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41468405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反应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反应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反应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反应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应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绪论1.1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 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反应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试计算(1)反应的选择性;(2)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解:(1)由(1.7)式得反应的选择性为: (2)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当进入反应器的总原料量为100mol时,则反应器的进料组成为组分摩尔分率yi0摩尔数ni0(mol)CH3OH2/(2+4+1.3)=0.274027.40空气4/(2+4+1.3)=0.547954.79水1.3/(2+4+1.3)=0.178117.

2、81总计1.000100.0设甲醛的生成量为x,CO2的生成量为y,则反应器出口处组成为:组分摩尔数n(mol)CH3OH27.40-x-y空气54.79-x/2-3y/2水17.81+x+2yHCHOxCO2y总计100+x/2+y/2由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得:=72%; =69.2%解得x=18.96; y=0.77所以,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为:CH3OH: =6.983%空气: =40.19%水: =34.87%HCHO: =17.26%CO2: =0.6983%1.2工业上采用铜锌铝催化剂由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其主副反应如下: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反应过程中一氧化

3、碳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甲醇,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生产上采用循环操作,即将反应后的气体冷却,可凝组份变为液体即为粗甲醇,不凝组份如氢气及一氧化碳等部分放空,大部分经循环压缩机后与原料气混合返回合成塔中。下图是生产流程示意图冷凝分离合成原料气100kmol 放空气体 粗甲醇Bkg/h Akmol/h循环压缩原料气和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组成如下: 组分原料气冷凝分离后的气体CO26.8215.49H268.2569.78CO21.460.82CH40.553.62N22.9210.29粗甲醇的组成为CH3OH 89.15%,(CH3)2O 3.55%,C3H9OH 1.10%,H2O 6.20%,均为重量

4、百分率。在操作压力及温度下,其余组分均为不凝组分,但在冷凝冷却过程中可部分溶解于粗甲醇中,对1kg粗甲醇而言,其溶解量为CO2 9.82g,CO 9.38g,H2 1.76g,CH4 2.14g,N25.38g。若循环气与原料气之比为7.2(摩尔比),试计算:(1)一氧化碳的单程转换率和全程转化率;(2)甲醇的单程收率和全程收率。解:(1)设新鲜原料气进料流量为100kmol/h,则根据已知条件,计算进料原料气组成以质量分率表示如下:组分摩尔质量yi0(mol%)Fi0(kmol/h)质量分率xi0%CO2826.8226.8272.05H2268.2568.2513.1CO2441.461.

5、466.164CH4160.550.550.8443N2282.922.927.844总计100100100其中xi=yiMi/yiMi。进料的平均摩尔质量Mm=yiMi=10.42kg/kmol。经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组成(亦即放空气体的组成)如下:组分摩尔质量摩尔分率yiCO2815.49H2269.78CO2440.82CH4163.62N22810.29总计100其中冷凝分离后气体平均分子量为 Mm=yiMi=9.554又设放空气体流量为Akmol/h,粗甲醇的流量为Bkg/h。对整个系统的N2作衡算得:5.38B/281000+0.1029A=2.92 (A)对整个系统就所有物料作衡算得

6、:10010.42=B+9.554A (B)联立(A)、(B)两个方程,解之得A=26.91kmol/h B=785.2kg/h反应后产物中CO摩尔流量为FCO=0.1549A+9.38B/(281000)将求得的A、B值代入得FCO=4.431 kmol/h故CO的全程转化率为由已知循环气与新鲜气之摩尔比,可得反应器出口处的CO摩尔流量为FCO,0=1000.2682+7.21000.1549=138.4 kmol/h所以CO的单程转化率为产物粗甲醇所溶解的CO2、CO、H2、CH4和N2总量D为粗甲醇中甲醇的量为(B-D)X甲/Mm=(785.2-0.02848B) 0.8915/32=2

7、1.25 kmol/h所以,甲醇的全程收率为Y总=21.25/26.82=79.24%甲醇的单程收率为Y单=21.25/138.4=15.36%2 反应动力学基础2.3已知在Fe-Mg催化剂上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正反应动力学方程为:式中yCO和yCO2为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瞬间摩尔分率,0.1MPa压力及700K时反应速率常数kW等于0.0535kmol/kg.h。如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30m2/g,堆密度为1.13g/cm3,试计算:(1)以反应体积为基准的速率常数kV。(2)以反应相界面积为基准的速率常数kg。(3)以分压表示反应物系组成时的速率常数kg。(4)以摩尔浓度表示反应物系组成时的速率

8、常数kC。解:利用(2.10)式及(2.27)式可求得问题的解。注意题中所给比表面的单位换算成m2/m3。2.6下面是两个反应的T-X图,图中AB是平衡曲线,NP是最佳温度曲线,AM是等温线,HB是等转化率线。根据下面两图回答:(1)是可逆反应还是不可逆反应?(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3)在等温线上,A,D,O,E,M点中哪一点速率最大,哪一点速率最小?(4)在等转化率线上,H,C,R,O,F及B点中,哪一点速率最大,哪一点速率最小?(5)C,R两点中,谁的速率大?(6)根据图中所给的十点中,判断哪一点速率最大?解: 图2.1 (1)可逆反应,因为存在平衡线(2)放热反应,因为随反应温度

9、升高,平衡转化率下降 (3)M点速率最大,A点速率最小,温度一定时,随着转化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4)O点速率最大,B点速率最小,转化率一定时,距离最佳温度线最近的点反应速率最大,B点在平衡线上,反应速率为零。 (5)R点速率大于C点速率,R点比C点离平衡线近 (6)M点速率最大。等转化率线上,O点速率最大;等温线上,M点速率最大。而M点速率大于O点速率,所以十点中M点速率最大。图2.2(1)可逆反应。因为存在平衡线(2)吸热反应,因为随反应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增加 (3)M点速率最大,A点速率最小。温度一定时,随着转化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4)H点速率最大,B点速率最小,吸热反应,转化率

10、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5)C点速率大于R点速率,吸热反应,转化率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点温度高于R点 (6)无法直接判断,需要根据等速线的走向来判断H,M点的速率大小。2.14在Pt催化剂上进行异丙苯分解反应:以A,B及R分别表示异丙苯,苯及丙烯,反应步骤如下:(1) (2)(3)若表面反应为速率控制步骤,试推导异丙苯分解的速率方程。解:根据速率控制步骤及定态近似原理,除表面反应外,其它两步达到平衡,描述如下:以表面反应速率方程来代表整个反应的速率方程:由于将代入上式得:整理得:将代入速率方程中其中2.15在银催化剂上进行乙烯氧化反应:化作其反应步骤可表示如下:(1

11、) (2) (3)(4)若是第三步是速率控制步骤,试推导其动力学方程。解:根据速率控制步骤及定态近似原理,除表面反应步骤外,其余近似达到平衡,写出相应的覆盖率表达式:整个反应的速率方程以表面反应的速率方程来表示:根据总覆盖率为1的原则,则有:或整理得:将代入反应速率方程,得:其中3 釜式反应器3.1在等温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乙酸乙酯皂化反应:该反应对乙酸乙酯及氢氧化钠均为一级。反应开始时乙酸乙酯及氢氧化钠的浓度均为0.02mol/l,反应速率常数等于5.6l/mol.min。要求最终转化率达到95%。试问:(1) 当反应器的反应体积为1m3时,需要多长的反应时间?(2) 若反应器的反应体积为2m3

12、,所需的反应时间又是多少?解:(1)(2) 因为间歇反应器的反应时间与反应器的大小无关,所以反应时间仍为2.83h。3.2拟在等温间歇反应器中进行氯乙醇的皂化反应:以生产乙二醇,产量为20/h,使用15%(重量)的NaHCO3水溶液及30%(重量)的氯乙醇水溶液作原料,反应器装料中氯乙醇和碳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1,混合液的比重为1.02。该反应对氯乙醇和碳酸氢钠均为一级,在反应温度下反应速率常数等于5.2l/mol.h,要求转化率达到95%。(1) 若辅助时间为0.5h,试计算反应器的有效体积;(2) 若装填系数取0.75,试计算反应器的实际体积。解:(1)氯乙醇,碳酸氢钠,和乙二醇的分子量分

13、别为80.5,84 和 62kg/kmol,每小时产乙二醇:20/62=0.3226 kmol/h每小时需氯乙醇:每小时需碳酸氢钠:原料体积流量:氯乙醇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积:(2) 反应器的实际体积:3.8在一个体积为300l的反应器中86等温下将浓度为3.2kmol/m3的过氧化氢异丙苯溶液分解:生产苯酚和丙酮。该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温度下反应速率常数等于0.08s-1,最终转化率达98.9%,试计算苯酚的产量。(1) 如果这个反应器是间歇操作反应器,并设辅助操作时间为15min;(2) 如果是全混流反应器;(3) 试比较上二问的计算结果;(4) 若过氧化氢异丙苯浓度增加一倍,其他条

14、件不变,结果怎样?解:(1)苯酚浓度苯酚产量(2)全混流反应器苯酚产量(3)说明全混釜的产量小于间歇釜的产量,这是由于全混釜中反应物浓度低,反应速度慢的原因。(4)由于该反应为一级反应,由上述计算可知,无论是间歇反应器或全混流反应器,其原料处理量不变,但由于CAB增加一倍,故C苯酚也增加一倍,故上述两个反应器中苯酚的产量均增加一倍。3.15等温下进行1.5级液相不可逆反应:。反应速率常数等于5m1.5/kmol1.5.h,A的浓度为2kmol/m3的溶液进入反应装置的流量为1.5m3/h,试分别计算下列情况下A的转化率达95%时所需的反应体积:(1)全混流反应器;(2)两个等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

15、串联;(3)保证总反应体积最小的前提下,两个全混流反应器串联。解:(1)全混流反应器(2) 两个等体积全混流反应器串联由于,所以由上二式得:将XA2=0.95代入上式,化简后试差解得XA1=0.8245,所以:串联系统总体积为:(3) 此时的情况同(1),即3.16原料以0.5m3/min的流量连续通入反应体积为20m3的全混流反应器,进行液相反应:CA,CR为组分A及R的浓度。rA为组分A的转化速率,rD为D的生成速率。原料中A的浓度等于0.1kmol/m3,反应温度下,k1=0.1min-1,k2=1.25m3/kmol.min,试计算反应器出口处A的转化率及R的收率。解:所以:即为:4

16、管式反应器4.1在常压及800等温下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下列气相均相反应:在反应条件下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式中CT及CH分别为甲苯及氢的浓度,mol/l,原料处理量为2kmol/h,其中甲苯与氢的摩尔比等于1。若反应器的直径为50mm,试计算甲苯最终转化率为95%时的反应器长度。解:根据题意可知甲苯加氢反应为恒容过程,原料甲苯与氢的摩尔比等于1,即:,则有:示中下标T和H分别代表甲苯与氢,其中:所以,所需反应器体积为:所以,反应器的长度为:4.2根据习题3.2所规定的条件和给定数据,改用活塞流反应器生产乙二醇,试计算所需的反应体积,并与间歇釜式反应器进行比较。解:题给条件说明该反应为液相反应,

17、可视为恒容过程,在习题3.2中已算出: 所以,所需反应器体积:由计算结果可知,活塞流反应器的反应体积小,间歇釜式反应器的反应体积大,这是由于间歇式反应器有辅助时间造成的。4.8在管式反应器中400等温下进行气相均相不可逆吸热反应,该反应的活化能等于39.77kJ/mol。现拟在反应器大小,原料组成及出口转化率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等温操作),增产35%,请你拟定一具体措施(定量说明)。设气体在反应器内呈活塞流。解:题意要求在反应器大小,原料组成和出口转化率均保持不变,由下式:可知,反应器大小,原料组成及出口转化率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Q0与反应速率常数成正比,而k又只与反应温度有关,所以,提高

18、反应温度可使其增产。具体值为:解此式可得:T2=702.7K。即把反应温度提高到702.7K下操作,可增产35%。4.9根据习题3.8所给定的条件和数据,改用活塞流反应器,试计算苯酚的产量,并比较不同类型反应器的计算结果。解:用活塞流反应器:将已知数据代入得:解得:,所以苯酚产量为:由计算可知改用PFR的苯酚产量远大于全混流反应器的苯酚产量,也大于间歇式反应器的产量。但间歇式反应器若不计辅助时间,其产量与PFR的产量相同(当然要在相同条件下比较)。4.11根据习题3.15所给定的条件和数据,改用活塞流反应器,试计算:(1)所需的反应体积;(2)若用两个活塞流反应器串联,总反应体积是多少?解:(

19、1)用PFR时所需的反应体积:(2)若用两个PFR串联,其总反应体积与(1)相同。5 停留时间分布与反应器流动模型5.2用阶跃法测定一闭式流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得到离开反应器的示踪剂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试求:(1) 该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及分布密度函数E()。(2) 数学期望及方差。(3) 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来模拟该反应器,则模型参数是多少?(4) 若用轴相扩散模型来模拟该反应器,则模型参数是多少?(5)若在此反应器内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反应速率常数k=1min-1,且无副反应,试求反应器出口转化率。解:(1)由图可知C()=1.0,而F()=F(t)=C(t)/ C(),所以:=所

20、以:(2)由于是闭式系统,故,所以方差:(3)由(5.20)式可得模型参数N为:(4)略(5)用多釜串联模型来模拟,前已求得N=75,应用式(3.50)即可计算转化率:5.5已知一等温闭式液相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16texp(-4t),min-1,试求:(1) 平均停留时间;(2) 空时;(3) 空速;(4) 停留时间小于1min的物料所占的分率;(5) 停留时间大于1min的物料所占的分率;(6)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拟合,该反应器相当于几个等体积的全混釜串联?(7)若用轴向扩散模型拟合,则模型参数Pe为多少?(8)若反应物料为微观流体,且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为6m

21、in-1,CA0=1mol/l,试分别采用轴向扩散模型和多釜串联模型计算反应器出口转化率,并加以比较;(9)若反应物料为宏观流体,其它条件与上述相同,试估计反应器出口转化率,并与微观流体的结果加以比较?解:(1)由(5.20)式得:(2)因是闭式系统,所以:(3) 空速为空时的倒数,所以: (4)所以,停留时间小于1min的物料所占的分率为90.84%。(5)。停留时间大于1min的物料占9.16%。(6)先计算方差:根据多釜串联模型参数与方差的关系得:(7)略(8)因是一级不可逆反应,所以估计反应器出口转化率既可用扩散模型,也可用多釜串联模型或离析流模型,其结果应近似。采用多釜串联模型,由(

22、3.50)式得:所以有:(9)用离析流模型,因一级不可逆反应,故间歇反应器的,所以:反应器出口转化率为XA=0.84,计算结果同前题用多釜串联模型结果相近。5.7在一个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等温进行零级反应AB,反应速率rA=9mol/min.l,进料浓度CA0为10mol/l,流体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为1min,请按下述情况分别计算反应器出口转化率:(1) 若反应物料为微观流体;(2) 若反应物料为宏观流体。并将上述计算结果加以比较,结合题5.5进行讨论。解:(1)因是微观流体,故可用全混流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式,且又是闭式系统,所以:解得: (2)宏观流体且是零级反应,故只能用离析流模型,先确定式中CA(t)与t的关系。在间歇反应器中:积分上式得:上式中t=10/9min为完全反应时间。而全混流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为:代入(5.38)式中得:所以出口转化率由此可见,对于零级反应,其他条件相同,仅混合态不同,则出口转化率是不同的。且宏观流体的出口转化率为0.604,低于同情况下微观流体的出口转化率。但习题5.5是一级反应,所以混合态对出口转化率没有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