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Ⅰ)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 人民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168977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课标Ⅰ)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 人民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新课标Ⅰ)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 人民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新课标Ⅰ)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 人民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Ⅰ)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 人民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Ⅰ)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课件 人民版.ppt(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高考历史 (新课标专用),考点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1.(2018江苏单科,15,3分)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五年高考,答案C题干材料“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体现了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这些谚语反映出人们对天主教会统治的不满,故C项正确。,易错提醒欧洲宗教改革并不反对对上帝的信仰 欧洲宗教改革的矛头直指罗马

2、天主教会,反对教会的精神压制和对人民的搜刮,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其实质是主张解放人们的思想,但并不反对对上帝的虔诚信仰。,2.(2017天津文综,3,4分)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D本题考查欧洲宗教改革。题干信息表明,马丁路德改革既得到了下层人民群众的支持,也得到了上层王公贵族的认可。据此可以得出宗教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

3、础,故D项正确。王公贵族与下层民众的目标并不相同,故A项错误。B项只强调了宗教改革对王公贵族的影响,并未涉及其他阶层,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题技巧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首先,可排除本身表述错误的选项,如A项。然后排除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主题不符的选项,如C项。最后排除不能完全涵盖材料主题的B项。,3.(2016海南单科,11,2分)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D.支持宗教改革,答案D在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认为,信徒人人都有阅读圣经

4、的权利。根据材料中“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可知威廉廷得尔支持宗教改革,反对教皇权威,故D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主张圣像崇拜,排除B项;“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并不等于倡导信仰自由,故C项错误。,4.(2015天津文综,3,4分)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答案A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

5、人文主义。依据材料中“1415世纪意大利”“注重发展学生个性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等信息,可判断其反映出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A正确。,评析本题以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切入,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5.(2014江苏单科,13,3分)“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鄙视贫穷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答案D“反对对财富的谴责”“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表明人文主义者不反对对财富的追求,不主

6、张过清贫的生活,故D项符合题意。“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说明贫穷只是显示品德的方法之一,不能说其鄙视贫穷,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财富与道德的关系,B项错误;人文主义者将自己建立的学说借上帝之名义说出,并未揶揄上帝,C项错误。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6.(2018北京文综,40,8分)(节选)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既是歌剧的发祥地,更是文艺复兴的重镇。 (2)简述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8分),答案(2)背景:意大利保存了大量古罗马文化的遗存;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产生;新兴资产阶级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 意义:文艺复

7、兴运动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思想;为后世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解析(2)本问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历史事物的能力。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要结合14世纪意大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分析;文艺复兴的意义要从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方面分析。,1.(2015北京文综,20,4分)1521年,德国维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教师专用题组,答案A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而教皇却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

8、吻,联系题干中的“1521年”“德国”,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宗教改革,故正确选项为A。,2.(2015广东文综,38,6分)(节选)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答案(1)人文主义。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动兴起。(6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解析

9、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内容即可解答。第二小问,从西欧中世纪后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概括回答。,考点二启蒙运动 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1.(2018课标,33,4分)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答案A材料表明,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知识分子热衷于各种沙龙聚会,谈论的话题广泛,突破了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活跃,这反映出启蒙思想逐渐流行的特征,故A

10、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思想的活跃,不能说明专制王权已经衰落,也不能说明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C、D两项错误。,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围绕“18世纪前半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考分析。,2.(2017课标,33,4分)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D.法律至上,答案C本题以雨果的小说九三年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国民公

11、会由人民的代表组成,既代表人民又受人民监督,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和法律至上理念,A、B、D三项错误。,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D项,主要原因是没有全面把握材料的含义。,3.(2016课标,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

12、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略)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式论述题,解答前一定要认真审题,严格按试题要求作答。首先选定 一个合适的论题,所选论题必须符合材料的主题,并且要观点鲜明、语言专业。然后用史实论证所选论题,史实的选取要有针对性,能够充分证明所选论题。同时注意不要单纯罗列史实,要体现出逻辑推理过程,做到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方法技巧开放式论述题确定论题至关重要,拟定论题的最基本原则是要对所选论题非常熟悉,自己头脑中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来支撑自己所选的论题。自己掌握的史实越多,论证起来就越容

13、易、越充分,得分率也就越高。,1.(2016江苏单科,15,3分)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答案C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按照理性计划设计”并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社会,故答案为C项。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4、,2.(2015山东文综,20,4分)“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答案D这场运动强调“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体现的是崇尚科学和理性的启蒙运动的特点,故D项符合题意。,3.(2014安徽文综,19,4分)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 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B.“主权在民”

15、的观念不断强化 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 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答案D在民主国家,虽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强大并远胜于普通公民,但无法成为专制君主,主要原因就是对他们权力的制约机制在发挥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材料不涉及主权归属问题和政治精英是否损害公民基本权力的问题,B、C两项错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含义。,4.(2017江苏单科,23,14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

16、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

17、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7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4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3分),答案(1)差异: 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 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 (2)内容: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法则(反对享乐主义和过分强调人的作用);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提倡科学的人性化。 (3)评析:消除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防止

18、滥用科学;赋予科学主义以人文精神(情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第一小问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理解。依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强调人性,但未摆脱神学观;而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第二小问应从启蒙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角度进行分析。 (2)由“科学的人文主义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可知,其内容为树立科学的自然观;由“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可知,其内容为反对享乐主义和过分强调人的作用;从“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可知,其内容为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从“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19、”可知,其内容为提倡科学的人性化。 (3)把握“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就可以准确地对其定性并做出评价。,1.(2015上海单科,14,2分)“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也不能将他们自己的人格从承当者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集体身上。”持以上观点的思想家是() A.洛克B.霍布斯C.伏尔泰D.孟德斯鸠,C组教师专用题组,答案B“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体现的是霍布斯的社会契约主张。,2.(2014重庆文综,11,4分)启蒙运动主要是一场知识分子运动,但是启蒙知识分子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书斋,而是具有空前的公共性。他们

20、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展开广泛的交流活动。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是,在当时的欧洲() 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经常组织学术聚会 许多国家建立了科学院和学术社团组织 一些大学成为研究和传播新思想的重镇 各国学者著书立说享有同样的出版自由 A.B.C.D.,答案A本题考查启蒙运动,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由“不局限于书斋,而是具有空前的公共性”可知,正确。由“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可知正确。中“各国学者”“同样的出版自由”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A项正确。,3.(2016北京文综,41,8分)(节选)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

21、之间的友好往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广为宣传。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成汉语出版。 (2)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并分析其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原因。(8分),答案(2)参考答案要点: 思想: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倡导平等、自由,提倡天赋人权,倡导主权在民。 原因:中华民族危机严重,需要政治变革;政治变革需要新的理论指导;西方民主思想成为中国政治变革的理论武器。,解析(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两部著作,结合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应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从政治、思想两个方面分析。,评析本题从

22、中法文化交流的角度考查启蒙思想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概括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熟悉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把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阶段特征是解题关键。,4.(2016浙江文综,39,10分)(节选)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

23、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了怎样的探索?(10分),答案(2)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人的权利;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反对封建王权;“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解析(2)第一小问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加以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实际考查卢梭的主要政治思想,回顾教材知识即可作答。,5.(2015浙江文综,39,10分)(节选)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

24、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10分),答案(1)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 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的权利时,人民

25、有权推翻它。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支持,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产生广泛影响。,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牛顿,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回顾教材知识作答。第二小问提炼材料的主旨,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其影响从对英国和世界两个角度分析。,A组20162018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三年模拟,考点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2018山西晋城一模,19)乔托(约12661337年),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下面是他的作品圣弗朗西斯之死:画中人物表情与动作各异,有的拿着旗帜,有的站立低头默哀,有的跪着祈祷,有的亲吻圣弗朗西斯的手和脚为他的去世感到难过。这表明乔托() A.追求平等和民主 B.具

26、有人文主义精神 C.反对教会的统治 D.擅用浪漫主义手法,答案B由材料信息可知,圣弗朗西斯之死鲜明地体现了人物情感,这表明乔托具有人文主义精神,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平等和民主,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反对教会统治,故C项错误;浪漫主义绘画兴起于19世纪,故D项错误。,2.(2018广东茂名二模,33)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宗教主题占主导地位,而世俗主题的绘画也在增加,通常是富人或贵族的肖像画,不过更多的普通人也出现在绘画中。造成绘画主题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 B.人们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 C.中世纪传统艺术被抛弃 D.教权被世俗政权所取代,答案A一定时期的文化是

27、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新生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人生享乐,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反映在艺术领域,即出现了表现现实生活的绘画作品。故选A项。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并未发生改变,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世俗权力逐渐高于教权是在宗教改革以后,故D项错误。,3.(2018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一联,32)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据历史学家伯那特弗格勒研究:16世纪斯特拉斯堡的第二代新教教士主要是牧师和手工工匠的儿子,贵族和商人退出了竞争教职的行列。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A.新教教士必

28、须服从世俗政府的管辖 B.新教教会和神职人员需要缴纳赋税 C.新教进一步简化了宗教仪式和教规 D.新教倡导最高权威是圣经而非教士,答案D从材料信息看,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教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救”,认为圣经是最高权威。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A、B两项;C项虽然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信息无关。,4.(2018湖南、江西十四校二联,32)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可以用来说明() A.教皇和教会失去了作用 B.新教信仰不再需要宗教仪式 C.新教信仰方式发生变化 D.新教主张过世俗生活,答案C左边的示意图体现了“因行称义”,右边的示意

29、图体现了“因信称义”,这说明新教信仰方式发生变化。故选C项。A、B两项表述有误;D项所述材料未体现,排除。,5.(2017湖南株洲检测一,28)文艺复兴时期,骄傲的人文主义者喜爱研究异教拉丁诗人,但他们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这些人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得到许多富有的教会人员的欣赏。这说明() A.教会人员是文艺复兴的推动者 B.人文主义者避免与基督教冲突 C.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 D.基督教的包容性助力文艺复兴,答案C从材料信息“人文主义者很少公开与基督教决裂”可知,文艺复兴反对封建宗教不彻底,故选C项。,6.(2017山东烟台3月,32)马克思导言中写道:“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

30、,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反对教权主义 B.反对专制统治 C.反对神学世界观 D.反对世俗权威,答案B宗教改革将斗争的矛头指向罗马教皇,而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因而这一运动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实质是一场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故选B项。,7.(2016山西太原二模,32)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主张信徒不仅要信仰上帝,还要做荣耀上帝的“善功”(对职业劳动和俭朴生活热爱)。这一思想的提出() A.巩固了民众对宗教的信仰 B.扩大了路德教的社会影响 C.强化了天主教的禁欲思想 D

31、.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答案D从材料信息可知,加尔文认为,“信徒不仅要信仰上帝”,还要热爱职业劳动和俭朴生活,这一思想促使信徒信仰宗教之时也关注现实,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故选D项。A项表述不全面,排除;该思想会扩大加尔文教的社会影响,故B项错误;热爱生活并不会强化禁欲思想,故C项错误。,考点二启蒙运动 1.(2018山东青岛一模,33)加尔文派教徒卡拉斯的儿子安东尼原来信奉新教,据说后来打算改信天主教。1761年安东尼自杀。在天主教修士的煽动下,信奉天主教的民众群情激奋,纷纷指控卡拉斯一家,法院无证据宣判卡拉斯有罪。伏尔泰为卡拉斯案的平反辩护。这说明伏尔泰() A.维护人权,追求公平 B

32、.是虔诚的加尔文教徒 C.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D.具有人文主义宗教观,答案A根据材料可知,伏尔泰反对对安东尼的无证判罪,这说明伏尔泰维护人权,追求公平,故选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伏尔泰的宗教信仰,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2.(2018广东深圳一模,33)卢梭认为:“主权既然不外是公意的运用,所以就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自己。”据此可知,卢梭意在强调() A.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B.代议制有其合理性 C.人民主权应该是相对的 D.公共意志高于法律,答案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卢梭认为,主权是不可转让的,只能够“由

33、其自己来代表自己”。该思想是在强调个人在国家权力中的主体地位,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信息强调个人权利的不可转移,故C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公共意志与法律的关系,故D项错误。,3.(2018福建莆田一模,33)法国思想家狄德罗说:“在宗教问题上,怀疑远不是不敬神的行为,而应当被看做好事情。因为怀疑是由于一个人谦卑地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并且是由于害怕误用理性以得罪上帝而产生的。”这表明,狄德罗() A.提倡自然科学研究 B.刻意表现个人情感 C.坚持理性主义精神 D.彻底否定神学理论,答案C从材料信息看,狄德罗认为,“怀疑”是由于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是由于害怕误用理性”而产生的

34、,这说明其坚持理性思考,做出理性的判断,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自然科学研究,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了理性思考而非表现个人情感,故B项错误;D项中的“彻底否定”表述过于绝对,排除。,4.(2018山东菏泽一模,34)法国启蒙学者博马舍在剧作中为老贵族巴尔多洛安排了这样一段台词:“我们这个时代产生过什么东西值得赞扬?尽是些胡说八道的东西,地心引力、电气、种牛痘、百科全书、信教自由、思想自由。”这反映出在当时的法国() A.启蒙运动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B.启蒙思想推动了近代科学发展 C.出现了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 D.新旧思想之间存在激烈的斗争,答案D从材料信息看,老贵族巴尔多洛把“地心

35、引力、电气、种牛痘、百科全书、信教自由、思想自由”视为胡说八道的东西,这说明旧贵族对新科学、新思想的不满,反映出当时的法国新旧思想之间存在激烈的斗争。故选D项。A项与史实不符;近代科学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地心引力、电气、种牛痘、百科全书”并未体现追寻理想世界,故C项错误。,5.(2017全国百所名校冲刺一,33)孟德斯鸠在波斯人信札中讲述了一个“穴居人”的故事:在那里,人们“以正义待人”,财产“永远混在一起”,人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田园生活。这说明孟德斯鸠() A.主张回归自然 B.反对教会特权 C.追求社会平等 D.倡导权力制约,答案C 从材料信息“人们以正义待人,

36、财产永远混在一起”可知,孟德斯鸠追求社会平等,故选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主张回归自然、反对教会特权和倡导权力制约,排除A、B、D三项。,6.(2017湖南衡阳一联,33)卢梭在其名著忏悔录中指出:“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这说明卢梭() A.带有浪漫主义的倾向 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答案A从材料信息可知,卢梭主张不能完全依靠理性,这体现了其浪漫主义的倾向,故选A项。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C项;启蒙思想的旗帜是理性主义,卢梭这段话主张不能完全依靠理性,故D项错误。,7.(2016广东深圳一调,33

37、)康德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都须受到批判。”这里“批判”的本意是强调() A.批驳否定B.批评指正 C.质疑分析D.理解同情,答案C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因此“批判”的本意是强调质疑分析,理性思考,故C项正确。,B组20162018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 时间:40分钟分值:75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8广东一模,33)意大利哲学家皮科(14631494)认为:“人性并非自出生就已被决定,上帝并不用铁的必然法则来束缚人,而是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皮科的本质意图是() A.质疑宗教信仰以提升人的主体地位 B.肯定人性以转

38、化人感知世界的视角 C.否定上帝权威以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D.批判君主专制以推动人文精神发展,答案B从材料信息“上帝并不用铁的必然法则来束缚人,而是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可知,皮科肯定人性,用人的眼光而非神的眼光认识世界,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质疑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否定上帝权威,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批判君主专制对人文精神的影响,故D项错误。,解题思路注意关键信息“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联系15世纪时欧洲社会思潮解答。,2.(2018清华大学学术能力2月测试,31)16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认为,国家主权是作为一种脱离社会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统治力量而出现

39、的,是不可分割和转让的永久权力,并强调君主拥有一切权力的同时其权力也是有限的。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优越性 B.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 C.宗教改革的深刻影响 D.限制君权的必要性,答案B从材料信息可知,博丹认为,国家主权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统治力量,是不可分割和转让的永久权力,这反映了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故选B项。根据材料中“君主拥有一切权力的同时其权力也是有限的”可知A项表述不当;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宗教改革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D项。,解题思路注意关键信息国家主权“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含义,分辨备选项含义解答。,3.(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五,33)卡西尔在启蒙哲学中指

40、出,“18世纪哲学不满足于把分析仅仅当作获得数理知识的伟大的思想工具,它还把分析看作所有一般思维之必需的、不可或缺的工具。这种观点在18世纪中叶获得了胜利”。这说明() A.启蒙思想摧毁了封建神学 B.哲学研究转向对社会的关注 C.理性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D.启蒙哲学基于自然科学发展,答案D从材料信息看,18世纪的哲学认为,“分析”不仅仅是获得“数理知识”(即自然科学)的工具, 也是“所有一般思维之必需的”,即理性分析也是启蒙思想的基础,这说明启蒙哲学基于自然科学发展。故选D项。,解题思路认真阅读材料,提炼其中的主旨。,4.(2018河南洛阳二模,32)“沙龙”一词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

41、客厅,后来逐渐成为文人和艺术家讨论文学、艺术、哲学或时事的社交场所。17世纪出现于法国,主要给文人讨论文学艺术提供场所,18世纪则开始趋向哲学性质,法国沙龙宣扬思想和言论自由,成为思想家等社会精英相聚和交流的重要场所。18世纪法国沙龙的盛行() A.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B.体现了民众民主意识增强 C.反映了贵族势力日趋走向没落 D.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答案A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进入高潮。从材料信息看,法国沙龙宣扬思想和言论自由,这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发展,故选A项。材料信息未涉及民众民主意识如何,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贵族势力的发展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沙龙盛行与

42、法国大革命的关系,故D项错误。,解题思路注意时间信息“18世纪”,联系当时法国社会思潮解答。,5.(2018福建质检,33)18世纪出版的百科全书由哲学家狄德罗、数学家达郎贝尔、博物学家布丰、政论家卢梭和孟德斯鸠等共同参与编撰。他们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再以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公众。这体现了() A.自然科学逐渐摆脱神学束缚 B.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的融合 C.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 D.科普教育与科学救国的统一,答案C材料中百科全书整理了18世纪的启蒙思想和科学成果,以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公众,这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故选C项。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使自然科学逐渐摆脱神学束缚,故A项错误;

43、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技术应用,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科学救国,故D项错误。,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B项。审题不清导致失误,技术应用题干并未涉及。,6.(2018福建龙岩一模,33)1791年法国玛丽戈兹发表妇女和女性公民权宣言,呼吁将1789年人权宣言中授予男性公民的权利同样给予女性,遭到革命领导者们的拒绝。可见当时的法国() A.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异常活跃 B.男女平等的主张获得广泛的支持 C.公民人身权利缺乏法律保障 D.天赋人权理念未能得到真正实施,答案D从材料信息可知,1791年时,革命领导者并不认同女性与男性公民拥有同样的权利,这说明当时的法国天赋人权理念未能得到真正实施,故选D项。材料

44、信息无法体现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程度,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出男女平等主张并未得到广泛支持,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只能说明女性未得到与男性公民相同的权利,无法说明公民人身权利缺乏法律保障,故C项错误。,解题思路女性能够拥有和男性公民一样的权利吗?革命领导者并不认同女性与男性公民拥有同样的权利说明了什么?理解到这一点,问题迎刃而解。,7.(2017安徽合肥二模,33)“他们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他们认为人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材料中“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 A.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 B.促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否定了宗教

45、神学观念 D.否定一切权威崇尚理性,答案A材料信息反映了文艺复兴的兴起,“他们”属于人文主义者。文艺复兴运动冲击了宗教神权的束缚,故选A项。B项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文艺复兴并非否定宗教神学,故C项错误;D项属于启蒙运动的影响,排除。,解题思路注意关键信息“他们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人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8.(2017山东菏泽一模,33)但丁在论世界帝国一书中指出,公民不为他们的代表而存在,百姓也不为他们的国王而存在;相反,代表倒是为公民而存在,国王也是为百姓而存在。材料反映出但丁() A.鼓励公民追求生存自由 B.重视公民的政治权利 C.驳斥了“民贵君轻

46、”思想 D.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权利,答案B从材料信息可知,但丁认为,公民不为他们的代表而存在,代表为公民而存在,这反映出但丁重视公民的政治权利,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鼓励公民追求生存自由,故A项排除;C项明显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权利,故D项排除。,误区警示本题易错选A项。审题不清而导致判断失误。,9.(2017天津河东一模,3)排巫运动发生在近代早期的欧洲,15801660年间是排巫运动最狂热的时期。期间,许多人被迫害致死,其中95%是女性,多为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排巫运动的发生表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欧洲() A.科学精神高涨 B.需要继续进行反教会斗争 C.人文精

47、神增强 D.仍然缺乏理性精神,答案D从材料信息可知,排巫运动使许多人被迫害致死,其中多为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反映了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缺乏,故C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科学精神,故A项排除;排巫运动未必是由教会发起的,故B项排除。,解题思路难道“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就可以迫害吗?明白这一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10.(2017山东日照模拟,32)14世纪晚期起,英国牛津大学神学教授威克利夫等人不顾教会禁令,将圣经译成英文,并大量选用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用语,使英文版圣经广为传播。这一行为() A.强化了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 B.有利于摆脱教会的精神控制 C.促使宗教融入民众日常生活 D.冲击了君

48、权神授的专制思想,答案B以本土化、世俗语言译成的英文版圣经取代拉丁文版圣经,有利于摆脱教会的精神控制,故选B项。威克利夫只是将拉丁文版圣经翻译成英文版,并没有强化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本来就融入并控制着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故C项错误;圣经语言的转换并不能对君权神授思想造成冲击,故D项错误。,解题思路英文版圣经更方便英国普通人阅读,对天主教会会产生什么影响呢?,11.(2017山东济宁3月,33)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真正的统治权力应当属于全体人民,只有符合全体人民意愿的政府才是唯一合法的政府。其理论() A.符合当时社会阶级关系实际 B.借鉴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成

49、功经验 C.体现出其民主理念的激进性 D.被奉为代议制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答案C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从材料信息看,卢梭认为,只有符合全体人民意愿的政府才是唯一合法的政府,这体现出其民主理念的激进性,故C项正确。该理论并不符合当时社会阶级关系实际,故A项错误;题干卢梭的理论并未借鉴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成功经验,故B项排除;代议制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分权制衡,故D项错误。,命题评审试题紧扣卢梭的思想主张,体现了其民主理念的激进性。,12.(2016湖南十三校二联,33)孟德斯鸠说:“如果一国的法律认为应该容忍好几种宗教的话,那么法律也就必须要求这些宗教互相容

50、忍。一切受到压制的宗教,自己必将成为压制异教的宗教。因为当一种宗教侥幸而脱离了压迫的时候,它就要立即攻击曾经压迫它的其他宗教。”这段话() A.论述宗教自由在法律上的必要性 B.探讨宗教信仰和法律的相互依存关系 C.论证宗教迫害存在的必然性 D.主张法律要为宗教服务,答案A根据“如果一国的法律认为应该容忍好几种宗教的话,那么法律也就必须要求这些宗教互相容忍”可知孟德斯鸠认为法律应保护宗教自由。故A项符合题意。,方法技巧解答文字材料型选择题时,既要分析哪些是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又要分析哪些是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的选项,在本题中,B、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与史实不符。,13.(2018河北石家庄二

51、检,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世纪当科技革命出现时,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热情地赞同通过科学追求“知识与技能”,但他同时指出,这种追求应该“谦卑和仁慈”地进行,不是“为了心情的愉悦,或为了竞争,或为了比别人优越,或为了利益、名誉、权力或为了生命的利益和价值”,并提醒人们注意科技的潜在性,提防它的危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二、非选择题(共27分),答案评分标准: 论题(3分),史实与论证(8分,运

52、用2个与题目相关的具体史实加以论证),结论与论题一致,1分。 示例:人文精神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进行阐述,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观念,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人文精神产生和发展,并推动了古希腊自然科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学科分类的思想,其物理学的思想深刻塑造了中世纪的学术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近代自然科学勃然兴起,出现了哥白尼、伽利略等杰出的科学家。 总之,人文精神是科学

53、技术进步不可或缺的条件。,解析注意限定信息是“人文精神”“科学技术”,联系思想进步与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世界史中人文主义不同发展阶段对科技的影响。拟出论题,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至少应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阶段表述。注意论题明确,史实正确,论述合理,逻辑严密。,失分警示审题时要注意“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要紧紧围绕所拟主题进行论述,注意史论结合。,14.(2017山东潍坊3月,40,15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伏尔泰歌颂理想,推崇文明,希望在清除迷信的“神学宗教”之后,建立起充满理性、自然和道德的“理性宗教”。他认为朱熹理学是“理性宗教”的楷模,是唯以德教人,“无需

54、求助于神的启示”。他在查第格这部哲理小说中说,中国的“理”或所谓“天”,既是“万物的本原”,也是中国“立国古老”和文明“完善”的原因。他觉得中国人“是在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这种以道德规范为准则,使天赋与理性、文明的发展与理性的进步及历史的前进相统一的“理性宗教”是伏尔泰坚定不移的信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推崇朱熹的哪些思想。他为什么推崇朱熹的思想?(15分),答案(2)思想: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倡导格物致知;强调社会伦理道德建设;重视自然探索;崇尚自然和谐。(7分)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反宗教神学、封建专制的需要;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儒学传入西方,影响巨大;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内涵丰富。(8分),解析(2)从材料中“理性宗教”的内涵入手,联系理学的相关内容回答“思想”。从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入手,联系当时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自然科学发展等回答“原因”。,解题思路(2)在回答第一小问时,注意立足材料信息,同时联系朱熹的思想内容。在回答第二小问时,要注意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入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