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七 “冷战”时期的世界风云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167861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1.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国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七 “冷战”时期的世界风云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全国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七 “冷战”时期的世界风云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全国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七 “冷战”时期的世界风云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资源描述:

《(全国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七 “冷战”时期的世界风云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七 “冷战”时期的世界风云课件.ppt(1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十七“冷战”时期的世界风云,高考历史 (全国通史专用),考点一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1.(2018课标,35,4分)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五年高考,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答案A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从材料可知,19451975年,联合国中来自亚洲、非洲的成员国增加,二战结束后,亚、非许多国家赢得独立,它们纷纷加入联合国,这些新独立的国家都属于第三世界,故选A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B项结论;材料无法体现世界贸易,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经济区域

2、化,排除D项。,解题技巧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紧扣材料中的“联合国成员国”排除无关选项。,2.(2017课标,34,4分) 上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答案D从漫画信息看,斯大林格勒水力发电站开始建筑的消息使西方代表人物感到震惊和失落,结合画面中的一位人物手握“弹头”等信息可知,苏联在“冷战”期间的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由漫画名称又是斯大林格勒可知,漫画反映的时间是斯大林格勒

3、战役之后,由此可排除A、B两项;受苏德战争的影响,苏联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破坏,第三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故C项与史实不符。,解题思路注意题目隐含的信息:一、“又是斯大林格勒”,联系在斯大林格勒发生的重大事件确定漫画反映的时间;二、斯大林格勒的建设成就;三、画面上一位人物手握“弹头”说明这些人物对苏联持敌对态度。,3.(2016课标,35,4分)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

4、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答案A马歇尔计划强调国家间的合作,这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故A项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是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不可能促成欧美平等伙伴关系的建立,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联合而非对峙,C项错误;德国分裂的根源是美欧与苏联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D项错误。,方法技巧信息定位法:通过材料关键信息判断正确答案,如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美国敦促欧洲方面拟定联合性质的计划。,4.(2016课标,35,4分)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

5、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答案D据题干信息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资助、安排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迁移当时的时代特征美苏争霸,可以判断出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故选D项。材料中的做法未必能争取到国内黑人选民的支持,故排除A项;这一做法与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无关,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故C项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命题评审本题从文化角度切入,考查学生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的理解和认识,主要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一命

6、题角度融合了世界文化发展折射出的历史时代特征,题目角度新颖。,B组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1.(2018北京文综,22,4分)读下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原因的是 () 19481968年美国政府财政盈亏示意图(单位:10亿美元) A.“马歇尔计划”从欧洲吸引援助使美国财政盈余 B.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 C.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 D.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答案D材料信息表明美国在1948年和1951年前后财政出现盈余,其余时间段基本是财政赤字,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介入越南战争后,财政赤字严重

7、,因此D项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而不是从欧洲吸引援助,排除A项;古巴导弹危机对美国财政状况影响不大,当时美国财政赤字主要是因为深陷越战泥潭,排除B项;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发生在1969年,不在题干材料所给的时间范围内,排除C项。,2.(2018北京文综,23,4分)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 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 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 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答案B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作为发展中国家,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

8、即反对美苏冷战对峙格局,这一宣言与1961年不结盟运动奉行的非集团、不结盟政策相吻合,因此B项符合题意。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属于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于1945年,A、C、D三项排除。,3.(2017天津文综,11,4分)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A.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B.两极格局的瓦解 C.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全球化进程加快,答案A本题考查战后世界

9、格局的影响。题干信息表明,此次国际会议决定了德国的未来走向,这说明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故A项正确。当时两极格局尚未瓦解,故B项错误。两德合并发生在此次会议之后,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4.(2017北京文综,22,4分)下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处应填写() A.罗斯福新政B.“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D.欧洲煤钢联营,答案C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漫画中的关键信息是“美国纳税人”“欧洲”“自立”,其意在说明美国通过经济手段推动欧洲自立。马歇尔计划又名“欧洲复兴计划”,美国通过此计划在经济上援助欧洲,帮助欧洲恢复经济,C项符合题意。A项罗

10、斯福新政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从时间、内容上皆可排除;B项发表于1946年,与经济无关;D项成立于1951年,均可排除。,5.(2016北京文综,23,4分)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联合国成立 不结盟运动兴起 A.B.C.D.,答案A1943年正值美苏结盟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此时的美国电影以歌颂苏联为主;1948年后正值美苏“冷

11、战”时期,这一时期美国电影的主题以宣传苏联对美国的威胁为主。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是“冷战”开始,因此符合题意。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与题目所述现象无关,排除;发生于1961年,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排除。,6.(2015重庆文综,12,4分)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D.

12、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答案C根据材料中“1960年”及非洲“国家意识的觉醒”,可以推断材料反映的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而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推动了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故选C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于194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A项错误;B、D两项材料未反映,排除。,评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多极化趋势,主要考查迁移所学知识分析和论证历史现象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迁移所学知识,紧扣时代特征分析判断。,7.(2015江苏单科,20,3分)“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

13、 ()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答案C材料强调的是新兴国家间的“和平合作”,属于政治范畴,A项属于经济范畴,排除;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指世界新兴力量的崛起,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C项正确;D项中“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8.(2014山东文综,23,4分)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14、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答案A20世纪40年代末,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国民党政权败局已定,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改变了对日政策,由压制日本改为扶植日本。据此分析,A项符合题意。,评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当时中国解放战争的进展与美国对日政策调整之间的内在联系。,9.(2018天津文综,14,9分)(节选)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

15、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

16、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材料三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3)指出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心态,并分析其原因。(5分)比较材料二、三所涉及的对抗,其方式有何不同?(2分) (4)综上,你认为大国应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2分),答案(3)视苏联为对手,谋求领导世界。 二战后美苏同盟基础消失;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利益

17、冲突;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英德竞争最终走向战争,美苏对抗选择冷战。 (4)答案示例:“修昔底德陷阱”论是后人的引申,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除了对抗,还可合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防止战略误判。,解析(3)第一小问心态可概括材料三中的要点作答,原因要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分析。第二小问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的史实概括。 (4)为开放性设问,可联系当今国际局势和中国的对外政策来谈认识,立论一定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2016江苏单科,23,13分)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

18、“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 材料二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

19、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3分)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4分),答案答案要点: (1)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

20、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 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 (3)共同之处: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 依据: “长电报”: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 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双方实力状况等方面分析。(2)依据材料二中“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对苏联进

21、行包围”“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等关键信息概括。(3)第一小问从美苏关系的发展趋势、对彼此的认识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形成凯南“长电报”中的认识的依据从苏联传统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总结,形成诺维科夫报告中的认识的依据从美国的性质方面分析归纳。,11.(2014广东文综,38,10分)(节选)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

22、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四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意为“财政贷款”)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10分),答案(3)不同:电影的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效地援助了西欧,帮助西欧迅速恢复经济,是肯定马歇尔计划;漫画的作者则是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用经济的方式控制西欧,是谋求世界霸权的工具,否定了马歇尔计划。 国际格局:东西方对峙的冷战格局。,解析第(3)问第一小问要注意两则材料中作品的作者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作者的立场影响其作品的思想倾向。第二小问要从宏观上概

23、括二战后初期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C组教师专用题组 1.(2014北京文综,23,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答案B本题考查美苏冷战。杜鲁门主义和北约组织是美国在政治、军事领域对抗苏联的具体措施,显然不符合题意,A、C两项错误。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主要针对的是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故B项正确。D项明显错误。,2.(2013课标,32,4分,0.461)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

24、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D.历史上关系紧密,答案A西欧六国的联合首先实现了对煤、钢等重要战略物资的联合管控,明确表达了避免战争的愿望,故A项符合题意。D项属于历史原因;B、C两项提供了联合的可能性。,3.(2013四川文综,10,4分)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已感受到

25、非殖民化趋势 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A.B.C.D.,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由投弃权票的国家可知,它们都曾是殖民强国,必然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由“没有国家投票反对”可知它们已感受到非殖民化的趋势,故选B。,4.(2013广东文综,23,4分)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D由材料中的“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可知该措施属于军事措施,故

26、排除A、B两项;华沙条约组织是由苏联发起的,故排除C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由美国发起并组织的,故选D项。,5.(2013福建文综,24,4分)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答案D题干强调的是“冷战”,并指出了冷战是维系世界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故与“热战”无关。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美苏争霸中双方实力的消长,使美国所处的形势发生变化。,6.(2012大纲全国,23,4

27、分)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A.第一次柏林危机 B.两个德国分立 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答案C本题考查美苏冷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从“直接原因”的角度分析,把握选项中史实发生的时间即可。第一次柏林危机发生于1948年,两个德国分立出现于1949年10月,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于1947年9月,故A、B、D三项均可排除。1955年,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后,使东欧与苏联面临巨大压力。为抗衡北约,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

28、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于1955年5月签订了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故选C项。,考点二“冷战”时期的世界经济 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1.(2018课标,35,4分)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答案B20世纪6070年代,由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三国农产品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国外市场,推动三国农村迅速实现机械化,故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早在1947年

29、就已发挥作用,故A项错误。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并不会迅速提高农村的机械化 水平,故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20世纪70年代初,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知识拓展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广义上是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即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狭义上的经济一体化是指地区经济一体化,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配置优化,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2.(2018课标,35,4分)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

30、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答案A七年经济计划仍然将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上,体现出鲜明的斯大林模式的特征,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已结束,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发展的计划性,与新经济政策注重市场的作用不符,C项错误;材料表明七年经济计划延续了此前的一贯做法,没有体现出国家对经济控制的加强,D项错误。,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斯大林模式的特征。,3.(2017课标,35,4分)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

31、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答案D本题以赫鲁晓夫回忆录在不同年代出版内容的不同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回忆录这种史料的史学价值。本题属于典型的史料鉴别与应用题,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史料的特点和史学价值。根据题干描述,这本回忆录不同年代的版本在内容上有所不同,说明这本书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干扰,并没有展示出全部真相。这也就证明了时代对历史叙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故D项正确。题干明确指出该回忆录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有所不同,因此它不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32、故A项错误。回忆录作为史料,主观色彩浓厚,与其他相关研究著作相比,其可信度并不高,故B项错误。题干只是提到回忆录的内容因年代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不能确定版本越新越真实,故C项错误。,拓展提升影响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4)时代的局限性。,4.(2017课标,34,4分)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

33、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答案A本题以苏共中央的措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苏联将集体农庄劳动报酬的发放期限缩短,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这一措施实际上是利用物质刺激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这一措施只是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内部进行调整,并未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B项错误;该措施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和农业落后的状况,并不是为了消除城乡差别,C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苏联已经实现了农业集体化,D项错误。,解题关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所述措施的使用对象和所要解决的问题。,5.(2017课标,35,4分)2

34、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答案A本题以尼克松的咨文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解读、提炼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表明美国联邦政府希望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挥地方的自主性,即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故A项正确。“使各州和地方担负

35、更多的责任”,并非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B项错误;美国联邦政府旨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项中“扩大”表述错误;让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并非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D项错误。,易错提醒考生易错选B项。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对材料主干信息不理解,对美国联邦制特征不熟悉。,6.(2016课标,34,4分),推动上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答案B材料涉及的是农产品和石油资源,这些经济组织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组织,是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必要举措,

36、故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开辟,此后即不断在生产领域扩展,C项错误;材料所列国际组织涉及的是单项生产合作,不属于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D项错误。,方法技巧特征定位法:抓住材料体现的特征解答问题,如本题表格中国际组织的突出特征是其均为新兴独立国家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判断的依据是发展中国家是农产品和石油资源的主要出口国。,7.(2015课标,35,4分,0.541)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

37、加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答案C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从材料信息看,1981年时,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和贷款总额都显著增加,这是向广大新兴独立国家提供贷款的结果,故选C项。这一时期,美国和西欧经济实力并未下降,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与材料信息无必然联系;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D项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不符。,误区警示本题易错选A项。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许多考生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下降后,会寻求更多贷款以发展经济。但这一时期,美国和西欧经济实力下降了吗?,8.(2018课标,41,6分)(节选)阅读材料,

38、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

39、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答案(3)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解析(3)主要从曼彻斯特衰败的教训角度进行归纳,如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等。,(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6分),

40、B组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1.(2018江苏单科,18,3分)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答案C把撤销的全联盟部管辖的企业移交给地方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体现出地方经济自主权的适度扩大,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企业管理权由中央向地方的转移,仍然属于计划管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

41、林模式,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企业管理权的转移,意图并非B、D两项。,2.(2018江苏单科,19,3分)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答案D材料表明,20世纪60年代末,西欧国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及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

42、的比重均有所上升,而同期的美国比重则相对下降,这说明西欧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故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A项错误;该时期主导世界格局的是美苏两国,B项错误;西欧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其与美国的竞争,加深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C项错误。,3.(2016天津文综,8,4分)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 A.威尔逊时期B.罗斯福时期 C.杜鲁门时期D.肯尼迪时期,答案C威尔逊对美国在国际金融、工业、贸易方面的绝对优势地位提出构想,这一意图

43、是在二战后初期杜鲁门执政期间实现的,美国在二战后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实现了对国际金融和贸易的支配,故C项符合题意。威尔逊、罗斯福时期未建立统一的国际金融、贸易组织,肯尼迪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已建立,A、B、D三项错误。,4.(2015浙江文综,23,4分)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 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答案C本题为逆向型选择题,世界银行的建立

44、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评析世界银行属于联合国专门机构,联合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最重要的、全球性的国际组织。,5.(2015广东文综,23,4分)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D.布雷顿森林协定,答案D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依据材料中“印钞机”“黄金兑换标准”可以判断这反映的是布雷顿森林协定,故D正确;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援助西欧经济复兴的计划,没有涉及“印钞机”,也没有涉及“黄金兑换标准”问题,故B错误;A

45、、C都与货币特权无关,故A、C错误。,6.(2015海南单科,20,2分)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这反映出() 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 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 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答案C根据材料中美法两国工业设备的使用时间及“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可知当时美国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法国,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差距比较明显,故C项正确。,7.(2014广东文综,23,4分)美

46、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B.世界贸易组织 C.布雷顿森林体系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C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且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是专门的国际金融组织,故均可排除。,评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这反映出广东省高考比较重视对

47、教材主干知识的直接考查,所以要求考生复习备考时一定要牢固掌握教材最基础的主干知识。,8.(2014福建文综,22,4分)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答案D提高谷物和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属于对农业政策的调整,故D项符合题意。农业集体化主要推行于斯大林执政时期,A项错误;“加速发展战略”是戈尔巴乔夫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B项错误;当时在冷战格局下,统一的世界市场并未形成,C项错误。

48、,9.(2017天津文综,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以刺激需求为主的调节方式,推动经济发展。1953197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美国为3.5%,英国3.0%,法国5.2%,联邦德国5.9%,日本9.8%,等。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 (1)材料反映了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如何?(2分)它们依据的经济理论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6分) 材料二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

49、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的表现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 (2分)造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试分析材料一中所涉及的经济理论为何不能解决“滞胀”问题。(4分) (3)综上,你对经济政策及经济理论有何认识?(4分),答案(1)经济高速增长。 凯恩斯主义。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

50、预,政府通过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2)70年代物价上涨,30年代物价下跌。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国家干预经济,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剧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则会进一步阻碍经济增长,扩大失业人数。 (3)凯恩斯主义一定时期内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当经济出现新问题时又无法予以解决。因此,经济政策或理论需根据实际调整和完善,与时俱进。,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的数据信息归纳概括即可。第二、三小问属于对教材知识的考查,回顾教材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主要从物价的角度总结

51、。第二小问,回顾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三小问要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分析。第(3)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围绕经济政策调整这一主题多角度谈认识。,10.(2015安徽文综,37,22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在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最大剥削者。下表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562年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 1583年英国人开始在北美殖民 1600年伦敦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1742年英国与

52、西班牙发生贸易战争 1825年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材料二“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 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材料三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损害自身,更要殃及全人类。 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10分) (3

5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及其启示。(12分),答案(2)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加强其在国际金融和贸易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3)不同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商品输出和不平等贸易,在19世纪中后期成为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美国:利用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谈判协商,在二战后的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启示: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变化的因素是多

54、样的;世界经济日益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各国在追求自身发展时,应注重全人类共同利益,追求互利共赢。,解析(2)主要简述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注意史实一定要具有代表性。(3)第一小问结合两国崛起时的阶段特征归纳。第二小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不能单纯地罗列观点,一定要言之有理且有一定的理论高度。,11.(2015广东文综,39,10分)(节选)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819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

55、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 (2)结合材料和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二战后美国政府为何重视现代化理论。(10分),答案(2)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美苏冷战;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兴起。(6分)现代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

56、“西方化”,鼓吹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适应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需要。(4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解析第(2)问注意结合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史实为依据进行分析说明。,C组教师专用题组 1.(2014大纲全国,23,4分)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 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艾森豪威尔认为,任何政党都不应当

57、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否则该政党将失去支持。可见,艾森豪威尔希望保留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这与罗斯福新政一脉相承,故选A项。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判断该主张与民主党政策是否趋于一致,排除B项;材料信息强调政策与政党存亡的关系,C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判断该主张是否与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一致,排除D项。,2.(2013大纲全国,23,4分)凯恩斯学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经济滞胀”局面,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其做法是() A.增加货币发行量 B.扩大政府开支 C.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D.增加政府税收,

58、答案C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缩减开支,加大企业与市场的联系,C项符合要求。,考点三科学技术与现代文学艺术 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1.(2016课标,34,4分)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答案D4幅作品所对应的美术流派分别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画派、现代主义,这反映出近代以来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A项不符合史实;现代主义画派是反传统、反理性的,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只有D项符合题意。,解题技巧文学与

59、时代。近现代文学艺术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又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艺术反映和再现,文学艺术总是和时代密切相关,形影相随。高考的考查预计将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从文学艺术发展本身的角度,考查其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二是从艺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进行考查,复习时注意以上两点。,2.(2017课标,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钟表的演变,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仅供参考) 论题:计时工具随科技、社会进步而发展普及。 简述:物理学的发展推动计时工具由依赖自然向机械化

60、飞跃;游丝的发明、原子钟的出现,使计时工具的精度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计时工具功能多元化。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加快了钟表制造业的发展,使计时工具逐步普及。总之,计时工具的发展、普及是科技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解析本题属于典型的开放性主观题,以钟表的演变为切入点,要求考生从更广阔的社会发展中加以考察分析。本题在能力立意上主要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求考生具备议论文写作的基本功底。这是对考生能力最高层次、最全面的考查,因此难度非常大。材料提供了钟表演变的时间年表,考生需要从给出的几个时间节点中选取两个时间节点,联系钟表演进背后所隐藏的政治、经济问题,自行拟定一

61、个论题,然后加以分析论证。此类试题一般按照等级赋分,根据考生拟定论题、提取信息、史论结合的程度等多种要素划分等级,因此在每个环节上都要求考生做到尽量完美无缺。,方法点拨解答提炼观点型试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观点明确。提炼观点也好,选择观点也好,判断观点也好,评价观点也好,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论证对象,也就是说观点一定要明确。 第二,多角度论证。可以按先对内后对外、先主要后次要、先材料后教材等顺序进行,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层次进行,也可以从事物本身的背景、内容、过程、影响等方面进行,还可以从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但无论如何都应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体现出思维的过程。 第三,史论结合。应

62、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即体现“历史”性,不管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都应有具体的事件、人物或历史现象,抛开材料与具体知识而乱发挥是不可取的。,B组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1.(2017江苏单科,20,3分)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右图是位于捷克 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与这一建筑艺 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A.拾穗者 B.格尔尼卡 C.日出印象 D.自由引导人民,答案B本题考查近现代世界艺术的特征。从画面看,这幢“跳舞的房子”明显具有反传统的特点,而反传统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典型特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故B项正确。A项属于现实主义绘

63、画作品,C项属于印象画派作品,D项属于浪漫主义绘画作品。,2.(2015四川文综,11,4分)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居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在此,朗之万() 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 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 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 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答案C从题干材料看,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科学家,其移居美国的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说明朗之万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故C项正确

64、。A、B、D三项都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排除。,C组教师专用题组 1.(2013江苏单科,18,3分)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答案D据不主张写实、不用颜色和形状认识日常对象、表达猛烈的情绪和形状这些信息可以判断这是现代主义绘画的特点,格尔尼卡即通过这种手法控诉了法西斯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表达了作者的愤怒之情,故选D。A是浪漫主义绘画,B是现实主义绘画,C是印象画派的作品。,2.(2013安徽文综,22,4分)“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

65、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答案D“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这体现了该画派具有反传统的艺术特征,而反传统是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基本特征,故D项正确。,考点四选修 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1.(2016课标,47,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

66、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7分),答案(1)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 (2)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解析(1)材料中有两点关键信息,一是中国政府的“警示性信息”,二是美国的“谨慎与克制”,据此归纳要点。同时要结合美国的战略重点及朝鲜战争的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