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再跨越砥砺前行谱新篇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41851745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群策群力再跨越砥砺前行谱新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群策群力再跨越砥砺前行谱新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群策群力再跨越砥砺前行谱新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群策群力再跨越砥砺前行谱新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策群力再跨越砥砺前行谱新篇(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群策群力再跨越 砥砺前行谱新篇中堂镇申报“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暨“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自评报告东莞市中堂镇人民政府(2018年4月13日)第一部分 中堂概况 中堂镇位于东莞市西北部,素有东莞“北大门”之称。107国道、北王公路、广深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广园快速干线、五环路接驳镇内交通网,东江水系环绕全镇。镇域面积60平方公里,辖20个村(社区),常驻人口13.94万人,户籍人口8.13万人。近年来,中堂围绕做好对接广州发展和融入水乡片区发展“两篇文章”,以创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为统领,突出抓好产业升级、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社会治理、惠民实事和党的建设,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国家卫生镇、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广东省示范镇、中国曲艺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2017年,全镇经济实现生产总值102.3亿元,税收总额20.2亿元。 中堂镇历届党委、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积极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充分认识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使教育事业得以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我镇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2010年通过了复评。2013年通过了“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的评估验收。2015年通过了“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的评估验收。中堂

3、镇辖区现有市直属公办高中1所,镇属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所(其中初级中学2所、小学7所),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2所,初中1所)。有1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广东省标准化学校,所占比例达100;1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市一级学校,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省一级学校,等级学校所占比例达87。全镇有幼儿园20所(其中公办园1所、集体办园1所、民办园18所)。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占95%;普惠性幼儿园占95%;公办优质幼儿园和民办优质幼儿园分别占100和60。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社会培训机构6所。全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22555人,在园幼儿6136人。全镇共有教师1577

4、人,其中小学教师764人,初中教师386人,幼儿园教师427人。多年来,镇委镇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我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实现多元化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积极彰显教育公平、均衡、特色的现代特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认真打造“学在中堂”品牌,进一步巩固了“广东省教育强镇”“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的成果。全镇教育工作者群策群力,奋发进取,续写了现代化教育强镇建设新篇章。第二部分 后续发展建议落实情况在2010年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验收总结会和2013年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评估验收会上,督导验收组专家都充分肯定了我镇教育发展的成绩,分别中肯而富有

5、前瞻性地提出了“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育科研力度”“促进民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加快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大力扶持和引导民办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新莞人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加大名师、名校长培养和教师培训经费投入”的后续发展建议。对此,我镇高度重视,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整改工作,把专家组提出的后续发展建议落到实处。经过几年努力,整改落实效果良好。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新发展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镇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抓手,采取学习、培训、辐射、引进等措施,多管齐下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师能建设,造就高素质、高水平的职业化教师团队,凝心聚力教书育人。(

6、一)落实措施,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一是强化学习活动。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东莞市教育局关于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通知等文件。制定了教师“十要十不”职业要求,相继开展了“行风政风”“师德师风”评议,开展自查督查专项活动,坚决整治体罚学生和有偿补课行为。二是发挥榜样作用。每年教师节开展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评选,通过大会表彰、学校网站、中堂电视站、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展现新时代教师风采,弘扬优良师德师风。在全镇开展“最美教师”推选活动,用“最美”生动诠释热爱教育的思想境界,评出了钟炯荣、伍

7、慧婵等10名中堂镇“最美教师”。(二)加强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建立以校本培训为主、以专业进修和专项培训为辅、以远程网络教育为补充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为教师提供开放、灵活、可选择的职业素养提升途径。保障公用经费的以上用于师资培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时数符合省市规定。我镇分批组织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到江苏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市教师进修学校等接受培训,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引导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开展师徒结对、名师课堂等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组织教师全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班主任能力、新课程等多方面的培训。邀请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广东省

8、第二师范学院熊焰教授开设校长论坛,扩宽现代教育眼光,提升现代管理水平。邀请著名的教育专家余映潮、李更生、高慎英等举行专题讲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支持和鼓励教师学历提升,全镇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比例为72。小学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为73.5,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为94。(三)创新机制,激活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校长负责制,不断优化教育管理干部队伍。通过校长任期届满考核,根据校长的特点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校长任职进行统筹安排,促进了优秀校长在全镇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全镇公办教师实行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全面实施教职工全员聘用制

9、的人事制度,根据“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合同管理”的原则,逐步建立起教育系统内部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科学合理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制定了中堂镇教育系统名师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培育手段、评选办法、履行职责、年度考核、岗位补贴等方面的内容,加大名师建设力度。通过工作室主持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培育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目前,我镇有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名,市级教学能手50名。镇级学科带头人3

10、9名,镇级教学能手42名。镇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市级、镇级名师发放特殊岗位津贴,每人每月300元到1500元,每年发放名师特殊岗位津贴20多万元。二、促进教育科研工作有新成果我们在市教育局教研室和科研办的指导下,以镇中心教研组和学校学科教研组为主阵地,不断加强教研科研和以研促教的工作。一是健全学校科组管理,以制度保障促进学科研讨,个人研究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碰撞教研教改的智慧火花;二是完善课题研究管理,坚持以教学问题为导向,从小处着手选择研究的课题。三是实施科研成果奖励,制定中堂镇教育科研成果奖励方案,每两年一次申报科研促教成果奖励,每次的奖励金都超过20万元。近三年,科研促进成果丰硕,有2个课

11、题获省级立项,有33个课题获市级立项;有416篇教育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获市级以上奖励,有37篇教育教学论文在报刊杂志发表。 三、帮扶民校质量提升有新措施为了进一步提升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我镇采取了一系列的帮助扶持措施。制定了中堂镇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中堂镇民办学校创建等级学校补贴奖励办法中堂镇公民办学校慕课试点“双师教学”工作方案,保障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扩大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全镇9所公办学校与分别与民办学校结对帮扶,每年按照计划开展帮扶工作,对受援学校从教育理念、学校管理、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整体提升民办学校

12、办学水平。积极引导民办学校举办者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近三年共投入1560万元,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实施补贴奖励办法,为成功创建市一级的民办学校共发放补贴奖励金90万元。依托我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慕课”等教育信息化平台,探索符合我镇教育实情的“双师教学”帮扶模式。在市教研室的具体指导下,通过中堂中学(公办)和朝阳学校(民办)“双师教学”模式试点,带动民办学校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目前,我镇6所民办学校有4所通过了东莞市一级学校的验收,提升了民办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四、挖掘公办学校学位有新增长严格落实东莞市异地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东莞市企业人才子女入学实施办法东莞市“倍增计划”试

13、点企业骨干人才子女入学资助实施细则中堂镇关于实施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的行动方案。根据学校实际,想方设法挖掘公办学校学位资源,引导公办小学把午休室复原为课室,政府设立专项资金购买服务聘请教师,通过扩班提高学位数量。2015年至2017年,我镇提供给异地务工随迁子女的学位分别为1104个、1252个、1349个,逐年增长。因扩班需要,镇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招聘了34名编外临代教师。我们根据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为积分制入学和企业才子女入学的申请人提供良好的服务,一是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监管招生工作,二是通过致家长一封信、中堂电视站、微课掌上通、微信公众号等加大入学政策宣传。三是做好申请指

14、引,明晰入学要求、才子女入学、申报流程等。五、建设文化技术学校有新面貌针对我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年久失修残旧破落、办学条件落后的现状,镇政府在2015年投入50万元进行升级改造和增添设施设备。学校占地面积约4.8亩,建筑面积近1500平方米,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见缝插绿环境优美,校园文化与时俱进。拥有培训室8间,电脑室1间、电脑48台,图书室1间,藏书8000多册。为广大群众的职业培训、文化学习等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推进成人教育信息化。利用PPT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开展学习培训,举办大专、本科学历班远程教育,广泛运用QQ群、微信群等信息技术发布成人教育信息,免费开放电子阅览室,满足居民网络交流学习与探

15、讨的需求。第三部分 主要做法与成效一、落实教育优先,提供有力保障中堂镇委镇政府把通过省教育强镇第一次复评和通过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评估验收作为新的起点,更加关注和重视全镇的教育工作,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一)牢固树立教育优先意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基础。镇委镇政府充分认识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大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非常明确抓好教育就是抓好发展环境,发展教育也是发展生产力。要求全镇各级、各单位务必充分认识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围绕推

16、进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把教育放在更优先、更突出的位置。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教育发展“六个优先”: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优先安排教育经费。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优先保障学校用地、优先落实教师待遇、优先补充教育人才。在全面落实中堂教育“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中堂镇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描绘中堂教育新的发展蓝图。 (二)强化教育发展领导责任。我镇不断强化教育的政府责任,切实把推进教育现代化纳入党委和政府工作的总体部署,纳入对各级领导班子的任期责任目标和考核内容。领导班子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镇教育发展规划,解决校园扩容、学位挖潜、教师招聘、名师评选、奖教奖学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党政

17、一把手及分管教育的领导,坚持走访调研制度,深入学校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学校、师生排忧解难。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每年组织庆祝教师节活动,表彰奖励一批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根据中堂镇教育教学奖励实施方案,近三年共发放教育教学奖励金370多万元。镇教育部门积极向市、镇人大代表汇报教育工作,征求教育发展意见,认真落实人大代表提出的整改意见。 (三)加大投入保障教育发展。教育是惠泽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也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我镇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合理,教育经费能满足公共教育不断增长的经费需求,能为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一是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20

18、15年至2017年,我镇教育经费的总支出分别为1.28亿元、1.32亿元、1.71亿元,分别占镇财政总支出的24.7、24.9、28.2。教育拨款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中小学生均预算教育事业费、中小学生均预算公用经费均逐年增长。二是严格执行财务纪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费使用监管,按要求进行绩效评价,定期进行财务公开。实行镇会计中心专人负责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实行集中管理、统收统支,分户核算。审计部门负责教育经费审计监督,近年来,全镇没有克扣、挪用、侵占教育经费的违规违纪现象,也没有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乱设置收费项目等乱收费行为。 二、坚持聚力促教,营造良好环境各职能部门关心学校建设,帮助学校

19、解决实际问题。镇建设规划部门教育发展优先规划,镇组织办教育人才优先引进,镇财政分局教育经费优先安排,教师待遇优先落实。公安、工商、文化、宣传、劳动、城管、建设等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的部门,每年都会进行校园及周边环境和交通安全隐患的专项整治。司法、交警、消防、水务等部门密切关注学生教育,定期到校开展法规法纪、道路交通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安全,预防溺水等专题讲座和技能培训。全镇各学校通过公安、司法等政府部门,配备了法制副校长。法律顾问。各校的家长委员会、青年志愿者团队,积极协助学校的各项活动,同时也为家校沟通搭建了桥梁。在市、镇、村三级办学转为市、镇两级办学后,20个村(社区)一如既往

20、关心支持教育发展,尊师重教风气良好,各村(社区)均制定了奖教奖学实施办法,其中潢涌村每年发放的奖励金就超100万元。在以政府为首的群力推动下,全镇上下形成了对教育工作关心支持、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立足公平优质,办好现代教育我镇高度重视规范办学,依法治校工作。通过建章立制,挂牌督导等方法,推动教育向公平、优质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加强规范办学,公平教育惠泽千家万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一校一章程”,坚持落实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有关规范办学行为的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实施校长负责制、任期届满考核制。校务公开常

21、态化,积极发挥工会和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改革创新评价方法,加强对教学质量的宏观监控。聚焦课堂,关注过程,改变过去单纯以学业统考成绩评定学校的做法,引导学校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来。推行阳光招生,严格按照“免试入学、划片招生、均衡编班”的原则分配学位,并通过网站、公众号等向社会公布招生政策和信息,招生工作突出公平、公开与公正。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认真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实现网络化学籍管理,及时申报学籍,认真做好学籍异动办理工作。严格执行规范收费工作责任制,近年来我镇教育收费方面的投诉率为零。全面实施督学

22、责任区制度和中小学挂牌督导制度,全镇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张挂了责任督学公示牌,全镇督学责任区覆盖率达到100%。注重发挥督导评估功能,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行。积极配合省、市两级人民政府督导室积极开展等级学校的督导评估,扎实开展好学校、幼儿园的年度评估工作。牢固树立“公平、均衡、优质、和谐”的教育理念,制定了中堂镇教师轮岗交流实施方案,建立科学、合理、有序、规范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机制,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均衡优质发展。(二)坚守质量为本,优质教育不断满足需求我镇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学改革,开展多元活动等方面做了细致的工作,大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培育综合素质,为教育

23、发展迈向更高、更远的目标筑牢了坚实的基础。1.立德树人,提升德育实效。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实践。一是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促使学校形成以德育副校长、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德育队伍。聘请法制副校长,强化法制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立心理咨询室,排解学生心理疑难。将德育延伸到社会,形成德育工作合力。教育部门加强与公安、司法、关工委、团委、妇联等部门的合作,以校外辅导、开设讲

24、座等形式,积极参与德育活动。把德育辐射到家庭,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建立中小学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制度,强化家长培训,转变家庭教育观念,营造家庭教育良好氛围。中堂镇家长教育实验学校“有计划、有措施、有经费、有教材、有讲师”,开办多年成效突出。二是寓德育于活动中,提升德育趣味性和实效性。校园内开展了学生喜欢的校园实践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第二课堂、小主持人大赛、校园歌星评选、手牵手献爱心等活动;校园外组织了学生到市德育训练基地、潢涌黎氏大宗祠、陈伯陶故居、敬老院、供水厂、中堂百香岛、东莞唯美陶瓷、凤涌田间实验学校、斗朗霍锡熊烈士纪念园、市内外社会实践基地等开展体验式德育。通过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

25、生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开阔视野。2.关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我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大课程改革力度。课堂教学围绕“轻负担,高效益”的目标,全面启动“高效课堂推进工程”,开展了一系列以提升课堂有效性为主题的调研、送教系列活动,镇教育办中心教研组辅导员全程跟踪,不定期到学校进行指导,寻找不同学科高效课堂建立的有效对策。引领教师聚焦课堂、磨课观课议课,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落实减负要求,按照低年级不留课外作业,中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半小时,高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一小时的减负标准实施减负,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积极落实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高效课堂工作建设的实施方案,

26、我镇中心小学、中堂中学、中堂实验学校是东莞市高效课堂建设实验学校,坚持以点带面,围绕“高效课堂”主题开展校本教研,特别是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实践高效课堂的新方法新手段。重视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名师送课到校工作,每学期初根据市的部署,镇中心教研组统筹安排,组织各学校各学科的老师参加活动,领略名师课堂教学风采,树立创新意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3.重视体艺,发展学生个性。认真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课堂做到技能学习和项目训练并举。通过体育课、大课间活动、体育第二课堂等,积极抓好“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各校制定了大课间活动方案,让学生在快乐中运动,在运动中健身,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中心小学

27、、槎滘小学、潢涌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尤为引人注目,以点带面,积极推动了各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各校每年都举行体育运动会,营造体育氛围,检阅体育成果。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教室、宿舍卫生的管理,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展学生健康咨询活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好音乐、美术课程。在上好艺术课堂的同时,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成立了书法、舞蹈、乐器、演唱、摄影等兴趣小组,坚持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方案,大力培育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艺术节、汇报表演、艺术竞赛等,积极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各校努力朝着“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人人有特长

28、”的目标积极迈进。此外,安全教育、劳动教育和国防教育都被各中小学校列为正式的教育教学内容。4.科普活动,培养创新意识。近年来,我镇认真开展青少科普活动,不断加大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力度,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使学生从小树立科技意识,学校开设了科普兴趣小组,配备了相应的项目器材与场所,加强了科学知识、小制作、小发明、创新思维方法的知识传授,开展了生动活泼的有效科普活动。近三年,学生参加市级科技类比赛有126人次获得奖励。2017年5月,我镇承担了第六届东莞市“小小科学家”少年儿童科学教育体验活动,参赛学校有45所,参赛学生有1189人,掀起了一场学生科普风。 5.打开窗口,加强国际交

29、流。我们重视国际理解教育,把东莞国际理解教育编写组编著的教材国际理解教育列入课堂教学内容,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通过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坐落我镇的有利条件,近三年与外籍教师交流共16次,透过对外窗口,增强了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师的现代素养和国际意识,同时也推动了两地教育和文化的交流。(三)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我镇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信息技术运用,创新“互联网+教育”的实践。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完成中堂教育专网优化升级和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录播室的建设,提升信息

30、化基础设施的应用效能。以课堂改革为核心,以高效课堂为目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有计划开发“教育+互联网”技术,强化在管理、教学等方面的互联网运用意识。大力推进慕课试点,有效开展新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全镇各校已实现办公自动化、教学教研信息化,现代化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四、开展特色教育,丰富内涵发展 2009年,我镇确立“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工程。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方案,积极推进特色项目,经过几年努力,成效突出,异彩纷呈。特色强校

31、工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效果,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堂中学的足球、中堂实验中学的景泰蓝画、中心小学的传统体育、第二小学的毽子和戏剧、第三小学的乒乓球、第四小学的竖笛、槎滘小学的书写、蕉利小学的家委会、潢涌小学的口风琴等特色项目已成为我镇教育的亮点。2016年,中堂镇第四小学“莞之星”直笛团表演的行进课堂乐拉德斯基进行曲,在“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行进管乐、行进打击乐暨首届行进课堂乐展演”活动中,荣获省第一名。2017年,第二小学“小牡丹”粤剧戏曲队的工匠情参加全国第四届“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展演比赛荣获优秀奖。近三年我镇学生乒乓球队、足球队参加市的比赛分别获得前四名、前七名的好成绩。南方日报在

32、2016年9月至12月,分10期对我镇一校一特色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系列报道。 五、筑牢安全屏障,建设平安校园维护校园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有力保证。安全无小事,警钟长敲响。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工作责任。加大安全宣传教育的力度,认真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把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与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加强学校专项安全检查。健全安全管理督查、暗访、通报制度。强化排查整改校园安全隐患,实现学校“一键报警”装置覆盖率达100%。配足配齐学校保安人员并落实持证上岗,持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治理和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校车安全管理,严查校车违法违规行为,完成了36个校车停靠站点建设和验收工

33、作。深化学生溺水问题专项治理,强化防溺水教育,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巡查力度,推动水域隐患得到有效治理。扎实做好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禁毒教育、涉校稳控等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突出抓好校园安全工作,重点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我镇中小学、幼儿园全部通过了评估验收。六、开展社区教育,推动全民学习我镇把“创建学习型社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重要目标。建立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学校为依托,以镇、村教育培训为主,部门行业教育培训为辅的终身教育体系。借助社区学校、农家书屋、道德讲堂、读书节、家长教育实验学校、文体活动、本土资源等,积极开展现代公

34、民教育、家庭教育、健康教育、普法教育、婚育学习、科普普及、就业培训等。我镇家长教育实验学校依托自编教材爸爸妈妈的课本,设置“家庭教育”一条街,引导家长树立现代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现代家庭教育方法。我镇积极推进图书馆、文化站、文化广场、龙舟广场、体育公园、篮球馆、书画社、曲艺社等场馆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社区教化功能。学校文体设施按要求向社会开放,使其成为社会教育的有效载体。第四部分 主要成效与区域特色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全体教育工作者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在办学规模、学校管理、办学水平、教育特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以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特色为核

35、心的教育现代化特征进一步凸显。一、德育工作成效突出。全镇学生思想素质明显提高,德育考核优良率在93.6%以上,后进生转化率在94.5%以上,学生犯罪率为零。9所公办学校全部是东莞市德育示范学校,6所民办学校全部是中堂镇德育示范学校,德育示范学校比例100。公办学校中有3所省级“绿色学校”、6所市级“绿色学校”,市级“绿色学校”以上比例占100;民办学校中有5所市级“绿色学校”,占83.3。近三年,有3所学校(幼儿园)被评为东莞市普教系统文明单位。有8所学校成为东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中堂家长教育实验学校成效显著,办学经验在全市交流推广,南方日报等媒体多次专题报道。有42名家长教育实验学校讲师团成

36、员,骨干讲师多次被邀请到其他镇街讲学。目前,我镇建立了2个“全国优秀家长教育实验基地”。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三年,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毕业考核合格率均达98、93、95以上。中考总平均连续多年超过市平均,中堂中学和中堂实验中学连续被市教育局评为教育质量综合考核优秀单位。近三年考入市六大校(东莞中学、第一中学、高级中学、实验中学、松山湖中学、外国语学校)学生530多人。2015至2017年,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和优秀率分别达97.8%、98.2%、98.4%,优秀率分别达38.2%、41.3%、42.7%。我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体育、艺术比赛,获得省级奖17人次,市级奖63人次。 三、教育技术

37、更新升级。全镇15所公、民办学校教育专网接入率100,实现了教育电子政务全面覆盖。100的公办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和校本资源库,60以上的民办学校建立了校园网和校本资源库。9所公办学校全部是“东莞市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公、民办学校多媒体教学平台进班级的比例达100,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覆盖率达到了95。利用互联网+,依托校园网络,以网络培训、网络教研等打造现代化校园,实现办公自动化、教学教研信息化,全面提升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四、教育优质日渐凸显。普及基础教育,发展优质教育。36岁幼儿入园率,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100%。全镇学位供给不断增加,2015至 2017年,学前教育学位供给能力系

38、数分别为1.10、1.16、1.25;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能力系数分别为1.12、1.17、1.21。全镇15所公、民办学校全部建设成了“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有省一级学校1所、市一级学校12所,公、民办优质学校比例达87。全镇20所幼儿园除1所办园不到一年外,其余全部建设成了“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有公办优质幼儿园1所,集体办优质幼儿园1所,民办优质幼儿园10所。全镇拥有计算机比例,公办学校师机比达1:1,生机比达4.2:1,多媒体教学平台与教室比为1:1。五、教育公平不断提升。公办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差异系数,小学为0.2480,初中为0.1335。通过规范办学,规范管理,确保教育过程

39、的机会均等。中小学校一律实行常态编班,没有开设“重点班”“实验班”等各种性质的教学班;学校建立和健全了帮扶学困生的工作机制,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没有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行多元化评价。全镇小学、初中学生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全面落实东莞市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不断增加非户籍学生入读公办学校的学位,20172018学年,全镇公办小学随迁子女占49.7,公办初中随迁子女占比49.1。建立了补助减免制度,形成扶贫助学格局,对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的子女读书实施助学,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率100。近三年,扶贫助学341人次,发放69.7万扶

40、助金。关爱残障小孩就学,对有学习能力的残障儿童安排随班就读,对重症儿童不能到校学习的,安排送教上门,三类残障儿童少年的入学率100。六、区域特色逐步形成。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继承水乡传统、弘扬上善若水文化,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发展,实施学校特色培育工程,加快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办学。目前,我镇形成了以“龙舟”“游泳”“篮球”“广场舞”“戏曲”为标志的中堂地方文化特色,学校不断加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从本土文化资源中汲取成长营养。学校教育品牌不断擦亮,涌现了“质量立校”“国学经典”“真善美”“劳动快乐”“科普创新”等为代表的教育品牌。我镇“莞之星

41、”直笛团、“小牡丹”戏曲队多次赴市外省外参演,成绩突出,赞赏有加。全镇以“设施先进、师资精良、管理科学、质量上乘、环境优美”为目标,努力办好“学生喜欢的学校”“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我镇有省绿色学校3所、市绿色学校10所、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9所、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学校8所,市依法治校示范校5所,省一级档案综合管理学校2所,市文化建设先进学校2所、市科普特色学校1所、市社会实践基地3个、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学校8所、省体育特色学校1所,省足球推广学校3所、市足球推广学校2所。第五部分 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多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镇在教育现代化工作上做出

42、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名师队伍有待加强。公办学位有待扩展、教育国际化有待提升等问题,未来几年,我镇将会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和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推进名师培养工程。创新名师培养和管理机制,使名师队伍有质和量的提高,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擦亮教育品牌,扩大优质资源,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二是未来三年新建3所公办幼儿园(含收编)。增加公办园学位,实现户籍儿童入读公办园的比例达100。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对具备扩容的公办小学做好扩容规划,扩展公办小学学位,应对迁户入莞和二胎政策带来的冲击。三是加强国际理解

43、教育,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我们将充分借助东莞台商子弟学校这一平台,不断拓宽国际化视野,组织教师进行国际学习与交流,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第六部分 自评结果 近年来,我镇认真落实省教育强镇和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评估验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巩固和提高了教育强镇成果,提升了教育现代化水平。按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及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街)督导验收方案的要求,我镇教育强镇复评自评结果为98.5分,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复评自评结果为:35个三级指标中有31个达A,4个达B(其中6项必达指标全部达A)。对照省教育强镇和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评估标准要求,继续达到广东省教育强镇和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评估标准要求,敬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派出督导评估组专家予以评估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