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练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1602721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鼻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资源描述:

《鼻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练习(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鼻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练习实鼻腔和头腔有着很微妙的关系,头腔共鸣可以说是鼻腔共鸣的强化版,头腔共鸣有2种,一种是前头腔,声音通过鼻腔再往上走,即是声音处于眉心部位,声乐里叫做面罩派。另一种是通过咽腔和鼻咽腔的交汇点,将声音反射到脑后勺,俗称的脑后勺音。前头腔音相对来说,比后脑勺音要容易练的多了。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感冒的人或者是鼻炎的人,就会说“你的鼻音特别重,你感冒了吧?”然后有一部分的人虽然没有感冒但是鼻音,也会特别重,那是什么原因呢?一部分人可能是因为口腔的打开度太小了,大部分的气无可奈何,只能走鼻腔出去,这个是可以通过口腔共鸣练习得到一定的改善。还有一部分鼻音重的人,是因为声音在鼻腔内的位置

2、非常低,导致不能形成的良好的共鸣,就变成好像感冒的一样。 我们先来感受一下,我们头腔共鸣要处在在头腔的哪个位置,练习如下,做个想象,你前面有一大簇鲜花,特别的清香,你慢慢的把花香吸入,香气顺着你的鼻子沁入你的脑子里,是不是感觉你吸入的空气意念上是往上行走的呢?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头腔位置。想要得到头腔共鸣首先要配合前面讲到的气息的练习,然后从鼻腔入手。以下是声乐的哼鸣练法一般在开始练声时,多练练“M”是有益的,类似于蚊子的声音,因为发这个音容易达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练习哼鸣时首先上下唇自然地闭上、口腔内部要打开,好象闭口打哈欠的感觉,将声音和气息往高处顶起,感到声音向高位、额窦、鼻窦

3、处扩展,但切勿把声音堵塞在鼻腔里,否则会发出鼻音,像感冒一样。 除进行哼鸣练习外,也要进行母音的练习,如a,i,o,u,e等单母音练习,也可用混合母音练习如ma,mi,mo,mu等等。 本人练习的M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方法,就是用M音结合一定的气泡音练习,我们先发气泡音,然后将嘴巴闭上,内口腔打开,然后气泡音结合M音,发出类似于摩托车的引挚的声音。这个方法也比较简单易练.首先声明,这个练习是从网上找来的,希望能对伪声有用。从生理构造上,可分为头腔共鸣、鼻腔共鸣属于高位置共鸣头腔共鸣产生的生理结构位置是在鼻腔上方。窦部各空间有额窦、筛窦等。它们属于固定空间,声波共振是无气息的共鸣。体积小,位置高,

4、这种共鸣色彩明亮,集中而柔和。演唱时要注意打开颌关节,减轻下颌重量,感觉骨室有轻微振动感,眉心处也有微振感,这样歌声就集中明亮了。头腔共鸣依靠鼻咽腔的咽壁力量与软腭,控制进入鼻腔的声音方向,使声音进入头腔,形成共鸣。这种控制要细心体会,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还要注意的是,当运用民族唱法唱抒情高音的曲目时,声波只在鼻梁上端的鼻骨处振动即可;如果运用美声唱法演唱大音量的戏剧性的歌曲时,声波需要在鼻梁及周围较大面积的骨面上振动。有经验的歌唱家们为获得头腔共鸣的感受,常常善于把声音送到头腔中去,认为是真正的美好的歌唱,而且这种唱法,声音不会疲劳,永远年轻。如果失去了头腔共鸣的支持作用,歌唱的寿命不但会缩

5、短,而且声音是十分不悦耳的。鼻腔共鸣及作用:鼻腔共鸣不是鼻音。是声波进入鼻腔后经过控制产生的共鸣效果。从生理结构上看,鼻咽腔的上部是颅骨,下部是软腭,由鼻腔和鼻咽腔组成共鸣空间,体积大,共鸣振动在鼻腔内而产生,是由无气息的固定空间形成共振的。要获得良好的鼻腔共鸣 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软腭的运用:软腭即平时称为的小舌头。软腭是鼻咽腔的底,形成了穹形,有利于用咽壁对声音推送。通过软腭的运用,促使鼻咽腔形状的变化及音色的变化。用哼唱练习,便于使软腭中部产生振动,扩大鼻咽腔,同时还能使鼻咽腔下部也打开。打开并控制颌关节:上下颌关节活动应张开小半寸,对于取得共鸣有好处。下颌轻轻下移,感觉好像没有重量,声音就轻松自如了。还要记住,鼻咽腔既可以使声波进入鼻腔共鸣的较大空间里去,又能不让气息进入这个空间中来。它起着声气离析的作用,能够促使共鸣的色彩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