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实验+数据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41692062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4.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实验+数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实验+数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实验+数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实验+数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实验+数据(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实验目的1、掌握有源二端网络代维南等效电路参数的测定方法。2、验证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和置换定理的正确性。3、进一步学习常用直流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二、原理说明1、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如果仅研究其中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则可将电路的其余部分看作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或称为含源二端网络)。2、戴维南定理: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支路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其等效内阻Ro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路,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效电阻。这一串联电路称为该网络的代维南等效电路。3、

2、诺顿定理: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理想电流源与一个电阻的并联组合来等效代替,此电流源的电流等于该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Isc,其等效内阻Ro定义与戴维南定理的相同。4、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Uoc、Isc和Ro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参数,可由实验测得。(一)开路电压Uoc的测量方法(1)可直接用电压表测量。(2)零示法测Uoc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如图3-1所示。零示法测量原理是用一低内阻的稳压电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较,当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相等

3、时,电压表的读数将为“0”。然后将电路断开,图3-2稳压电IS测量此时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图3-1(二)等效电阻Ro的测量方法(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Ro该方法只实用于内阻较大的二端网络。因当内阻很小时,若将其输出端口短路则易损坏其内部元件,不宜用此法。该测量方法是: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oc,然后将其输出端短路,用电流表测其短路电流Ise,则等效内阻为RoUOCIsc(2)伏安法测Ro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如图3-2所示。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0,则内阻:RotgUOCIsc若只有电压表及电阻器

4、,没有电流表测短路电流,或者某些被测网络本身不允许短路,则可在网络两端接入已知阻值为R的电阻器,测量该电阻两端电压UR,然后按下式计算。Ro(UocUr)1)R(3) 半电压法测Ro如图3-3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的一半时,负载电阻(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值。被测有源网绪图3-3图3-5、实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可调直流稳压电源030V12可调直流恒流源0500mA13直流数子电压表0200V14直流数字毫安表0200mA15数字万用表VC9801A+1自备6可调电阻箱099999.9Q1DGJ-057电位器1K/2W1DGJ-058戴维南定

5、理实验电路板1DGJ-05四、实验内容被测有源二端网络如图3-4(a)所示。1、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定戴维南等效电路的Uoc、Ro。按图3-4(a)接入稳压电源Us=12V和恒流源Is=10mA,不接入Rl。测出Uoc和Isc,并计算出Ro,记录于表1。表1UOC(V)Isc(mA)Ro=Uoc/Isc(Q)17.0932.25342、负载实验按图3-4(a)接入Rl。改变Rl(0-10k)阻值,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记录于表2。表2R(Q)30060090012001500ooU(V)6.168.9910.6311.712.4516.8I(mA)20.214.811.79.78.

6、203、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阻(入端电阻)的直接测量法。见图3-4(a)。将被测有源网络内的所有独立源置零(先断开电流源Is,去掉电压源Us,再将电路中的C、D两点间用导线短接),然后用伏安法或直接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去测定负载Rl开路时A、B两点间的电阻,此即为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R0,或称网络的入端电阻Ri。用此法测得的电阻为:527Uoc。4、用半电压法测量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Ro,用零示法测量被测网络的开路电压电路图及数据表格自拟。表35电阻和开路电压的测量值电阻Ro/Q开路电压U/V52617.08内容二:戴维南定理的验证取一只10K可调电位器,将其阻值调整到等于按内容一中的步骤1所得的等效电

7、阻Ro值,然后令其与直流稳压电源(调到步骤1时所测得的开路电压Uoc值)相串联,电路如图3-4(b)所示,仿照内容一中的步骤2测其外特性,对戴维南定理进行验证,记录于表3。表3R(Q)30060090012001500ooU(V)6.199.0710.7411.7412.5116.9I(mA)20.214.911.89.88.30内容三:诺顿定理的验证取一只10K可调电位器,将其阻值调整到等于按内容一中的步骤1所得的等效电阻Ro值,然后令其与直流恒流源(调到步骤1时所测得的短路电流Isc值)相并联,电路如图3-5所示,仿照内容一中的步骤2测其外特性,对诺顿定理进行验证,记录于表4。表4R(Q)

8、30060090012001500ooU(V)I(mA)五、注意事项1. 测量时应注意电流表量程的更换。2. 实验步骤“5”中,电压源置零时不可将稳压源短接。3. 用万用表直接测Ro时,网络内的独立源必须先置零,以免损坏万用表。其次,欧姆档必须经调零后再进行测量。4. 用零示法测量Uoc时,应先将稳压电源的输出调至接近于Uoc,再按图8-3测量。5. 改接线路时,要关掉电源。六、预习思考题在求戴维南或诺顿等效电路时,作短路试验,测Isc的条件是什么?在本实验中可否直接作负载短路实验?请实验前对线路8-4(a)预先作好计算,以便调整实验线路及测量时可准确地选取电表的量程。答:测Isc的条件是:插

9、入毫安表,短接A、B端。在本实验中可直接做负载短路实验,测出开路电压Uoc与短路电流Isc,等效电阻Ro=Uoc/lsc。1. 说明测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Uoc及等效电阻R0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答:(1)测开路电压Uoc的方法优缺点比较: 零示法测Uoc。优点:可以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缺点:操作上有难度,难于把握精确度。 直接用电压表测Uoc。优点:方便简单,一目了然;缺点:会造成较大的误差。(2)测等效电阻Ro的方法优缺点比较: 直接用欧姆表测Ro。优点:方便简单,一目了然;缺点: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测Ro。优点:测量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缺点:当二端网络的内阻很小

10、时,容易损坏其内部元件,因此不宜选用。 伏安法测Ro。优点:利用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缺点:需作图,比较繁琐。 半电压法测Ro优点:方法比较简单;缺点:难于把握精确度七、实验报告1.根据步骤2、3、4,分别绘出曲线,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外特性曲线图1+有縣二端网络外恃性曲线融维南等就电跆卜特咗曲践线性(貳箍走等畝电辭卜垮性曲鍍)一线性1有源二誥礪孙特哇I/rnA答:误差主要来源于实验操作的不当,读数时存在差异,实验仪器本身的不精确等等,这些都是导致误差的原因2. 根据步骤1、5、6的几种方法测得的Uoc与Ro与预习时电路计算的结果作比

11、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R0的理论值为(330+510)*10/(330+510+10)+510=520Q,贝由1中测得的F0值的相对误差为:(534-520)/520*100%=2.6%;由5中测得的F0值的相对误差为:(527-520)/520*100%=1.35%;由6中测得的R)值的相对误差为:(526-520)/520*100%=1.15%.U的理论值为12+520*0.01=17.2v,贝由1中测得的U值的相对误差为:(17.2-17.09)/17.2*100%=0.64%;由6中测得的U值的相对误差为:(17.2-17.08)/17.2*100%=0.70%。3. 归纳、总结实验结果。答:在实验测定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等效电路与原电路外特性一致。戴维南原理正确,即任何有缘二端口网络均可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串联组合,其中电压源US大小就是有源二端电路的开路电压Uoc;电阻R0大小是有源二端电路除去电源的等效电阻R0。用半电压法和零示法测量被测网络的等效内阻R0及其开路电压时存在一定的误差。4心得体会及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