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二陈”谈高考语文增分方法

上传人:hao****021 文档编号:141835975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华师“二陈”谈高考语文增分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华师“二陈”谈高考语文增分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华师“二陈”谈高考语文增分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华师“二陈”谈高考语文增分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二陈”谈高考语文增分方法(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华师“二陈”谈高考语文增分方法陈建伟:高考语文丢分主要在阅读和语用题2010 03 羊城晚报 记者 樊克宁 邓琼距离2010年高考还有不到三个月,羊城晚报记者在广州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前任与现任二位主任陈建伟、陈建森相遇。华师文学院是广东语文教育的大本营,“二陈”参与高考语文评卷工作20多年,堪称高考专家。羊城晚报记者见到“二陈”时,他们作为华师应届教育学硕士的答辩委员,正忙着为即将展开的多场学位论文答辩会而作准备。当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教育学硕士中的相当部分人就是带高中毕业班的语文老师,便想到“二陈”作为经验丰富的高考评卷专家,会怎样同教育学硕士谈语文高考呢?他们对高三老师和考生都有哪些建议呢

2、?我们的话题由此而展开1阅读和语用题丢分是老问题羊城晚报:高考语文各类考题的得分情况怎么样?陈建伟:以2009年的情况看,语文卷中,各题类得分率大约为:古文断句翻译49%,古诗文鉴赏51%,议论文阅读63%,选考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38%,实用类文本阅读39%,语言综合运用46%,作文66% 。总体来看,就可以知道作文的得分是最高的,而阅读和语用的得分都偏低,其中有一道看图分析数据的语用题,得分率不到29%。为什么这么低?这道题有13万份卷得0分嘛。羊城晚报:这道题13万考生得0分,说明什么问题?陈建伟:从卷面看,主要是对题目给出的材料理解不清,这是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语用题在广东试卷的赋分结构

3、中,权重不小,在150分卷中占了12分,起码是8%,一般是设两道题,各占6分。每一年考试中,大量考生在这里丢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实际上2008年已经有近10万考生在一道语用题上0分。我们早就看到这种题失分最严重,所以要引起足够重视。羊城晚报:数字能够反映出什么样的问题?陈建伟:希望通过这些数字,能够从正面去引导社会在关心孩子的语文学习时,不仅关心作文,更应该关心阅读和语用。我们知道,考试时学生把大量时间用于阅读和其它题目,等到写作文也就剩下不到1小时的时间了。2如何解决语用题丢分的问题?羊城晚报:语用题这样丢分有什么原因?陈建伟:语用题失分有它的原因。从试卷结构看,语用题夹在阅读题和作文题之

4、间,考生往往在阅读答题上花了很多时间,而后面占60分的作文题又不敢怠慢,所以考生每到这里,都不能专心作答。根据题目性质,造成考生严重失分的原因,应该还是考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不强。羊城晚报:如果着意提醒考生注意这个问题,需要重点提醒的是什么?陈建伟:首先是综合阅读能力。一般语用题都要求考生在读懂题目给予的语言材料后作答,现在语用题呈现的符号,有文字、图形、表格、数据等,所以考生除了要提高读文的能力外,还要提高读图和读数的能力。例如2007年的图是奥运会的简笔画,就有人读不懂图形到底是代表哪一个体育项目的。2008年有道以一幅剪纸画为内容的考题,画面呈现的是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的侧面形象。从

5、侧面看,只能看到这两人的下身各有一条腿,这是角度问题,并不是说他们“只有一条腿”,但就有考生读不懂,联想到“汶川大地震中妈妈和我都失去了一条腿”,造成答题错误。2009年的题目当中涉及到读数,也有人不懂得从数量的变化看到事物的变化。所以,提高综合阅读能力,是考生在语用题上正确答题的重要因素。语用题中第二个要注意的,就是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语用题通常会有对于语言表达的限制性要求,或者是对字数的限制,或者是对句式的限制,或者是对修辞手法的限制,这些因素也会干扰考生。所以考生要在语言运用上多练习,特别是对各种语言技巧的练习。第三就是言语逻辑。语用题通常也有语段的表达,具体要求各年不同, 2009年有

6、道语用题,是在一个现成的段落中留空,要求考生填入一个句子。这样就要求考生在答题时不仅仅讲述的内容是准确的,还要求句子能够跟上下句衔接顺畅,这就涉及到一个话语逻辑的问题,就是一段话怎么样说才通畅的问题。考生要结合上下句的语势来造好一个句子,才能使整个语段流畅和谐。总之,这类语用题既要内容准确,还要用句合理。3阅读文本:不能囫囵吞枣羊城晚报:阅读题上丢分的一种情况是答不完全,甚至答非所问,你们分析卷面情况这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陈建伟:我觉得主要是考生在阅读时,往往停留在文章写了什么事情,而对作者的用语推敲不够,这种情况主要是阅读不细心造成的。优秀文章从来都是惜字、惜句如金的,不会有多余的话,有时

7、候文章中的一句话可能蕴含了比较深刻的东西,不要轻易放过。比如2008年的选考题,在河的第三条岸这部小说中有一段话:“后来,姐姐搬走了,哥哥也到城里去了。母亲最后也走了,和女儿一起生活去了”,很多人都不能从当中看到这位母亲为了自己的丈夫、为了自己的家,在那里坚守了一辈子,直到不得不离开,而由此感悟出她对丈夫的爱和对家庭的爱。一些考生看文章囫囵吞枣,只看文章中写的事件,不读具体的文字。从答题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母亲”形象的理解与概括,普遍都比较肤浅,不能达到评分参考答案要求的程度,甚至有一定的偏差。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都会极用心地推敲语言,所以我们阅读的时候一定要从语言上去理解,而不要只是停留在写了

8、什么事的表面阅读上。4得分筹码:不能仅靠作文羊城晚报:我们谈高考语文,先讲一件事,就是每年作文题一出来,媒体就会组织一些社会人士也去写一下。你对这种情况怎么看?陈建伟:以这种方式写的作文,可以反映出社会对高考的关注和参与热情,但是对考生没有太积极的参考意义。为什么?我个人觉得高中生的知识结构和思考方式,甚至他们关注社会的方式,都与其他社会人士是不一样的。家长们看到报纸刊登的文章都这么写,而他们的孩子没那么写,心中不免会产生恐慌。事实上,高考评卷在作文环节有非常严格的评分系统,跟中学平时训练的评分点是比较吻合的。作文60分当中,除了从内容、表达方面合理分配“基础等级分”50分外、还有10分作为文

9、章立意、材料、语言、见解、构思等方面有所出彩的“发展等级分”。这说明高考作文评分既重视考生的写作基本能力,重视考生写作素养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也鼓励考生发挥个性和创意,写出精彩的文章来。我认为在人文学科考试中,目前的评分已经给了比较宽的自由度。羊城晚报:作文题占60分,是得分大题嘛。你们作为评卷专家如何看这个问题?陈建伟:当然,大家为什么那么关心作文?确实因为作文占分多。但是,我们看看阅读类题目,它也占了51分(古诗鉴赏13分,文言文阅读7分,现代文阅读16分,选考阅读15分)。阅读题涉及各种不同的文本,远比作文复杂,题型有默写、判断、选择、主观回答等,答题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阅读不光是读文

10、章,还有读数、读图等等。这个星期天,我跟一个高中生谈,他不懂得读坐标,我就觉得这样不行。读坐标就是读数据看变化,读曲线看趋势,属于阅读基本功嘛。所以阅读非常值得注意,希望通过你们的宣传作个提醒,不要把高考语文的筹码仅仅摆在作文上。5发挥平时状态语文就能考好羊城晚报:当年高考时,老师要我们答题前在心里默唱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歌,放松心情后才答题。你认为考生在考场上应该如何调整心态?陈建伟:考生应该保持平静的心态,把平时的语文状态发挥出来就好了。羊城晚报:怎么理解你这个“平时的语文状态”?陈建伟:在高中语文新课程的理念和框架之下,高考语文和平时学的语文已经没有什么区别,考生不需要刻意去揣测;另一方面,

11、高中老师对历年高考的试题都琢磨得比较透。这两点是我们为什么要求学生按照平时的学习来考试的原因。你平时做的题同高考没有什么不同,正常发挥就好了。羊城晚报:学生可能会想,有没有意外的题呢?陈建伟:我认为广东出的考题命得比较合理,试卷内容及结构也比较稳定,命题质量比较高,历年都没有偏题怪题现象发生,这十分有利于高中教学和考生应考。特别是从2007年以来,广东经过三年的高考改革实践,已经越来越拉近了高考语文跟高中语文教学的距离。6应当定向阅读反对泛泛而读羊城晚报:从卷面上看,考生在哪些题上,或是在哪种情况下控制不好时间?陈建伟:时间控制得最不好的主要表现在“篇章阅读”用时太多,造成在语言运用题和作文题

12、上用时不够。而考生为了照顾作文题,就会在之前的语用题上匆忙作答,甚至放弃语用题。去年那么多考生0分,除了匆忙作答造成的失误外,相当一部分是空白的,就是没答。羊城晚报:用什么办法加快篇章阅读的速度?陈建伟:高考当中涉及两类阅读。一类是对试卷的阅读,刚才讲的审题就是。现在高考语文试卷的文字量是不小的,20多道题所呈现出来的题干、材料,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阅读群。第二类阅读就是作为分析对象的那些篇章、文段,这部分涉及到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两种不同语体,涉及到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等多种文体。考场中的阅读,是一种围绕着题目要求而进行的定向阅读,不像我们平时的随意阅读。所以,考生在面对阅读题时,千万不要脑

13、子空空对着文本泛泛而读,要善于带着题目的要求去读,这样就能比较快找到阅读的关注点,既有利于答题,也有利于节约时间。华师“二陈”谈高考语文增分方法高考语文:古诗词要增分不可死记硬背距离2010年高考还有三个月,羊城在广州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前任与现任二位主任陈建伟、陈建森相遇。华师文学院是广东语文教育的大本营,二陈参与高考语文评卷工作20多年,堪称高考专家。见到二陈时,他们作为华师应届教育硕士的答辩委员,正忙着为即将展开的多场学位论文答辩会而作准备。当了解到教育硕士中的相当部分人就是带高中毕业班的语文老师,便想到二陈作为经验丰富的高考评卷专家,会怎样同教育硕士谈语文高考呢?他们对高三老师和考生都

14、有哪些建议呢?我们的话题由此而展开陈建森: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参与了20多年的广东省高考语文评卷工作,先后任作文和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评卷小组组长。为何诗词鉴赏题丢了一半分?羊城:从这几年的情况看,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这部分题,学生平均能够拿到多少分?陈建森:古诗词阅读鉴赏题共13分,一部分是阅读理解,7分;一部分是默写,6分。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每年几十万考生在该题的平均得分大致是6-7分,基本上在及格的边上。很多考生是在默写上得分,而在阅读理解方面丢分。这说明目前我们的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教与学比较注重死记硬背。羊城:6-7分对于相当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意味着失去了读更好学校的

15、机会。是不是题目比较难呢?陈建森:近年来高考题目中的古典诗词基本上是学生没读过的。中国古典诗词涉及的年代很长,从先秦到清代,作品浩如烟海,中学老师都不可能通读,高中生学习科目多,任务繁重,阅读面更十分有限了。于是我就想到,高考的现实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高中语文老师能不能教给高中生一种本领,当阅读一篇以前从没读过的作品时,高中生要知道用什么方法去读懂它。这是高考语文对老师和学生分别提出的要求。为古诗词鉴赏题增分的方法羊城:这个读懂古诗词的方法是什么?陈建森:理解和领悟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言、象、意”,是读懂古典诗词的三个步骤。羊城:能不能结合你对教育硕士的培训或是对高三学生的辅导,具体说说这三个

16、步骤?陈建森:先从言和象的关系入手。学生在诗词中看到的字面上的词,就是“言”。比如马致远秋思,里面没有动词,不符合我们现代的语法,几乎是名词的并列。我们要教会学生立即在脑子里把这些名词转换成意象,即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浮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这些“象”,看看作家一共使用多少个意象,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意象通过什么艺术方法组合成意象群。然后是理解象和意之间的关系。你将眼中的“言”变成了心中的“象”,脑海中有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图画,即意境,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图画中去悟那个“意”。“枯藤、老树、昏鸦”,全部和时间有关,藤在秋天干枯了;树

17、已经生长有年;还有黄昏中的乌鸦,再联系题目秋思一想,你会知道作家写的是傍晚时的秋景,而且是旅途上的秋景。他这么一路走到黄昏,不是要找地方住吗?于是“小桥、流水、人家”这些句子就来了。那么回头一看,他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了,“古道、西风、瘦马”,全部都是令人感到断肠的景象。他找到归宿了吗?可能没找到。为什么没找到?“断肠人在天涯”嘛。这样由意象组合而成的艺术画面就“活”起来了。老师在这时就应该启发学生思考,作品中哪一个意象是核心意象?核心意象与其它意象之间形成什么关系?从而领悟出作家的情思。你想想,他为什么断肠?我这个问就是引导学生去领悟作品的意义。因为失恋?因为事业失败?都有可能。你要真正了解他写

18、诗的动机,这就要了解马致远这个人,通过他所生活的社会去了解他的想法,这就是知人论世。我们知道马致远是元代文士,有坎坷的经历。特别是元蒙入主中原后,作为汉族文士受到了民族歧视,传统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走得不顺畅。元初科举考试停了一段时间,后来虽然恢复了,但是对汉族文士的考试难度要比蒙古文士大得多,题目也多得多,要求也高得多,而录取名额少。所以,他是为自己的前程、理想忧愁而断肠。你通过诗中的意象,与时代环境相结合,那是一个更大的生活图像。这两个“象”结合,就构成了这首诗的“象外之象”。这时,这首诗的完整的境界就出来了,你也就能领悟诗人为什么会断肠了。关于“言、象、意”之间关系和诗词鉴赏的方法,我在超星

19、数字图书馆的“学术视频”中有个名为诗词鉴赏的三个层次的演讲,讲得比较系统。结合人在“世”上的生活来读诗羊城:有这个“象外之象”的要求,可能考生就会提出问题了,他在高考现场拿到作品篇目的时候,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已经没有时间去了解作家的生活经历,怎么能联系的经历来领悟这个“象外之象”,从而正确理解他的作品?陈建森:这个问题非常好。老师平时在讲古典诗文时,要给学生一个史的线索,至少是一个社会变迁的大概情况。如果学生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有不足,现在立即去了解一下各个朝代的基本情况还来得及,不一定读大部头,但需要读简史。这样,当“断肠人在天涯”句子出来时,你就能理解元代读书人的生存境况和心态,就能理解“断肠

20、”这个形容词所表达的感情之激烈。到了这个境界,你已经不只是孤立地“看”到字面上的“象”,你已经学会了“观”“象外之象”。知人论世,你才能更好地领悟诗歌的意境。我估计很多老师和学生也知道什么是意境,但多是从理论上知道的,没有把古典诗词里的象同诗外的象结合,从象外之象去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羊城:如何让学生懂得这个“知人论世”?陈建森:读其诗,想其人,将其诗其人还原到其世去读,才能读“活”。读诗,你要先过语言关,就是把字面的意思弄懂。但你不能停留在字面上,而是要把“言”转换成“象”,不只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诗人为什么选择这几个象?因为这些象蕴含着他要表达的情思,这样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不是出来了?所以

21、只停留在“象”,可能就会“死”于“象”下。你要通过“象”捕捉它的“意”。所以古人说,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这个“忘”是不要拘泥的意思。而“意”则与诗人的生活、生命、命运、情趣、感受息息相关,所以读其诗,要知其人,还要论其世。羊城:举个例吧。陈建森:好的。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中的“象”,一个是“古人”,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燕昭王;一个是题目中的幽州台,就是燕昭王求贤若渴而建筑的那个黄金台。陈子昂为什么到幽州去?北征契丹去的。他当时正处于被贬的地位,英雄无用武之地,才华无法施展。他为这个伤心。他登上这个“黄金台”,思接千载,感怀历史上曾经

22、有过一个求贤若渴的燕昭王,你说他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显然是想为这次平定契丹献谋献策,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所以他伤心。中国传统文化有儒、释、道三家,他的价值取向显然倾向儒家。所以,读诗只是停留在言或象的阶段是不行的。当你还没有抓住“象外之象”的时候,对“意”的理解可能是不准的。得“意”之后,答案自然出来了。“言”关是基础关羊城:掌握了“言、象、意”,是不是诗词鉴赏题的分基本上就可以拿到了。陈建森:你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我在给教育硕士讲课或者中学生作辅导的时候,强调要将这三个步骤融会贯通来使用,使它具有可操作性,不要机械套用,实际操作的时候三个步骤是可以互相打通运用的。有的学生读得多,文字积累比较

23、好,一眼看去已经可以直接跳到“象”的层面了。除了用典的地方要考虑一下,但现在用典也已经注释出来了,所以文字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言”这一关还过不了,所以我们就要跟他讲“言”,帮助他过“言”关。字的意义,要结合注解,结合标题,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同时还要懂得“诗家语”的特点,不能用读文章语言的方式来理解“诗家语”。诗人以“言”明“象”,立“象”以尽“意”,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诗家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含蓄、充满暗示性。羊城:怎样理解呢?陈建森:提醒学生注意那些传神写意的关键词,我们通常比喻为“诗眼”。比如“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终”。王昌龄为什么不说“誓不还”,因为“誓”情感态度非常

24、明确,不会产生歧义;而“终”则含蓄,需要读者去理解和领悟。这个字你看得懂,好像也没有什么阅读障碍,但不了解诗家语,又不将它放到上下文语境中去理解,就难以领悟这个字所传达的感情色彩,也直接影响你对诗歌主题的理解。羊城:按照你提供的方法,快速去读一首首诗,在脑子中一首首地过理解关,行不行?陈建森:按照我们的积累可以,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就还需要用这种方法去进行训练,从而熟悉阅读的门径。华师“二陈”谈高考语文增分方法“穿衣戴帽”的作文不会得高分羊城晚报记者 樊克宁 邓琼 赢战高考距离2010年高考还有三个月,羊城晚报记者在广州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前任与现任二位主任陈建伟、陈建森相遇。华师文学院是广东

25、语文教育的大本营,“二陈”参与高考语文评卷工作20多年,堪称高考专家。记者见到“二陈”时,他们作为华师应届教育硕士的答辩委员,正忙着为即将展开的多场学位论文答辩会而作准备。当记者了解到教育硕士中的相当部分人就是带高中毕业班的语文老师,便想到“二陈”作为经验丰富的高考评卷专家,会怎样同教育硕士谈语文高考呢?他们对高三老师和考生都有哪些建议呢?我们的话题由此而展开评卷老师对作文“穿衣戴帽”很反感羊城晚报:据说高考作文中有所谓“穿衣戴帽”的文章,请问这是怎么回事?你们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评卷老师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陈建伟:的确有这种现象。一些人在备战高考时,先猜题目,让学生写好文章背下来,到了考场

26、上,再对着题目要求做些修改,改头换面地套上去。我们把这种做法戏称为“穿衣戴帽”。这种现象由来已久,也许这样做的人是抱着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吧,但我们认为作文是不能这样干的,这样的作文不可能得高分。羊城晚报:可是“穿衣戴帽”的作文仍然是可以得分的,这也是很现实的收获吧?陈建森:从我们评卷老师的角度看,学生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写得符合题意,语言通顺,完全没有必要去搞“穿衣戴帽”。当然,那些真的不会写作文的学生,我们也理解他能得一分是一分的想法。陈建伟:“穿衣戴帽”的另一种表现是“格式化作文训练”。就是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基本写成文章,保住作文的基本分,不惜用格式化的写作模式去训练学生,导致考生不

27、管什么题目和要求,统统套用一种机械的结构模式去写作。这种训练方法简直就是祸害,因为它扼杀了考生作文的个性。其实,这种套路的作文也会非常容易地被评卷老师“认”出来,因为规矩的痕迹越明显,文章就越平淡、越缺乏灵气。我们在评卷中,看到这样的作文太多了,这样的文章也是绝不会拿到高分的。我们坚决反对用这样的办法来应对高考,这是对考生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有亮点的作文容易得高分羊城晚报:那么,在你们看来,作文要怎样写才能拿到高分?陈建森:我改了20多年的高考作文卷,一篇作文拿到手上,一两分钟,基本知道它的成数。你想想,改卷老师看那么多作文卷子,如果一连串作文连格式都一样,很快就麻木了,基本上都在一个等级上面打

28、分。但是,一篇文章从头到尾这么一眼扫下来,哪怕只有一个亮点吸引住我,我就会非常兴奋。作文评卷老师都有这样的共识。羊城晚报:你说出了改卷老师的心理,考生应该重视这一信息。陈建森: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答案不是唯一的,有个考生用诗歌文体作文,兴象玲珑,形神兼备,我看到后眼睛一亮,建议给高分,最后评为一等卷。那些“穿衣戴帽”的作文只是存在一个形,我们强调形神兼备,在作文里面贯注生命感受。如果在你的作文中体会不到独特的气质和生命感受,看不到活的思想和鲜明的个性,你就很难打动评卷老师。陈建伟:其实,我已经讲过,高考作文是有一套很系统很全面的评分标准的,因为写作是一种综合的语文能力嘛。现在高考作文采用“分项

29、分等评分法”来评卷,整个评分框架中,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这部分满分为50分;发展等级评分是从立意、材料、语言、见解与构思 4 个评分点去评判的,但不求全面,只要有一点突出,就可以按等评分,直到给满10分。所以讲,考生要有比较全面的写作能力才能写好高考作文,拿到较满意的分数。同时,考生也要有创意地写作,写出有亮点的文章。就是讲,拿到高分的作文肯定是要有亮点的。那些“格式化”训练出来的,靠猜题押宝“穿衣戴帽”的文章,怎么可能拿到高分?善用递进关系的作文立意高羊城晚报:虽然学生平时也有大量的作文训练,但高考题目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近几年越来越出其不意。比如当他面对常识

30、这样的作文题,可能“穿衣戴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作为高三老师怎么办?作为学生怎么办?陈建森: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比给学生一个“穿衣戴帽”的作文“模子”要好得多。比如议论文,语文老师平时就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怎样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一定要手把手地教,要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只要把这个思辨过程写出来,就应该是一篇较好的议论文。当然议论文是有格式的,可是格式是死的,人的思辨是活的。死记硬套格式,没有思辨的内容和过程,那么,你写的就不是议论文而是写“格式”了。羊城晚报:正确的训练方法应该是怎样的?陈建森:如果这个学生喜欢并且适合写议论文,老师可以让他

31、从“话题”出发,先说说现在大家都有些什么看法,然后说说他自己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看法,这是训练的第一步:立意或者说提出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第二步,老师追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理由何在?让他说出理由,当然要有事例作支撑,不能泛泛而论。事例从何处找?可以从学生平时阅读学习的材料、或电影电视、或新闻报道、或道听途说、或亲眼所见到的各种事相中去找,举出的事例通过分析能够证明观点。如何证明?老师此时应当引导学生学习站在不同的立场、选取不同的视角去思考和分析事例,明辨事理,然后证明自己的看法是有道理的。这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这就是思维的训练。在这个思辨过程中学生已经自觉在运用例证法和比较法了。最后从所分

32、析的正反例子中归纳事理,得出结论。在思辨过程中,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逻辑思维的连贯性,前后表述不能自相矛盾。大部分中学生写的议论文,主体部分的段落与段落之间,即分论点与分论点、所举的事例与事例之间形成一种并列的关系。对思辨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思辨潜力,引导他们学会不断地追问和思考,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这样写出的议论文形成一种递进的关系。在我看来,一篇议论文,如果段落与段落之间是并列关系,通常是中等水平;如果是递进关系,那就是上等水平,因为这个学生懂得不断去追问问题,懂得层层深入去剖析事相,懂得按照事相之间的内在逻辑去发展他的观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是机械的“填”出来的,而是

33、在实践运用中不断充实和逐步提高的。体现人文精神的作文出上品羊城晚报:你总结的这些议论文写作规律,能够在高考时产生效果吗?陈建森:高中三年,如果都这么训练,那么,学生就不只是学会一种应试作文的方法,而是掌握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获得一种人生的智慧。这就是教书育人了,而不只是为了应试。每年高考前,一些朋友都会带孩子来问我一些问题。我会有针对性地训练他,应该是有效果的。如果是我招学生,我就愿意要那个懂得运用递进关系去论证问题的学生,因为他懂得运用递进关系,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一定与别人不同。而采用并列关系论证问题的作文,或者是平铺直叙,滥用排比句;或者是挂一漏万,藕断丝不连;或者是顾此失彼,前后矛

34、盾。你信不信?如果他懂得递进思维,作文一路论证下来,条清理晰,一气贯注,一路闪烁着思想的星光。整个高中阶段,这样训练他两年到三年,学生就学会了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追问和思考人生,感悟人生。具有这样的素质、素养的高中生,面对一个作文题目,宛如小菜一碟,有什么难的。羊城晚报:这么说起来,能够体现人文精神的作文是上品吧?陈建森:上品应是从这种作文中产生。用精彩的点睛之笔帮助增分羊城晚报:提高作文分数还有什么方法?陈建伟:作文感人不感人是能不能增分的关键之一。特别是高考作文评卷,那么大的工作量,那么紧张的节奏,老师们累死累活,你的文章不令他感动,自然不会有好的印象。写出感人的高考文章来,当前特别要注意两

35、点:一是语言的感染力;二是画龙点睛之笔。这两点我个人认为是比较容易令评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也是有可能提高分数的。羊城晚报:在作文中注意修辞的运用,对增分很有帮助吧?陈建伟:在我看来,作文首先看内容是否打动人,但以现时高中生的阅历,考生要想在主题和题材方面有所突破不太容易,所以增强它的语言感染力应该是重要的,也是有可能做到的。至于修辞,会令文章的感染力更强,让人读起来赏心悦目。无论写议论文还是写散文都一样需要。老师要教学生学会使用各种不同性质的语言方式,比如写什么文体就用什么语言方式。在香港,他们把叙述文和描写文分开来,让学生学习到叙述语言和绘画语言的区别,建立陈述性语言和描绘性语言的语用概念。我

36、们虽然不这样区分文体,但从语言教学来讲,还是要教学生掌握不同的言语方式。现在的高考作文,语言多乏味,甚至影响到文体不清。因此我特别指出在高考作文时要讲究语言艺术,这样你的文章才有味道嘛。羊城晚报:作为评卷老师,请说说在高考那么紧张的情况之下,如何使作文能够有精彩的“点睛之笔”?陈建伟:所谓“点睛之笔”,其实就是有精彩的点题。你要让评卷老师清晰地感受到你的立意才行。我感觉现在点题精彩的作文不多。考生的思维不是流动在从事到理的自然过程上,不能够水到渠成地点出自己的见解,虽然文章还是有观点的,但不鲜明、不出彩,总好像把材料说清楚就行了,结果给人印象平平。精彩的点题,可以是在全文的基础上,用结论式的、精彩的话语来使自己的立意得到突现和升华。我记得2007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传递”,有一位考生在作文中以几部小说为例,写了不同作家笔下的不同地方的风俗,去表达一个民族文化代代传递的主题。我记得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大概是这样写的:不同土地上的记忆,传递着同样的文化,读着它们,仿佛是一次火炬的传递,在胸中燃烧起浓浓的乡情这样的结尾,就是比较精彩的点题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