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3.0数据文件格式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1491114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4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EI3.0数据文件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EI3.0数据文件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EI3.0数据文件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EI3.0数据文件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I3.0数据文件格式(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集成交互式道路路线设计系统EICAD用户手册 附录 第191页 第八篇 附录目 录1、EICAD道路设计文件格式1651.1桩号断链文件(*.DL)格式1651.2道路横断面宽度文件(*.HDM)格式1651.3超高文件(*.CG )格式1671.4构造物信息文件(*.GZX)格式1691.5桩号序列文件(*.ST)格式1712、EICAD平面设计文件格式1712.1交点线文件(*.JDX)格式1722.2 交点设计文件(*.JD)格式1722.3 交点数据文件(*.JDD)格式1732.4 积木法线形单元文件(*.ICD)格式1742.5 平曲线参数文件(*.PAR)格式1752.6 单元设

2、计要素文件(*.DYD)格式1752.7 逐桩坐标和逐桩资料文件(*.INF)格式1752.8道路横断面模型文件(*.3DD)格式1762.9 坐标控制点文件(*.ZBD)格式1762.10 计算边桩坐标时使用的输入文件(*.TXT)格式1772.11变速车道参数文件(*.BSD)格式1773、EICAD纵断面设计文件格式1793.1 竖曲线文件(*.SQX)格式1793.2 纵地面线文件(*.DMX)格式1793.3 控制点文件(*.KZD)格式1803.4 地质概况文件(*.DGK)格式1803.5 结构物文件(*.JGW)格式1813.6 街沟设计文件(*.JGS)格式1823.7 横地

3、面线文件(*.HDX)格式1823.8 桥梁文件(*.QL)格式1833.9 标注文件(*.BZ)格式1833.10 基点高程文件(*.JGC)格式1833.11 雨水口位置文件(*.JGK)格式1844、EICAD横断面设计文件格式1844.1填挖边坡文件(*.BP)格式1854.2挡墙设计文件(.DQ)格式1854.3边沟设计文件(*.BG)格式1864.4清除表土厚度文件(*.BTG)格式1864.5土石比例文件(*.TSB)格式1864.6钻探资料文件(*.ZZL)格式1874.7端部文件(*.TRA)格式1874.8老路补强文件(*.LL)格式1884.9边坡宽度文件(*.KD)格式

4、1884.10视距台宽度文件(*.SJT)格式1881、EICAD道路设计文件格式EICAD V1.20版以后,随程序安装附带的“EICAD项目数据环境”(EiDatEnv.exe)程序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编辑功能,可以替代Windows系统的记事本,作为编辑数据文件的工具。以下介绍在EICAD道路设计中用到的五种数据文件的格式和说明,包括:桩号断链文件(*.DL):路线中断链桩号描述。道路横断面宽度文件(*.HDM):描述道路各部位宽度、加宽形式,以及路槽深度等参数的文件。道路超高文件(*.CG):描述道路超高过渡形式、超高值的文件。构造物文件(*.GZX):描述桥梁、涵洞、通道和隧道等构造物参

5、数的文件,包括:构造物的中心桩号、起终点桩号、斜交角度及其描述等内容。桩号序列文件(*.ST):保存一系列桩号和说明数据。1.1桩号断链文件(*.DL)格式【文件后缀】:DL【文件来源】: 由Ei_BCManager 断链信息管理器命令生成,或用户创建。【文件用途】:用于说明桩号断链,没有断链时不用填写。有断链时,要求建立一个扩展名为DL 的文件。例如:桩号初始化时,为路线提供断链分段信息。【文件格式】:ZH1、ZH2 每行两个数据,文件的第一行两个数据为第一条断链的终点桩号和第二条断链的起点桩号,第二行为第二条断链的终点桩号和第三条断链的起点桩号,以此类推。关于段落号的约定是:第一条断链的段

6、落号为1,第二条断链的段落号为2,以此类推。【文件示例】:15600.000 15599.26520099.231 20000.0001.2道路横断面宽度文件(*.HDM)格式【文件后缀】:HDM【文件来源】:由Ei_DefineOffset 定义路线横断面命令,或Ei_SearchOffset 搜索路线横断面数据生成。【文件用途】:描述道路路槽深度、标准横断面各部宽度。用于绘制道路横断面各部偏置线,并为道路横断面设计、三维建模提供数据。参见:EICAD中考虑的三种道路加宽方式【公路横断面文件的格式】:n mst0 h0 h1 h2 d0 . .st sa ha ca cenl cen2 cb

7、 hb sb d . .其中: n为后面接连有几行 st0 h0 hl h2 st0桩号,自起点至终点,凡h0、h1、h2变化处均写一行h0中央分隔带高,如无中央分隔带,则取h0=0.0(m)h1行车道路槽深(m)h2硬路肩路槽深(m)m路面宽度渐变方式,m=1或不填写m表示线性变化,m=3为三次抛物线变宽,m=4为四次方抛物线变宽,其它值无效。 st宽度变化处的桩号sa、sb土路肩宽(m)ha、hb硬路肩宽(m)ca、cb行车道宽(m)cen1、cen2中央分隔带宽(m)d0、d有断链时,st0、st的段落号,无断链时不能填写。公路的路面路基结构示意如下图:【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格式如下】:n

8、mst0 H0 H1 H2 h0 h1 h2I0 I1 I2 I3 I4 I5 d0 . .st sa ha fa ca cenl cen2 cb fb hb sb d . .其中: str横断面数据格式判别字符串,该字符串必须为city (大小写均可)n为后面接连有几行st0 H0 H1 H2 h0 h1 I0 I1 I2 I3 I4 I5 st0桩号,自起点至终点,凡H0、H1、H2、h0、h1、I0、I1、I2、I3、I4、I5变化处均写一行H0中央分隔带高,如无中央分隔带,则取h0=0.0(m)H1快、慢车道分隔带高(m)H2人行道侧石高(m)h0机动车道路槽深(m)h1非机动车道路槽

9、深(m)h2人行道铺装层厚度(m) 此为Eicad2.0新增加的数据项I0左侧人行道横坡度(%),凡横坡度的符号一律以向左下为正,向右下为负,并以百分数表示(省略百分号)。I1左侧非机动车道横坡度(%)I2左侧快、慢车道分隔带横坡度(%)I3右侧快、慢车道分隔带横坡度(%)I4右侧非机动车道横坡度(%)I5右侧人行道横坡度(%)m宽度渐变方式,m=1或不填写m表示线性变化,m=4为非线性变化,其它值无效。st宽度变化处的桩号sa、sb左、右侧人行道宽(m)ha、hb左、右侧非机动车道宽(m)fa、fb左、右侧快、慢车道分隔带宽(m)ca、cb左、右侧机动车道宽(m)cen1、cen2中央分隔带

10、左、右侧宽(m)d0、d有断链时,st0、st的段落号,无断链时不能填写。城市道路的路面路基结构示意如下图:1.3超高文件(*.CG )格式【文件后缀】:CG【文件来源】:由“Ei_SaveCG生成超高”命令生成,或用户创建。【文件用途】:为道路横断面设计提供超高数据;【文件格式】:bool dtl dtr is jd1 axi jd2 isMax1 isMax2st cgr d 另参见:关于超高定义的有关说明【基本信息行】bool标志;boo1=1时,表示单幅路线或匝道;boo1=2时,表示双幅路线或匝道。dtl、dtr高程设计线(即超高旋转轴)至左、右侧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距离(包括路缘带)(

11、见下图), 请特别注意,除超高旋转轴在路中心以外,dtl、dtr是指路左、右侧超高旋转轴到同一侧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距离,当行车道外边缘线在超高旋转轴的外侧时,dtl、dtr取正值,反之,则取负值。若在dtl、dtr的数字前加上“+”,如 +8.5,则表示dtl、dtr 为行车道外边缘线至路中心线的距离(米)。关于超高渐变率的计算和标注:超高渐变率等于行车道外边缘线在超高缓和段起、终点的超高值之差除以超高缓和段的长度。因此,超高渐变率也可以看作是行车道外边缘线的“附加纵坡”。当超高旋转轴在外侧路面的路缘带边缘时,内侧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超高渐变率大于外侧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超高渐变率,因此,超高渐变图在此

12、时仅标注内侧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超高渐变率。当超高旋转轴在其他位置(如内侧路面的路缘带边缘、路中心、中央分隔带边缘、路中线两侧各自的超高旋转轴)时,均为外侧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超高渐变率大于内侧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超高渐变率。因此,超高渐变图在此时仅标注外侧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超高渐变率。在超高渐变段中,外侧行车道的横坡由向下的反超高过渡到向上的正超高,其中必有一段路面的横坡度接近于0%,如果外侧行车道外边缘线超高渐变率过小,则横坡度接近于0%路面长度过大,这将明显影响路面的横向排水。因此,对于外侧行车道外边缘线有最小超高渐变率1330(即最小“附加纵坡”约为3)的要求。至于内侧行车道的横坡在超高渐变段中始终

13、向下,没有路面横向排水的问题,所以对内侧行车道的车道外边缘线应没有最小超高渐变率的要求。纵上所述,最大、最小超高渐变率是否超标,只需关注超高渐变图中标注的行车道外边缘线的超高渐变率即可。is土路肩横坡()。ismax1弯道内侧土路肩横坡和路面横坡的允许最大坡差(),当弯道内侧路面横坡陡于土路肩横坡,并且土路肩横坡与路面横坡的坡差大于ismax1时,土路肩横坡将自动调整为路面横坡,否则土路肩横坡保持不变。Ismax1不填写表示ismax1= 0 %。ismax2弯道外侧土路肩横坡和路面横坡的允许最大坡差(),当弯道外侧路面横坡与土路肩横坡反向,并且土路肩横坡与路面横坡的坡差大于ismax2时,土

14、路肩横坡将自动调整为路面横坡,否则土路肩横坡保持不变。若在表示该坡度的数字前加上“+”,如 +10,则表示土路肩横坡将自动调整为ismax与路面横坡之差,例如:ismax2=+10(%),土路肩横坡为3(%)时:当路面超高小于等于7(%)时,土路肩横坡保持不变;当路面超高为8(%)时,土路肩横坡为调整2(%);当路面超高为9(%)时,土路肩横坡为调整1(%);当路面超高为10(%)时,土路肩横坡调整为路面横坡。Ismax2不填写表示ismax2=10 %。注意:当Ismax2填写时,Ismax1不能省略。jd1超高过渡方式标志。jd1=1,为线性过渡方式;jd1=3,则为三次抛物线过渡方式。a

15、xi超高旋转轴线至平面设计线的距离(米),平面设计线的位置见下图的垂直虚线。若在表示该距离的数字前加上“+”,如 +0.5,则表示axi 为超高旋转轴线至中央分隔带边缘距离(米),适用于处理中央分隔带变宽的情况。例如,以变宽的中央分隔带边缘作为超高旋转轴,则axi值可输入为+0。jd2超高旋转方式标志。jd2=0,路中线两侧各自绕自己的超高旋转轴转;jd2=1,则为绕弯道内侧旋转轴转(先抬外侧,坡度一致后一起绕弯道内侧转);jd2=2,先抬外侧,然后一起绕中心转(此时axi的数值必须为0,否则程序将自动将axi处理为0);jd2=3,超高旋转轴在外侧路面的路缘带边缘,外侧先绕超高旋转轴转,路中

16、点往下沉,内侧横坡不变,当左、右侧坡度相等后,则一起绕外侧转到超高坡度值(即超高过渡段终点)。st桩号,自起点至终点,凡超高变化处均写一行。cgl、cgr 路中线左侧和右侧横坡度,并以百分数表示(省略百分号)。横坡度符号的约定:路中线左侧向下时cgl为正,向上时cgl为负;路中线右侧向下时cgr为负,向上时cgr为正。注意:当道路为单车道匝道时,cgl不填,只填写cgr。高程设计线(即超高旋转轴)在有中央分隔带的主线时取分车带两侧,无中央分隔带时一般取中线(包括双幅匝道),单幅匝道一般取行车道中心线。d有断链时,st的段落号,无断链时不能填写。【变化描述行】st桩号,自起点至终点,凡超高变化处

17、均写一行cgl、cgr左侧和右侧横坡度,符号一律以向左下为正,向右下为负,并以百分数表示(省略百分号)。高程设计线在有中央分隔带的主线时取分车带两侧,无中央分隔带时一般取中线(包括双幅匝道),单幅匝道一般取行车道中心线。d 有断链时,st的段落号,无断链时不能填写。有中央分隔带的主线:单幅路线或匝道:1.4构造物信息文件(*.GZX)格式【文件后缀】: GZX 【文件来源】: 由用户手工创建。【文件用途】: 1)为Ei_DimGZW 绘制、标注构造物命令,提供桥涵构造物数据;2)为Ei_DrawBPBG 绘制边坡、边沟命令,提供数据,用于自动剪切边坡、边沟线;3)为Ei_ZDT 绘制占地图、E

18、i_ZDB 生成占地表命令,提供桥梁、隧道的桩号范围。【文件格式】:0 桥梁名称 起点桩号 斜交角 起点桥台长 终点桥台长 跨径描述 上部结构描述 桥梁中心位置 默认梁高 断链号1 涵洞名称 中心桩号 斜交角 涵洞跨径 左侧附加长度 右侧附加长度 涵洞高度 涵底标高 图块名 断链号2 通道名称 中心桩号 斜交角 通道跨径 左侧附加长度 右侧附加长度 通道高度 通道底标高 图块名 断链号3 隧道名称 起点桩号 隧道长度 隧道高度 断链号【注意事项】:1、 桥涵构造物斜交角用(xxx d xx xx )格式输入。2、当桥梁代号为+0时,在平面图中表示左半幅桥,在纵断面图中用实线绘制;桥梁代号为-0

19、时,在平面图中表示右半幅桥,在纵断面图中用虚线绘制。3、桥梁跨径描述格式为:N1*L1*h1+ N2*L2*h2+ N3*L3*h3+ Nm*Lm*hm其中,N1, N2,N3, Nm为分跨的跨数;L1, L2, L3, Lm为分跨的跨径,米;h1, h2,h3, hm为分跨的上部结构高度,米;如该项缺省,表示桥梁上部结构高度为height。注意,当本项缺省时,如分跨的跨数N为1,则分跨的跨数项也可缺省。每一分跨的说明只有三种形式:Ni*Li*hi、Ni*Li(结构高度hi缺省)和Li(结构高度hi和分跨数缺省Ni)。举例:10+1*20*0.8+2*10表示第一分跨的跨径为10米,跨数项缺省

20、,跨数为1,上部结构高度项缺省,上部结构高度为height。第二分跨的跨径为20米,跨数为1,上部结构高度0.8m。第三分跨的跨径为10米,跨数为2,上部结构高度项缺省,上部结构高度为height。请注意,桥跨描述字符串中的*可用-代替。不同的是,当用2*10表示时,标注的风格为210;当用2-10表示时,标注的风格为2-10。3、桥梁中心位置:用于确定桥梁中心桩号所在的位置。用从桥梁起点起算的跨数表示。如:在第四跨的中央位置标注,则中心位置参数输入3.5(表示三跨加上半跨的位置)。4、涵洞、通道的左、右侧附加长度,单位:米。仅用于绘制平面图时,确定构造物向左、右侧土路肩外侧延长的长度。【文件

21、示例】:1 K0+066圆管涵 66.000 10d000 2.0 0.5 0.5 2.0 27.358 ygh0 XXX大桥 615.020 0d000.0 3.0 3.0 12+5*20+12 预应力箱梁 3.500 0.81 K1+080圆管涵 1080.000 0d1055 1.5 0 0 1.5 26.895 ygh0 XXX小桥 1100.000 0d000 3.0 3.0 1*20 预应力钢筋砼板梁 0.5 0.92 K2+150通道 2150.000 20d000 5.00 0.000 0.000 3.5 29.312 xh3 XXX隧道 3280.000 95.000 4.5

22、+0 XXX桥(左幅) 4300 0d000 3.0 3.0 15+4*20+1*55*1.2+3*20+15 预应力箱梁 5.5 1-0 XXX桥(右幅) 4320 0d000 3.0 3.0 15+4*20+1*55*1.2+3*20+15 预应力箱梁 5.5 11.5桩号序列文件(*.ST)格式【文件后缀】:ST【文件来源】:由Ei_SaveST 生成桩号序列资料命令生成, 或用户创建。【文件用途】:1、用于为“生成逐桩坐标资料”命令,提供桩号;2、用于“平面分幅”时,定义每页的起终点范围;3、用于纵断面设计时标注桩号。【文件格式】:ZH Str d其中:ZH桩号Str特征点符号名(字符

23、串) 可选d有断链时, ZH的段落号, 无断链时不能填写, 可选【文件示例】:100120150159.358 ZH1180.2、EICAD平面设计文件格式交点线文件(*.JDX):记录道路现场定线的数据。交点设计文件(*.JD):描述交点坐标、平曲线设计参数等数据。交点数据文件(*.JDD):保存交点设计结果的中间数据文件,供生成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使用。积木法线形单元文件(*.ICD):保存路线单元的设计参数。平曲线参数文件(*.PAR):保存曲线单元参数的中间数据文件。单元要素文件(*.DYD):保存路线各单元设计要素的中间数据文件,供生成单元要素表使用。逐桩坐标文件(*.INF):保

24、存桩号、坐标和方位角数据。道路横断面模型文件(*.3DD):道路横断面设计过程中产生的中间数据文件,供绘制边坡、边沟线,以及道路三维建模时使用。坐标控制点文件(*.ZBD):包含:坐标控制点、水准点空间坐标。计算边桩坐标时使用的输入文件(*.TXT):包括桩号、左右偏距。变速车道参数文件(*.BSD)用于为Ei_VSLane 生成直接式变速车道命令,提供偏置宽度数据。2.1交点线文件(*.JDX)格式【文件后缀】:JDX【文件来源】:由用户创建。【文件用途】:记录道路现场定线的数据:交点偏角,间距,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等数据,供转换交点文件(*.JD)使用。【文件格式】:Start_X St

25、art_Y Start_A Start_D Start_ZH./起点数据:坐标X(E), Y(N), 起始方位角, 与下一个交点距离, 桩号Angle Dist Ls1 R Ls2 JD_Name./导线偏角, 与下一交点的间距, 第一缓和曲线长Ls1, 半径R, 第二缓和曲线长Ls2Angle1 Dist1 Angle2 Dist2 Ls1 R Ls2 JD_Name./虚交点时, 要求输入7个数据(包含交点编号时输入8个数据)其中:Angle当表示导线偏角时,左偏351518.6表示为L35D15186, 右偏351518.6表示为R35D15186;当表示导线方位角时,方位角351518

26、.6表示为35D15186,即可。Dist与下一交点的间距JD_Name指定交点编号; 如: JD20, 不填写则由程序自动编号,如填写则每个交点数据行均要填。【注意事项】:1、回头曲线用虚交点表示,如:R115D1516 56.33 R133D3421 126.35 20 150 202、手工编辑JDX文件之后,使用“Ei_JDDesign交点设计”命令,对话框中点取“转换交点线文件”按钮,将JDX文件转换为JD文件,直接使用生成的交点文件即可。2.2 交点设计文件(*.JD)格式【文件后缀】: JD【文件来源】: 由“Ei_SavePM 平面资料存储”命令自动生成,或使用“交点设计”命令生

27、成,也可以由用户自行填写,在“导线设计”命令中,生成图形。【文件用途】:1、保存导线设计结果,在导线设计时,起点数据行以-1开头,位于文件第一行。终点数据以-2开头,位于文件最后一行,其余各导线交点(转折点)以0开头,位于文件中间行。2、 保存路线平面设计结果,平曲线交点数据以3(三单元平曲线)、4(三单元回头曲线)、5(五单元平曲线)、6(五单元回头曲线)开头,其后写入交点坐标和各曲线单元的设计参数。【文件格式】:-1 x y JDZH ./起点坐标和桩号3 x y Rs A1 R A2 Re./三单元平曲线:交点坐标与平曲线参数4 Xs Ys Xe Ye Rs A1 R A2 Re./三单

28、元回头曲线:交点坐标与平曲线参数5 x y Rs A1 R1 A2 R2 A3 Re iD./五单元平曲线:交点坐标与平曲线参数,iD为弧长控制参数6 Xs Ys Xe Ye Rs A1 R1 A2 R2 A3 Re iD./五单元回头曲线:交点坐标与平曲线参数,iD为弧长控制参数0 x y./转折点坐标-2 X Y ./终点坐标【参数说明】:-1、3、4、5、6、0、-2:交点标示符;x、y:交点坐标;Xs、Ys、Xe、Ye:回头曲线起点坐标、终点坐标;R:圆曲线半径;A1、A2、A3:第一、第二、第三缓和曲线参数;R1、R2:第一、第二圆曲线半径;Rs、Re:起点/终点半径;iD:五单元平

29、曲线中的弧长控制参数,0:表示第一、第二圆曲线长度相同;1:表示以第一圆曲线单元长度控制;2:表示以第二圆曲线单元长度控制。参见Ei_Unit5 五单元平曲线设计命令【文件示例】:-1 2812315.832 567789.561 0.000./起点坐标和桩号3 2812565.5458 568233.098 100000000.00 150.00 180.000 150.000 100000000.000./三单元平曲线:交点坐标与平曲线参数4 2812198.163 568585.285 2812207.564 568701.356 100000000.000 70.000000 70.0

30、00 70.000 100000000.000三单元回头曲线:起终点坐标与各曲线参数5 2812676.703 568969.286 100000000.000 170.000 330.000 243.000 650.000 240.000 100000000.000 0.000./五单元平曲线:交点坐标与平曲线参数3 2812659.602 569491.467 100000000.000 130.000 175.000 130.000 100000000.000-2 2813138.434 569748.276./终点坐标2.3 交点数据文件(*.JDD)格式【文件后缀】:JDD【文件来源

31、】:由“Ei_SavePM 平面资料存储”命令自动生成。【文件用途】:1、为绘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提供交点数据;2、绘制纵断面图中的平面示意图,提供数据。【文件格式】:该文件由程序自动生成,用户无须考虑其数据格式。2.4 积木法线形单元文件(*.ICD)格式【文件后缀】:ICD【文件来源】:由“Ei_SavePM 平面资料存储”命令自动生成。【文件用途】:1、保存路线平面设计参数;2、作为程序内部数据交换时使用。使用“Ei_DrawXW重新生成线位”命令,来恢复路线。【文件格式】:StartZH./起点桩号X、Y、Angle./起点坐标和方位角1、Length、EndAngle./1:直

32、线标示符、长度、后续单元起始方位角(可选)2、R、Length、1/-1 ./2:圆曲线标示符、半径、长度、转向(1:右转;-1:左转)3、A、EndR、1/-1./3:完整缓和曲线(R(-Ro)时)标示符、回旋参数、终点半径、转向(1:右转;-1:左转)4、A、StartR、1/-1./4:完整缓和曲线(R(Ro-)时)标示符、回旋参数、起点半径、转向(1:右转;-1:左转)5、A、StartR EndR、1/-1./5:不完整缓和曲线(R(R大-R小)时)标示符、回旋参数、起点半径、终点半径、转向(1:右转;-1:左转)6、A、StartR EndR、1/-1./6:不完整缓和曲线(R(R

33、小-R大)时)标示符、回旋参数、起点半径、终点半径、转向(1:右转;-1:左转)0 0 0 ./结束符【文件示例】:文件名:Example.ICD0.000000./起点桩号2812315.832214,567789.560841,1.058024./起点坐标和方位角1,332.834./1:直线、长度332.834m、后续单元起始方位角(可选)3,150.000,180.000,1./3:完整缓和曲线、回旋参数A=150、终点半径=180、转向(1:右转)2,180.000000,74.919,1./2:圆曲线、半径R=180、长度L=74.919、转向(1:右转)4,150.000000,

34、180.000000,1./4:完整缓和曲线、回旋参数A=150、起点半径=180、转向(1:右转) 6,243.000000,330.000000,650.000000,1./6:不完整缓和曲线、回旋参数A=243、起点半径Rs=330m、终点半径R=650m、转向(1:右转) 0,0,02.5 平曲线参数文件(*.PAR)格式【文件后缀】:PAR【文件来源】: 由“Ei_SavePM平面资料存储”命令自动生成。【文件用途】:为绘制纵断面图提供数据。【文件格式】:StartZH、EndZH、StartR、EndR、LEFT/RIGHT、R/A、PAR_V、d1、d2其中:StartZH、En

35、dZH./起、终点桩号;StartR、EndR./起、终点曲率半径;LEFT/RIGHT./转向标志(字符串),Left 为左转, Right为右转;R/A./参数字符,“R”表示后面的参数PAR_V为圆半径,“A”表示后面的参数PAR_V为缓和曲线参数;PAR_V./相应参数,圆半径或缓和曲线参数;d1、d2./起终点桩号的断链号(有断链则填)。【文件示例】:332.833768 457.833768 1e10 180.000000 RIGHT A 150.000000457.833768 532.752736 180.000000 180.000000 RIGHT R 180.000000

36、532.752736 657.752736 180.000000 1e10 RIGHT A 150.000000858.014943 883.014943 1e10 100.000000 RIGHT A 50.000000883.014943 979.306364 100.000000 100.000000 RIGHT R 100.000000979.306364 1004.306364 100.000000 1e10 RIGHT A 50.0000001034.803328 1104.803328 1e10 70.000000 LEFT A 70.0000001104.803328 1299

37、.629982 70.000000 70.000000 LEFT R 70.0000001299.629982 1369.629982 70.000000 1e10 LEFT A 70.000000【注意事项】:1e10表示无穷大。2.6 单元设计要素文件(*.DYD)格式【文件后缀】:DYD【文件来源】: 由“Ei_SavePM 平面资料存储”命令自动生成。【文件用途】:绘制单元要素表时使用。该文件由程序自动生成,用户无须考虑其数据格式。2.7 逐桩坐标和逐桩资料文件(*.INF)格式【文件后缀】:INF【文件来源】:由“Ei_SaveZZZB 生成逐桩坐标资料”命令生成。【文件用途】:用于

38、为“Ei_ZZZBB 生成逐桩坐标表”命令,提供数据。并可以为道路横断面设计和数字地面模型提供数据。【逐桩坐标文件格式】:ZH X Y Angle其中:ZH桩号X Y坐标。Angle方位角。【逐桩资料文件格式】:ZH X Y Angle Elevation LeftPD RightPD其中:ZH桩号X Y坐标。Angle方位角。Elevation设计高程LeftPD左侧行车道横坡度RightPD右侧行车道横坡度2.8道路横断面模型文件(*.3DD)格式【文件后缀】:3DD【文件来源】:由横断面设计命令自动生成。【文件用途】:1、为“Ei_DrawBPBG绘制道路边坡、边沟”命令,提供横断面边坡

39、、边沟特征数据;2、道路三维建模提供数据。【文件格式】:该文件由程序自动生成,用户无须考虑其数据格式。2.9 坐标控制点文件(*.ZBD)格式【文件后缀】:ZBD【文件来源】:由用户创建。【文件用途】:1、为“Ei_Survey 测量放样”命令,提供控制点坐标 X、Y数据;2、为“Ei_DimCoordinate 标注十字坐标命令”命令,提供数据,用于绘制控制点、水准点。【文件格式】:0 坐标控制点名称 X Y1 水准点名称 X Y【文件示例】:0 ZB01 2812137.0842 567344.5273 42.5780 ZB02 2812100.8540 567436.5281 46.36

40、50 ZB03 2812183.0478 567470.0814 48.5670 ZB04 2812125.1877 567551.2586 52.2870 ZB05 2812191.6998 567590.2236 51.2851 BM01 2812194.6998 567585.2236 51.2851 BM02 2812157.6998 567565.2236 46.2852.10 计算边桩坐标时使用的输入文件(*.TXT)格式【文件后缀】:TXT【文件来源】:由用户创建。【文件用途】:根据用户输入的边桩信息(文本文件),计算各桩号,横向多个不同宽度点的坐标 X、Y数据,生成得到边桩坐标

41、表Excel电子表格。【用户输入的边桩信息,文本文件的格式】桩号 左侧距离(负数) 右侧距离(正数)注:左右侧点数不限。【文件示例】:6253.35 -6.25 -5.25 5.25 6.25 106273.35 -7.25 -5.25 5.25 7.25 9.5 11.356293.35 -7.25 -5.25 5.25 7.25 107313.35 -6.25 -5.25 5.25 6.25 102.11变速车道参数文件(*.BSD)格式【文件后缀】: BSD【文件来源】: 由用户创建。【文件用途】: 用于为Ei_VSLane 生成直接式变速车道命令,提供偏置宽度数据。【文件格式】: De

42、scrible, Rate, W1, W2, W3其中:Describle: 类型描述;Rate: 渐变率;W1, W2, W3: 直接式变速车道与主线间的三个偏置宽度【文件示例】:主线双车道入口, 40, 13.5, 17.25, 22.25主线双车道出口, 20, 13.5, 17.05, 21.65主线单车道出口, 22.5, 10.95, 13.75, 20.05【关于超高定义的有关说明】1、超高旋转轴在任何情况下必须和高程设计线在同一个位置。理由是:如果超高旋转轴的位置不是高程设计线的位置,那么由于超高旋转,在高程设计线的位置产生的超高值(即由超高产生的高程变化值)不为零,这样的话,

43、高程设计线在超高段的线形不再是简单的坡度线和竖曲线所能表达的,而是一个很复杂的线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一个路段,纵断面设计图上的设计线是一条直线,则表示该路段是一个直坡段,而超高旋转轴和高程设计线不在同一个位置,那么由于超高旋转,高程设计线的位置会有一个由超高造成的起伏,这时高程设计线就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这和纵断面设计图上设计线产生了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超高旋转轴的位置在任何情况下必须是高程设计线的位置。2、我国现行设计规范规定超高旋转轴的位置(根据以上结论:超高旋转轴的位置也一定是高程设计线的位置)有以下四种:分隔带边缘、路中心线、行车道内侧边缘和行车道外侧边缘。后两种情

44、况都是指未加宽前的行车道边缘。为什么是指未加宽前的行车道边缘?理由和前面所述相类似,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一个直线路段,纵断面线形是一个直坡,高程设计线的位置在加宽后的行车道边缘,那么在加宽段,路面横坡度不变而高程设计线到路中心线的距离产生变化,使得路中心线的高程有一个额外的起伏变化而不再是直坡段,很不美观,也很难施工放样。3、基于上述两点理由,可以的得出结论:高程设计线的位置有以下四种:分隔带边缘、路中心线、(未加宽前的)行车道内侧边缘和(未加宽前的)行车道外侧边缘。这样做,可以避免出现在加宽段上路中心线的高程有一个额外的起伏变化的情况。因此,我们认为,选择路基边缘作为高程设计线的位置(超

45、高旋转轴的位置)是不合理的。根据超高旋转轴的位置在任何情况下必须是高程设计线的位置的道理,尽管规范规定可以采用路基边缘作为高程设计线的位置,但是规范并没有规定路基边缘可以作为超高旋转轴的位置,因此规范条文互相矛盾。因此,我们建议用户不要采用路基边缘作为高程设计线的位置,否则在超高、加宽路段,路中心线由于超高、加宽的变化,额外地上下起伏,很不美观,也很难施工放样。建议你采用分隔带边缘、路中心线、行车道内侧边缘和行车道外侧边缘中的一种作为高程设计线的位置,具体采用那一种,可以根据规范选用。4、超高文件中第一行的填写方法:超高文件的填写方法可以参照超高文件格式说明,这里再声明一下:bool dtl

46、dtr is jd1 axi jd2第一个数据bool填2表示双幅道路;第二、三个数据dtl dtr填未加宽前的左、右行车道边缘到高程设计线(超高旋转轴)的距离,这两个数据仅作绘制超高渐变图和计算超高渐变图中的超高渐变率之用,不做它用。如果绕道路中心线旋转(无中央分隔带时),dtl、dtr输入左、右行车道边缘到路中心线的距离。如果绕道路中央分隔带外边缘旋转时,dtl、dtr输入左、右行车道边缘到中央分隔带外边缘的距离。如果绕道路弯道内侧或外侧旋转时,dtl、dtr都输入0。Eicad ver2.3(2004年3月15日)提供了另一种简单的表达方式:无论超高旋转轴在哪个位置,dtl、dtr都按左

47、、右行车道边缘到中央分隔带外边缘的距离值前加“+”号表示。例如:“+8 +8”,由程序在绘制超高渐变图时自动判断。第四个数据is - 土路肩横坡();第五个数据jd1 - 超高过渡方式标志。jd1=1,为线性过渡方式;jd1=3,则为三次抛物线过渡方式。一般jd1=1。第六个数据 axi填超高旋转轴线至平面设计线的距离,因为超高旋转轴到高程设计线的距离永远是零。第七个数据jd2 - 超高旋转方式标志。jd2=0,路中线两侧各自绕自己的超高旋转轴转;jd2=1,则为绕弯道内侧旋转轴转(先抬外侧,坡度一致后一起绕弯道内侧转);jd2=2,先抬外侧,然后一起绕中心转(此时axi必须为0);jd2=3

48、,超高旋转轴在外侧路面的路缘带边缘,外侧先绕超高旋转轴转,路中点往下沉,内侧横坡不变,当左、右侧坡度相等后,则一起绕外侧转到超高坡度值(即超高过渡段终点)根据超高旋转轴的位置在任何情况下必须是高程设计线的位置的道理,jd2的数值即表示你选用的高程设计线在什么位置。如果你选用路中心作为高程设计线的位置,那么jd2必须填写2,以此类推。3、EICAD纵断面设计文件格式竖曲线文件(*.SQX):绘纵断面设计线和标注竖曲线、坡度、坡长。纵地面线文件(*.DMX):绘地面线和标注地面高程。控制点文件(*.KZD):在拉坡设计中绘控制点。地质概况文件(*.DGK):用于标注地质概况。结构物文件(*.JGW

49、):用于标注结构物。街沟设计文件(*.JGS):用于标注街沟设计的变坡点桩号、高程以及坡度和坡长。桥梁文件(*.QL):用于估算土石方数量时扣除桥梁段的工程数量。标注文件(*.BZ):用于在拉坡图上进行桥梁、平交口等位置的标注。基点高程文件(*.JGC): 用于绘高程标尺。雨水口位置文件(*.JGK):用于记录道路左、右侧的雨水口位置。3.1 竖曲线文件(*.SQX)格式【文件后缀】:SQX【文件来源】:可以设计线文件存盘命令中得到,也可由用户手工拉坡后建立。【文件用途】:用于绘纵断面设计线和标注竖曲线、坡度、坡长。该文件可从设计线文件存盘命令中得到,也可由手工拉坡后建立。【文件格式】:st1

50、 h1 d1 ./起点桩号、起点高程、桩号断链号 st h R d ./变坡点桩号、高程、竖曲线半径、桩号断链号st2 h2 d2 ./终点桩号、终点高程、桩号断链号其中:st1、st2起点桩号与终点桩号st变坡点桩号h1、h2起点设计高与终点设计高。h变坡点高程R竖曲线半径d1、d、d2有断链时,st1、st、st2的段落号,无断链时不能填写。【文件示例】:0.00000000 21.37400000477.67000000 11.82000000 8000.000000001734.89000000 16.16100000 18000.00000000.13660.67000000 24.

51、27000000【注意事项】:方括号 表示括号内的数据在有些情况下不能填写,如无断链时不能填写桩号的段落号d;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可填可不填,如有断链时需要填写桩号的段落号d,也可以省略不填,详情参见关于段落号省略形式的约定。3.2 纵地面线文件(*.DMX)格式【文件后缀】:DMX【文件来源】:由用户创建。【文件用途】:用于绘地面线和标注地面高程。【文件格式】:st h d ./桩号、地面高程其中: st桩号h该桩号的地面高程d有断链时,st的段落号,无断链时不能填写【文件示例】:0.00000000 21.251000002.70000000 19.954000002.70000000 19.

52、93400000.3.3 控制点文件(*.KZD)格式【文件后缀】: KZD【文件来源】:可以从控制点文件存盘命令中得到,也可以由用户填写。【文件用途】: 用于在拉坡设计中绘控制点。【文件格式】: st h m d ./控制点桩号、控制高程、控制类型其中:st控制点桩号;h: 控制高程m控制类型,m=0:上限高程,m=1:下限高程, m=2:必经高程d 有断链时,st的段落号,无断链时不能填写【文件示例】:7267.000 23.828 27657.551 28.400 18670.000 12.278 0.3.4 地质概况文件(*.DGK)格式【文件后缀】: DGK【文件来源】:由用户创建。

53、【文件用途】: 用于标注地质概况。【文件格式】: stb ste str d1 d2其中:stb、ste地质分段的起、终点桩号str地质概况描述(字符串)。d1、d2有断链时,stb、ste的段落号,无断链时不能填写。【文件示例】:0.000 5250.000 类土5250.000 15300.000 岩石 3.5 结构物文件(*.JGW)格式【文件后缀】:JGW【文件来源】:由用户创建。【文件用途】:用于标注结构物。【文件格式】:X Y bzfsst h x y string name dHstb ste n string1 d1 d2其中:X、Y结构物图形宽度、图形高度放大系数,当X=1和

54、Y=1时,X|、Y可不填写。注意:当X或者Y不等于1时,X、Y要一起填写。Bzfs结构物名称、桩号标注方式,bzfs = 1 为公路标注方式,bzfs = 2为城市道路标注方式(“插旗”方式)。当bzfs = 1时,Bzfs可不填写。注意:当bzfs填写时,X、Y不能省略。st桩号。h 结构物底标高。x 结构物宽度系数。y结构物高度系数。String结构物描述字符串。name结构物图形文件名(不写扩展名dwg),结构物图形文件中,应使结构物图形底部中央画在坐标为0,0处,结构物的宽度和高度均为1。当不插入结构物图形时,可用字符串void表示(大小写均可)。结构物图形文件可建在AutoCAD R

55、14的开始子目录中。d有断链时,st的段落号,无断链时不能填写。H桥梁上部结构绘制高度,毫米。当有桥梁数据时,H必须填写。stb, ste桥梁起、终点桩号。n桥梁跨数。当桥梁不等跨时,n可用字符串表示,格式如下:l1*n1*h1+ l2*n2*h2+ l3*n3*h3+ lm*nm*hm其中,l1, l2, l3, lm为分跨的跨径,米;n1, n2,n3, nm为分跨的跨数;如该项缺省,表示跨数为1。h1, h2,h3, hm为分跨的上部结构绘制高度, mm;如该项缺省,表示绘制高度为H。【文件示例】:10+20*3*3+10*2表示第一分跨的跨径为10米,跨数项缺省,跨数为1,绘制高度项缺

56、省,绘制高度为H。第二分跨的跨径为20米,跨数为2,绘制高度3mm。第三分跨的跨径为10米,跨数为2,绘制高度项缺省,绘制高度为H。string1桥梁描述字符串。d1、d2有断链时,stb、ste的段落号,无断链时不能填写。3.6 街沟设计文件(*.JGS)格式【文件后缀】: JGS【文件来源】:由用户创建。【文件用途】:用于标注街沟设计的变坡点桩号、高程以及坡度和坡长。【文件格式】: st h d 其中: st街沟变坡点桩号h街沟变坡点高程d有断链时,st的段落号,无断链时不能填写【文件示例】:2304.13000000 5.915000002630.64000000 11.13900000

57、3818.15000000 14.70100000.3.7 横地面线文件(*.HDX)格式【文件后缀】:HDX【文件来源】:由用户创建。【文件用途】:描述各设计断面原始地面线数据【文件格式】:strst ddl1 hl1 dl2 hl2 dr1 hr1 dr2 hr2 其中:str地面线数据格式判别字符串:str为ABS时,dl1、dl2、dr1、dr2 为到中桩的距离,hl1、hl2、hr1、hr2为绝对高程。str为ABS1时,dl1、dl2、dr1、dr2为到中桩的距离,hl1、hl2、hr1、hr2为与中桩的高差。Str没有时(即抬竿法),dl1、dl2、dr1、dr2为到中桩方向的相

58、邻点的距离,hl1、hl2、hr1、hr2为与相邻点的高差。d有断链时,st的段落号,无断链时不能填写。每个断面分三行(桩号、左侧断面、右侧断面),各数据间必须以空格或Tab分开。【文件示例】:37193./桩号8.6 0 4.1 -1.6 20 0./左侧断面数据1 0 1.5 -0.45 28 0./右侧断面数据372008.6 0 4.1 -1.6 20 01 0 1.5 -0.45 28 0372508.6 0 4.1 -1.6 20 01 0 1.5 -0.45 28 0372858.5 0 4.3 -1.7 12 0 1.0 1.0 10 00.8 0 4.9 -1.9 6.1 0 3 0.7 20 03.8 桥梁文件(*.QL)格式【文件后缀】:QL【文件来源】:由用户创建。【文件用途】:用于估算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