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五部分 化学与社会发展 课时18 燃料 燃烧与灭火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152283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6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西省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五部分 化学与社会发展 课时18 燃料 燃烧与灭火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西省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五部分 化学与社会发展 课时18 燃料 燃烧与灭火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西省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五部分 化学与社会发展 课时18 燃料 燃烧与灭火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五部分 化学与社会发展 课时18 燃料 燃烧与灭火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9届中考化学复习 第五部分 化学与社会发展 课时18 燃料 燃烧与灭火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部分 化学与社会发展,课时18 燃料 燃烧与灭火,中考课标导航,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燃 烧 与 灭 火,燃烧,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注意:有些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如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镁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等。,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哦!,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见实验指导),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只需具备其一,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森林火灾(砍伐隔离带),隔绝氧气或空气,油锅着火(盖上锅盖),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熄灭火柴(用嘴吹灭) 建筑物火灾(用水灭火),

2、注意: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一般不会改变,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剧烈氧化,缓慢氧化(可引起自燃),燃烧,爆炸,注意:燃烧、缓慢氧化、爆炸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但剧烈程度不同。由燃烧引起的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但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禁止烟火,禁止带火种,当心火灾-易燃物质,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当心火灾-氧化物,禁止放易燃物,禁止吸烟,禁止燃放鞭炮,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直接用水灭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 室内燃气泄漏,不能打开电器开关,不能在室内拨打报警电话,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再通风; 被困火灾现场,应用湿毛巾捂住口

3、鼻,贴近地面,寻找安全出口,迅速撤离。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矿井内,应严禁烟火。 森林着火,应在火势蔓延路线前砍一条隔离带,以隔绝可燃物。 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或着把切好的菜放进锅里。,氧化反应,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燃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如氧化钙和水反应,镁和盐酸的反应,燃烧等氧化反应,吸热反应:如高温下二氧化碳和碳的反应,三大化石燃料,煤,成分:主要含碳元素,混合物,综合利用:隔绝空气加强热,化学变化;产品有:焦炭、煤焦油、煤气等,石 油,成分:主要含碳、氢元素,混合物,综合利用: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物理变化;产品有溶剂油、汽油、航空

4、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天然气,成分: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混合物,是比较清洁能源,不充分燃烧:氧气不充足时,燃料中的碳不能充分燃烧,产生黑烟,并生成一 氧化碳,使燃料利用率降低,浪费资源,污染空气。,充分燃烧,条件: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优点: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延长化石能源的使用期限,减少空气污染,夯实基础-知识梳理,小试牛刀,体会中考-山西真题再现,1.(2017山西)为防止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某些场所常贴有下列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 ) 2.(2015山西)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 B.碳酸氢钠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D,B,3.(2016山西)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请根据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1)黑火药不需外界提供氧气也可以发生爆炸,这是因为其成分中的 生成氧气的结果。 (2)通过阅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都选)。 a.黑火药作为一种古老的炸药,现已停止使用 b.黑火药能发生爆炸与它燃烧后生成气体并放出热量有关 c.使用危险物质时,我们应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其安全性,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3)炸药属于易爆物,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接触一些易爆物,下列建

6、议正确的 是 a .在加油加气站禁止打电话 b.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开灯检查,KNO3 或硝酸钾,bc,a,小试牛刀,体会中考-山西真题再现,实验指导-实验过关,一、燃烧条件的探究 1、实验目的 探究燃烧的条件 2、实验原理 燃烧的条件有三个: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 + 5O2 2P2O5 ,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不同。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在空气中用80 以上的热水加热:白磷满足燃烧的条件可以燃烧,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热水中的白磷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也不能燃烧。

7、本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只改变其中一个量,其他量不变”逐一探究。 3、实验用品 烧杯、薄铜片、铜圈、滤纸、小刀、镊子、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 (分液漏斗、导管、双孔塞、锥形瓶)。红磷、白磷、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热水(80 以上),4、实验步骤及结论,5、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空气)接触,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空气接触),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实验指导,实验指导-实验过关,6、注意事项 a .热水的温度要选择80以上。 b .气温较低的环境中,白磷可以在玻璃片上切割,如

8、果气温较高,则必须在水中切割。原因是 7、实验装置的改进 改进后的装置,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这样做的优点是:,避免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 。,气温低,白磷温度不容易达到着火点,不易自燃;温度高,白磷温度容易达到着火点,为了防止白磷自燃,需要在水中切割,以隔绝氧气,破坏白磷燃烧的条件。,二、灭火的原理探究 1、实验目的:探究灭火的原理 2、实验原理:蜡烛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没有氧气,蜡烛的火焰会熄灭;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能使可燃物和氧气隔绝,可用于灭火。,实验指导,实验指导-实验过关,3、实验用品:蜡烛、火柴、烧杯

9、、饱和碳酸钠溶液、稀盐酸 4、实验步骤及结论, ,烧杯隔绝氧气,同时具备燃烧的3个条件,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隔绝氧气,5、实验结论,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燃烧的三个条件有一个不成立就可以灭火。,6、实验原理应用 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a.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水受热蒸发吸收热量,可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c.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实验指导,实验指导-实验过关,考点一 燃烧的条件 例1(2018北京)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0、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设计B、D的目的是 。 (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 。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 (填序号)。,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C中的白磷不燃烧,D中的白磷燃烧,A,【解析】(1)白磷是可燃物,B图温度为20,通入氧气,白磷不燃烧,温度未达到着火点,D图温度为80,通入氧气,白磷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设计B、D的目的是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2)C中温度达到80,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由于没有氧气,白磷不燃烧,而D中,通入氧气,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3)B、D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C、D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A不需

11、要做。,【方法点拨】 可燃物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要和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利用对比实验,但要注意控制变量,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才具有可比性。,考点突破-站在巨人肩膀上,进步更快!,考点二 防火、灭火与自救 例2( 2018长沙)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12、立即用湿抹布扑盖,B,【方法点拨】:知道灭火的原理为: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破坏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即可,通常可以采用水灭火、沙土掩埋、灭火器灭火等方法,另外电器类火灾、油气类火灾、油漆火灾、化学危险品火灾等不能用水灭火,正确分析即可。,【解析】A.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灭火,正确;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错误;C、水汽化吸热能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正确;D、用湿抹布盖上时,能使酒精和氧气隔绝灭火,正确。故选B,考点突破,考点突破-站在巨人肩膀上,进步更快!

13、,考点三 燃料 例3(2018天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乙醇汽油 考点四 安全图标 例4(2018南京)今年5月31日是第31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B,【解析】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无污染,所以是最理想的燃料。,【方法点拨】根据燃料的成分,就可以做出准确判断。 含碳的燃料燃烧时会产生炭粒、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对环境有影响,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无污染,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D,【解析】A是禁止烟火,B是禁止带火种,C禁止燃放鞭炮,D禁止吸烟,考点突破-站在巨人肩膀上,进步更快!,【方法点拨】图中图标,你

14、认识吗,记住一定要看清图框中的实物提示,并学会区分细节哦!,考点突破-站在巨人肩膀上,进步更快!,1.(2018雅安)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X气体”是指( ) A一氧化碳 B甲烷 C氧气 D氢气 2.(2018咸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学回到家中,还未进入厨房就闻到了妈妈炒菜时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风把蜡烛吹灭了,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降低了 C.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 D.化肥(NH4)2SO4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3.(2018天津)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

15、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 4.(2018宜昌)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 B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 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森林游玩时乱扔烟头,A B C D,B,B,C,A,5.(2018南京)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6.(2018北京平谷一模)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7.(2018青岛)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16、C 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A B C D,A,B,B,练一练-当堂过关,8.(2018宁波)如图是用铜丝绕成的锥形螺旋罩,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随着铜丝罩的垂直下移,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越来越小,最终完全熄灭。 (1)铜丝在空气中受热,表面会产生黑色的 (填化学式)。 (2)表面变黑的铜丝下移过程中遇到酒精蒸气,又会变光亮的红色, 这是因为黑色物质发生了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3)铜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将热量很快散失,使酒精蒸气的温度低于 从而使酒精灯火焰熄灭。 9.(2018北京门头沟一模)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对

17、燃烧条件进行研究。 (1)木炭充分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的目的是 。,CuO,还原,着火点,C + O2 CO2。,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拓展延伸-跳起来试试看,10. (2018枣庄)“环境就是民生”。煤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了生态环境,我市正逐步用天然气代替蜂窝煤作燃料,请回答: (1)把煤做成蜂窝状的目的是: (2)用天然气代替蜂窝煤后,空气中污染物明显减少的有: (3)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送到用户时,必须先将管道内注满氮气,其目的是:,增大煤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或可吸入颗粒物或PM2.5等)(填一种)。,排尽管道中的空气,防止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拓展延伸-跳起来试试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