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法律制度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41502110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明朝法律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明朝法律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明朝法律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朝法律制度(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明朝法律制度立法思想:一、刑乱国用重典。原因:1、吸取元朝“宽纵”亡国的历史教训;2、巩固封建皇权的需要;3、惩治贪官污吏、 奸猾豪民的需要二、礼法结合,明刑弼教: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设置了极具礼教特点的“申明亭”制度,指全国各地建立名为“申明亭”的基层司法组织, 由本里百姓推举正直的里甲老人主持,亭内树立板榜,定期张榜公布本地有过错人的姓名及 其过错的行为,并由老人主持轻微诉讼的调解,以此“申明教化”。立法活动:一、大明律的制定明代律法意义:1、律法经历了逐步完善、前后相继的制定过程。2、明律的编制体例展示了立法者高超的立法技术。(1)仿元典章,篇目以中央行政六部 分类(2)仿宋刑统篇下

2、分门的体例,便于寻检条文(。3)条文简、凝练(4)图文并茂, 极具实用性(5)律例并举,创一代形式法典编制体例之河二、大明令是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三、大诰和榜文: 朱元璋采辑官名犯罪的重要案例,编成大诰四编。大诰由典型案例、重刑法令、明 太祖对臣民的“训诫”组成,御制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大诰成为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法规。大诰对比大明律的特点:1、规定了许多律外适用的酷刑2、设置了许多新的罪名和禁令3、同一犯罪,量刑较重4、“重典治吏”的色彩鲜明为处理民间细微纷争以及减少诉讼,朱元璋命令颁布了教民榜文四、条例编篡和修订:1、第一阶段:明中期前的单行法规时期。条例是司

3、法机关根据案例拟定条文,由皇帝批准 颁布,性质上接近于宋代的“敕”。2、第二阶段:明中期后的条例汇编时期。明神宗时期,刑部尚书舒华等重新辑修问刑条 例将其附于大明律,称为大明律集解附例。刑罚制度:1、充军:原指军人犯徒、流罪发往环境恶劣之卫所充当军户、参加屯种的刑罚,并附加杖 分为(1)“终身”,只及于犯罪者本人一生(2)“永远”则罚及子孙,犯罪者死亡后官府可 至其家乡拘子孙一名来代替。定罪量刑的主要变化:一、轻其所轻:对于初犯礼教伦理,典礼仪式以及户婚田土方面的轻微犯罪,明律较唐律都进一步减轻二、重其所重:对反逆、盗窃、贪赃等重罪,明律的量刑进一步加重。原因及背景: 明律“轻其所轻”反映了社

4、会历史的演进与风俗民情的移化,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力有所松 弛,民刑不分的封建法典已经在定罪量刑方面出现了民刑分离的趋势。“重其所重”反映了 封建社会后期皇权专制的加强,以及在理学的影响下出现的重刑主义倾向。物权制度:先占原则。司法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撤御史台,改为督察院。 知识串联:大理寺:审判(唐)无(元)复核(明清)大理院审判(晚清) 刑部:复核(唐)审判(元)审判(明清)法部司法行政(晚清) 御史台:监察(唐) 都察院监察(明清)都御史(晚清)诉讼制度:一、诉讼管辖制度: 1、原告就被告:原告、被告在不同州县,原告向被告所在地衙门投递诉状 2、轻囚依重囚:数名被告居住在不同州县,由重罪主

5、犯所在地衙门审理3、不同州县抓捕同一案罪犯人数最多的州县衙门审理4、后发就先发:不同州县抓捕同一案罪犯人数相等不适用第三条原则,由先开始诉讼程序 的州县衙门审理。二、诉讼权利限制: 1、“干名犯义”:子孙、卑幼、奴婢、雇工人违律告诉的行为。(三谋及窝藏奸细除外) 2、年龄性别:80以上、10 以下、重病人、妇女只能告谋反、谋叛、子孙不孝、本人人身或 财产直接被侵害之罪。3、现禁囚犯之限制4、官吏民事诉讼之限制三、“诬告加等反坐”是明朝诉讼制度的一大特色。审判制度: 会官审录制度:简称“会审”,指封建社会中若干个中央机构的高级官员会同审理重罪囚犯 或官吏犯罪案件的制度。明代会审制度特点:1、制度化;2、规模大 一、朝审(清朝:朝审、秋审): 每年秋后复审在押死囚的固定制度,须奏请皇帝定夺。二、大审(清无) 每隔五年审理监押囚犯以及诉冤者三、热审(清有) 每年暑热前清理在押未决犯及减等发落现监囚犯的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