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Ⅰ)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5 细胞呼吸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168974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84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课标Ⅰ)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5 细胞呼吸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新课标Ⅰ)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5 细胞呼吸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新课标Ⅰ)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5 细胞呼吸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Ⅰ)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5 细胞呼吸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Ⅰ)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5 细胞呼吸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5细胞呼吸,高考生物 (新课标专用),考点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1.(2018课标全国,5,6分)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五年高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影响植物细胞呼吸方式的主要因素是O2含量,细胞呼吸方式与光照强度无关,黑暗状态下植物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能量在食物链上传递的过程中,一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

2、能形式散失,B正确;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酒精或乳酸,C错误;植物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ATP合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有ATP合成,D正确。 解题技巧快速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看反应物:若消耗O2,则一定存在有氧呼吸。二看生成物:若生成水,则一定存在有氧呼吸;若生成酒精或乳酸,则一定存在无氧呼吸;若无CO2释放,则一定为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2.(2018天津理综,5,6分)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 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 活化酵母菌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的O2和CO

3、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 C.若降低10 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呼吸方式的相关知识。由题图可知,t1t2,培养液中O2的下降速率变慢,说明O2的消耗速率降低,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确;t1t3,酵母菌产生CO2速率基本不变,此时间段内,有氧呼吸强度逐渐减弱,无氧呼吸强度逐渐增强,所以在单位时间内要产生等量CO2,无氧呼吸需消耗更多的葡萄糖,B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酵母菌在最适温度

4、下培养,若降低10 培养,则会引起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引起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变慢,致使培养液中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延长,C错误;因为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中含有酵母菌呼吸产生的酒精,所以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规律方法酵母菌呼吸类型的判断 (1)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2)CO2产生量等于O2消耗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3)CO2产生量大于O2消耗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多余的CO2来自无氧呼吸; (4)酒精产生量小于CO2产生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多余的CO2来自有氧呼吸。,3.(2016北京理综,2,6分)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

5、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 A.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 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 D.需要酶的催化,答案D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生成ATP,A错误。无氧呼吸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ADP转化成ATP需要能量的输入和ATP合成酶的催化,C错误、D正确。 解题关键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故此题可转化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阶段中,哪些过程可生成ATP。,4.(2016上海单科,15,2分)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 酒精乳酸CO2H2OATP A

6、.B.C.D.,答案D由题意可知,白肌细胞的呼吸方式有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两种,因此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CO2、H2O、ATP、乳酸。,5.(2014天津理综,2,6分)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和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答案D分析示意图,过程应为有氧呼吸,它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过程应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它发生的场所是真核细胞的叶绿体、原核细胞的细胞质或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细胞中;

7、过程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中,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过程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CO2;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H,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也能产生H,但过程产生的H用于还原O2,过程产生的H用于还原C3。 解题关键准确判断过程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6.(2013课标,3,6分,0.615)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有氧呼吸、无

8、氧呼吸的相关知识。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菌细胞中的拟核中包含原核生物主要的遗传信息,编码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的基因也在拟核中;破伤风芽孢杆菌为厌氧菌,适宜生活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 H2O,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7.(2009全国,1,6分)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答案D细胞呼吸是活细胞都进

9、行的一项生命活动,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8.(2012课标,29,11分)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再通过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

10、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mg粒-1d-1。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原因是。,答案(1)葡萄糖呼吸(或生物氧化)(2)729626.5(3)22(4)下降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胚乳的作用。(1)胚乳是玉米种子贮存营养的结构。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的淀粉最终被水解为葡萄糖,再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2)呼吸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种子干重减少越多,从图可知,7296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204.2-177.7=26.5 mg。(3)胚乳干重减少

11、量与萌发种子干重减少量差值最大时,胚乳营养转化为幼苗组成物质的速率最大。符合该特点的时间段为96120小时(一天),该时间段内,胚乳干重减少量为118.1-91.1=27 mg,而萌发种子干重减少量仅为177.7-172.7=5 mg,即胚乳中22 mg营养物质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转化速率为22 mg粒-1d-1。(4)由于黑暗环境中萌发的种子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故种子干重仍呈下降的趋势。,考点2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 1.(2018课标全国,4,6分)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

12、慢 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 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水与细胞代谢的关系。种子风干后细胞内的自由水含量减少(结合水含量基本不变),使细胞呼吸减弱,有机物的消耗减慢,A、D正确,C错误;风干种子的水分减少,在缺水环境中,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B正确。 疑难突破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代谢、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偏高时,代谢旺盛,但植物抗逆性差;该比值偏低时,代谢强度低,但植物的抗旱、抗寒等抗逆性强。,2.(2017海南单科,7,2分)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

13、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 B.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 C.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不同,答案C分生组织细胞的代谢旺盛,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大,A错误;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细胞可能进行产物是乳酸的无氧呼吸,B错误;影响有氧呼吸的因素有O2浓度和温度等,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C正确;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的O2与释放的CO2摩尔数相同,D错误。 易错警示代谢越旺盛的细胞,呼吸速率越大;无氧呼吸有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和产生

14、酒精的无氧呼吸两种,前者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3.(2015安徽理综,29,9分)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 和0.5 )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 (1)由图可知,与25 相比,0.5 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 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 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 和0.5 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

15、2浓度。,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生成速率。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a.;b.。,答案(1)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CO2O2 (2)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解析(1)该实验测定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即呼吸速率,与25 相比,0.5 时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较低,故呼吸速率较低;由于果实进行细胞呼吸需消耗O2释放CO2,所以该密闭容器中CO2浓度越来越高,O2浓度越来越低,故该实验还可通过检测O2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2)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选取果实的成熟度还应一致,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

16、果的影响;根据实验设计的重复性原则,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还应在每个温度条件下设置多个实验组进行平行重复实验。 方法技巧评价实验方案的合理与否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有无对照、是否是单一变量、实验选材是否合理、实验步骤是否科学、检测手段是否正确、结果结论是否准确无误。,4.(2014海南单科,26,10分)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在1224 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其产物是。 (2)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主要原因是。 (3)胚根长出后,

17、萌发种子的呼吸速率明显升高。,答案(1)无氧细胞质基质CO2和乙醇(2)减少在此期间只有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没有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3)有氧,解析(1)分析题图,第1224 h期间,种子的O2吸收量很少,却释放很多CO2,表明此阶段呼吸方式主要为无氧呼吸。豆科植物种子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酒精和CO2。(2)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下降。(3)胚根长出后,O2吸收明显增多,这说明有氧呼吸速率明显提高。,考点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1.(2018上海静安二模,15)下图是细胞呼吸过程,、代表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

18、,至代表生理过程,甲、乙代表物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I和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和H+ C.释能最多,释能最少 D.位于线粒体基质中,A组20162018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三年模拟,答案B据图分析,表示细胞质基质,表示线粒体基质,表示线粒体内膜,A、D错误;甲表示丙酮酸,乙表示H+,B正确;图示三个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最多,C错误。,2.(2018上海崇明二模,10)用“”表示“无”,“”表示“有”。下列关于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 B. C.,D.,答案D乳酸发酵的产物是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的ATP;酒精发酵的产物是酒

19、精和CO2,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的ATP,D正确。,3.(2018山东泰安期末,12)下图是人体内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在有氧条件下,过程将受到抑制 C.与过程相比,能够彻底分解有机物 D.过程产生的ATP最多,过程需要水的参与,答案C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故人体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A错误;分别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氧条件下,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受抑制,B错误;为有氧呼吸,为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可以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C正确;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三

20、阶段,产生的ATP最多,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水的参与,D错误。,4.(2018山西实验中学学业监测,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B.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C.所有的活细胞都要进行细胞呼吸 D.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答案A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有些原核生物如蓝藻和硝化细菌没有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细胞呼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所有活细胞都要进行细胞呼吸,C正确;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其中第一、二阶段产生少量的ATP,第三阶段产生大量的ATP,D正确。,5

21、.(2018广东肇庆二模,2)在人体细胞的呼吸过程中,下列变化不一定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是 A.丙酮酸的生成B.丙酮酸的转化 C.乳酸的生成D.CO2的生成,答案D丙酮酸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转化是指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即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B、C错误;人体细胞只有在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时才能产生CO2,发生在线粒体基质,D正确。,6.(2018湖南长沙铁路一中二模,11)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H的产生和消耗均在线粒体内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需呼吸酶不完全相同 C.细胞呼吸释放的

22、能量只有一部分转移到ATP中 D.没有线粒体的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答案A真核生物有氧呼吸过程中H产生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消耗于线粒体内膜,A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催化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酶相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的酶不同,B正确;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只有一部分转移到ATP中,大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C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但没有线粒体的某些原核生物也可能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7.(2018山西太原期末,23)选取体长、体重一致的斑马鱼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其中训练组每天进行运动训练(持续不断驱赶斑马鱼游动),对照组不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分别

23、测量两组斑马鱼在静止时及相同强度运动后的肌肉乳酸含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是由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转化形成的 B.静止时斑马鱼所需ATP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 C.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 D.运动训练可降低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答案C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静止时斑马鱼的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B错误;运动后训练组乳酸含量较对照组低,说明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C正确;训练组静止时乳酸含量与对照组基本相同,说明运动训练不影响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D错误。,

24、8.(2017福建三明一中期中,26)“格瓦斯”是由酵母菌和乳酸菌双菌发酵的传统谷物发酵饮料。传统做法是采用俄式大面包为基质,加入菌种发酵生成含有微量乙醇、一定量的CO2以及丰富的有机酸的物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酵过程需要密闭条件 B.两菌种的细胞呼吸方式相同 C.CO2由两菌种共同产生 D.两菌种细胞呼吸的场所均只为细胞质基质,答案A酵母菌的发酵和乳酸菌的发酵均需要密闭条件,A正确;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两菌种的呼吸方式不同,B错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C错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错误。,9.(2018河南信阳

25、六中摸底,32)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问题。 (1)观察正常细胞中的线粒体可用染色,被染色的细胞一般(答“是”或“不是”)处于生活状态。 (2)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人体骨骼肌细胞进行细胞呼吸,葡萄糖分解过程中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分别是;氧气充足和不足情况下,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分别是。 A.等于1、小于1B.等于1、大于1 C.等于1、等于1D.大于1、大于1 (3)若某酵母菌的线粒体均遭“损伤”,则该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其通过方式转运到细胞外。,答案(1)健那绿是(2)CB(3)酒精和二氧化

26、碳自由扩散,解析(1)观察正常细胞中的线粒体可用健那绿染色,被染色的细胞一般处于生活状态。(2)平静状态时人体骨骼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吸收的O2量与释放的CO2量相等;剧烈运动时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因此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只来自有氧呼吸,吸收O2与释放CO2的量相等,所以不论是在平静状态下还是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人体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都是1。在氧气充足情况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在利用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CO2 摩尔数与消耗的O2 摩尔数的比值是1;在氧气不足情况下,酵母菌同

27、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但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在利用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CO2 摩尔数与消耗的O2 摩尔数的比值大于1。(3)若某酵母菌的线粒体均遭“损伤”,该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而进行无氧呼吸,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其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转运到细胞外。,考点2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 10.(2018山西太原期末,16)下列生产措施或生活中所涉及的细胞呼吸有关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倡慢跑,可避免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乏力 B.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的过程中,pH发生变化是其死亡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C.无氧环境中有利于水果和

28、蔬菜的保存 D.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目的是通过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胞呼吸,答案C提倡慢跑,可避免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乏力,A正确;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的过程中,pH发生变化是其死亡率上升的原因之一,B正确;无氧环境中细胞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不利于水果和蔬菜的保存,C错误;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目的是通过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正确。,11.(2018河南第三次联考,3)细胞呼吸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B.中耕松土、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

29、细胞呼吸 C.细胞呼吸的每个阶段都会合成ATP,生物体内合成ATP的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 D.低氧、零上低温有利于贮存水果、蔬菜,其原理都是降低了细胞呼吸,答案C夏季连续阴天,大棚种植中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A正确;中耕松土、稻田定期排水都是为了增加土壤中氧含量,有利于植物根细胞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中各个阶段都能合成ATP,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合成ATP,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也能合成ATP,C错误;水果、蔬菜保鲜需要的条件是:零上低温、低氧和一定湿度,主要目的是既降低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消耗,也减少水分的

30、蒸发散失,D正确。,12.(2018福建泉州一模,1)下列有关生命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鱼在夏季的黎明时分常常浮头,原因是黎明时分水中溶解氧不足 B.微生物难以在腌制的肉上繁殖,原因是死亡的细胞不能为微生物提供养分 C.带芽插条比无芽插条容易生根,原因是插条上的芽能够产生生长素 D.破伤风杆菌易在锈钉扎过的伤口深处繁殖,原因是伤口深处氧气缺乏,答案B经过一夜的呼吸消耗,夏季黎明时分水中溶解氧比较低,此时鱼常常浮头,A正确;微生物难以在腌制的肉上繁殖,原因是腌制时外界溶液渗透压很高导致微生物渗透失水而死亡,B错误;芽能够产生生长素,一定浓度生长素能促进插条生根,带芽插条比无芽插条容易生根

31、,C正确;破伤风杆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容易在锈钉扎过的伤口深处繁殖,D正确。,13.(2017广东深圳一模,5)松土是农作物栽培的传统耕作措施。相关看法不合理的是() A.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B.能加快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中有机物的分解 C.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 D.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答案D松土可增加土壤缝隙中空气的含量,使植物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促进植物根系对无机盐的吸收,A正确;松土透气有利于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能加快枯枝落叶、动物遗体和粪便等中有机物的分解,B正确;松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32、,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C正确;松土可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增加二氧化碳排放,D错误。 解题关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呼吸作用的特点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产生活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14.(2018河南漯河高级中学二模,7)下图是探究小鼠在不同温度下呼吸速率(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表示)的实验装置,打开夹子A,可使水检压计左右水平;关闭夹子A,用注射器向广口瓶中注入5 mL O2,水检压计左侧液面升高,记录左右液面重新相平时所用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注射器向广口瓶中注入5 mL氧气后要立刻关闭夹子B,B.测定小鼠的呼吸速率需要多次重复进行,最

33、后取平均值 C.小鼠在25 时的呼吸速率高于10 时的呼吸速率 D.NaOH的作用是排除小鼠呼吸产生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答案C用注射器向广口瓶中注入5 mL氧气后要立刻关闭夹子B,否则氧气袋及注射器中的氧气会影响实验结果,从而不能保证广口瓶内的气体变化只是由小鼠的呼吸作用引起的,A正确;测定小鼠的呼吸速率要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需要多次重复实验,最后取平均值,B正确;小鼠为恒温动物,为保持体温,在10 时,代谢加强,呼吸速率大于25 时的呼吸速率,C错误;NaOH的作用是排除呼吸产生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使实验中气体的变化仅为氧气的变化,D正确。,1.(2018河北邢台第一次月考,27

34、)下列细胞中,其无氧呼吸过程会产生乳酸的是() A.加入活性酵母菌的湿面团 B.百米跑决赛时运动员的骨骼肌细胞 C.密闭塑料袋中苹果的细胞 D.长时间浸入水中的洋葱根尖细胞,B组20162018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 (时间:45分钟分值:8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答案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错误;运动员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B正确;苹果细胞和洋葱根尖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C、D错误。 名师点拨不同生物的无氧呼吸产物不同是因为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不同。大部分植物和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高等动物、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

35、乳酸菌等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2.(2018山西实验中学、南海桂城中学联考,9)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谷氨酸棒状杆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蓝藻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产物完全不同,答案D谷氨酸棒状杆菌属于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与蓝藻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B正确;破伤风芽孢杆菌属于厌氧菌,适宜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C正确;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产物均有二氧化碳,D错误。,3.(2018安徽皖南八校一模,7)下列有关细胞代谢过程的叙述,正

36、确的是() A.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各反应阶段均能生成少量的ATP B.运动时,肌肉细胞中ATP的消耗速率远高于其合成速率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消耗H的过程都伴随着ATP含量增加 D.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答案D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没有ATP产生,A错误;运动时,肌肉细胞内ATP的生成与消耗始终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线粒体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H并生成大量ATP,叶绿体中暗反应C3的还原需要消耗H和ATP,C错误;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有机物的消耗减少,D正确。,4.(2018江西百所名校第一次联考,10)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

37、有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都直接来自细胞呼吸 B.可用酸性重铬酸钾鉴定乳酸菌的无氧呼吸方式 C.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既无CO2产生又无能量生成 D.细胞中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都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答案C并非所有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都直接来自细胞呼吸,如暗反应所需能量来自光反应合成的ATP,A错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只可鉴定酒精,不可鉴定乳酸,B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无CO2产生,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无能量生成,C正确;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错误。 知识拓展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规律分析 (1)从物质变化方面分析 有氧呼吸和无

38、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有相同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和H。 有氧呼吸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O2和水,无氧呼吸中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变为乳酸或酒精和CO2。 有氧呼吸过程中的H来自葡萄糖和水,无氧呼吸过程中的H只来自葡萄糖。 (2)从能量变化方面分析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能释放能量,合成ATP,其中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 无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5.(2018广东揭阳一模,2)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段为有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

39、量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因为乳酸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答案Dac段和cd段都有O2消耗,也有乳酸产生,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存在,A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肌肉细胞呼吸CO2产生量始终等于O2消耗量,B错误;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少部分释放出来,大部分储存在不彻底的分解产物中,C错误;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则会因乳酸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D正确。 易错点拨人体剧烈运动时,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供能,无氧呼吸只是辅助供能方式,且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没有二氧化碳。,6.(2018天津和平一模,3)下图表

40、示某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224 h期间,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 B.曲线相交时,有氧呼吸速率与无氧呼吸速率相等 C.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相对不变 D.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答案D1224 h期间,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此时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强度,A错误;曲线相交时,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此时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当胚根未长出时,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还要消耗有机物,有机物总量下降,C错误;从图看出胚根长出后,耗氧量迅

41、速增加,说明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D正确; 方法技巧该植物种子有氧呼吸中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无氧呼吸不消耗O2,产生CO2。据此可判断12 h24 h,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胚根长出后,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当吸收的氧气量等于呼出二氧化碳的量时,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7.(2018河南洛阳一模,7)呼吸商(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商的关系。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呼吸商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B.B点有氧呼吸的强度大于A点有氧呼吸的强度 C.为了减少有

42、机物的损耗,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再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答案B在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这说明呼吸商为1时,只进行有氧呼吸,当呼吸商大于1时存在无氧呼吸。故呼吸商越大,细胞无氧呼吸越强,有氧呼吸越弱,B点的有氧呼吸强度要大于A点有氧呼吸的强度,A错误、B正确;C点时呼吸商为1,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有机物消耗较多,C错误;有氧呼吸强度随氧分压增大而增强,但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D错误。 方法技巧细胞呼吸仅消耗葡萄糖时,CO2释放量/O2的吸收量=1时,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CO2释放量/O2的吸收量1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存在,

43、CO2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差值为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二、非选择题(共38分) 8.(2018河南安阳二模,29)如图是小麦果实的结构及其发育的模式图,图中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萌发初期,小麦胚乳被包裹在果皮和种皮内(氧气无法进入),淀粉在物质A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过程中除最终产生热量外,还产生(至少答出两种)等物质。若用一定浓度的(填激素名称)处理,则小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产生物质A。 (2)萌发时,胚乳中的部分有机物供胚发育成幼苗,在此过程中,胚细胞经过形成幼苗。假设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来自胚乳。已知1 d内每粒小麦种子胚乳干重减少7.

44、1 mg,每粒萌发种子干重减少3.6 mg,则该段时间内每粒种子的有机物转化速率为,mg/(粒d)。 (3)已知小麦种子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在萌发后期发现,小麦种子在单位时间释放的CO2量多于O2吸收量,原因是。,答案(1)CO2、酒精(和ATP)赤霉素(2)(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3.5(3)萌发后期小麦种子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解析(1)萌发初期,小麦胚乳被包裹在果皮和种皮内(氧气无法进入),可推知此时图中的过程表示无氧呼吸,葡萄糖经无氧呼吸过程除最终产生热量外,还产生CO2、酒精(和ATP)等物质;淀粉在物质A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可推知物质A是淀粉酶,若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则

45、小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产生-淀粉酶。(2)种子萌发时,胚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幼苗;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种子的有机物总量在减少,且每粒萌发种子干重减少量=种子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假设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来自胚乳,则1 d内每粒种子的有机物转化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种子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7.1-3.6=3.5(mg),因此,该段时间内每粒种子的有机物转化速率为3.5 mg/(粒d)。(3)根据第(1)小题可知,萌发的小麦种子细胞呼吸底物是葡萄糖,则有氧呼吸时消耗的O2量=释放的CO2量,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物是酒精和C

46、O2。萌发后期小麦种子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以,小麦种子在萌发后期单位时间释放的CO2量多于O2吸收量。 解后反思种子的有机物转化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种子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9.(2018全国百所名校第四次联考,29)著名科学家奥托瓦博格提出:“为什么癌细胞大量消耗葡萄糖却不能高效产能?”该疑问被称为“瓦博格效应”。为解决该疑问,科学家对大量癌细胞做了研究。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9分) (1)由于无氧呼吸产能较少,有科学家提出“瓦博格效应”是由缺氧导致的。为验证该结论,科学家将癌细胞放入克服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培养,发现,因此,否定了该推论。 (2)研究发现,癌细胞会选择性地抑制

47、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或使其部分缺失,从而间接抑制,同时可推断癌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阶段。 (3)进一步研究发现,癌细胞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受抑制或部分缺失会激活癌细胞无限增殖,为验证该结论,可将重新引入癌细胞,对该癌细胞进行培养,若,则符合该推论。,答案(1)(氧气充足条件下)癌细胞依然不能高效产能(2)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细胞呼吸第一(3)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癌细胞增殖受抑制或者不增殖,解析(1)为验证“瓦博格效应是由缺氧导致的”推论的正确与否,可将癌细胞放入氧气充足条件下培养,如果癌细胞依然不能高效产能,则说明此推论不成立。(2)癌细胞选择性地抑制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

48、(MPC)或使其部分缺失,将影响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同时可推断癌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第一阶段。(3)据题干信息分析,为验证该结论,可将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重新引入癌细胞,对该癌细胞进行培养,若癌细胞增殖受抑制或不增殖,则符合该推论。,10.(2018安徽滁州期末,29)一项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最新研究发现,乳酸并不仅仅是缺氧情况下的代谢产物,它与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一样,是关键的能量载体,甚至比这些主要功能更为重要。回答下列问题:(9分) (1)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时,乳酸的产生场所是。无氧呼吸(填“主要在第一阶段”“只在第一阶段”或“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

49、成少量的ATP。乳酸的增加对血浆pH影响不大的原因是。 (2)若要研究乳酸在能量供应中所占的比例,可采用法跟踪乳酸、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在血液循环中的流量。 (3)研究人员发现小鼠在禁食状态下,除大脑以葡萄糖作为主要能源物质以外,其他组织细胞中参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几乎为零,而乳酸等物质则约占一半,由此说明。 (4)在适宜的条件下,用等量的分别以葡萄糖和乳酸为能源物质的细胞培养液分别培养等量的肺癌细胞,一段时间后,统计两组中,以探究葡萄糖或乳酸是肺癌细胞的主要营 养来源。,答案(1)细胞质基质只在第一阶段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2)同位素标记(3)禁食状态下大多数葡萄糖通过转化为乳酸的形式参与细胞呼

50、吸(4)肺癌细胞的数量,解析(1)人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乳酸;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可以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ATP,而第二阶段不能释放能量;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所以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不会导致血浆pH的明显变化。(2)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跟踪乳酸、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在血液循环中的流量,以研究乳酸在能量供应中所占的比例。(3)根据题意分析小鼠在禁食状态下,除大脑外的其他组织细胞消耗葡萄糖的量很少,而能源物质中乳酸等物质约占一半,说明禁食状态下大多数葡萄糖通过转化为乳酸的形式参与细胞呼吸。(4)根据题意分析,自变量是能源物质的种类(葡萄糖和乳酸),分别用含有两种能源物质的培养液培

51、养肺癌细胞,一段时间后,统计两组中肺癌细胞的数量,肺癌细胞明显增加的培养基中的能源物质就是其主要营养来源。 易错警示人体细胞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一阶段葡萄糖产生丙酮酸、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反应生成乳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11.(2018河南濮阳一模,29)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在光照和高O2与低CO2情况下进行的生化过程如图所示,科学家将这一过程称为光呼吸,以区别于黑暗环境中的细胞呼吸。现以小麦细胞为研究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0分) (1)小麦在黑暗环境中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是。如果将空气中的氧标记成18O2,18O首先出现在(填物质名称)中。

52、(2)光呼吸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相比,两者均利用了作为原料;除图中所示物质及酶外,后,者生成最终产物还需要(填物质名称)的参与。 (3)为探究光呼吸的产物与场所,请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设计实验,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答案(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水 (2)C5H和ATP (3)实验思路:甲组,将小麦细胞置于光照较强和C18O2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18O出现的场所及物质。乙组,将小麦细胞置于光照较强和18O2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18O出现的场所及物质。预期实验结果:甲组中的18O出现在叶绿体基质中,在糖类中可检测到18O

53、。乙组中的18O出现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基质中,在CO2和糖类中均可检测到18O。,解析(1)小麦在黑暗环境中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如果将空气中的氧标记成18O2,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因此18O首先出现在水中。(2)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光呼吸和暗反应都利用了C5为原料,暗反应除需要二氧化碳、酶等条件外,还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的参与。(3)探究光呼吸的产物与场所的实验思路为甲组:将小麦细胞置于光照较强和C18O2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18O出现的场所及物质。乙组:将小麦细胞置于光照较强和18O2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18O出现的场所及物质。预期实验结果:甲组中的18O出现在叶绿体基质中,在糖类中可检测到18O;乙组中的18O出现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基质中,在CO2和糖类中均可检测到18O。 知识拓展在高CO2的条件下,五碳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接着参与卡尔文循环,生成糖,该过程为暗反应;在高O2条件下,五碳化合物与氧气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参与卡尔文循环生成糖,或者与二碳化合物结合进入线粒体生成二氧化碳,该过程为光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