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2年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与简答题历年真题和答案

上传人:shi****01 文档编号:141831440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62012年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与简答题历年真题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62012年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与简答题历年真题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62012年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与简答题历年真题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20162012年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与简答题历年真题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2年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与简答题历年真题和答案(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2016年上半年辨析题:1. 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育目的的确定除了人自身的发展需求这个因素以外,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此外,不同教育者的教育思想也应该作为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2.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此观点错误。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

2、谐发展。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3. 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就会持久保存。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工作记忆也称为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要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而且短时记忆idea容量是很有限的。而信息只有进入到长时记忆时才能持久的保持,保存时间可以到达几天、几年甚至终身难忘。题干将工作记忆等同于长时记忆,因此说法错误。4. 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智力水平与学业成绩之间呈现中等程度的相关。说面馆智力水平是影响成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儿童的智力水平越高,一般学习成绩越好。但是智力水平并不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唯一因素,知识结构

3、、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学习动机和集体、教师等因素,都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智力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故本题说法错误。2015年下半年辨析题:1. 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答:这句话是错误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全面发展不代表是平均发展,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个性发展,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因此这句话是错误的。2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是正确的。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

4、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符合新课改教学观的要求,因此这句话是正确的。3.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这句话是错误的。程序教学是斯金纳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构成由易到难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这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方式,适合那些能力高且个性独立的学生,是一种自学程序,缺少互动性。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因此,程序教学不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4.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

5、这句话是错误的。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但并不一定就是正迁移。如果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的材料,产生的是积极的影响,那么就是正迁移,反正,如果产生的是抑制,就是负迁移。因此,这句话是错误的。2015年上半年辨析题:1.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这种说法错误。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及不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还是理、工、农、医、师等,都要按照这个总的要求培养人,而培养的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类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

6、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说法错误。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教学中要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指明方向,保证学生学习的方向性。3. 液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它受文化教育的影响很大。这种说法错误。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较少依赖于知识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依赖于个人的先天禀赋。液体能力的发展与年龄相关。一般人在20岁左右,液体能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4

7、. 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好。这个说法错误。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动机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任务的完成。2014年下半年辨析题:1. 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不属于基础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包括,义务教育,教育。2.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这种观点是正确的。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种活动。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

8、径。3. 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一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错误。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是个体品德的基础。道德行为是个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但道德行为的形成受主观和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即道德认识在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中,需要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的参与,并不是有了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一定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4. 学习所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因此,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持久而非短暂的。2014

9、年上半年辨析题:1. 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错。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四大类型,而不仅仅指道德品质的教育。2. 直观教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错误。直观教学是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是指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及其模型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直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复杂的概念、规律和原理,在

10、应用时,教师应该认识到,直观教学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教学不是为了达到直观教学目标,它不是教学目的3. 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错误。注意转移是指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这个是有目的性的转移注意力,比如上课老师让你看书,然后又让你做作业。注意力从看书转移到写作业上。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老师让你看书做作业,你却在聊天发短信。注意力已离开当前任务。故二者不是同一概念。4. 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错误。非正式群体是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到底是产生积

11、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其与正式群体的目标的一致程度。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对于非正式群体既不能采取高压政策,又不能放任自流,要正确地引导使其发挥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2013年下半年辨析题: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错误。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但教育并不是被动接受政治经济的影响,反过来,它对政治经济制度也产生积极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

12、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2. 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错误。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又要评价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3. 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错误。心理定

13、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这时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积极影响。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此时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消极影响。即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故本说法错误。4. 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错误。(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

14、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联系:德育过程影响品德形成过程,品德的形成需要德育来促成。区别:(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的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儿童品德进行培养的过程,它是受教育者与外部教育相互作用的过程。(2)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指人在外部影响下,内部思想品德的变化发展过程,是主体人与外部各种教育、影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一定思想品德变化发展结果的过程,属于人的素质和发展范畴。品德形成是人的发展过程,是儿童政治、思想、道德结构不断构建完善的过程。它侧重于道德主体的内部运动。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因素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

15、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因此,品德形成过程是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2013年上半年辨析题:1. 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这种说法不准确。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 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错误。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五个方面:(1)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 发展学生智力

16、,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 增强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5)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属于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并不是唯一任务。因此这句话是片面的。3. 逆向迁移就是负迁移。错误。逆向迁移和负迁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4. 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的水平。错误。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素质、早期经验、教育与教学、社会实践和主观努力等几个要素。在这几个因素中,遗传因素是能力

17、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但并不能由此而得出能力由遗传决定的结论。第一,先天素质本身就不完全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有些是因胎儿期由于母体环境的各种变异的影响。第二,先天素质只能为能力提供形成与发展的可能性,并不能预定或决定能力的发展方向。第三,同样的先天素质可能发展多种不同的能力,而良好的先天素质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培养和训练,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2012年下半年辨析题:1. 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2. 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错误。直观教学指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而不是教学目的。3. 习得性无助感与人们对失

18、败的归因无关。错。习得性无助形成的原因是个体总是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个体习惯性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低。4. 负强化就是惩罚。错误。负强化和惩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即减少或取消厌恶刺激来增加某种行为在以后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或减少不良行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2012年上半年辨析题:1. 动物界也存在教育。错误。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

19、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2. 知识的多少与能力的高低成正比。错误。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能力是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影响活动的效率。二者属于不同的层次,知识属于认知,能力属于实践。当然,能力的大小有赖于知识的积累程度,但并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对于知识的深层次加工,付诸实践的行动,所以二者没有必然的关系。3.

20、学习迁移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它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错误。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在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可将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所以不能简单地说,迁移对学习起促进作用。4. 个体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错。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比如,中学生由于道德意志薄弱,可能会出现“明

21、知故犯”的现象,这就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不一致的现象。简答题2016年上半年简答题:1. 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够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2. 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1)美育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2)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品德的形成。(3)美育能刺进体育,具有怡情健身的作用。(4)美育能促进劳动教育,使学生能体验劳动创造带来的喜悦。3.

22、 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心理发展观(3)内化学说(4)最近发展区理论4. 简述动作技能培养的途径。(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2015年下半年简答题:1. 简述教学的文化功能。教育对文化发展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2.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首先,备课要做好三方

23、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钻研教材,要学习学科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了解学生要全面,同时要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设计教法要考虑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其次,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第一种计划是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第二是课题或单元计划,第三是课时计划,即教案。3. 简述压力产生的来源。(1)躯体性压力源躯体性压力源是指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剌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2)心理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是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3)社会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主要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4)文化性压力源

24、文化性压力源是指要求人们适应和应付的文化变化问题。4. 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形式,保持学习活动。(4)要根据注意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注意。2015年上半年简答题:1. 简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1)传授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条件。(3)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2. 一个国家建立学制的主要依据有哪些?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

25、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3. 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学习材料的性质。(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4)识记的方法。(5)时间因素。(6)情绪和动机也影响遗忘的进程。4. 简述阿诺德的评定-兴奋情绪学说。2014年下半年简答题:1. 简述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维型;(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

26、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4) 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 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2. 简述贯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1) 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2) 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3) 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3. 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 阶段性与连续性(2) 定向性与顺序性(3) 不平衡性(4) 差异性4. 简述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1

27、) 真诚,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与诚实。(2) 尊重与接纳,但不对学生进行无理性的溺爱和迁就。(3) 同理心,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第一,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第二,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第三,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2014年上半年简答题:1. 简述学校教务活动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其中,教学上课是中心环节。2.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思想品德规律。(3)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28、4) 学生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3. 简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方法。(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4)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 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1) 基础能力素养:智能素养(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素养)(2) 语言表达素养,表达能力是影响教师教育活动成效的重要因素。(3) 专业能力素养:教学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研究能力(4) 心理素质(5)身体素质32013年下半年简答题:1. 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1) 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课程中以

29、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2)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3)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4) 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术能力的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

30、、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选择的指导。2.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 坚持严格要求。(2)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 注意检查和坚持。3. 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1) 全面基础(2) 巩固提升(3) 检查错漏(4) 探索创新4. 简述福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福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三阶段为:(1) 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因而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地控制学生。(2) 关注情境阶段。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规模的大

31、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3) 关注学生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2013年上半年简答题:1. 简述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这个原则对学校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而至今仍是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但是这个学派的理论较多强调的是按知识体

32、系编制课程,而对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不够重视;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兴趣、爱好、需要和接受能力等心理准备也较少关注。2. 简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3)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3. 简述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功能性4. 简述品德的结构。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构成了完整的品德结构,简称

33、为品德的知、情、意、行结构。(1) 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信念和评价能力。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2) 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举止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3) 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克服一切内外的阻力和困难所做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道德意志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4) 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2012年下半年简答题

34、:1. 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1) 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2)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3) 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

35、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因此人们通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2. 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1)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2)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4)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3. 简述激发与维持内在学习动机的措施。(1) 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启发式教学。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求知欲。(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 倡导发现学习。使学生具有发现的兴奋感和发现的自信感。(4)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5)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6) 利用原有兴趣、动机的迁移。4. 简述建

36、立教师威信的途径。(1)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 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 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 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 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2012年上半年简答题:1.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和内容。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人物i,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其中,教学科目的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内容。2.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说法教育法有哪些要求。说服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

37、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在进行说服教育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3. 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1)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2)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3)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4) 资源管理策略:是指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

38、质量的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4.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第一阶段:018个月左右为婴儿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该阶段的目的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第二阶段:18个月4岁是儿童早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第三阶段:46岁是学前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主动对内疚,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第四阶段:612岁是学龄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勤奋对自卑感,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第五阶段:1220岁是青年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该阶段的目的是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第六阶段:2024岁是成年早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亲密对孤独,该阶段的目的是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第七阶段:2450岁是成年中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充沛感对颓废感,该阶段的目的是获得充沛感,避免停滞感。第八阶段:50岁以后是成年晚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完善对绝望,该阶段的目的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2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