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主题《理想人才是以仁还是智为主》

上传人:huo****ian 文档编号:141453870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8.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辩论赛-主题《理想人才是以仁还是智为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辩论赛-主题《理想人才是以仁还是智为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辩论赛-主题《理想人才是以仁还是智为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辩论赛-主题《理想人才是以仁还是智为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辩论赛-主题《理想人才是以仁还是智为主》(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理想人才以仁为主(正) VS 理想人才以智为主(反)以仁为主(正方)l 首先明确一个指代关系:理想人才,是指企业、社会所需要的理想人才,而并非我们每一个主体人所要想成为的人才,所以这是一个客观的判断,而并非主观意愿。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看理想人才以仁为主的成立条件。对于正方辩手基本需要了解1.首先,要理清本辩题的重要逻辑关系。以何为主,也就是说并非只要一样,仁和智何为主,是指哪一样是人才获得认可、被社会视为“理想人才”的主要条件,也就是主要矛盾。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很显然突出了德的重要,德是一个人成为合格社会公民的前提、必要条件,更是成为人才的核心因素。2.其次,对“仁”的解释应该不仅仅理解为仁义

2、道德,更有一个人的内在修养、辨别是非的能力、心理成熟程度和较高的情商。而“智”主要是指智力、所掌握的知识,主要指智商。这样仁与智的对话就成了情商与智商的较量。在当今社会情商越来越成取胜的关键,更是广大企业选拔人的标准。可以举出大量实例证明。3.其三、德对才有控制、支配作用。道德决定了知识的价值取向,支配着人的思想、行为,更决定了知识能否发挥其作用和发挥的程度。 正方优势问题:1、请对方解释“高智商犯罪”现象。(反方的反驳:a:高智商犯罪出现说明了我们具备反侦察能力的人才少,法制知识的教育还不够。b:我们看到很多在监狱服刑的科学家同样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知识成果,难道你能因为他在服刑,就否认了他是人

3、才吗?对方辩友的人才观未免太过狭隘了吧。)2、请对方回答德才兼备为什么“德”要放在前面?(反方的反驳:德放在前面并不能说明就是以德为主,如果按照这种说法,我们去应聘的时候,先递上的是文凭,文凭是靠知识获取的,是不是说智更重要呢?)以智为主(反方)对于反方辩手基本需要了解n 反方一辩得了解基本逻辑,不要自己套进去了1.首先,在明确本辩题的逻辑关系时要看到:仁和智并非是一对矛盾,相反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心态健康的人会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知识丰富的人懂得更多的仁义道理。所以本辩题的主要比较在于,对于人才的形成而言(人的成长过程),何者才是主要构成条件。很显然,人的道德和人格在成年就基本形成,然而人的知

4、识积累却在不断更新,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每个时代的道德标准一样,然而每个时代的知识评价体系却不一样,这就决定了理想人才应该以智为主。2.其次,人才本身的确定和评价是以知识为主。以考试为主的人才选拔、培养体系和以学历教育为主的人才成长体系决定了“智”是人由非人才变成人才的决定因素和主要动力。3.从结果来看,知识的运用是体现人才价值的核心手段,人所创造的精神、物质财富,其间实现的个人、社会价值才是判断一个人对社会贡献大小、多少的客观标准。 反方优势问题:l 1请对方辩手解释为什么公务员考试中笔试成绩占70%,面试只占30%?(正方的反驳:对方辩友只看到考试的那两个月,却没有看到考试之前要有政治审核,又有过犯罪、作弊经历的人是不能报考公务员的啊,而且公务员考上后,还有一年的试用期,那一年试用期里考察的不正是一个人怎样做人、如何做事吗?)l 2、请对方辩手回答为什么思想品德是以一门知识课的形式出现,而且需要经过考试,是否恰恰说明知识是道德基础和载体?(正方的反驳:思想品德课上讲的的确是道德知识,但是除了思想品德课,我们更多的道德却是从生活中学来的,请对方辩友告诉我,这个世界上,哪里没有道德?哪里不需要道德?如果说因为道德知识是知识,就说知识是道德的载体,那么生育知识也是知识,是不是说不懂生育知识的人就不能生育、不可以生育了呢?)不要紧张,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