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分析

上传人:dja****22 文档编号:141575155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7.9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资源描述:

《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分析(7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一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逝江堡王太堂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逝江堡王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参中签字日期:w 牛年弓月 Et导师签名:氓蛳协签字日期:伊/牛年乡月。日78 / 78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近年来杭州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2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67亿 元,居国内城市第五位,增长1.,高于全市GDP增速6.6,占全市GD 增加值比重的

2、1359.但质上的提高不一定同步于量上的增加,特别是遭遇通 过组织大量初级要素进行规模扩张的生产方式时尤其如此。因此,需要严肃对 待杭州文化产业的质。如果说产值是对产业规模的度量,则竞争力很好评价了 产业的质.对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并尽力解决“量的得意”背后“质的烦恼”,从而实现产业规模与质量的同步、和谐发展。对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发现,(1)该产业在国内具备较强竞争力。杭州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和行业与本地文化资源之间存在积极联 系;(2)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正处于从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的转变过 程中,不可盲目投资发展“大而全”的文化产业。鉴于此,从文化资

3、源利用的角度提出接驳这两个阶段的思路。各地文化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不同,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行业也不同。一个城市若能在个或若干文化行业拥有竞争优势, 会带动城市整个文化产业竞争地位的提高。明确城市文化资源特点与文化产业 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杭州优势文化资源选择文化行业发展类型,并针对 每一行业打造高水平的钻石体系是提升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总体思路。结合杭州文化资源禀赋构成维度,从八个方面探讨了杭州利用优势文化资 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可行道路: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重视文 化遗产传承,开创文化保护产业;培育科技信息资源,发展高新文化产业;适 应市场文化需求.完善文化服务产业;综合利用文

4、化资源,扩大文化贸易产业; 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行业;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壮大县域文化产 业:紧跟时代文化潮流,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对于每一文化行业,应构造作为要素的人才、创意与科技,提供需求的市场,集群化的产业以及供给制度的体制和政策等四模块之间的有效互动,正是这些模块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系统推动文化产业竞争力向更高阶段的成长.关键词: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提升路径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E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srctIn ecent yer,Hazhouulture industryis xrencig apd devlomet. I012,thevlue ded o

5、 Hagoculture idusty i1 06.07 blion,rechingthe fifth amongstic cits,hier tn gzhuSGD growthabou6.6, accontin or 3.59of the cityS aded vale oGE Buthe advnmet fqulty is ot necessaril synconization inte quantityncrs。The ual of Hnghou cultur inu仃ymust be take eriouslyOtptvluemeasurs tescaeote ndustry。ompt

6、iienes meares te quality of he industry。searhingo cpetves fHnzhou cltreidr cn help erstand and ole istroubles of aHty der qnitySud,SOtht ralie sncronoueelnt ofindustryqualit ad qunttyi imond odl aalyse the pitiveessfHagzhou cultur industy,ca find out ta,()this indusry s ompetiti i the dsic.her a pos

7、iive aionhp etwen Hanzu cpetitie cture nterprise ad industr nd he ctyS ultrl sours;()compettivenss of Hazu ltur idustry is tsformig frmivett driven te o innovation drvenstage, andts no rasonale to ivand devloal h cultre ndust.So fom te angl exloiting oculurlresorces,put rward hemettyof ikin up het t

8、agesMke clar therelatnship of haraceistic octyS luresorcesdth evelopmet o utr industrycori HngzouSvanae ultural resurces,chose he type of ue iusry,nd ceate hihlvelimond moe of vry uurinutry.Accing to gzhoSndowet of clturaresores,hs ghtcultureindustries:mking fullue of tourismresouresto eveop ultual

9、orism;ayinatento t heriace of cutur eritag,tatste rotetio of cultural idusr; cuitinginrmatnrourceof scine and chn,epshih tech clure indusry;ttg i thultua dand of market,poves th industry ofclturserices;compeensivuizon o cutua rsources,expands theIII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ultra trad;exvatng chacteisic utual re

10、sourcs,sarts hrteritic culture idusr;excavting rditonal cull eurces,expand untyS ltuenduty;fllowngth ulual trend,cultivtes emergigcultr indsryThe eive intraion of talent,oiinality,technogy(almen),arket (prvide demand),luster,systm and olicy(prvd ion)ust be strctud or each ltu indusI jsthese inertion

11、 romt cmpetitienss ocutureidustrygrow up to the ie age.Kywods:Hgzou;cltre idustry;cpeivenss;Diamo Modl;avancig pa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bstratIII目录。V1导论11。1研究背景与意义。12研究思路与结构体系1。.1研究思路一11.2结构体系13创新点。32文献综述5。1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2。11文化角度的否定52。12文化角度的肯定52。1。3经济角度的肯定一621.4经济肯定中的文化反思一。2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722关于产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解释。2.2关于

12、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模型.92。3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102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定义232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024关于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112。5国内外研究评述113杭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竞争力分析.1331杭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33.1发展基础13312综合优势53.3挑战与问题1532从钻石模型看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l6V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1钻石模型理论1 7322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183.3杭州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分析193。3生产要素竞争力分析19332需求条件分析2 333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竞争力分析2533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

13、要素分析25。3。5政府要素分析293。机遇要素分析33.3。7小结3 14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341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计33.2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主成分分析模型34.3实证分析过程.。344.31比较对象的确定34432实证分析过程344。4评价结果及推论365提升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411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所处阶段定位与评价415.提升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总体思路25.3提升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445。3。1杭州文化资源禀赋的构成维度.45.3.2结合优势文化资源选择文化产业重点发展行业466结论与对策建议.6161研究结论616对策建议61参考文献.65攻

14、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致谢1V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导论1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为经济硬实力的竞争,还表现为文化软实 力的竞争。文化产业作为1世纪的朝阳产业,能同时创造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世界范围内是几乎所有有抱负的城市都争相发展的产业“新宠。杭州在这股 风靡全球的文化产业发展浪潮中自然不愿甘居人后.在国内,杭州拥有强劲的 金融实力、扎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独特的人文氛围,特别适合发展文化产业之类的知识密集型、文化密集型、科技密集型产业.得天独厚的 区域位置和特殊的城市发展阶段也为杭州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方面, 杭州地处中国东部沿海,背靠大陆,面向国外

15、,拥有无与伦比的市场优势;另一方面,杭州处于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的关键时期,在引领城市经济发展的传统 制造业逐渐失去往日荣光的转折点,迫切需要将文化产业打造为“稳增长和调结 构”的重要支撑力量.近年来杭州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不俗成绩,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质上的提高不一定同步于量上的增加。本文试图对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并提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路径,从而为杭州文化产业发展开辟更上层楼的空间。1.2研究思路与结构体系11研究思路在分析杭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钻石模型对杭州文化产业竞 争力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并从文化资源利用的角度提出促进杭州文化产业竞 争力成长的路径。区域文化资源的禀赋和内

16、涵是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和发展路径 的重要决定因素。根据杭州优势文化资源选择文化行业类型,并针对每一行业 打造高水平的钻石体系是提升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总体思路。1陶骏杭州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对策基于互动关系的研究叨浙江学刊,9(03):12215l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对象 文献综述杭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定性与定量研究杭州具有竞争优势的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企业和行业与本所处阶段定位:地文化资源之间存在投资驱动阶段一积极联系创新驱动阶段提升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总体思路与路径选择 文化资源利用的视 角充分利重视文培育科适应市综合利挖掘特挖掘传紧跟时

17、用旅游化遗产技信息场文化用文化色文化统文化代文化资源,传承,资源,需求,资源,资源,资源,潮流, 发展文开创文发展高完善文扩大文打造特壮大县培育新化旅游化保护新文化化服务化贸易色文化域文化兴文化 产业产业产业产业产业行业产业业态打造每一行 业高水平的 钻石体系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成长图11技术路线2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结构体系第一章,导论。简述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结构体系, 以及文章的创新点。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三章,杭州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竞争力分析。分析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基于钻石模型对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定性分析。 第四章,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证

18、研究。根据钻石模型设计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评价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第五章,提升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从文化资源利用的角度提出提升杭,、I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第六章,结论与对策。总结全文主要观点,并提出提升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1。3创新点第一,提出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正处于从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的转变过程中,不可盲目投资发展“大而全”的文化产业.根据杭州优势文化资源选择文化产业的行业发展类型,并针对每一文化行业打造高水平的钻石体系是提升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总体思路;第二,研究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问题,通过归纳整理杭 州文

19、化资源的禀赋构成维度,提出从文化旅游产业、文化保护产业、高新文化产业、文化服务产业、文化贸易产业、特色文化行业、县域文化产业以及新兴 文化业态八个方面发展杭州文化产业。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文献综述1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从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的角度来看,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 演进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文化角度的否定、文化角度的肯定、经济角度的肯 定、经济肯定中的文化反思.2。.文化角度的否定文化产业这个术语来源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斯霍克海默和西奥 多阿道尔诺于1947年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的文化工业理论.这两位 学者用“文化工业”表达对文化蕴涵的商品化趋

20、势的绝望控诉1。他们认为,通过 大规模生产文艺作品和培育大众市场以追求利润的文化工业,使文化不再独属于精英阶层,而是所有大众皆可以获得的大众消费品和大众文化。这种文化工 业只承认效益,它破坏了文化艺术作品的反叛性,丧失了艺术本质,消解了人的个性,限制了文化的批判精神和否定意识2。这些学者从文化的角度表达了对 文化工业的否定态度。1。2文化角度的肯定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本质上精英阶级的偏见使他们产生了对文化商品化趋势和全面的文化大众化的担忧。随着20世纪50年代和年代的0年里西方 福利国家的增加以及对平等主义观念的广泛认可,人们更加强调文化参与和文 化获取而非对高雅艺术质量的追求。与此同时,数量和

21、种类都飞速增加的文化 产品使传统的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壁垒逐渐被侵蚀,文化的代表中上层 阶级的“高雅.精英标准”也随之逐渐被代表几乎所有人群的“通俗.大众标准”所 取代.“艺术品从少数人垄断和欣赏中解放出来,为大多数人所共享”3。这从文 化的角度表达了对文化工业的一种肯定态度。1戴维,思罗斯比【澳】经济学与文化【M】王志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王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p】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艾伦J斯科特【英】城市文化经济学伽董树宝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经济角度的肯定到了20世纪7年代,致力:于二通过增加或改善

22、劳动、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 素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西方国家面对文化产品释放出的巨大经济价值,认识 并肯定了文化和文化产业积极的经济意义。文化产业逐渐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最 前沿。作为对现实经济现象的反应,从经济学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的学术成果也开 始在西方学术界大量涌现,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关于文化产业的概念、范围和定位的研究;二是关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营销、分配、消费的研究; 三是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四是关于区域文化与区域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研究1;五是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催生了对文化事业的关注,注重以 产业属性要求文化事业在追求经济上独立的同时又不失它的道德目标-最大

23、化文化参与和文化公平。214经济肯定中的文化反思文化产业在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文化产生了消极影响.一些 地点对文化资源过度的商业化开发利用以及“有形无神”的浅层开发严重破坏了 文化的健康发展。不少学者对此表示极大的担忧2;在世界范围内,与经济活动 的地理类似,文化地理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4。如果说当前世界上一些地点 的文化传统和标准正在遭遇严重的威胁,那么其他地点则是在寻找不断扩大的、 能接纳他们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受众.如同检疫法禁止进口携带疾病的动植物 一样,文化保护也应努力防止国民受到外国文化的侵蚀。1998年4月召开的斯 德哥尔摩会议上达成共识:“应当完全承认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

24、不同于其他形式 的商品,并将这种思想落实到实处”6。1王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2张胜冰从区域文化资源利用看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观-以中国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853Qi, Y,&Shen,L.Y eDrrs or ontactorGreen nnovation:all hdsry Peectie叨。Jonal ofCleaer roduction,210(08):571624Urry,Economis Sign and Space阴London:Sag, 99(5):2-2。艾伦J斯科特【英】城市文化经济学M】.

25、董树宝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Robertso。Accouning for Tastes,Cambrge【】。Harvard UniversityPres,12(09):818。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22。关于产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解释 (1)古典的解释竞争力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其代表性理论有亚当斯密基于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的绝对成本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基于相对劳动生产率 差异的比较成本优势理论,郝克歇尔和俄林基于要素多寡的要素禀赋理论。这 些理论框架虽然并未明确竞争力的命题,但却清晰地揭示了国际分工体系下国 家间绝对和相对竞争优势的形成

26、机理,因而被奉为市场性竞争力优势理论的基 础1,可被用于解释他们那个时代产业竞争力的来源。(2)马歇尔的集聚优势理论新古典主义之父马歇尔(189)认为大量相关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产生竞争优势。因为集聚减少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并且提升了资本和信息的流动速度,这对企业提高竞争力是非常有利的。此外,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 产生一种称为马歇尔氛围的因素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回应相互联系的生产 商群体一再面对的特殊任务和问题时逐步形成的,它包含文化和习俗这类非经济因素,是新产业区理论脱离经济因素寻找竞争力来源的灵感源头。()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熊彼特(1939)认为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技术和组织的不断创新。

27、创新是“间 断出现的实现生产手段的新组合”,它包括:新产品的引入(生产创新);制造 现有产品的技术变革(生产方法创新);开辟新的市场或新的原材料来源;实现 新的产业组织形态2.()诺斯的制度创新优势理论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竞争力优势理论认为,竞争力优势在于通过制度 创新,营造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的环境,减少交易成本,激励个 人和组织创造财富以及从事生产性活动,从而使经济潜能得以最优发挥的环境 达到最佳,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产业。()人力资本差异和技术差异理论罗辑.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理论与实践D川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约瑟夫熊彼特【美】经济发展理论D旧.何畏译,北京:商务

28、印书馆,19917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劳动要素是同质的,技术会瞬间扩散和传播,因此国家 和区域间最终不会存在劳动差异和技术差距。但现实世界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人力资本和技术方面的巨大 差距。美国学者基辛(170)认为,人力资本是劳动和资本结合而成的一种新 的生产要素,优秀的人力资本能提高生产率,进而有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在技术差距理论方面,另一位美国学者波斯纳(17)提出,技术创新领先的 国家往往是一种新产品或流程的发明者,当一种新产品还不能被其他国家仿制 之前,发明国在这种新产品上具有垄断性竞争优势.即使这种产品的生产随着 时

29、间的推移标准化而被其他国家掌握,但由于技术创新领先的国家具有引入更 新的产品和流程的优势,从而能产生新的竞争优势。(6)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为一个存在规模报酬变化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世界中的产业内贸易现象给出了理论解释.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保罗克鲁格曼,他提出基于 母国市场建立的规模经济在产品出口之后,由于市场的扩大和产量水平的提高, 生产的平均成本下降,规模经济得到巩固,从而提高了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 竞争力。而由于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产业内产品存在差异性,任何一个国家 都不可能生产一个产业内的所有产品,竞争的结果是一个国家专业化生产产业 内的某一(几)个产品或一个产品中的某个部件,从而造成

30、了产业内贸易现象。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和区域内聚集、竞争、合作、创新、干中学等积 极的动态因素可产生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事后的专业化决策带来的,是内生 的且动态变化的,造成了事后的生产率差异和竞争力差异不同于古典经济 学派上天给定的外生的资源和成本优势:事前的生产率差异决定了此后的竞争 力差异。(7)新产业区理论 新产业区理论强调非经济因素作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性来源。新产业区被视为由众多中小企业基于投入产出关系形成的企业集群,其竞争优势在于区域 的创新能力以及区域特定的资源、文化和制度背景。在新产业区内,企业具有很强的区域根植性,共享创新中心和训练有素的劳动力;企业间具有成熟的非1周亚

31、。产业竞争力:理论创新与上海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8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市场关系,投入信任和合作解决内外冲突。“第三意大利产业区是新产业区的 典型代表,信任、合作、创新等因素对新产业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222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模型对产业竞争力来源看法的改变,在学者设计的产业竞争力研究模型中被不 同程度的反映出来。这些新的竞争力来源成为学者挖掘影响产业竞争力因素的 新的灵感,在模型中得到严肃考虑。如波特钻石模型中的生产要素因素,考虑了那些被后天创造的生产要素;DongSungho九因素模型中的商业环境因素, 则包含了对那些可能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非经济因素的考虑。三个

32、具有代表性的的产业竞争力研究模型是波特的钻石模型、Dong.ungCho的九因素模型以及 金碚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其中,前两个模型主要从产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研究产业竞争力,最后一个模型主要从产业和企业自身的实力因素来研究产业竞争力:这也是当前学者研究产业竞争力的两个主要角度。()波特的钻石模型波特(1998)认为,影响一国开发其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有四项,即“钻 石结构”系统中的四因素: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及企业战略和组织。 这四个方面条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此外,机遇和政府对这四个因素的影响至关重要。最有可能在国内外产业竞争中建立竞争优势的国家,是本地四因素 特别有利的那些产业

33、。(2)Don.Sung Cho的九因素模型DongSung Ch(2003)认为,有九种因素共同决定了产业竞争力。其中四 种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物理因素,即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及支持产业、 国内需求:同时也有四种决定产业竞争力的人力因素,即工人、政治家与官僚、 企业家、职业经理与工程师。外部偶然事件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第九个因素。(3)金碚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金碚(99)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强弱,可以从原因和结果两个方面来分析。反映原因的指标分为直接因素指标和间接因素指标,直接因素指标主要有工业品的价格、质量、品牌、产品结构和市场营销,1胡麦秀。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

34、模型新论川。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5(02):16119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明工业品的竞争实力;间接因素指标主要是成本、技术、经营管理、企业规 模和资本实力,表明工业品的竞争潜力.反映结果的指标称实现指标,主要是 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及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表明工业 品国际竞争力的实现1。2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2.。1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定义花建(205)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指通过对生产要素和文化资源的利用, 不断对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从而创造利润的能力。在国内外开拓、占据文 化市场也是文化产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2.徐萍(2006)认为,文化产业竞争

35、力指文化企业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占据市场以获取经济价值和产生社会效益的能力3。卿立新(00)指出文化产业竞争力除了具备一般产业的共性之外,还有 其特殊性:即作用于社会伦理、国家凝聚力、文化普及程度、国际影响等4。赵彦云(2)认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包括文化内容的竞争力和文化产业 活动的竞争力两个方面,而且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无法简单模仿5。顾乃华(007)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包括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个方面,前者反映当前文化产业表现出来的经营效率和占据市场的能力,后者反映 文化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6.王颖(07)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指文化企业提供文化产品和持续获取利润的能力7.23.2关于文化

36、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学者主要根据经典的产业竞争力研究模型设计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指标 体系。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2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05():.163徐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1):150。1.4卿立新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阴。求索,26(3):78-75赵彦云等.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006(0):7226顾乃华等。我国主要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们.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2):5

37、2。6王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唐葆君(2005)设计了总量规模、政府投入、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经济效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六个一级指标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1。赵彦云(206)设计了文化实力竞争、文化收益竞争力、文化产出竞争力、公共文化消费竞争力、人才和科研竞争力、政府文化竞争力、文化资源和基础 设施竞争力七个一级指标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2.王毅(2007)设计了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整体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一级指标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徐桂菊(08)设计了文化资源系统、文化管理体制系统、文化市场系统、文

38、化创新力系统、文化输出力系统五个一级指标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叶丽君(200)设计了市场占有、产业规模、生产效率、经济贡献、产业创新、产业政策、产业需求七个一级指标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5.江振娜(201)设计了投入竞争力、规模竞争力、需求竞争力、供给竞争 力、资源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六个一级指标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6j李宜春(0)、张喜荣(201)等利用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生产需求 要素、相关产业要素、企业要素、政府要素五个方面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4关于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目前,将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文献较少。大多数文献 对若干地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各个样本地区处于平

39、等的地位, 并没有将杭州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或者重点研究某一地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 而杭州仅仅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样本与其他若干普通样本一起作为研究的“陪 衬”。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尚有待深入研究.。国内外研究评述文化产业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被否定到被肯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唐葆君.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叨.环渤海经济晾望,202(12):222.2赵彦云等。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6(04):72.23王毅.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与测度分析叨求索,2007(2):.414徐桂菊。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山东经济,2008(

40、09):2630叶丽君等。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差异分析叨科技管理研究,2009(3):94。97。江振娜福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观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93。7张喜荣吉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发展对策设计阴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14.10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内含的文化因素与经济因素相互纠缠、相互挤压又相互提携,但二者的和谐共存在长期终将是该产业本质且坚定的发展趋势-因为我们在希望尽可能地同时获取它创造的经济福利和文化福利方面做出的努力;当前,学者主要以经济学的 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出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问题 仍没得到统一。文化

41、产业又有“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产业、“内容产业等不同叫法,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包含的具体行业又有所不同,这反映了各个国家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二是文化产业的外延在不断拓展,进一步将体育、教育、互联网、建筑等行业纳入文化产业的研究视野;三是对国家和城市文化产业的研究较多,而对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较少1。 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模型主要从产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产业自身所表现出来的各项具体实力两个角度研究产业竞争力,仍没有形成一套标准的、通用的研究 方法和体系。但这类模型的一大趋势是正积极地纳入一些非经济因素、曾被视为 既定的因素以及随经济发展而被创造出来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这

42、反映 了产业竞争力来源的变化.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也紧随这一趋势做出了相应地改变,但有些学者设计的指标数据量大,难以量化,不具有可操作性;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和统计年鉴数据的缺失也限制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此外,文化资源作为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相关文 献对文化资源在影响文化产业竞争力中所起的作用缺乏关注。目前缺少将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文献。本文运用钻石模 型,针对杭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力图设计出系统、全面且易于操作的“反 映当下、面向未来”的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文化资源在提升 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方面的可行路径予以考量。1

43、王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712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杭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竞争力分析杭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杭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 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会展业、艺术品业、 文化旅游业等八大行业.但杭州文化产业仍处于成长期,少年得意,背后也正 经历着成长中的“问题和烦恼”.31.1发展基础进入l世纪以来,杭州文化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产业规模不断 扩大(见图3).2011年增加值高达8433亿元1,居国内城市第5位(见.2)。 203年到212年,杭州第三产业占GD的比

44、重从42.上升到50。3,同时期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 .5%上升到27.1%,占GP的比重从。%上升到6%(见图。3);图31 207年2012年杭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资料来源: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tp:/。corn1李长灿。杭州路径:构建创新大平台【EB/U,htp:/hzb/hl/212。l/cntnt 137043htm,2012(1)。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2011年国内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前九位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2)M】中国经济出版社,1图3.3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 资料来源: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tp:.cr

45、n(2)文化企业经营效益稳定增长.2012年全市文化产业限额以上企业实 现主营业务收入207亿元,增长19,实现利润总额7.亿元,增 长461;(3)文化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2年全市文化产业核心层限额以上企业 实现收入1668.47亿元,增长21。%,占文化产业限额以上企业全部收入的 2。3%。文化产业外围层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收入359。0亿元,增长1 。%2;1桂斌。2年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超千亿EB/O】 http:/hzdail.hanzuoo。en/hzrb/hml/23013I/ontnt14859hm,3(01)2桂斌22年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超千亿EB/OL】 htp:。e

46、n/hrbtml/201 3-0131/cote_1428591hm,2013(01)1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此外,在信息服务业、动漫产业、文化会展业方面,杭州已在国内取 得优势地位;在投资主体方面,民间资本和一批国际知名风险投资机构也进军 杭州文化市场,杭州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呈现日益多元化的发展格局.1.2综合优势杭州发展文化产业有四大优势.(1)文化优势。杭州文化资源丰富且独特, 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绝佳的文化土壤;(2)环境优势.杭州曾经获得过诸多 城市殊荣,如中国最具安全感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十大 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十大协调发展城市、东方休闲之都、中国最佳旅

47、游城 市、国际旅游金星奖、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全球十大休闲范例 城市,并以“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身份加入“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是世 界休闲博览会和中国国际动漫节的永久举办地;()市场优势。杭州地处的长 三角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区内人口近1亿,有 着旺盛的文化需求和消费能力2.同时,杭州面向太平洋,拥有向外输出文化产品的地理优势;()产业优势。杭州作为中国大陆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自然也具备领先的产业水准.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有能力的二、三产业作为支撑,扎实的产业基础是杭州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力

48、依托。3.1挑战与问题 当前,杭州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国内外城市问激烈竞争的挑战。(1)在国际上,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大范围蔓延。洛杉矶、纽约、巴黎、伦敦、米兰、东京等城市凭借无与伦比的产业优势控制着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声 誉,并具备联系全球消费者的能力。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似乎很难将其文 化产品大规模地打入日益拥挤的国际文化市场。(2)在国内,几乎所有的城市 都正在本国文化市场上展开激烈的产业竞赛,同时还必须与来自国外的文化产 品分享本国市场。在这场瓜分市场的战争中,杭州文化产业面临严酷的挑战。同时,杭州文化产业也面临诸多问题。(1)企业原创能力有待提高。杭州1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杭

49、州市“十二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冈211(12)2同上215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化产业的创新力更多体现为模仿而非创新,生产而非创造;()小微企业经 营状况不容乐观,主要面临融资困难、经营成本上升和人才流失三个方面的压 力,使得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增大;(3)大量企业规模偏小,实力有待增强;(4) 区域发展不平衡,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有待改善.201年前三季度,杭州下辖的 五县市文化产业限额以上企业资产、限额以上企业从业人员、限额以上企业收入、限额以上企业利润分别只占全市文化产业限额以上水平的O、96、7.4%、29,且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O.6%、04%、.8%、2;12年,五 县市文化产业

50、限额以上企业数量仅占全市总数的2,文化企业有4年收入 不足50万元,上亿元的龙头企业主要集中为富阳、临安等地的造纸、工艺品制造等传统制造业,大型的新兴服务业企业还未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1。此外,杭州重点发展的十大文化产业园区都在市区范围,县(市)文化产业园区 发展相对滞缓;(5)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07 年到01 年,信息服务业对杭州文化产业的增长贡献率最大,为35。4%,其次 是设计服务业和教育培训业,增长贡献率分别为146和103,而作为重点 发展的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对全市文化产 业的增长贡献率均低于02;(6)出口能力低下;(7)

51、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共 服务建设滞后;(8)缺乏高端人才,特别缺乏即懂经济又懂文化的复合型高端 创意人才。32从钻石模型看杭州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产业竞争力离不开特定理论模型的支持.当前学者研究产业竞争力的主要角度有两个:从产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研究产业竞争力,以及从产业和 企业自身的实力因素来研究产业竞争力。本文选择钻石模型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主要基于三点考虑.(1)钻石模 型是当前学者研究文化产业竞争力使用最多的模型,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2) 虽然钻石模型从产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研究产业竞争力,但也考虑了企业因 素;(3)钻石模型涉及一个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对产业竞争1

52、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编EB/OL.htp:/comtmlinfo/013048tl,2013(04)。2杭州统计调查信息网EBLttp:govcnebnfophowneap?i41505codeA0330015。2013(02)。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力的影响。由于文化产业与生俱来的文化属性,以及当前各国(地区)都在争 相培育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以求在世界范围内推销其文化产品和施加文化影响 力,钻石模型蕴涵的政治经济学元素与文化产业的文化和社会属性之间存在契合之处。因此,分析一国(地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钻石模型更具现实意义。32。1钻石模型理论1波特(1998)认为,影响产业竞争力最关键的

53、因素有四项:()生产要素,指特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生产方面的表现;(2)需求条件,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指这些 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备竞争力;(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包括该如何创立、组织、管理公司以及竞争对手的条件如何等。这四个因 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正是这些相互作用使得竞争优势得以形成和维持. 同时,政府和机遇也对产业竞争机制起辅助作用,并与以上四因素一起构成完 整的钻石模型体系(见图34)。图3.4钻石模型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口川李明轩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2.2杭州

54、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依据钻石模型,影响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级生产要素,如自然和文化资源、初级劳动力、资本、一般的基础设施等,这类生产要素要么是先天给予的,要么通过简单的投资便可获得;另一类是高级生产要素,如技术、创意、高级人才,大学和科研机构等,这类生产要素是后天创造的,需要长期的投资 和开发才能获得.发展初期的文化产业对初级生产要素依赖较多,但技术、创 意、高级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日趋重要,其对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内容开发是产业抓住竞争优势的关键。许多城市对此心有余而力不足。(2)需求条件。本地或国内文化需求是城市文化产业投资、创新与

55、发展的 动力,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出。第一,各地文化需求状况的 时间差决定其文化产业能否拥有先发优势;第二,国内较大的文化需求规模能 为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规模经济和效率,国内成熟、挑剔的文化消费者则 是企业创新的动力;第三,文化企业回应本地特殊的文化偏好,细分市场需求结构,有助于形成特定优势的产业或产品.(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一个产业的潜在优势是它的相关和支持产业具 有竞争优势。相关和支持产业的良好表现,能为产业提供最好且最需要的要素 和机会;而产业则为相关和支持产业提供新消息和市场视野,带动它们努力发 展新技术。这是一种相互提携的关系。学者通常将教育业、金融业、信息业、

56、旅游业等行业视为文化产业的相关及支持产业。(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企业在目标、战略和组织方式上不大相同,文化产业竞争优势来自于对它们的组合。对于文 化产业较为发达的城市,一般拥有若干规模大、实力强的文化企业,企业内部 组织结构清晰且规范,企业集聚程度较高,产业链完善,致力于高质量、高创 意的内容生产,目标市场定位于全球。本地文化企业的竞争程度,也对文化产业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竞争激烈的地区,激励文化企业通过不断地创新与进步摆脱同业竞争对手的纠缠,并有 助于形成区域特色行业。(5)政府和机遇.政府政策通过影响以上四项关键因素而对文化产业竞争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力

57、施加影响。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与产业之间的联系尤其紧密,政府甚至充 当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而在产业发展的成熟期,政府对产业的干预力度减 少,主要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公共技术、公平竞争的环境等公共品;机遇指 超出企业控制范围的随机事件,如自然灾害、技术突破、石油危机、需求变革 等.机遇可以打破现存的竞争环境和秩序,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可能因为丧失机 遇而失去竞争力,竞争力较弱的产业也有可能利用机遇创造后来居上的机会。3。3杭州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分析3.31生产要素竞争力分析资本资源方面.存在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尽管杭州市政府采取了很 多措施,但由于中小文化企业项目开发时间较长、效益回收较慢、市场

58、预期不稳定和担保能力差,金融机构更偏爱有实力的大型文化企业,杭州中小文化企 业融资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人力资源方面。杭州拥有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高等学府为文化产业 输送人才,近年来也引进了多位文化名人,但仍然存在缺乏高端复合型创意人才的结构性问题。无论是在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数量,还是在对高端复合型创 意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力方面,杭州与北京、上海相比还存在差距。此外,杭州中小文化企业人员流动过于频繁,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很难建立一个稳定、团结且高质量的团队。技术与创意方面。杭州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迅速(见3.),210年至212 年连续三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国内副省级及以下城市第二位(见.);杭州对 用创意发展城市经济报以期望并采取了实际行动。21 1年杭州以“工艺与民间 艺术品之都”为主题加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办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是国内 唯一的以“工艺与民间艺术品之都”为主题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1。但杭州离创意城市目标还有不小差距,突出表现是大部分文化行业中还比较缺少那 些“专家叫好,百姓叫座的文化原创精品和享誉国外的文化企业和品牌。1刘煜.杭州成为国内首个“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EB/O。htp:/zjews.zj01come/0zjew/systm/020/16012639sm,202(0)2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杭州市“十二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