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4140992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2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 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 新人教版.ppt(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1 分子和原子,1.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 2.第四节课时总能闻到学校食堂散发出来的饭菜香味,但是它离我们很远,为什么还能闻到? 3.加一些糖到水里,糖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什么原因?,你知道吗?,用一个小烧杯装水,加入少量的品红,静置几分钟。观察现象。,活动3-1:,现象:品红在水中迅速扩散均匀,扫描隧道显微镜,活动一 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93X 1.0mm,329X 0.1mm,908x 0.05mm,1860 x 0.05mm,3900 x 10.0um,7000 x 10.0um,18000 x 1.0um,36000 x 1.0um,扫描隧道显微镜,雪花中的水分

2、子,1670,000,000,000,000,000,000,0.05ml,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 才能数完。,3万多年,现象:A烧杯中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解释:B烧杯中挥发出来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A烧杯中,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活动二 体验分子的运动,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墙内开花墙外香,哇,真香!,南国汤沟酒 开坛十里香,结论:分子运动速率与 有关。 温度升高,分子能量 ,分子运动速率 。,温度,加快,为证明以上结论,你能在实验1(品红向水中扩散)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吗?,小组合作,增大,小组合作,冷 水,热 水,品红,品红,

3、为证明以上结论,你能将实验1(品红向水中扩散)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对比实验吗?,活动三 体验分子之间的间隔,(1)分别取50ml水与50ml酒精,把它们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100ml?,1+12?,现象:混合后溶液总体积小于100ml,结论:分子间有间隔,(2)利用注射器设计对比实验,探究液态和气态的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是否相同?,不同状态的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是不一样的,相同物质在三种状态下的分子间隔示意图,固态,液态,气态,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氧气瓶,液化石油气,(1)你有什么方法将25m3的石油气可装入仅0.024m3的钢瓶中?,你会解释吗?,降温,加压,液氧,固氧,氧气,

4、-183,-218,加压,加压,加热,(2)物体为什么通常会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冷却,你会解释吗?,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 分子具有3个特征: 1.分子体积、质量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 (温度升高,间隔变大;压强增大,间隔变小),课堂小结:,在2012年9月8日的云南彝良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试用化学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

5、子是由原子构成,B,快乐套餐,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 (2012.百色市)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 A.水分子数目增多 B. 水分子体积变大 C. 水分子间隔变大 D. 水分子质量变大,D,C,下列情况能够导致分子间间隔缩小的是(),A、晾晒湿衣服 B、装有酒精的容器敞口放置 C、向车胎内充气 D、将氧气常温密封保存在贮气瓶中,快乐套餐,降温,加压,图中下瓶装的是空气,上瓶装的是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某红棕色气体。当抽走玻璃片后,观察现象。,下瓶气体逐渐变

6、成红棕色,最终两瓶气体颜色一样,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现 象,分子间有间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如图的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实验: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 。 实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 (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 。,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遇浓氨水变红,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变红,A烧杯中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B烧杯中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无必要,因为实验已作过对比实验了,再见!,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一个氧

7、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二、分子由原子构成:,氨分子 (NH3),C,O,O,二氧化碳分子 (CO2),如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下列物质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 二氧化硫 氮气 水,SO2,N2,H2O,一个二氧化硫分子由一个硫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氮气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小试牛刀:,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过氧化氢分解以及水蒸发这两个变化的实质。,过氧化氢分解是化学变化,因为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水分子和氧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水蒸发是物理变化,因为水分子本身没变,只是水分子的间隔

8、发生变化了。,氯化氢分子,H2 Cl2 HCl,H2,Cl2,H,Cl,HCl,HgO,Hg,O2,O,Hg,HgO Hg O2,氯化氢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 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 不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分子和原子的比较,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3、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4、分子和原子之间有间隔,1、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但原子不能再分。,1、分子由原子构成,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的实质,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每个水分子是由

9、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B、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 C、氧气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4、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 A、水分子 B、水原子 C、氢、氧两种原子 D、以上都不是 5、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A、氢原子和氧原子 B、氢分子和氧分子 C、水分子 D、水分子和氢分子,C,C,C,A,6、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 A.氯酸钾 B.二氧化硫 C.液氧 D.氧化汞 7、下列变化,能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是( ) A干冰气化 B分离空气制取氧气 C硫磺研磨成硫粉 D加热氧化汞得到汞 8、下列物

10、质中,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是( ) A、糖水 B、空气 C、水蒸气 D、牛奶,C,D,C,9、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和“”表示不同的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表示构成化合物的分子是图(填编号),图 (填编号)中的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若“”表示氧原子,则图D中的物质名称是 ,图中的分子能否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填“能”或“不能”) (2) 若“”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请写出一个符合图A中的分子转变成图D中的分子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C,氧气,能,1、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选择合适选项: 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是因为 。 可以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到天蓝色的钢瓶中,是因为 。 一

11、滴水里的水分子个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需3万年才能数完,是因为 。 夏天的水比冬天蒸发快,说明 。 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 。 糖水可以透过滤纸,说明 。 食盐放入水中,整杯水都有咸味,说明 。 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溶液总体积小于40ml,说明?,2、如下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提示:酞遇氨水变红色)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 (1)A的名称是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 (3)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

12、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滤纸条上滴了氨水,而棉花上滴了酚酞,氨水,胶头滴管,滤纸上的酚酞液滴由管口向内逐渐显红色,分子在不断运动,H2O,H2,O2,O,H,H2O H2 O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靠着三层滤纸一边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问题一: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1)滤纸破损; (2)滤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接受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对仍浑浊的滤液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澄清为止。,问题二:在生活中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漏斗和玻璃棒来过滤液体?,(1)可用纱布、餐巾纸、膨松棉等代替滤纸; (2)可用饮料瓶等代替漏斗; (3)可用筷子等代替玻璃棒。,如何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呢?,取样,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若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若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思考: 1、从上到下依次放置的是什么物品? 2、这些物品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3、纱布的作用是什么?,H2O,H2,O2,O,H,H2O H2 O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