学处理 将问卷中的原始数据输入Access软件中的数据库,综合运用Access、SPSS 13.0及SAS等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4.1评价方法各个条目的答案频率分布、反应度及因子分析/主成分、内部一致性检验等4种方法作为筛选指标的依据。主要的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相关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如无特殊说明,所有P值均表示双侧概率。4.2缺失处理 (1)没有做出应答的条目,作缺失值处理;(2)同时选定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作缺失值

5、处理;(3)缺失条目得分为该条目己做答的平均得分;(4)一份问卷有多于20%的条目数据缺失时,则视为作废。二、公众对中医药知识认知度的现状及分析本次调查共收集问卷896份,剔除退出及无效问卷121(13.50%),故共收集有效问卷775份。1、基础数据从性别分布上看:男性264人(34.06%),女性497人(64.13%),空填14人(1.81%)。从年龄分布分布上看:25岁以下204人(26.32%),26-35岁141人(18.19%),36-45岁120人(15.48%),46-55岁70人(9.03%),56-65岁70人(9.03%),65岁以上70人(9.03%),空填的3人(0

6、.39%)。居住地分布:城市628人(81.03%),农村66人(8.52%),郊区74人(9.55%),空填7人(9%)。文化程度分布:小学 文化70人(9.03%),初中文化102人(13.16%),高中文化185人(23.87%),大学文化47人(6.06%),研究生47人(6.06%),空填7人(0.90%)。民族:汉族704人(90.84%),少数民族49人(6.23%),空填22人(2.84%)。收入:1000元以内288人(37.16%),1500元以内124人(16.00%),2000元以内89人(11.48%),2500元以内70人(9.03%),3000元以内70人(9.0

7、3%),3500元以内70人(9.03%),空填45人(5.81%)。家庭情况:单身独居84人(10.84%),两口之家90人(11.61%),三口之家356人(45.94%),四口之家30人(3.87%),三世同堂30人(3.87%),四世同堂30人(3.87%),空填15人(1.94%)。朋友中有中医的有289人(37.29%),无朋友是中医的463人(59.74%),空填20人(2.58%)。选择子女未来从事中医事业的106人(13.68%),不选择中医的223人(28.77%),没考虑的410人(52.9%),空填33人(4.26%)。 近一年有接触过中医有关事情的479人(61.81

8、%),没有接触过的213人(27.84%),不清楚的74人(9.55%),空填8人(1.03%)。三、对中医药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本专题调研中,我们共列举了16个调查问题,现举出其中部分问题加以介绍如下:阴阳学说是中医学借助于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用于解释中医治病过程所出现矛盾的两个方面,并以此归纳人体脏腑组织属性,分析人体生理功能,阐明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归纳疾病的证候属性,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的性能及指导正确使用药物等等。对于阴和阳在中医学中代表着什么?不知道的239人占30.84%;认为是哲学思想的118人占15.23%;认为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两个方面的390人占50.32%;空填13人占1

9、.68%。对于五行学说代表着什么看,不知道的241人占31.10%;认为是哲学思想124人占16.00%;认为是中医藏象生理功能的变化占378人占48.77%;其他观点9人占1.16%,空填12人占1.55。从你怎样看待中医学中的“心主神明”这项看,认为是不科学的127人占16.39%;认为是科学的290人占37.42%;不清楚的344人占44.39%,空填13人占1.68%。虽然目前中医药学界对此还有争议,但人们仍是认为中医传统的观念是正确的,当然,有待于今后临床实践的进一步革新。四、对中医药知识的传播过程观察在本调查专题中,我们共列举了16个问题,现举出其中部分问题加以介绍如下:人们怎样获

10、取中医药知识,过去的岁月依靠纸张印刷媒介的传播,而现在传播媒介增加了,情况是怎样呢?调查表明:人们获取中医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广播的195人占25.16%;电视的252人占32.52%;杂志的214人占27.61%;因特网的90人占11.61%;图书的264人占34.06%;科普活动的92人占11.87%;与医生交谈的248人占32.00%;听讲座的117人占15.10%。说明尽管随着时间的流失,人们的主要阅读习惯并没有改变。对于公众是通过何种途径选择中医,公众的回答是朋友介绍的376人占48.52%;网上搜索的55人占7.10%;电视广告的67人占8.65%;医院介绍的214人占27.61%;随

11、意选择的163人占21.03%。说明人们依旧相信通过朋友介绍去看中医是比较可靠的,但我们应当注意正是这样的原因,为医托的存在提供了市场。对于您最相信的中医大夫,调查结果是:相信家庭祖传的250人占32.26%;相信学院培养的200人占25.81%;相信自学成才的27人占3.48%;相信西学中的22人占2.84%;相信有疗效的413人占53.29%。看中医的出身,在中医行业中是很深的,但在公众看来,疗效才是硬道理。五、睡眠障碍的中医治疗(略)六、中医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本调查专题中,我们共列举了9个问题,现举出其中部分问题加以介绍如下:中国政府推行的是中西医并重,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共同发展的

12、政策,这种政策国民健康的作用是怎样的呢?通过调查发现:在您看来中医对国民健康的作用是:认为说不清楚的252人占32.52%;认为很大的426人占54.97%;认为不大的49人占6.32%;空填的48人占6.19%。这体现了国家的政策是得民心的,适合中国国情。当问及您认为学习中医的方法是:不清楚的110人占14.19%;师傅带徒弟的243人占31.35%;认为应当到中医学院系统学习的377人占48.65%;认为应先学西医再学中医的64人占8.26%;认为应先学中医再学西医的93人占12.00%。这说明公众对培养中医的模式还是基本认可的。如何评价当前的中医水平?公众的回答是:不清楚的139人占17

13、.94%;认为与外国相比,中国比外国强的282人占36.39%;认为与古人相比,今人不如古人的288人占37.16%;认为与古人相比,今人超过古人的80人占10.32%;认为与西医相比,中医不如西医的53人占6.84%;认为与西医相比,中医超过西医的32人占4.13%;无法回答39人占5.03%。说明当今应当加快采取措施,促进中医药的发展。七、效果评价在本调查专题中,我们共列举了15个问题,现举出其中部分问题加以介绍如下:对于公众对中医药知识的了解程度,不清楚的204人占26.32%;清楚的181人占23.35%,比较清楚的364人占46.97%,空填的16人占2.06%。可见加强中医药知识的

14、传播任重而道远。对于影响公众对中医药知识认识的社会因素,认为需要政府提倡的288人占37.16%;认为需要媒体宣传的243人占31.35%;认为推销员的作用的56人占7.23%;认为是市场变化的82人占10.58%;会看别人接受效果的305人占39.35%;亲身的体验的24人占3.10%;不理睬的19人占2.45%;不接受的84人占10.84%。我们的公民是相信政府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决心,人民对于政府的中医政策是支持的。影响公众对中医药知识认识的文化因素是:文化背景下的认同的291人占37.55%;家庭环境认同的172人占22.19%;因病获效而得到的崇拜的257人占33.16%;因西药不良反应

15、迫使的163人占21.03%;认为社会媒体宣传的65人占8.39%;认为居民风俗习惯影响的99人占12.77%。中国文化对中医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这是中医药发展的有利因素,应当很好地加以利用。对于中医的优势是什么?回答是:心理治疗的131人占16.90%;药物治疗的397人占51.23%;患者认知度的236人占30.45%;其他的80人占10.32%。可见中药的治疗作用是公民相信中医的社会基础。公众对中医药学的总体评价是:有能力解决医学中的大部分问题的223人占28.77%;认为有能力解决一部分医学问题的397人占51.23%;认为几乎不能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医学问题的38人占4.90%;不知道的100人占12.9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