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岳麓版选修.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161548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3.7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岳麓版选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岳麓版选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岳麓版选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岳麓版选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3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课件岳麓版选修.ppt(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课标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4.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第3课,目标导航 1.春秋战国时期面临的社会转型及变法的目的。(重点) 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相对于春秋时期各国改革的变化。(难点),内容索引,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

2、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一、社会转型与各国的应对 1.社会转型 (1)政治方面 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周天子“ ”的地位名存实亡。 几个诸侯国打着“ ”的旗号讨伐弱小诸侯国。 权力下移,血缘纽带开始松散, 遭到破坏。,天下共主,尊王攘夷,宗法分封制,知识点拨,(2)经济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以 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被破坏。 (3)阶级方面:新兴 日益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 2.各国应对: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变法运动相继发生。,井田制,地主阶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3、主要体现为旧的奴隶制度的衰落和新的封建制度的确立,其中,春秋时期重点表现为前者,而战国时期则更多地表现为后者。,二、春秋时期的改革 1.主要特征:春秋时期的改革,整体上看,主要是针对 方面进行,没能触及上层建筑。 2.典型代表管仲改革 (1)背景:春秋时期,私田数量大增,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向国家纳税,导致各诸侯国收入日益减少。 (2)时间:春秋前期, 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经济基础,齐桓公,(3)内容:实行“ ”:即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收实物税。 (4)实质:承认私田的合法性。 (5)作用:增加了国家的 收入;客观上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相地而衰征,赋税,思维点拨,1.春秋时期的改

4、革主要针对经济基础方面,没有触及上层建筑,因此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进入战国,废除世卿世禄制便成为变法的根本任务。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随着奴隶制上层建筑基础的崩溃,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阶级进行改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三、战国时期的改革 1.根本任务:废除世卿世禄制。 2.典型代表魏文侯变法 (1)地位:战国时期最早进行的改革。 (2)内容,选贤任能,尽地力,武卒,井田制,(3)影响 对魏国:打击 ,增强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从整个战国时期来看:魏国变法开启了各国变法的序幕。,(4)特点 中国古代规

5、模最大、历时最长、成效最显著的一场变法运动。 是在 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又更加彻底。,旧制度,春秋改革,3.战国时期变法的影响 (1)对当时: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 的统治秩序,使_ 的地位得以强化。 (2)对帝国: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 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思维点拨,宗法贵族,新兴,地主阶层,中央集权制度,史论要旨,1.魏文侯统治时任用吴起、李悝进行变革,不仅壮大了魏国的国力,使魏国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同时也逐渐改变了魏国的社会性质,使魏国逐渐由奴隶制国家转变成封建制国家。 2.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即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3

6、.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经济繁荣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空前发展。而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1.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2.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 3.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主要有两大趋势:一是限制贵族特权,二是逐步承认土地私有。,知识图示,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史料一春秋前期,管仲相齐,提出“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按土地优劣分等次征税。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公羊传载:“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史料二魏国

7、的变法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废除贵族的官爵世袭制度,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尽地力”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废沟洫”铲除井田疆界以便兴修水利;实行“平籴法”平衡粮价;制定法经六篇,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主题春秋时期改革与战国时期变法的内容及影响,史料解读 意思是说,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征收不等额的租税。 “籴”读d,意即买进粮食,与“粜”相对。,提示,问题思考 (1)春秋时期赋税制度的突出变化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变化?,提示变化:改变过去按井田以户征收,开始以土地好坏和产量征收,征收标准发生变化。 看法:改革旧税制,按土地等级征税,既可增加收入

8、,又体现了公平、公正,具有进步性。,提示,(2)依据史料一和史料二比较战国前期魏国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在主要内容上有何异同?,提示相同点:发展生产和破坏井田制。不同点: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侧重于赋税制度的改革,没有触动世卿世禄制度;而魏国变法废除了贵族官爵世袭特权,并制定了法律以维护统治者利益。,史论总结 全面评价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 (1)从背景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2)从改革的内容来看:政治上,改革吏治,大大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经济上,破坏了井田制,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法律上,法经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了政局;军事上,奖励军功,提

9、高了军队战斗力。 (3)从改革的作用和效果来看:魏国的变法效果较为显著,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4)总体来看: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使新兴地主阶层的地位得到了强化。,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生产力的发展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D.社会动荡变革,1,2,3,4,答案,解析,解析材料中“乱井田”说明井田制遭破坏,“礼乐散寒烟”说明奴隶社会礼乐崩溃,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征是动荡变革。,1,2,3,4,2.右图所示土地制度曾经在西周时盛行,但在春秋时期逐渐瓦解,产生这

10、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B.私田的增多 C.各国的赋税改革 D.新兴地主阶层的壮大,答案,解析,解析图示制度为井田制,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即铁器和牛耕的使用。,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以下最能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A.是奴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B.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 C.是民族融合大发展时期 D.是文化科学空前繁荣时期,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可知B、C、D仅是对某一方面特征的概括,不是阶段特征。 只有A全面地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1,2,3,4,答案,解析,1,2,3,4,4.(2016黄冈高二检测)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管仲相齐,以“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实用也”为指导思想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齐桓公自己管理五个乡,上卿国子和高子各管五个乡,于是全国形成统一的整体。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十轨为一里,每里设里有司。四里为一连,每连设一连长。十连为一乡,每乡设一乡良人,主管乡的军令。战时组成军队,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伍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1,2,3,4,这样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规定国家铸造钱币,发展渔业、盐业,鼓励与境外的贸易,齐国经济开始繁荣起来。 摘编自卢泰然管仲治理齐国的道和术,答案内容:行政方面,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及机构;军事方面,层层编伍,寓兵于农;经济方面,实行“相地而衰征”的土地税收政策,统一货币,发展渔盐之利。,1,2,3,4,答案,(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管仲改革的主要内容。,答案影响:促使齐国经济繁荣,为齐桓公称霸诸侯奠定坚实基础;加速井田制的瓦解,有利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其重法的思想为战国法家所继承发展。,(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管仲改革的历史影响。,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