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犹药也读书疗法全接触

上传人:huo****ian 文档编号:141901445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书犹药也读书疗法全接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书犹药也读书疗法全接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书犹药也读书疗法全接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书犹药也读书疗法全接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犹药也读书疗法全接触(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书犹药也 读书疗法全接触提到健康,人们总是与营养、锻炼和保健连在一起,而我们要说的是读书与健康的联系。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太累、太疲劳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词”了。心理疲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亚健康状态,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现代人的“隐形杀手”。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响形成,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长年累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引发多种心身疾患,如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以及引起诸如偏头痛、荨

2、麻疹、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等疾病。 因此,心理疲劳不可忽视,一旦由于心理压力大而感到疲惫不堪时,必须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试和治疗。 其实,各种心理疾病均不能单纯地靠“生物医学模式”治疗就能奏效。常言道:心病还需心药医。心理医疗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读书疗法”。 对于“读书疗法”的功效,古人早有论述。汉朝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愚就是心智不开,狭隘蛮愚而懵钝,惟有读书,能启蒙心智,增长知识,开阔胸襟,高瞻远瞩。人一旦知识多起来,境界自然就高得多,凡事看得开、想得通,不去患得患失、忧虑成疾,也就能及时化解各种忧思愁绪,保持健康开朗乐观的心态,从而

3、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功效。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脍炙人口的“读书祛头风”的故事,说的是曹操读了陈琳写的讨曹檄文惊出一身的冷汗,竟因此使久久折磨困扰他的“头风”病一下子就好了,由此可见读书有时候真是一副灵丹妙药。唐诗纪事甚至记载某人因读杜甫的诗把疟疾都治愈了,一时传为笑谈。 读书,尤其是读好书,实在是一种高雅的情趣和保持身心健康的养生之道。 生病请到图书馆 清朝秀才秦子怡得了肺病,咳嗽不止,日益消瘦。大夫说没治了。于是他捧着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三字经等十几本书,把自己单独关在屋里,不闻窗外事,日日研习,除了送衣食,不许任何人打扰。开始家人听到他咳嗽声,慢慢地声音越来越小。两年后,秀才忽然开门出

4、来,只见他满面红光,精力充沛,原来读书把病读没了。 如内经说:“聚精会神地读,是养生大法”。名言警句,富有哲理,可以医心疾;小说散文,平和清逸,可以降肝火;诗词曲赋,节奏通畅,可以舒脾胃;杂文评论,药力猛厚,可以增钙质。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皆可修身养性。 据报载,英国西约克郡的哈得兹菲尔特地区的医生除了给病人开具药物处方外,还根据患有中轻度精神分裂症、焦虑及压抑等病症的病人的实际情况将病人送到当地一家图书馆,馆内有三位专职“图书治疗医师”,他们先与病人面谈,了解病人平时对图书的喜好及焦虑和压抑的原因等,然后根据病人的“病情”开具一张适合其阅读的书目单,其中多是一些发人奋进、使人忘却烦恼或是

5、一些笑话集之类的书,以书中的内容来帮助他们治病。 好书就是“心药”之一,有其它药物无法替代的治疗心理康复的作用。 沈先生退休后收入不高,粗茶淡饭而已,他除了晚来弄孙颐养天年外,还有一个嗜好就是读书,经常看到他不是哼着调子在读古文观止,就是工工整整地抄录唐诗三百首,活到96岁时,沈先生无疾而终。左邻右舍一致认为,沈先生的长寿应归功于他自得其乐的读书疗法。 小明是一个4岁男孩,平日无论在家或是在幼儿园,情绪都很不稳定,表现得焦躁不安,难有片刻安静。小明的父母翻过许多教养方面的书籍,也请教过一些朋友,但都无法令他的情绪有所改善。 后来,小明的妈妈和幼儿园老师一道,对小明采取了用读书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6、简单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戏剧、散文、诗歌等,图文并茂,妈妈拿在手里一边念一边观察小明,眼里的小明在妈妈的诵读声中比从前安静多了,也学会和妈妈交流了。 住院病人适当读读书 李老师的一位朋友患病住院,她前去看望,一没买营养补品,二没送鲜花,而是精心为朋友选购了几本好书,她相信这比送什么都强,朋友也最喜欢。 病人适当读读书,对于配合和辅助医疗肯定是好处多多。看些休闲消遣的畅销小说,可以有效转移病床上的寂寞,缓解疾病带来的痛楚和不适;看些励志方面的书,尤其是一些名人如何战胜疾病的书籍,自己也会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看一些有趣的笑话、幽默方面的书籍,进行自我情绪调节,可以使自己尽量乐观起来,积

7、极面对疾病;看些养生方面的书,更可以针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自我调整,科学养病,使机体早日恢复到健康状态。 李老师送的礼物让她的朋友十分喜欢,与朋友同室的病友也一起分享了李老师的礼物。两人决定不仅要读书,还要写读书笔记,写病中日记,平时忙工作顾不上读书,现在躺在病床上,正好把过去想读没读过的书读一遍。 好心情从书中出发 网友jenny的博客里说:我又开始看书了,这是我改善不好情绪的一个最好的方法。从书里面可以找到平静,忘却烦忧,忘却那些伤心往事,不知道这种方法是否最终有抗药性。 一般说来,人体疾病无非两类:一类是生理性疾病,主要是人体的各种器官、“部件”发生故障引起病变,这类生理性疾病当然必须采取

8、“生物医学方式”,即通过直接吃药、打针、手术等方法来医治。 而另一类疾病则属于心理性或身心性疾病,即由心理状态失衡而导致的疾病。如精神病、抑郁症、高血压、动脉硬化、乃至恶性肿瘤等,都是和心理因素有较大关系的身心性疾病。 我们已经获悉,书中疗伤,古已有知。首先,读书可以养心,可以益智增慧,摆脱烦恼,化解心结。大凡经典名著,往往凝聚着前人的学识、智慧和经验,内含通天彻地之妙、大智大彗之机和天地万物之灵气,闪耀着人间的法则和真谛。 其次,读书可以养德。古人强调“静以修心,俭以养德”。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或多或少存有不良心态,如自私、多疑、贪婪、嫉妒、虚荣等等。而这样的心态,是不

9、利于健康的。欲克其弊,读书最灵。因书常含天地正气,人生哲理。常读益书,可以从中受到教诲、感悟、启迪、反思,从而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摒弃杂念,弃恶扬善,唤起乐观向上、豁达开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心平气和的处世作风和修养。此正可谓养德。 再次,读书可以怡心。一位名人说过,初读好书如与朋友促膝交谈,再读如故友重逢。读书实在是人生莫大的精神享受。闲暇之时,或独坐书斋,或侧卧床头,捧读经典名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感悟天地之妙,洞悉人世百态,或融会贯通,或茅塞顿开,或凝神或静思,或激动或平静人间之悲欢离合,世态炎凉,功名进退,利禄得失霎时化作一团祥和之气,融入天地之间,透彻五脏六腑,遍体通

10、泰,心旷神怡。读书若此,岂不快哉! 第四,读书可以养性。古人强调修心养性,主要是指人的性情、涵养。“养性”即指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已为人们所共认,古代即有“怒伤肝、喜伤心、恐伤肾”的说法。那么如何才能驾驭七情六欲,平衡自己的心态呢?闲来常读书是行之有效的。因读书方可自静,静中自悟,方可心无旁骛,不为外物所动,保持一种淡泊宁静,与世无争的良好心境。 书教人宽容大度、宠辱不惊、自节自律、自省自制。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试想,有了这样的胸怀,何愁被不良情绪所左右,何愁身心不健康呢? 因此我们说,即便是健康人,坚持经常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尤其要读一些能够给我们的心灵以陶冶的有益的书、健康的书,方是积极而有效的防病健身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