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原理三要素和建筑形式美的理解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41885445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7.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设计原理三要素和建筑形式美的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筑设计原理三要素和建筑形式美的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筑设计原理三要素和建筑形式美的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建筑设计原理三要素和建筑形式美的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计原理三要素和建筑形式美的理解(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筑设计原理作业姓名: 马乾班级:城规1201学号:1210210095作业一:如何理解建筑三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举例说明。答:建筑的三要素,早在公元前1世纪在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其 著作建筑十书中表明,“实用、坚固、美观”为构成建筑的三要 素,而这三要素又通过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体现出来。建筑功能主要是指建筑的用途和使用要求,而随着社会生产和生 活的发展,将产生出不同功能要求的建筑类型,不同的建筑类型又有 着不同的建筑特点与不同的使用要求。如工厂是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 要,住宅是为满足人们居住的需要,娱乐场所是为丰富人们的文化、 精神生活的需要。建筑功能在建筑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将直

2、接影响建 筑的结构形式、平面布局和组合、建筑体型、建筑立面以及形象等。 往往在建筑形成的过程中,随着生活质量与时代的进步,对建筑的功 能要求也越发的完善及提高,因此,建筑功能其实是一个不断进化和 完善的变量过程。建筑技术主要包括建筑材料、结构、设备、施工技术等。随着社 会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技术也将不断发展提高,随之促 进了建筑各方面的改造。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材料不 断涌现,为建造各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房屋提供了物质保障;随着建筑 结构计算理论的发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建筑设计技术不断革 新,为房屋建造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各种高性能的建筑施工机械、 新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提

3、供了房屋建造的手段;建筑设备的发展为建筑 满足各种使用要求创造了条件。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强度建 筑材料的产生、结构设计理论的成熟和更新、没计手段的更新、建筑 内部垂直交通设备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建筑朝大空间、大高度、新 结构形式的方向发展。例如在上世纪,大多数的建筑采用的是木、砖 等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环保、更坚固的建筑材料,着 也奠定了建筑事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建筑艺术主要在建筑群体、单体,建筑内部、外部的空间组合、 造型设计以及细部的材质、色彩等方面基于体现。这些艺术要素处理 得当,便会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并能满足人们对审美艺术和精神功 能之要求。建筑形象反映了建筑物的物

4、质、时代风采、民族风格、地 方特色等。比如:住宅,外卜形简单朴素给人以亲切、宁静的气氛;剧 院,巨大的观众厅,高耸的舞台、体量、高低的对比反映了剧院建筑 的特性: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肃穆、雄伟、崇高,有强大的思想 性和艺术感染力,唤起人们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怀念。不同的建 筑给予它不同的造型以及色彩等,能够直观的表达建筑本身的意义以 及吸引人们注意的作用。而由此可得,建筑的三要素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它们不可分割, 又有着主次之分。第一是建筑功能,起主导作用;第二是建筑技术, 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技术对功能又有约束和促进作用;第三是建筑形 象,是功能和技术的反映,但如果充分发挥设计者的主观作用

5、,在一 定的功能和技术条件下,可以把建筑设计的更加美观。简单的说,任何建筑物均产生于某种功能需要,人类对其提出 空间大小、室内环境等等要求,这就是适用。然而功能要求却会随时 代发展而变化,逐渐由低级趋向高级。房屋建成后,影响着人们的生 活环境,于是逐步提高对其更完善、更丰富、更美观的艺术要求。除上述两项外的坚固要求,在一出现建筑物时就存在。且相当严格, 要求房屋不塌,因其涉及人类生命与财产安全。这一要求完全由结构 来完成。结构就是建筑物的骨架,犹如人体的骨骼。在自然界与人为 的各种作用下,结构能承荷传力,开辟空间,起骨架作用,保证使用 期间房屋不坍塌。所谓承荷,即结构除本身自重外,还直接或间接

6、承 担各种各样荷载。所谓传力,即结构在承荷后还得把力往下传,由楼、 屋盖经过墙、柱与基础,把力一直传到地基土。承重结构不能随意拆 除,其存在与否关系到房屋安全。而非承重结构(如填充墙、内隔墙 等)除自重外别无其他荷载,可任意拆除,不会影响房屋安全(如板、 梁、墙、柱等)借各种方式相互连接,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才 能成为一幢房屋的骨架。适用、坚固、美观这三方面都与经济相关。 广义地讲,经济就是付出尽可能少的代价(材料、人工、施工技术等) 以获取尽可能大的效果(功能、坚固、使观)。直接相互连接起来, 就构成了一个基本的建筑。作业二:建筑形式美有哪些基本理论,并举例分析建筑形式美在建筑 设计中的

7、应用答:建筑的形式美指的是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 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 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建筑不同的形式美所体现出的美,就和世间的 生物一样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每种建筑都是美的。但是透过这些美,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美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也是有一定法则的。但古今 中外的建筑,都必然遵循一个共同的准则一一统一与变化。为了取得 和谐统一,通常有以下手法。一、以简单几何形体求统一任何简单的几何体,它们相互间均有着一种严格的制约关系,从 而给人以明确、肯定的感觉,这本身就是一种多样变化与统一的关系。 不同体形的几何体均蕴藏着不同的情感机能和不同的表现

8、力,给人不 同的视觉感受。例如埃及的金字塔,由若干个体形简单的椎体组成, 它们大小不等、错落有致的排列,达到了变化有序却绝对统一的效果;二、以主从分明、有机结合求得统一在建筑中,无论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都应该使各要素之间及 独立又相互关联,采用多种主从次的方式使其有主有从,各要素之间 的链接巧妙、紧密、有序而不是勉强、生硬地凑合,从而达到主从分 明、有机结合的完美统一。如北京西客站造型就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 建筑风貌,其总长度达到了 740米,中间大段,中央以高大门式建筑 为主体,上方设置了三重檐攒尖方亭,两侧设置了对称的亭廊,一主 多从,达到主从的统一。三、以不同均衡与稳定求得统一均衡与稳定

9、,首先必须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均衡。具有重量感的建 筑一旦失去均衡,稳定就无法保证,在审美视觉上也会给人不快的感 觉。但是一提到均衡,就会联想到力学的杠杆作用。建筑造型中的均 衡必须从体形的前后左右等各向度综合考虑。 支点位于中点,左右两侧同形等量,可形成绝对对称的均衡。 支点位于中点,左右两侧等量而不同形,可形成基本对称均 衡。 左右两侧同形而不等量,支点略偏于一侧,形成基本不对称均衡。 左右两侧既不等量也不同形,支点偏于一侧,形成绝对不对 称均衡。这种均衡中心,往往也是人们的视线焦点,以均衡与稳定求得统一,通常会有以下几种方式:1. 以对称的均衡与稳定求得统一,如福建画院建筑,平面为对内 院开

10、敞的自由布局,分区明确,围合的空间相互流通渗透,并非是对 称组合,但主入口造型设计除了反映地方特色,也以对称均衡来强调 统一的效果。2. 以不对称的均衡求得统一与稳定,对称的形式比较容易产生稳 定感,但是,由于现代建筑多功能的使用要求以及地形的复杂性,其 平面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于是就出现了很多非对称式的均衡。如日 本九州大学堂,形体简洁大方,为避免因对称而带来的呆板和缺乏活 力,设计者在基本对称的格局上打破传统而获得了不对称的均衡,求 得了统一与稳定。3. 以新技术带来信的均衡求得统一和稳定,随着新型建筑材料与 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摆脱 了传统意义上的上小

11、下大的审美观,一种上大下小、上实下虚的信的 稳定感得到了发展。如2010世博中国馆,它的形状结合了中国古建 筑中的“斗拱”构建,四根大方柱托起了硕大的斗拱主体,由下而上, 层层叠叠,体现出新技术下产生出的新的均衡与稳定。四、以不同的对比求得统一与变化体形设计应考虑建筑的个性特点和平面空间组合时的各种因素, 将建筑内外空间组合出不同的方向与形状差异,从而进行大与小、高 与低、横与竖、曲与直等不同元素之间的对比,以获得良好的统一与 变化。体型组合设计的对比与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方向的对比求得统一与变化,通常会有体形在前后、左右、 横竖三个方向的对比与变化。如巴西利亚国会大厦建筑的关键在于建 筑

12、体形的有机组合,建筑主体与裙房,一竖一横,产生了及强烈的对 比,同时又采用两半球以一正一反的不同方向以及一直一曲的形状对 比,从而获得极佳的统一与变化效果。 以形状的对比求得统一与变化,在方向对比的基础上,设计 者可根据建筑物的个性特点,运用体形在形状上的变化来产生相互间 的对比或相似。如土耳其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圆拱形和半圆球形为基 本要素,同时穿插不同的长方体、多边体等进行不同形状和相似形状 的对比和协调,既有对比,又有相似。五、运用比例和尺度的要素求得和谐统一 比例,主要指建筑物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在度量上 的一种制约关系。 尺度,指建筑物整体或局部与人或某一物体之间在量度关系 上存

13、在的一种制约关系,通俗的讲就是某一建筑物或局部给人感觉上 的大小印象与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尺度通常分为自然尺度、亲切 尺度和夸张尺度。六、以虚实和凹凸要素的对比求得统一与变化运用虚实与凹凸关系是对比手法中最常用的一种。“虚”指的是 墙体中空虚的部分,主要由玻璃、门窗洞口、廊架以及凹凸墙体在阳 光作用下的阴影部分等形成,它能给人不同程度的空透、开敞、轻盈 的感觉。“实”指的是墙体中实体的部分,主要由墙体、柱子、阳台、 栏板以及凸出墙面的其他实体所组成,它给人不同程度的封闭、厚重、 坚实的感觉。七、以不同方向要素的对比求得统一与变化立面设计中不同方向的要素主要指墙面中某些不同方向的构件。 水平方

14、向主要有:通常的条窗和窗下墙,檐口以及其他水平方向的构 件。垂直方向主要由:通高的垂直条窗和窗间墙,垂直隔片以及其他 垂直方向部件。八、以色彩与质感要素的对比求得统一与变化建筑立面设计时,外墙饰面材料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从美学的 角度来讲,色彩质感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外观整体效果的好坏。 还有,对于某些建筑,从规划角度来讲,它必须与四周的环境相协调, 或者要反映出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个性特点。九、以强调建筑的重点和细部要素求得统一与变化建筑物的体形高大、体表宽阔,但对于需要引起人们注意到一些 部件,如建筑的主入口,以及与主入口贴墙的墙体、雨棚、花坛等等, 这些构件一般都会重点处理,用于强调建筑的个性,从而吸引人们的 视线。以上都是建筑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对于建筑来说,形式美还应更多的结合美学的设计,因此,在这个版块应当与美学理论相结合共同构建建筑。图解见附件。附件:图26上下燧空间互相声通的典寒图25多层次空间渗透的效果(屠根达住宅)模敌网格以调节= 面设计、勒柯布西耶创造的 模度体系UW&:瞄&lllsl.IUM圈19BQc利用模.度体系组成的涸格模度体系图1S具有变错韵律感的朗架拱面结构n图7虚实对比(萨优伊别墅)b北京中国美术谊图9对称均衡b利用玻璃围护建筑求得内外 空间渗透图3 点突坦美国嘛兰大岫中心厂场施退中屈i图23渗透和层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