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上传人:hy****d 文档编号:141609804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7年整理]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年整理]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年整理]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摘要: 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进行道路绿化的意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 解放前我国城市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有的人行道虽宽,但很少植树,只有少数几条道路上种了树,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道路绿化的雏形.解放以后

2、,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北京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关键词:城市道路 绿地 景观 正文: 1.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

3、、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道路是城市

4、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n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精神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又是决定人们关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正如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街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

5、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路景区、苏州观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例如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人均绿地70多m2,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宽阔的道路上桉树成林,浓荫蔽日,草坪像巨大的地毯,看不到黄土,创造出清新的空气,人们听不到车辆的噪音,汽车飞驶,尘土不扬。又如空气清新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在环城路两侧种植了120万株树木,建成一条长10km,总面积万hm的绿化

6、带,为城市创造了一座氧气工厂,保持了空气的新鲜。 在花园城市新加坡,新建的高层建筑只占地5,其余土地用于绿化在道路和建筑物之间留下m以上宽度的空地种树、栽花、种草。无论在街道两旁、道路分车带、交叉路口、行人过街桥或路灯支柱都是树木相间,缀满藤蔓,虽在闹市也可听到蝉鸣鸟叫之声,居民生活在舒适优美的环境中. 据观测资料,在城市中40m宽的林带能降低噪音1分贝一1分贝,4m宽的绿篱可减弱噪音约6分贝;根据苏联的测定,树木下空气的含尘量比露天广场中的空气含尘量低约%;又根据北京的测定,多排树木的道路比没有树木的道路能减弱风速约0。 又据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刘振宇、李铁成同志对街道绿化减尘和减噪音的初步

7、研究,对穿过北京市的交通干道三里河路等1条道路的观测,经过大量的数据显示,提出了城市中心区道路绿化带理想的宽度至少是0ml,对减尘、减噪音、减弱风速都有明显的效果。 综上所述,可以初步得出以结论: 城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所以说,有良好绿化美化的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也是现代化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道路绿化就是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手段。2。道路景观的构成 道路景观的构成主要有两个因素: 一是

8、内在因素,主要指道路红线以内的东西,按其功能,大致可分三类: 2.1、实用性:路栅、路障、路灯、路钟、坐椅,电话亭、邮筒、垃圾筒、公交站亭、地下道口、人行天桥等; 2。2、审美性:街道树、花坛、喷泉、雕塑等户外艺术品,地面艺术铺装等; 2。3、视觉传达性:交通标志、路标、路牌、海报、地面标志等。 二是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背景建筑,建筑是形成道路空间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道路两侧建筑的构成形式、物质功能、视觉印象以及社会职能,决定着道路的空间特点;同时,建筑的形式与结构代表着一种理念与精神,无声地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如革命家蔡元培所说:“建筑者,集众材而成者也,凡材品质之粗精,形成之曲直,皆有影响于吾人

9、之感情.”因此,建筑是街区的门面,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物质和文化,建筑的优劣是衡量城市品位的一个重要标准。道路两侧建筑构成连续而明确的界面是使街道乃至整个城市景观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意向性的最有力的因素,具体体现在街道两侧建筑的高度。立面风格、尺度、色彩。表面材料乃至广告、店招牌的位置、样式等方面。3、道路绿化目前存在的问题。1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植株生长势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栽植毛白杨、垂柳等大型乔木,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

10、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3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影响步行或骑车;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了行车视线.在环岛上,这一矛盾更为突出. 3。3设计形式单调且过于封闭主次干道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没有创新,缺乏生机与活力.分车带两侧栏杆过高,显得道路拥挤,影响市容。 3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只顾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选用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结果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绿化的整体效果。4道路绿化应该注意的问题 .1认真调查道路的周围环境和立地条件,为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调查的指标有:周围绿化现状(

11、绿化的布局、树种及长势)、土壤理化性质及地下、空中管线和大型公共场所. 4。2仔细分析,合理规划道路绿化包括行道树、分车带、中心环岛和林荫带四个组成部分,为充分体现城市的美观大方,不同的道路或同一条道路的不同地段要各有特色.绿化规划在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同时,四个组成部分的布局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密切配合,做到景色的相对统一。 1、行道树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侧重落叶类,夏季可遮荫,冬季可为行人提供天然日光浴。间距8米,在有架空线地段,应选择耐修剪的中等株形树种. 2、分车带是道路绿化的重点.应结合自身宽度、所处车道性质及有无地下管线进行规划.位于快车道之间的分车带,以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适当配以小

12、型花灌木。位于快、慢车道之间的分车带,宽度为米以下或有地下管网的,以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宽度在米且无地下管网的,可采用灌草结合的方式,做灵活多样的大色块规划设计;宽度为4米以上且无地下管网的,除灌草结合外,还可配以小型乔木。 、中心环岛地处道路交叉点,目的是疏导交通,要求绿化高度在07米以下,为使司机和行人能准确地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可采用小乔木和灌木、花、草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种几何图案或变形设计。 、林荫带以方便居民步行或游憩为前提,参照公园、游园、街头绿地进行乔、灌、草、花的合理优化配置;同时,可布置少量的园林设施,如园路、花架、花坛、园桌、园凳、宣传栏等. 5.道路景观的营造 5.1 满

13、足城市道路主要功能原则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道路空间是提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在交通空间里,有各种不同出行目的人群,在动态的过程中观赏道路两旁的景观,产生了不同行为规律下的不同视觉特点。我们在设计道路时,须充分考虑了行车,行人的进度和视觉特点,不同速度,不同栽植方式,将路线作为视觉线形设计的对象.提高视觉质量,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具体的设计中,应以不遮挡视线为标准,同时又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譬如,在拐弯处不应种植大灌木或小乔木。又如,在隔离带的种植时,一个标准端的长度就应考虑到车速,行人速度等问题。道路绿化

14、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遮荫、降温.四季的变化使植物的外观形态随着发生变化,尤其是落叶植物。炎炎夏日下,行车和行人需要一个宜人的交通环境,浓郁的绿荫能使人感到丝丝清凉,烦躁的心情可以得到舒缓,有利于交通安全;当叶落的时候,冬日和煦的阳光带来几分暖意。所以说,植物不同的习性奉献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嗅觉上的享受,还有心灵的慰藉. 52 道路绿化的生态原则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它要求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分隔竖向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因此,在各路段的设计中,注重这一生态景观的体现.植物配置讲求层次美、季相美,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

15、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设计中这一原则的运用应当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切实的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要有长远观点,绿化树木不应经常更换、移植。 5。3 科学性与艺术性原则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习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即符合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的四大原则。因此在配置上应考虑道路长度,不同道路形式,同一条道路以不同的区块重复,以一种复现的节奏感来形成一种韵律,达到心境的平和,符合道路的景观要求。道路绿化设计与一般的绿地设计有所不同,它是动态绿化景观,要求花纹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作为街景它更要求色彩丰富,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16、使旅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 5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根据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和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在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抗御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绿化成果。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强健、管理粗放的植物。例如,行道树树种选择的一般标准:1。树冠冠幅大、枝叶密;2。抗性强,耐瘠薄土壤、耐寒、耐寒;3。寿命长;4.深根性;5.病虫害少;。耐修剪;7落果少,或没有飞絮;8。发芽早、落叶晚。公路绿化带采用大手笔、大色块手法,植观花、观果、观叶植物,适应不同车速的不同绿化带,空间上采用层次种植,平面上简洁有序,线条流畅,强调整体性、导向性和图案性,形成舒展、开敞、明

17、快的风貌。选择多种植物创造不同氛围,体现植物生长的多样性和植物的层次性与季相性.结论: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 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 建设园林化的道路应采取大手笔、大色块的绿化手法,主要道路绿化

18、带的理想宽度至少是30m,才能有效地发挥植物材料的生态效应,只有树立大园林的观念,克服以往的“一条路,两行树;绿化小打小闹”的做法,才能使城市环境面貌跃上一个新台阶. 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单靠道路绿化是不够的,还必须建设“点(公园绿地)”、“线(道路、河流、铁路)、“面(单位庭院、居住区)”、“带(城市环型绿化带)”、“网(郊区农田林网)、“片(城市隔离片林)”,等多层次、多结构、多组团城乡一体化的大园林绿化体系。参考文献:()陈从周.说园。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2)赵世伟,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中国城市出版社,001()梁永基等。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4)马凯等.城

19、市树木栽培与养护东南大学出版社(5)李鸿勋.论行道树、道路绿化树种和苗圃16 / 16测量学模拟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得分评卷人复查人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A )。A 10 B C 90 2。 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D )。A m B m cm D 50 cm。 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C). 高差测量 B 距离测量 导线测量 角度测量4。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则其象限角为(D ).A 2 40 南西5

20、D 南西40。 由一条线段的边长、方位角和一点坐标计算另一点坐标的计算称为(A )。A坐标正算 坐标反算 导线计算 D 水准计算6。闭合导线在X轴上的坐标增量闭合差( )。为一不等于的常数 B 与导线形状有关 总为0 D 由路线中两点确定7. 在地形图中,表示测量控制点的符号属于(D ).A比例符号 B 半依比例符号 地貌符号 D 非比例符号8. 在未知点上设站对三个已知点进行测角交会的方法称为( ).后方交会 前方交会 C侧方交会 无法确定9. 两井定向中不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是(C )。A投点 B地面连接 测量井筒中钢丝长度 井下连接1. 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C )的铅垂距离。A 坐标原点

21、任意水准面 C大地水准面 D赤道面11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A )A 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B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C 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D 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12.下面关于非比例符号中定位点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B )A几何图形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图形中心B符号图形中有一个点,则该点即为定位点C宽底符号,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底部中心D底部为直角形符号,其符号定位点位于最右边顶点处13。下面关于控制网的叙述错误的是(D )A 国家控制网从高级到低级布设B 国家控制网按精度可分为A、B、C、D、五等C 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

22、制网D 直接为测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14.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各等高线高程如图所视,A点位于线段M上,点A到点M和点N的图上水平距离为3mm,NA=2m,则点高程为( )ANM373635A 6.4m B 36 C 7.4m D .6m100301303010030DCBA5.如图所示支导线,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转折角如图,则D边的坐标方位角为(B )A B. 。 D.三角高程测量要求对向观测垂直角,计算往返高差,主要目的是(D )A 有效地抵偿或消除球差和气差的影响B 有效地抵偿或消除仪器高和觇标高测量误差的影响C 有效地抵偿或消除垂直角读数误差的影响D有效地抵偿或消除读

23、盘分划误差的影响17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 C )A 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B 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C 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D 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水准测量时对一端水准尺进行测量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D )。A 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A 整平-瞄准读数精平C 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D粗平-瞄准-精平-读数19。矿井平面联系测量的主要任务是(D )A 实现井上下平面坐标系统的统一 实现井上下高程的统一 作为井下基本平面控制 D提高井下导线测量的精度20 井口水准基点一般位于( )。A 地面工业广场井筒附近 B 井下井筒

24、附近C地面任意位置的水准点 井下任意位置的水准点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2水准测量中,为了进行测站检核,在一个测站要测量两个高差值进行比较,通常采用的测量检核方法是双面尺法和 .2直线定向常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_磁北方向_和坐标纵线方向。23地形图符号一般分为比例符号、_半依比例符号_和不依比例符号。24井下巷道掘进过程中,为了保证巷道的方向和坡度,通常要进行中线和_的标定工作。5 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_偶然误差_.26 地物注记的形式有文字注记、 _ 和符号注记三种.27 象限角的取值范围是: 090 。8经纬仪安置通常包括整平

25、和 对中 。29 为了便于计算和分析,对大地水准面采用一个规则的数学曲面进行表示,这个数学曲面称为 参考托球面 。30 光电测距仪按照测量时间的方式可以分为相位式测距仪和 差分 .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竖盘指标差竖盘分划误差2水准测量利用水准仪测定两点间的高差3.系统误差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具有统计规律性的误差3。视准轴仪器望远镜物镜和目镜中心的连线四、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35简述测回法测量水平角时一个测站上的工作步骤和角度计算方法.对中,整平,定向,测角。观测角度值减去定向角度值36.什么叫比例尺精度?它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有何意义?图上0

26、.1毫米在实地的距离。可以影响地物取舍37简述用极坐标法在实地测设图纸上某点平面位置的要素计算和测设过程。3高斯投影具有哪些基本规律。五、 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得分评卷人复查人39在1:200图幅坐标方格网上,量测出a= 2.0c, a = 1。6c, ad = 39cm,ae = 2c。试计算A长度B及其坐标方位角AB.abdceBA120014001600180040.从图上量得点M的坐标XM=14.22m, Y86。7;点A的坐标为=42.34, A=85。00。试计算M、A两点的水平距离和坐标方位角.测量学 标准答案与评分说明一、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 A; 2

27、D; 3 C; 4D; 5 A; 6 C; 7 D;8 A;9 C;10 ;11 A;1 D;1;4 A;15 B;1 A;17C;18 D;1A;20A二、 二、 填空题 (每空2分,共0分)1变更仪器高法22 磁北方向23 半依比例符号(或线状符号)4腰线25.偶然误差26.数字注记27 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90度(或0, 90) 对中29 旋转椭球体面3 脉冲式测距仪三、 三、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竖盘指标差:在垂直角测量中,当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指标并不恰好指向其正确位置90度或270度,而是与正确位置相差一个小角度x, 即为竖盘指标差。32 水准测量:利用一条水平

28、视线并借助于水准尺,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的测量工作。3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34视准轴: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或交叉点)的连线.四、 四、简答题(每题分,共20分)3(1)在测站点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分)(2)盘左瞄准A点,读数LA,顺时针旋转照准部到B点,读数LB,计算上半测回角度O1=L; (2分)(3)旋转望远镜和照准部,变为盘右方向,瞄准B点读数R,逆时针旋转到A点,读数RA,计算下半测回角度O2RBA; (分)(4)比较O1和O2的差

29、,若超过限差则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测量,若小于限差,则取平均值为最终测量结果 O= (O1+O)/ (5分) 图上0。1m对应的实地距离叫做比例尺精度。(分)其作用主要在于:一是根据地形图比例尺确定实地量测精度;二是根据地形图上需要表示地物地貌的详细程度,确定所选用地形图的比例尺.(5分)37 要素计算:从图纸上量算待测设点的坐标,然后结合已有控制点计算该点与控制点连线之间的方位角,进而确定与已知方向之间所夹的水平角,计算待测设点到设站控制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分)测设过程:在设站控制点安置经纬仪,后视另一控制点,置度盘为0度,根据待定方向与该方向夹角确定方向线,根据距离确定点的位置。(5分)3

30、8 高斯投影的基本规律是:(1) ()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一直线,且投影之后的长度无变形;其余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且以中央子午线为对称轴,离对称轴越远,其长度变形也就越大;(2) ()赤道的投影为直线,其余纬线的投影为凸向赤道的曲线,并以赤道为对称轴;(3) (3) 经纬线投影后仍保持相互正交的关系,即投影后无角度变形;(4) ()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相互垂直。评分说明:答对一条得2分,答对三条即可得满分。五、 五、计算题(每题分,共0分)3 a b = .9cm, 因此= 8m; ce = ae c = 3.6c, 因此Y = -72m; (3分) (或由图根据比例尺和距离计算A、B两点的坐标) 因此距离为:81413m (6分)AB的方位角为:221033 (10分)(方位角计算应说明具体过程,过程对结果错扣2分)40 = XA XM 8。2m, YYA YM = .71m (2分) 距离d = (+ Y2)1/2 287m (5分) 方位角为:36 311(应说明计算过程与主要公式) (1分) 可通过不同方法计算,如先计算象限角,再计算方位角。说明:在距离与方位角计算中,算法公式对但结果错各分文中不足之处,请您见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