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41876992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自考03303建筑力学与结构大纲(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 1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代码: 03303)课程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 1 章静力学基本知识1.1 静力学基本公理1.2 荷载及其分类1.3 约束与约束反力1.4 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结构的计算简图1.5 力矩与力偶1.6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1.7 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初步应用第 2 章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2.1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2 内力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2.3 梁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2.4 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2.5 三铰拱的内力2.6 截面的几何性质第 3 章杆件的强度与压杆稳定3.1 应力与应变的概念3.

2、2 轴向拉伸(压缩)杆的应力与应变3.3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3.4 材料强度的确定及轴向受力构件的强度条件3.5 梁的弯曲应力、梁的正应力、剪应力强度条件3.6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参考.3.7 组合变形3.8 压杆稳定第 4 章静定结构的变形计算与刚度校核4.1 结构的变形与位移4.2 二次积分法求梁的位移4.3 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4.4 刚度校核第 6 章建筑结构及其设计基本原则6.1 建筑结构分类及其应用范围6.2 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第 7 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受力构件7.1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7.2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7.3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7.4 受

3、弯构件的其他构造要求7.5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7.6 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7.7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第 8 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8.1 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8.2 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8.3 楼梯第 10 章地基与基础10.1 土的工程性质10.2 基础的类型及适用范围10.3 浅基础设计10.4 桩基础设计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参考.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该课程分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两篇。 建筑力学篇主要讲述静力学基本知识,

4、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基本受力杆件的应力分析、计算与强度校核,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与刚度校核,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的基本方法等;建筑结构篇主要讲述了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计算,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地基与基础,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等。建筑力学篇是建筑结构篇的基础。本课程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二)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常用杆件及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结构的内力计算内力图的绘制方法;熟悉稳定性分析;了解结构的变形计算与刚度校核;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构造要求;了解地

5、基与基础的基本知识;了解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工程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包括了广博的力学知识领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各类结构构件的计算,内容广泛。该课程与建筑制图、土木工程概论、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经济学与项目融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等课程关系紧密。教材的第 1、2、7、8 章是考核重点章,第3、10 章是考核次重点章,第4、6 章是考核一般章。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教材第 5、9、 11、 12、 13 章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了解,不列入考核范围。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 1 章静力学基本知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静力学基本

6、公理、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常见的支座形式及其反力,掌握分析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重点掌握支座反力的计算。二、课程内容1.1 静力学基本公理1.2 荷载及其分类1.3 约束与约束反力参考.1.4 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结构的计算简图1.5 力矩与力偶1.6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1.7 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初步应用三、考核知识点1. 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荷载及其分类、约束与约束反力;2. 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力矩与力偶;3.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四、考核要求(一)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荷载及其分类、约束与约束反力。识记:静力学的四个基本公理、荷载及其分类、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领会:静力学的

7、四个基本公理的含义、结构上的间接作用简单应用:荷载的标准值与设计值、工程中常见的约束类型(二)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力矩与力偶识记:力矩与力偶的概念领会:受力分析及其步骤简单应用:受力图(三)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识记:平面汇交力系、一般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方程领会:平衡方程简单应用:平面力系的合成综合应用: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初步应用第 2 章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的基本方法,进而掌握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以及非静定结构的区分;掌握桁架、梁以及三铰拱等常见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及其方法。二、课程内容2.1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2 内力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2.3

8、 梁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2.4 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2.5 三铰拱的内力2.6 截面的几何性质参考.三、考核知识点1.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 内力、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梁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3. 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以及三铰拱的内力;4. 截面的几何性质。四、考核要求(一)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识记:集合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几何瞬变体系以及平面体系自由度的概念;领会:自由度简单应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则综合应用:几何组成分析(二)内力、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梁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识记:内力的概念领会:截面法求内力简单应用:桁架与梁的内力计算

9、综合应用:梁的内力图(三)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以及三铰拱的内力识记:静定平面刚架内力计算的方法领会:静定平面刚架以及三铰拱的计算与梁的计算的区别简单应用:三铰拱的内力计算综合应用: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4. 截面的几何性质识记:重心及形心领会:静力矩与惯性矩第 3 章杆件的强度与压杆稳定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应力与应变的概念,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掌握梁的弯曲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 了解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掌握组合变形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掌握临界力的计算及其压杆稳定的条件。二、课程内容3.1 应力与应变的概念3.2 轴向拉伸(压缩

10、)杆的应力与应变3.3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参考.3.4 材料强度的确定及轴向受力构件的强度条件3.5 梁的弯曲应力、梁的正应力、剪应力强度条件3.6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3.7 组合变形3.8 压杆稳定三、考核知识点1. 应力与应变的概念、轴向拉(压)杆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2. 梁的弯曲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3.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4. 组合变形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5. 压杆稳定的概念、临界力的计算及其压杆稳定的条件。四、考核要求(一)应力与应变的概念、轴向拉(压)杆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识记:应力与应变的概念、材料强度平均值、标准值和设计值领会: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

11、能简单应用:轴向拉伸(压缩)杆的应力与应变计算综合应用:轴向受力杆件的强度计算(二)梁的弯曲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识记:梁的弯曲应力基本知识领会:梁的正应力、剪切应力以及强度条件简单应用:梁的最大拉、压应力的计算和位置综合应用:梁的强度计算(校核、设计截面、确定许用荷载)(三)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识记:应力状态的概念领会:主应力、强度理论简单应用:主应力计算(四)组合变形的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识记:双向弯曲(斜弯曲) 、压弯组合的概念领会:组合变形特点简单应用:组合变形分析综合应用:组合变形计算(五)压杆稳定的概念、临界力的计算及其压杆稳定的条件识记:压杆稳定的概念、长细比的概念领会:临界力、临界

12、应力的意义参考.简单应用:计算临界力、临界应力综合应用:压杆稳定计算第 4 章静定结构的变形计算与刚度校核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是结构力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侧重点不同,所以本章作为一般章节要求。要求了解用二次积分法、虚功原理及图乘法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及静定结构的刚度校核的基本知识和过程。二、课程内容4.1 结构的变形与位移4.2 二次积分法求梁的位移4.3 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4.4 刚度校核三、考核知识点1. 结构的变形与位移2. 二次积分法求梁的位移、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3. 刚度校核四、考核要求(一)结构的变形与位移。识记:结构变形与位移的概念;领

13、会:产生位移与变形的原因(二)二次积分法求梁的位移、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识记: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虚功原理。领会:求位移的方法、二次积分法求位移、叠加法求位移、图乘法求位移(三)刚度校核识记:刚度条件简单应用:刚度校核第 6 章建筑结构及其设计基本原则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范围、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及极限状态、 荷载作用效应及其代表值以及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法等基本知识。二、课程内容参考.6.1 建筑结构分类及其应用范围6.2 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三、考核知识点1. 建筑结构分类及其应用范围;2. 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四、考核要求(一)建筑结构分类及其应

14、用范围。识记:建筑结构分类;领会:各类结构的特点简单应用:各类结构的应用范围(二)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识记:结构的功能、荷载的代表值、结构的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领会:结构的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结构构件的抗力简单应用:荷载效应组合、极限状态设计实用表达式、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表达式第 7 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受力构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材料的基本特性;掌握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斜截面的设计与强度复核方法;掌握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斜截面的计算与构造要求;了解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裂缝宽度计算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一些基本知识。二、课程内容7.1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7.2 受

15、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7.3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7.4 受弯构件的其他构造要求7.5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7.6 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7.7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三、考核知识点1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2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以及其他构造要求;3.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4. 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参考.5.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四、考核要求(一)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识记:钢筋的种类、混凝土力学性能领会:钢筋力学性能(重点是钢材的应力应变图) 、钢筋的弹性模量、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简单应用: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和锚固(二)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以及构

16、造要求识记:有关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基本知识、受弯构件构造要领会:有关受弯构件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原理、试验研究等知识简单应用: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综合应用:受弯构件设计计算、校核(三)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识记:受压构件基本知识以及构造要求领会:轴心受压、偏心受压构件计算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简单应用: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综合应用:受压构件配筋计算(四)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识记: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基础知识领会: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方法和步骤简单应用:各种截面形式的受弯构件的刚度计算、挠度计算、最大裂缝宽度计算综合应用: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的计算

17、、验算(五)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识记:预应力混凝土材料领会: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预应力损失及其组合简单应用:预加应力的方法和锚具、预应力构造要求第 8 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梁板结构是由梁及平板组成的受力体系,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掌握现浇整体式单向及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掌握常见楼梯的计算和构造要求。二、课程内容8.1 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8.2 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参考.8.3 楼梯三、考核知识点1. 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基本知识及计算;2. 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基本知识及计算;3. 楼梯的基本知识、计算以及构造要求。四、考核要求(一)现浇整体式单向

18、板肋梁楼盖基本知识及计算。识记: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基本知识;领会: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简单应用:单向板肋梁楼盖计算综合应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二)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基本知识及计算识记: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基本知识。领会:双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简单应用:双向板肋梁楼盖计算综合应用: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三)楼梯的基本知识、计算以及构造要求识记:楼梯的基本知识领会:楼梯的构造要求简单应用:楼梯计算综合应用:楼梯结构布置第 10 章 地基与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与地基基础设计有关的土的工程性质;掌握常用基础的种类;了解浅基础、桩基础设计的基本内容;初步认识地基与基础。二、课程内容1

19、0.1 土的工程性质10.2 基础的类型及适用范围10.3 浅基础设计10.4 桩基础设计三、考核知识点1. 土的组成与基本物理性能指标、岩土的分类、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土中应力。2. 基础的类型及适用范围。参考.3. 浅基础设计的内容与步骤、埋置深度的选择、地基承载力的确定4. 桩基础的类型、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桩基础的设计四、考核要求(一)土的组成与基本物理性能指标、岩土的分类、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土中应力。识记:土的组成与基本物理性能指标、岩土的分类;领会: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土中应力与基底压力的概念;简单应用:土中自重应力和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二)基础的类型及适用范围识记:按材料分基础

20、的各种类型。领会:按构造分基础的各种类型。(三)浅基础设计的内容与步骤、埋置深度的选择、地基承载力的确定识记:浅基础设计的内容与步骤领会: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基础设计的一般要求简单应用:浅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四)桩基础的类型、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桩基础的设计识记:桩的类型、桩基础的适用范围、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概念、承台设计的构造要求;领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确定依据、桩基础的设计步骤、确定桩数、间距;简单应用:桩型选择、桩长的确定、承台地面标高的选择、布桩。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 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特对相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21、:(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 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及命题的关系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 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 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本大纲对考核的要求是适当

22、体现的,并与选用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是一致的。参考.命题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目标来确定,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突出重点章节。不出死题,着重学生识记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三)关于自学教材指定使用教材: 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刘丽华、王晓天主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年5月第2版。(四)本课程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自学考试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形式,它主要是通过考生个人自学以及社会助学,来达到国家考试所规定的考核目标。从考试类型上看,自学考试又是一种“标准参照性考试”,考生只要能够达到自学考试各科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即可通过这一科目的考试。认真自学是考生能否顺利通过自

23、学考试并取得学历资格的基础。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各章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考生如果希望以自学为主通过建筑力学与结构 考试,应在自学中注意以下事项:( 1)应依据本课程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知识点、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对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 在通读教材有关内容的基础上, 按照考试大纲的规定,重点学习那些必须考核的内容。( 2)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要结合专业特点系统学习本课程,对整个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起着重要作用。( 3)本课程建筑力学部分,基本理论、公式多,学生学习时注

24、重基本公式和基本理论的全面掌握,不需要做难题、偏题。学生可通过多做基础的练习题掌握和强化力学基础知识。( 4)本课程建筑结构部分,理论结合实践,综合性强,学生可通多做练习强化理论知识,有条件的可到工程现场参观、实习,加强建筑结构知识的认识和领会。本课程共 4 学分。(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针对教材重点章(第 1、2、7、8 章)、次重点章(第 3、10 章)和一般章(第 4、6章)的自学或助学的基本学时分别不少于16、 14、 16、 8、 16、 8、 8、4 即总学时不少于 90。教材 5、9、 11、12、 13 章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学习。(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这是本

25、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基本要求:指考生对考试范围内的各章教材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应该熟记,达到牢固掌握的程度。为使考生更好地把握各章节的基本要求,本大纲在下面“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做出具体规定。2. 考核知识点:指各章中需要考核的部分。在本大纲中,对于各章节的内容规定参考.了若干个知识点,具体的知识点又可分成若干个知识细目。3. 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指考生应该把握知识点的程度,它是本课程进行命题时的基本依据。本大纲结合建筑力学与结构这门课程的特点,在“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 4 个不同认知层次的具体要求:( 1)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

26、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2)领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3)简单应用: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4)综合应用: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述 4 个不同层次的认知能力是层级递进的关系,后一层次的认知能力,包含了前面所有层次的能力要求。都是考核必须注意的内容范围。(七)关于本课程考试的几个规定1. 本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 分钟。2. 本

27、课程考试评分采取“百分制” ,60 分及格。3. 本课程考试题型有 5 种,分别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与图示分析题和计算题。4. 本课程考试卷面中,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 3:3:2。5. 本课程考试卷面中, 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 4 类题目,各占分数的 20、30、 30、 20。6.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参考.附录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可变荷载的是()A 结构自重B风荷载C土压力D地震荷载二、填

28、空题1.结构上的作用是指能使结构的总称。三、简答题1. 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认为复杂应力状态下材料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其相应的强度条件是什么?2. 当结构或构件一旦出现哪些情况,就可以认为其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四、作图与图示分析题1. 作图示静定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2. 试分析如图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五、计算题1. 某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底层中柱,能够承受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500KN,柱截面尺寸为 300mm300mm,计算长度为3.29m,稳定系数为=0.966轴心抗压。混凝土 C25,强 度设 计 值 为f c =11.9 N / mm 2 , 纵 向 钢 筋 用 HRB33

29、5, 钢 筋 抗 压 强 度设 计 值 为fy300 N / mm 2, 试计算该柱纵向钢筋面积,并验算配筋率。欢迎您的光临, Wor 文档 下载后可修改 编辑双击可删除页眉 页脚谢谢!希望您 提出您宝贵的意见,你的意 见是我进步的 动力。赠语;、如 果我们 做与不做都会 有人笑,如果做不好与做得 好还会有人笑 ,那么我们索 性就做得更好 ,来给人笑 吧! 2 、 现在你 不玩命的学, 以后命玩你。、我 不知道 年少轻狂,我 只知道胜者为王。、 不要做 金钱、权利的 奴隶;应学会做“金钱、权 利”的主人。、什 么时候离光明最近? 那就是你觉得 黑暗太黑的时候。、 最值得 欣赏的风景, 是自己奋斗的足迹。、压力不是有人 比你努力,而 是那些比你牛 几倍的人依 然比你努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