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课程设计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41279890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79.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课程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系、部专业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自动化目录第1 章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1. 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2. 本人的主要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 章 主电路的设计及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1. 总体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2. 主电路的设计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带电阻负载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阻感负载时 错误!未定义书签。3. 触发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4. 保护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5. 参数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流变压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晶闸管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输出的定量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

2、3 章 MATLAB 的仿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1. MATLAB 仿真软件的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2. 仿真模拟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3. 仿真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 章 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 章 绪论1. 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能源消耗增长十分迅速。目前,在所有能源中电力能源约占 40%, 而电力能源中有 40%是经过电力电子设备的转换才到使用者手中。预计十年后, 电力能源中的 80%要经过电力电子设备的转换,电力电子技术在 21 世纪将起到 更大作用。电力电子技术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控制和转换的学科。它包括电 力电子器件、变流电路

3、和控制电路三个部分,是电力、电子、控制三大电气工程 技术领域之间的交叉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由于和现代控制 理论、材料科学、电机工程、微电子技术等许多领域密切相关,已逐步发展成为 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技术学科。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门高技术学科,由于其在节能、减小环境污染、改善工 作条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已广泛的应用于传统工业(例如:电力、机 械、交通、化工、冶金、轻纺等)和高新技术产业(例如:航天、现代化通信等)。 下面着重讨论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一些应用。在高压直流输电(HVDC)方面的应用直流输电在技术方面有许多优点:不存在系统稳定问题,可实现电网的 非同

4、期互联;(2)可以限制短路电流;(3)没有电容充电电流;线路有功损耗小;(5)输 送相同功率时,线路造价低(6)调节速度快,运行可靠;(7)适宜于海下输电。随着 大功率电子器件(如:可关断的晶闸管、MOS控制的晶闸管、绝缘门极双极性三 极管等)开断能力不断提高,新的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和投入应用,高压 直流输电设备的性能必将进一步得以改善,设备结构得以简化,从而减少换流站 的占地面积、降低工程造价。在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 )中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博士首次提出柔性交流输 电技术的概念。近年来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在世界上发展迅速,已被国内外一些权 威的

5、输电工作者预测确定为“未来输电系统新时代的三项支持技术(柔性输电技 术、先进的控制中心技术和综合自动化技术)之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 理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FACTS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采用IGBT等可关断器件组 成的FACTS元件可以快速、平滑地调节系统参数,从而灵活、迅速地改变系统的 潮流分布。在电力谐波治理方面的应用有源滤波是治理日益严重的电力系统谐波的最理想方法之一。有源滤波器的 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即利用可控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向电网 注入与原有谐波电流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电流,使电源的总谐波电流为零,从 而实现实时补偿谐波电流的目的。随着中国电能质量治理工作的深

6、入开展,使用 以瞬时无功功率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有源滤波器进行谐波治理将会有巨大的市场 潜力。在不间断电源(UPS )中的应用UPS紧急供电系统是电力自动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根本保证,是计算机、 通信系统以及要求提供不能中断场合所必须的一种高可靠、高性能的电源。现代 UPS普遍采用脉宽调制技术和功率MOSFET、IGBT等现代电力电子器件,降低了电 源的噪声,提高了效率和可靠性。电力电子技术已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技术、学科领域。它的应用领域几 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工业部门。毫无疑问,它将成为新世纪的关键支撑技术 之一。电力电子技术拥有许多微电子技术所具有的特征,比如发展迅速、渗透力 强、生命力

7、旺盛,并且能与其它学科相互融合和相互发展。2. 本人的主要工作(1)设计一个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2)把设计的电路图进行仿真,分析并调试,使输出得到所要求的到的值。3)用软件 MATLAB ,画出设计原理图。4)完成设计报告。第2 章 主电路的设计及原理1. 总体框图的总体框图wtwtwt图2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触发脉冲 b 3 5 1 ll! I 1 I ; I 1 1j 2 4 6 2 42.主电路的设计原理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对共阴极组和共阳极组是同时进行控制的,控制角 都是a。由于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是两组三相半波电路的串联,因此整流电压为三 相半波时的两倍。很显然在输出电压相同的情况

8、下,三相桥式晶闸管要求的最大 反向电压,可比三相半波线路中的晶闸管低一半。这样编号的:晶闸管KP1和KP4接a相, 和KP2接c相。晶闸管KP1、KP3、KP5组成共阴极组,而 晶闸管KP2、KP4、KP6组成共阳极组。 为了搞清楚a变化时各晶闸管的导通规 律,分析输出波形的变化规则,下面研究 几个特殊控制角,先分析a=0的情况,也晶闸管KP3和KP6接b相,晶管KP5KP4 KP6 KP2图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为了分析方便,使三相全控桥的六个晶闸管触发的顺序是1-2-3-4-5-6,晶闸管是就是在自然换相点触发换相时的情况。图1是电路接线图。 为了分析方便起见,把一个周期等分6段(见图2

9、)。在第(1)段期间,a相电压最高,而共阴极组的晶闸管KP1被触发导通,b相电 位最低,所以供阳极组的晶闸管KP6被触发导通。这时电流由a相经KP1流向负 载,再经KP6流入b相。变压器a、b两相工作,共阴极组的a相电流为正,共 阳极组的b相电流为负。加在负载上的整流电压为ud=ua-ub=uab经过60后进入第(2)段时期。这时a相电位仍然最高,晶闸管KPl继续导 通,但是c相电位却变成最低,当经过自然换相点时触发c相晶闸管KP2,电流 即从b相换到c相,KP6承受反向电压而关断。这时电流由a相流出经KPI、负 载、KP2流回电源c相。变压器a、c两相工作。这时a相电流为正,c相电流为 负。

10、在负载上的电压为ud=ua-uc=uac再经过60,进入第(3)段时期。这时b相电位最高,共阴极组在经过自然换相 点时,触发导通晶闸管KP3,电流即从a相换到b相,c相晶闸管KP2因电位仍 然最低而继续导通。此时变压器bc两相工作,在负载上的电压为ud=ub-uc=ubc带电阻负载时a=0时的情况 假设将电路中的晶闸管换做二极管惊醒分析对于共阴极组的三个晶闸管,阳极所 接交流电压值最大的一个导通对于共阳极组的三个晶闸管,阴极所接交流电压值 最低的导通认识时刻共阳极组和共阴极组中各有一个晶闸管处于导通状态。 从相电压波形看,共阴极组晶闸管导通时,Ud1为相电压的正包络线,共阳极组 导通时,Ud2

11、为相电压的负包络线,Ud=Ud1-Ud2是两者的差值,为为线电压在 正半周的包络线直接从线电压波形看,Ud为线电压中最大的一个,因此Ud波形 为线电压的包络线。A C ! J/JT/2fr.fXrj wI 述 乂 x一、”图2-2-1三项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i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过和以看出:I 须有两个晶闸管导通由上述三相1.三相桥式二全控整流电路任何时刻都.而且这两个晶闸管一个是共阴极组,另一个是共阳极组的,只有它们能同时导通,才能形成导电 回路。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就是两组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串联,所以与三相半波 整流电路一样,对于共阴极组触发脉冲的要求是保证晶闸管KPI、KP

12、3和KP5依 次导通,因此它们的触发脉冲之间的相位差应为120。对于共阳极组触发脉冲 的要求是保证晶闸管KP2、KP4和KP6依次导通,因此它们的触发脉冲之间的相 位差也是120。3. 由于共阴极的晶闸管是在正半周触发,共阳极组是在负半周触发,因此接在同 一相的两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的相位应该相差180 。4.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每隔60有一个晶闸管要换流,由上一号晶闸管换流 到下一号晶闸管触发,触发脉冲的顺序是:1234561,依次下去。 相邻两脉冲的相位差是60。5. 由于电流断续后,能够使晶闸管再次导通,必须对两组中应导通的一对晶闸管 同时有触发脉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采取两种办法;

13、一种是使每个脉冲的 宽度大于60 (必须小于120),一般取80100,称为宽脉冲触发。另 一种是在触发某一号晶闸管时,同时给前一号晶闸管补发一个脉冲,使共阴极组 和共阳极组的两个应导通的晶闸管上都有触发脉冲,相当于两个窄脉冲等效地代 替大于60的宽脉冲。这种方法称双脉冲触发。6. 整流输出的电压,也就是负载上的电压。整流输出的电压应该是两相电压相 减后的波形,实际上都属于线电压,波头uab、uac、ubc、uba、uca、ucb均为 线电压的一部分,是上述线电压的包络线。相电压的交点与线电压的交点在同一 角度位置上,故线电压的交点同样是自然换相点,同时亦可看出,三相桥式全控 的整流电压在一个

14、周期内脉动六次,脉动频率为6 X 50=300赫,比三相半波时 大一倍。7. 晶闸管所承受的电压。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在任何瞬间仅有二臂的元件导通, 其余四臂的元件均承受变化着的反向电压。例如在利1)段时期,KP1和KP6导通, 此时KP3和KP4,承受反向线电压uba=ub-uaKP2承受反向线电压ubc=ub-ucKP5 承受反向线电压uca=uc-ua。晶闸管所受的反向最大电压即为线电压的峰值。当 a从零增大的过程中,同样可分析出晶闸管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也是线电压的峰 值。当a=60 时的情况:当触发角a改变时,电路的工作情况将发生变化。从wt1角开始把一周期等分为 六段,每段60度。在VT

15、1处于通态的120度期间,ia为正,ia波形的形状与同 时段的Ud波形相同,在VT4处于通态的120度期间,ia波形的形状也与同时段 的Ud波形相同,但为负值。当a60。时,Ud波形均连续,对于电阻负载,id波形与Ud波形形状一样,也 连续。Ud波形每60中有一段为零,Ud波形不能出现负值。带电阻负载时三 项桥式全控整流电路a角的移相范围是120。a=60-Ud波形会出现负的部分。图图2-2-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a=60度时的波形阻感负载时当a60时,阻感负载时的工作情况与电阻负载时不同,电阻负载时Ud波形不会 出现负的部分2-2-4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截a=90时的波

16、形。触发脉冲的宽度应保证晶闸管开关可靠导通(门极电流应大于擎柱电流),触发 脉冲应有足够的幅度,不超过门极电压、电流和功率,且在可靠触发区域之内, 应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温度稳定性及与主电路的电气隔离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通过控制触发角a的大小即控制触发脉冲起始相位来控制 输出电压大小。为保证相控电路正常工作,很重要的是应保证按触发角a的大小 在正确的时刻向电路中的晶闸管施加有效的触发脉冲。晶闸管相控电路,习惯称 为触发电路。大、中功率的变流器广泛应用的是晶体管触发电路,其中以同步信 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应用最多。可靠性高,技术性能好,体积小,功耗低,调 试方便。晶闸管触发电路的集成化已逐渐普及

17、,已逐步取代分立式电路。此处就 是采用集成触发产生触发脉冲。KJ004组成分为同步、锯齿波形成、移相、脉冲 形成、脉冲分选及脉冲放大几个环节。KJ004触发电路为模拟的触发电路,其组成为:3个KJ004集成块和1个KJ041集成块,可形成六路双脉冲,再由六个晶体管进 行脉冲放大,即可得到完整的三相全控桥触发电路。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的集成 触发电路如图2-3-1所示。uosc5V114 4c- D7 c5 5cnTAcml5-hARInJAC9Anrl2A+15V(1 6脚为6路单脉冲输入)1 2345678KJ041图2-3-1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的集成4.保护电 _-WWE(1510脚为6路双

18、脉冲输出)2Z为了保护设备的安全,必须设至VT1至VT2至VT3至VT4至VT5至对经晶闸管、交流侧、 直流侧进行电路的保护设计。1、晶闸管的过电流保护:过电流可分为过载和短路两种情况,可采用多种保护 措施。对于晶闸管初开通引起的较大电流上升率,可在晶闸管的阳极回流串联电 感进行抑制;对于整流桥内部原因引起的过流以及逆变器负载回路接地时可以采 用接入熔断器进行保护。2、晶闸管的过电压保护:晶闸管的过电压保护主要考虑换相过电压抑制。晶闸 管元件在反向阻断能力恢复前,将在反向电压作用下流过相当大的反向恢复电 流。当阻断能力恢复时,因反向恢复电流很快截止,通过恢复电流的电感会因高 电流变化率产生过电

19、压,即换相过电压。为使元件免受换相过电压的危害,一般 在元件的两端并联RC电路。5.参数计算整流变压器的选择由系统要求可知,整流变压器一、二次线电压分别为380V和220V。由变压 器三角形一心形接法可知变压器二次侧相电压为:220V(2-1)U = 沁 127V2 臺变化为:K 二 U = 380 3.0U 1272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相电流计算公式为:(2-2)I 二 K I1/ 2 d而在三相桥式全控中:(2-3)K = K = 081611/ 23I 二 305Ad所以变压器的容量分别如下:变压器次级容量为:(2-4)(2-5)S = 3U I1 2 2变压器初级容量为:S = 3U

20、 I2 1 1变压器容量为:(2-6)即:3*127*0816*305 + 3*380*305*0816、S =30 沁 9.46989kW2变压器参数归纳如下:初级绕组三角形接法U1=;次级绕组星形接法,U2=127V,I2=: 容量选择为10Kw。晶闸管的选择晶闸管的额定电压由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的波形分析知,晶闸管最大正反向电压峰值均为 变压器二次线电压峰值:U 二 U = (2-7)FMRM2故桥臂的工作幅值为:U =6*127 = 311.1Vm考虑欲量,则额定电压为:U 二(2 3)U 二(2 3)*311.1 二(622.2 933.3)VNM晶闸管的额定电流晶闸管电流的有效值为:

21、600 346.44A(2-8)考虑欲量,故晶闸管的额定电流为:=52)肯=(330.97 441.30)A输出的定量分析在以上的分析中已经说明,整流输出电压Ud的波形在一周期内脉动六次,且每 次脉动的波形相同,因此在计算其平均值时,只需对一个脉冲进行计算即可。此 外,以线电压的过零点为时间坐标的零点,于是可得到整流输出电压连续时(即 带阻感负载时,或带电阻负载a60时,整流电压平均值为3兀(2-10)一 F 46U sinetd(t) = 2.34U 1 + cos(丁+a)输出电流的平均值为:Id第3章 MATLAB的仿真1. MATLAB仿真软件的简介Matlab控制系统仿真软件是当今国

22、际控制界公认的标准软件,1999年春版问世, 使Matlab拥有更丰富的数据类型和结构,更友善的面向对象、更加快速精良的 图形可视、更广博的数学和数据分析资源、更多的应用开发工具,特别是 SIMULINK这一个交互式操作的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分析集成环境的出现,使 人们有可能考虑许多以前不得不做简化假设的非线性因素、随机因素,从而及时 学生没有对非线性动态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的数学基础,仍可通过仿真来认知非线 性对系统动态的影响。2. 仿真模拟图图3-2-1仿真模拟图3. 仿真结果此仿真结果都为组感性负载时的仿真时运行的结果,且电感的阻值很大。 此设计的仿真结果仿真了 0 、30 、90时的Ud、

23、ld的波形图,分别如图3-3-1、 3-3-2、3-3-3所示,其中上面的图形为Ud的输出波形图,下面的图形为ld的输出 波形图。1、当触发角a=0时4COT2C0BOOiT2C000.D10-0150.D20,0250.030.0350.044Q01200190060040010.0100250.03Q04勺触发角时2昌apppaaa=30图3-3-2触发角为30时的Ud、ld的波形图3、当触发角a=90时II呂 I3|Q 必金 A i | B第4章结束语通过这次设计,我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更扎实。同时,通过网上搜索等多方面的查 询资料,我学到许多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认识到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

24、理论 学得好,但如果只会纸上谈兵,一点用都没有。以后也很难找到工作。我深刻认 识到了 “理论联系实际”的这句话的重要性与真实性。而且通过对此课程的设计, 我不但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巩固了以前知道的知识。最重要的 是在实践中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明白了学以致用的真谛。也明白老师为什么要 求我们做好这个课程设计的原因。她是为了教会我们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 实际的问题,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由于对MATLAB软件的不熟练,在整个设计 到电路的仿真过程中,我个人感觉理论仿真部分是最难的,但是在仿真中,还是 发现了一些问题,有时候一些参数的稍微改变就会导致输出的电压改变很大,这 样使得仿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就是仿真时,总是出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 问题。但是有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这些问题提基本都解决了,又让我进一步 的了解了电力电子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尽管这门课程我学到的并不多, 但是给我在以后学习其他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我觉得我应该加强对专业基础 知识的学习,为以后在工作寻求保证。参考文献王兆安,黄俊主编电力电子技木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 王云亮主编电力电子技术第一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年 8 月 梁廷贵主编现代集成电路实用手册可控硅触发电路分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2 年2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