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实验室基础知识之

上传人:huo****ian 文档编号:141495771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纺纱实验室基础知识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纺纱实验室基础知识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纺纱实验室基础知识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纺纱实验室基础知识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纱实验室基础知识之(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纺纱实验室基础知识之三(比较全面)棉结杂质条干均匀度检验一、试验目的:纱线的棉结杂质和条干均匀度,是衡量纱线外观质量的主要指标,根据实验结果,对照国家标准,进行品级评定,结杂和条干,对纱线外观,布面实物质量,均有较密切的关系,通过检验,可作为调整配棉与改进工艺的参考。二、检验周期与取样:1、每个品种每批(一昼夜)检验一次。2、检验以最后成品为对象,每品种试样共检验10块黑板,纱线绕在黑板上,密度要均匀。三、棉结杂质条干均匀度检验黑板机操作法:1、根据黑板尺寸适当调整纱架位置2、移动导纱滑板使引出纱线位于黑板的起始位置,然后锁紧限位套。3、将黑板先插入左黑板夹并向左压,然后使黑板另一端装入右黑板

2、夹中。4、按国家规定的摇纱密度,将传动皮带换至相应的皮带槽内。5、根据纱线的号数选择好张力砝码,砝码装在压重强力器的缓冲垫上面。6、将管纱的纱线引入导纱钩,然后通过张力压重器的压重座上平面与压纱片之间,经导纱块将纱线绕牢在黑板左端缺口处。7、按启动按钮,黑板转动丝杆带动滑块自左向右滑动,纱线在黑板上按所需密度排绕至黑板右端自行停止。四、棉结杂质的检验条件:1、棉结杂质的检验地点,要求尽量采用北向自然光源,正常检验时,必须有较大的窗户,窗户不能有障光物,以保证室内光线充足。2、棉结杂质的检验一般在不低于400lx的照度下(最高不超过800LX)进行,如照度低于400LX时,应加用灯光检验(用青色

3、或白色的日光灯管)光线应从左后方射入。检验面的安放角度应与水平成455角度,检验者的影子应避免投射到黑板上。五、棉结杂质的检验方法:1、棉结杂质的检验是将试样摇在黑板上,摇黑板机上除游动导纱钩及保证均匀卷绕的能力装置外,一律不得采取任何降杂措施。2、根据棉纱线分级规定,棉结,杂质应分别记录,合并计算。3、检验时,先将线蓝色底板插入试样与黑板之间,然后用黑色压片压在试样上,进行正反两面的每格内的棉结杂质总粒数,再根据公式计算一克棉纱线内的棉结杂质粒数。棉结杂质总粒数一克棉纱线内的棉结杂质粒数=10棉纱线公称号数4、检验时应逐格检验并不得翻拨纱线、检验者的视线与线条成垂直线,检验距离以检验人员的目

4、力辨认疵点时不费力为原则。六、棉结杂质的确定:1、棉结是由棉纤维、未成熟或僵棉因扎花或纺纱过程中处理不善集结而成。A、棉结不论黄色、白色、圆形、扁形、或大、或小、以检验者目力所能辨认者即计B、纤维聚集成团,不论松散与紧密,均以棉结计C、未成熟棉、僵棉形成棉结(成块、成条、成片)以棉结计D、黄白纤维虽未成棉结,但形成棉索且有一部分纺缠于纱线上的以棉结计E、附着棉结以棉结计F、棉结上附有杂质,以棉结计,不计杂质G、凡棉纱条干粗节,按条干检验不算棉结2、杂质是附有或不附有纤维(或绒毛)的籽屑、碎叶、碎枝杆、棉籽软皮、毛发及杂草等杂物A、杂质不论大小、以检验者的目力所辨认者即计B、凡杂质纤维、一部分纺

5、缠于纱线上的以杂质计C、凡一粒杂质破裂为数粒,而聚集在一团的,以一粒计D、附着杂质以杂质计E、油污、色污、虫屎及油线、色线纺入、均不计杂质七、条干均匀度的检验条件1、灯光设备的尺寸和距离按标准规定2、黑板和样照的中心高度应与检验者的目光成水平3、黑板尺寸为250cm(250MM)220mm黑板必须有光泽且平坦。纱线必须均匀紧贴黑板上其密度相当于样照4、黑板和样照应垂直、平齐的放置在验壁(或架子)中部,每次检验一块黑板5、光源采用40w青色或白色目光灯、两条并列6、在正常目力条件下,检验者与黑板的距离为2.50.3m八、均匀度的检验方法:1、棉纱的条干均匀度以黑板对比标准样照作为评定条干均匀度品

6、级的主要依据2、与标准样照对比好于或等于优级的、按优级评定、好于等于一级样照的按一级评定,差于一级样照的按二级评定九、条干均匀度的评定黑板上阴影、粗节不可相互抵消,以最低一项评级,如有严重疵点评二级,严重规律性不匀评三级1、粗节:A:粗节部分粗于样照时,即降级B:粗节数量多于样照时即降级,但普遍细、短于样照时不降C:粗节虽少于样照,但显著粗于样照时,即降级2、阴影A:阴影普遍深于样照时,即降级B:阴影深浅相当于样照,如总面积显著大于样照时,即降级,但阴影总面积虽大,但浅于样照时,即降级C:阴影总面积小于样照,但显著深于样照时,即降级3、严重疵点;A:粗节:粗于原纱1倍长5cm2根或长10cm1

7、根B:细节:细于原纱二分之一倍长10cm 1根C:竹节:粗于原纱2倍(连本身号数3倍)、长15cm 1根4:严重规律性条干不匀:满极规律性,其阴影普遍深于一级样照最深的阴影纱线捻度一、实验目的:捻度实验是检验纱线实际捻度是否合乎标准,同时核对其与计算捻度之间的差异,作为调整工艺的参考,捻度的多少关系到纱线强力的高低和织物的坚牢度,对纱线产质量、断头、用电等均有密切关系二、实验周期与取样:1、各品种每旬至少试验一次2、实验在各机台上均匀拔取,每台取样不少与2支管纱,但不得在同一钉带上拔取,每管做2段,每品种实验段数不少于40段,捻度齿轮调换,新品种上车或其他机械工艺调整影响捻度时,应及时实验三、

8、纱线捻度实验捻度机操作法:直接记数法:1、打开电源,根据品种预置试验法,按方法键再按+或-键将方法固定至Fo,预置实验长度、按长度键,再按位选键,再按+或-键,设定实验长度、预置次数,按次数键后,按位选及+、-键设定实验次数,按捻度键及位选+、键预置捻数,根据被测试样,再按捻向、纱号键分别预置捻向及纱号、试验参数设置完后,按下试验键,打印机打出设置参数,仪器进入试验程序2、左夹头座移至所需长度处并紧固好,关闭左夹头定位手柄使左夹头指针指零,按照试验方法的要求在张力盘上放好相应的张力砝码,将左夹头定位螺杆调至标准要求的位置3、纱线夹入左夹头后,打开左夹头定位手柄,并将纱线移至右夹头,打开右夹头夹

9、持片,使纱线进入定位槽内,并拉动纱线,使左夹头指针指零后发光管亮,松开夹持片,将纱线夹紧,纱尾可用割纱刀割断。4、按下启动键,右夹头旋转,开始解捻,至预置数时自停,观察解捻情况,再按+或键或用于旋钮直至完全解捻,按处理键后显示次数,捻度和捻系数。5、重复以上操作进行下一次试验,至直达到预置次数后,本组试验已做完,按打印键,显示屏显示打印机打印本组试验的统计值。6、按复位键,再按试验键进入试验程序,进行下组试验。退捻加捻法:退捻加捻法在参数设置时,须根据需要将方法设置F1F3,不须捻数设置,调整左夹头定位螺栓,使左夹头能位移到规定分度,其他参数的预置和仪器的调整与直接记数法相同,每次试验结束自动

10、显示本次捻度,无须按处理键,其他与直接记数法相同,每次试验结束自动显示本次捻度,无须按处理键,其它与直接记数法相同。四、计算方法:1、预加张力重锤公式=1.8号数1.42、捻系数=号数捻度3、捻度变异系数=同重量变异系数公式。4、测速计算公式:捻度= 主轴速度/前罗拉速度常数成纱断头的测定一、细纱断头:(一)测定目的:细纱断头测定是为了正确掌握细纱机的断头水平,分析断头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细纱断头,提高棉纱产质量。(二)测定周期:各品种,机台轮测,每天2台,各品种周期应均匀安排,有充分代表性。(三)测定方法的几项规定:(1)细纱断头以每一千个锭子一小时(简称千锭时)断头数来表示。(2)细纱

11、断头测定可采取任意部位起止,测定前,测定工先进车挡单回一遍,帮助挡车工把头接齐,然后进行测试。测定中,遇到落纱应暂停,待落好纱,接齐头,最后一个落纱工走出车挡再测,在测定过程中,为了正确反映断头水平,不得由他人帮助接头,也不得做换粗纱,清洁工作,以及处理跳筒等一切减少断头的工作。(3)在断头测定工作中,凡前罗拉与锭子间的断头,即作为一个断头,除下列特殊原因造成断头不计外,其它(包括粗纱)均应断一次算一次。A:试验取样的拔纱断头B挡车工因处理纱疵和集合器造成断头,而又当即接上者C:除挡车工外的工人(如摆粗纱工,落纱工等)碰断的头D:挡车工接好头未离开或未做其它操作而又断的重复断头。(4)一个锭子

12、因机械原因重复接头三次后,可拉掉粗纱,进行检修,但车拉掉前,应断一次算一次。(5)测定时,必须对断头原因进行分析,并分大,中,小纱分别记录断头原因分析表中。(6)细纱断头测定时间:凡一落纱时间在180分钟以内的测定一落纱,180分钟以上的,测定180分钟,但应随机测定。(四)计算:千锭时断头=断头合格率(%)=二、细纱瞬时断头巡回测定:(一)测定目的:在较短时间内,以较少的人力,迅速的反映大面积的细纱断头水平,并可与千锭时断头测定的数据相互对照,作为衡量一个车间,一个品种的大面积断头水平的一种快速测定法。(二)测定周期:各品种,各机台每旬测试一遍。(三)测定方法:1、一般可按车号,按S形路线,

13、按车挡依次巡回测定。2、测定巡回速度,一般掌握每车档(400锭左右)在半分钟左右,相当于挡车工正常巡回速度。3、在测定巡回过程中,发现前罗拉与锭子之间无纱条连续者,即作为断头计(包括空锭及其它各种原因的断头),有一根算一根。4、记录断头时,以测定者的身体,正好经过此锭子的瞬时,作为标准。如测定工在进行过程中,目光虽发现前方锭子有断头,但当测定工巡回到此锭时,挡车工已先一步把头接好,此锭即不计断头。5、落纱、揩车、平车、坏车等机台,全机停止运转者,此机台可以跳过不测,记下车号,不计算入开锭数中。6、在测定中,发现空锭或其它特殊原因在成的断头(如羊脚轧刹,大面积捻头带断,大面积飘头等),可把原因记

14、下,作为分析之用,断头全部照算,有一根算一根。(一)计算方法:巡回测定的断头数1000巡回测定瞬时千锭断头数=巡回测定的总锭数乌斯特条干试验一、周期:细纱每批(一昼夜)试验一次,粗纱,棉条不定期轮测。二、取样:1、数量:细纱每品种每次不少于10个管纱,每管纱线长度不低于500m,(600m)粗纱每台车取两锭,前后排各一支,并条每台车取两眼,每眼不低于50m,(80M),精梳棉条每台车不低于50m(80M)。2、方法:在生产机台范围内分头,中,尾均匀取样。三、试验方法及规定:1、管纱测量:细纱张力器可以水平移动,转动旋纽可以调节张力器的制动力,直至细纱张力器与罗拉之间纱线在运动时不抖动为止。2、

15、粗纱测量:粗纱测量可借助于指形张力器窄槽轮和下面的宽槽轮的功能,调节指形张力器的旋纽可以给纱条增强张力,使之在运动中达到平稳,无抖动,也可以平滑掉个别打结现象,上面窄槽轮和下面宽槽轮的位置调整,使粗纱通过2槽时,沿着左边的极板运行,并使粗纱在进出2槽时形成的角度相同。3、棉条测量:棉条测量时要借助支架上的导轮杆月牙轮,宽槽轮等进行,支架上的导向轮应对准棉桶的中心处,调节宽槽轮的位置,使棉条通过1槽时成直线状规定:材料测试速度测试时间测试槽号测试量程范围细纱400m/min1min28支以上5100%以下4粗纱25m/min5min250%梳棉条8m/min5min125%精梳25m/min2.

16、5 min125%并条25m/min2.5 min125%试验常用公式清花工序抽查棉卷总个数退卷个数1、正卷率= 100%抽查棉卷总个数(总平均平均以下平均)2平均以下项数2、米重不匀率= 100%总平均总项数3、试样所含杂质重量含杂率= 100%试样重量4、横向不匀率同米重不匀率公式横向比值:两边平均值分别比中间平均值5、生条重量不匀率同米重不匀率公式实际长度计算长度6、伸长率= 100%计算长度7、除杂效率公式:A、喂入重量=(实验棉卷总重量落棉总重量)1.005(风耗修正系数)落棉总重量B、总落棉率= 100%喂入重量该机部分落重量C、该机部分落棉率= 100%喂入重量喂入落棉含杂重量D

17、、落棉含杂率= 100%喂入落棉重量E、该机部分落杂率=该机部分落棉率落棉含杂率各机落棉率之和F、总除杂效率= 100%原棉平均含杂率该机部分落杂率G、该机部分除杂效率= 100%原棉平均含杂率梳棉工序:2(总平均平均以下平均)平均以下项数重量不匀率= 100%总平均总项数棉网优一级车台数梳棉优一级车率= 100%试验总台数棉网合格台数棉网合格率= 100%试验总台数落棉重量落棉率= 100%喂入棉卷重量杂质粒数=检验的杂质粒数2棉结粒数=检验的棉结粒数2并条工序:重量不匀率公式同梳棉重量不匀率公式定量乌斯特条干:10005条干不匀率公式:零点线以上之和+零点线以下之和A、平均厚度=零点厚度+

18、 0.1(描毛尖厚度)试验米数零点线以上之和之和零点线以下之和B、 平均每米不匀率= 100%试验米数平均厚度注:零点线以上记做“”,零点线以下记做“”。粗纱工序:重量不匀率公式略乌斯特条干:定量10.851000锭子速度开车试车时捻度公式:FA415粗纱机= 1.14前罗拉速度锭子速度FA421粗纱机= 1.12前罗拉速度干重=湿度/(1公定回潮率)10实际干重标准干重重量偏差= 100%标准干重条干不匀率公式同并条条干不匀率公式湿重干重回潮率= 100%干重粗纱伸长率:后罗拉转数牵伸倍数前罗拉直径计算长度= 1000试验捻度之和平均捻度= 10试验米数25粗纱捻系数=粗纱设计号数粗纱设计捻

19、度实际长度计算长度伸长率= 100%计算长度细纱工序:(XX1)X 总平均n1X1 指每一项重量变异系数公式=100%n总项数X修正系数=修正系数实际强力断裂强度=修正强力/实际号数实际号数=实际干重(1公定回潮)10环锭纺捻度=平均捻系数0.2单纱预加强力=1.8号数1.4实测断头根数601000千锭时断头=测定时间实测锭数实测断头总根数瞬时断头=1000实测总锭数捻线工序:捻线捻度=平均捻回数0.4主轴速度捻线测定捻度公式= 0.6870.937前罗拉速前罗拉速度常数= 设计捻度纱线号数棉结杂质总粒数1克纱线内棉结杂质粒数= 10纱线号数常数=号数支数捻系数=号数捻度英制支数:L(码)Ne

20、= 840G(磅)公制支数:L1000Nm= G1000混纺回潮率:T的回潮率混纺比C的回潮率混纺比气流纺捻度:(ZS/Z)0.4或Z0.2(同环锭纺)捻结强力平均值捻结百分比= 100%原纱强力平均值3长的平均值毛羽有害率= 100%1长的平均值筒纱3长的平均值毛羽增长倍数= 100%管纱3长的平均值断头数百管断头= 实测锭数十万米纱疵13级有害纱疵公式: A3+B3+C1+D1+E支数与号数间换算:号数(Nt)=常数/英制支数(Ne)=1000/公制支数(Nm)英制支数(Ne)=常数/号数(Nt)=0.591公制支数(Nm)公制支数(Nm)=1000/号数(Nt)=1.693英制支数(Ne)常数:纯棉:织布用纱:583.1;针织纱或纯化纤:590.5;混纺纱:例:T/C65/35的常数:590.5x0.65+583.1x0.35=587.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