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测量设备的临床评估方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41268560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6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血氧测量设备的临床评估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血氧测量设备的临床评估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血氧测量设备的临床评估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血氧测量设备的临床评估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氧测量设备的临床评估方案(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血氧测量设备的临床评估方案(2009版)评估血氧测量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参照ISO9919标准推荐的试验方法,给出临床试验方案,通过临床试验得出结论。一、临床目的 确定被评估血氧测量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临床对象 临床试验的对象为自愿参加的健康志愿者或患者。临床试验对象应考虑以下的要素:(一)受试者的数量和来源- 受试者的数量:健康受试者建议为10人,大样本量患者必须满足统计学意义- 健康受试者必须为健康的成年志愿者;- 如采用患者进行临床试验,不可人为降低患者血氧饱和度;- 大样本量的患者受试者,尽可能确保受试者身体特征的广泛性。建议:评价血样饱和度一致性时的样本量要求1

2、受试者即可为健康受试者,也可为患者,二者可任选其一。采用健康受试者的方案不能采用患者。2无论哪种受试者,所纳入的受试者样本数量均须满足统计学原则,且受试者的血样饱和度水平应均匀覆盖测量的全部范围。原则上:(1) 应采集大约250对数据(其中可供分析的有效数据至少200对);(2) 所纳入数据的血样饱和度范围应均匀分布在70%-100%之间,即对于表1中列出的5个血样饱和度平台期,每一平台期应包括大约50对数据(其中可供分析的有效数据至少40对);(3) 对于参与试验的每一名受试者,其每一平台期的测量值至多为5对,以保证所采集的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例1:健康受试者研究:假设共纳入10名健康受试

3、者,每名健康受试者在表1中的5个平台期分别提供5对测量值,即每名受试者共提供25对测量值,10名受试者共提供250对测量数据。例2:患者研究:假设由于伦理或可行性原因,对于每名患者,无法控制其血氧饱合度水平。因此,只能在其血氧饱和度水平上最多测量5对数据。按照上述条件(2)要求,所纳入患者的血样饱和度应均匀覆盖整个测量范围,则:每一平台期均需纳入10名患者,以保证各平台期能够分别提供50对数据;最终5个平台期共计入选50名患者,以便最终提供250对测量数据。注意:受试者的特征应考虑到安全性和有效性,例如,由于指围的原因,只有女性受试者可用来验证小儿科用指夹式血氧传感器。(二)受试者接受/排除标

4、准- 临床试验方案必须明确定义接受/排除的标准;- 受试者必须自愿参与临床验证;- 所有健康志愿者在参与临床验证时必须处于健康状态。除非详细说明,所有受试者在临床试验方案中必须明确受试者的COHb(一氧化碳血红蛋白)3%、MetHb(高铁血红蛋白)2%、ctHb(血红蛋白)100g/L;但是以上要求并不能说明受试者处于健康状态;- 样本应满足临床试验的预期要求;例如:1受试者应包括男性和女性。2手指指围。3为了降低医疗风险,在临床验证方案中必须明确健康成人受试者能够完成人为降低血氧饱和度的试验。- 样本排除标准。不符合临床试验预期要求的受试者应排除,例如:1由于吸烟和长期暴露在高一氧化碳气体中

5、会导致受试者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水平较高,除非在临床验证方案中有明确要求,否则应排除此类受试者。2个别受试者身体状态会导致高铁血红蛋白增高,除非临床试验方案中有明确要求,否则应排除此类受试者。3如果临床试验过程中进行的操作有可能对受试者产生过度的医疗风险,则应排除此类受试者。(例如:动脉穿刺过程或组织缺氧过程导致过度的医疗风险)。4年龄因素。(三)临床试验终止的标准临床试验方案中应定义导致临床试验终止的环境状况和/或受试者的反应的标准。例如:血压、呼吸、体温、心律、心率等生命体征超出可接受范围、高铁血红蛋白(MetHb)增高等符合了上述排除标准之一,或受试者提出终止试验等。三、临床试验

6、的方法以下提到的两种类型的试验方案都可以用来评估被评估设备通过光谱特性测量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以下以英文缩写SpO2表示)的精度,任何一种类型的试验方案都应在临床试验基地中进行。(一)有创测量对比试验方案被评估设备的测量值SpO2与血气分析仪(CO-oximeter)的测量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进行比较。(二)无创测量对比试验方案被评估设备的测量值SpO2与二级标准血氧饱和度测量设备的测量值SpO2进行比较。注:二级标准血氧饱和度测量设备的精度可直接追溯至CO-oximeter(金标准),即二级标准血氧饱和度测量设备的精度是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并且直接与CO-oximeter(金标准)进行对

7、比;二级标准血氧饱和度测量设备可用来进行标准传递。但必须提供有效证据证明二级标准血氧饱和度测量设备(例如临床试验报告)。四、实验室条件下健康志愿者有创血气分析对比临床试验步骤(一) 临床试验开始前的准备1. 血气分析仪在使用之前需要经过校准,保证其测量精度(SaO2精度不低于1%);必须按照制造商建议的使用法及辅助材料。2动脉插管以及动脉血取样工具。3被评估设备的SpO2测量设备应符合产品注册标准。4经过测试的气路正常的可产生不同氧分压的气体混合的仪器,实现O2与N2的混和输出,同时在混和输出口处设置一个三通连接气体监护仪,用于测量输出气体中的O2浓度。注意:必要时在患者吸入气体中加入二氧化碳

8、气体,以防止受试者在低氧状态下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导致临床试验失败。5可通过自动记录或手动记录的方式来记录被评估设备测量的SpO2值。6应获得受试者的完整病史,健康受试者应做正常体检,且女性受试者还应进行妊娠测试。7受试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试验。8使用无创ECG监护设备和气体监测设备对受试者生理参数进行监测。9研究者(临床试验的负责人)应为具有相关专业高级职称的执业医师。10操作者用套管针穿刺动脉,放置动脉导管。试验中将使用动脉血气针从动脉采集动脉血。受试者使用鼻夹夹住鼻部,咬住口塞,使用口部进行呼吸,吸入气体为经过混和的高纯氧与高纯氮的混和气体。注:在进行下一位受试者测试之前需将前次使

9、用的换气活瓣放入干燥皿中进行干燥,防止过多的水汽影响换气活瓣性能。11将受测和各被评估设备的探头分别连接到受试者同一手的相邻手指,以隔光指套隔离相邻的探头以避免“光污染”;对于抗运动测试则需要增加被评估设备脉搏血氧仪的三个探头分别连接到受试者另一只手的相邻手指,以隔光指套隔离相邻的探头以避免“光污染”,把它们作为运动试验的调查组。 12建议环境温度为18-28摄氏度。如受试者手指末端的末梢循环不良时,可使用加热器或其他方法来改善受试者手指末端的末梢循环。(二)实验室条件下健康受试者有创血气分析对比临床试验步骤以下两种临床试验方案可任选其一。1方案一。(1)在吸入大于21常规氧浓度混合气体后,受

10、试对象的SpO2达到97%-100%(被评估设备读数)并处在稳定状态30s后,每间隔20s,通过动脉采集2ml血样,共采样5次,做血气分析得到SaO2基础值,可同时记录被评估设备和参比设备的氧饱和度值,并记录必要的生理参数指标;(2)降低受试者的吸入氧气浓度(FiO2)使得SpO2达到92%-96%(被评估设备读数),待达到稳定30s后,每间隔20s,通过动脉采集2ml血样,共采样5次,做血气分析得到SaO2,可同时记录被评估设备和参比设备的氧饱和度值,并记录必要的生理参数指标;(3)重复本方法步骤(2),但降低SpO2达到85%-91%;(4)重复本方法步骤(2),但降低SpO2达到78%-

11、84%;(5)重复本方法步骤(2),但降低SpO2达到70%-77%; (6)在吸入大于21常规氧浓度混合气体后,受试对象的SpO2恢复到基础值;(7)去除动脉通路和脉搏血氧探头,在医护人员检查认为受试者可以安全离开后方可让受试者离开。注意:在试验进行中,当受试者感到不适,将立刻给予100纯氧并停止试验。表1 血氧饱和度采样测量范围及采样点数量SaO2采样范围(%)采样点数量100 - 97基础值 597 - 9295 592 8590 584 7880 577 7070 5合计25示意图:图1 采样时间注意:图中血氧饱和度测量范围和每个测量范围中的测量点可以根据临床试验方案进行调整2方案二。

12、(1)在吸入大于21常规氧浓度混合气体后,受试对象的SpO2达到97%-100%(被评估设备读数)并处在稳定状态30s后,每间隔20s,通过动脉采集2ml血样,共采样5次,做血气分析得到SaO2基础值,同时记录被评估设备和参比设备的血氧饱和度值,并记录必要的生理参数指标;(2)降低受试者的吸入氧气浓度(FiO2)使得SpO2达到92%-96%(被评估设备读数),待达到稳定30s后,每间隔20s,通过动脉采集2ml血样,共采样5次,做血气分析得到SaO2,同时记录被评估设备和参比设备的血氧饱和度值,并记录必要的生理参数指标;(3)采集血样后,增加受试者的吸入氧气浓度(FiO2)使得脉搏血氧饱和度

13、回复到基础值;待达到稳定30s后,通过动脉采集2ml血样,记录被评估设备和参比设备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值及必要的生理参数指标;(3)重复本方法步骤(2),但降低SpO2达到85%-91%; (4)重复本方法步骤(3);(5)重复本方法步骤(2),但降低SpO2达到78%-84%; (6)重复本方法步骤(3);(8)重复本方法步骤(2),但降低SpO2达到70%-77%; (9)重复本方法步骤(3);(10)去除动脉通路和脉搏血氧探头,在医护人员检查认为受试者可以安全离开后方可让受试者离开。注意:在试验进行中,当受试者感到不适,将立刻给予100纯氧并停止试验。3血气分析进行步骤。 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验

14、证被评估设备的SpO2测量结果和利用一氧化碳-血氧分析法(CO-Oxymetry)测量SaO2结果的一致性。(1)使用动脉血气采样针从动脉导管中取得动脉血样; (2)将针管中的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和,防止血液凝结,将采样针保存至低温环境(冰盒)中; (3)样本应在半小时内进行血气分析。 五、实验室条件下健康受试者无创对比临床试验步骤无创对比临床试验是被评估设备的SpO2读数与第二标准血氧测量设备测量(以下简称标准比对设备)的SpO2读数进行比较,使用此临床试验方法必须为健康受试者。标准比对设备的精度可直接追溯至血气分析仪CO-oximeter(金标准),标准比对设备可用来进行标准传递。实验室条件

15、下健康受试者无创对比试验步骤可遵循“实验室条件下健康受试者有创血气分析对比临床试验步骤”,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标准值为标准比对设备测量所得的SpO2取代了由“金标准”CO-oximeter测得所得的SaO2(二)此临床试验方法不需要进行动脉血取样(三)标准比对设备的精度可直接追溯至CO-oximeter(金标准)(四)按照此临床试验方法所采集的样本数量必须满足统计学要求来验证SpO2的精度例如在4.2中描述的,10个受试者,每个受试者采样25个数据对,共 250个数据对,至少有200个有效的数据对(每个测量范围至少4个数据对)符合统计要求。其他的方法也可接受,例如在降低受试者血氧饱和度

16、的过程中连续同时采集数据对,不受血氧平稳状态的影响。(五)此临床试验中步骤(3)、(4)必须在临床试验报告中详细描述(六)精度(Arms)是相对于金标准而言,包括被评估设备与比对设备之间的差异六、患者有创血气分析对比的临床试验有关事项对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其血氧饱和度分布范围也应满足健康受试者试验数据分布的原则。被评估设备测量的SpO2与CO-oximeter测量的SaO2进行比较,用以验证血氧饱和度测量设备的精度。在临床使用环境中进行临床试验,应充分考虑患者安全;在临床使用环境中使用被评估设备测量患者SpO2和CO-oximeter测量患者SaO2的环境条件并不稳定,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无法良好

17、的控制意外因素影响试验结果。在临床使用环境中,被评估血氧饱和度测量设备和CO-oximeter测量的数据组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并且由于血液循环不稳定或循环动力问题,会导致数据组难以可靠的匹配。在患者动脉血采样点附近放置血氧饱和度测量设备的传感器时,必须考虑患者的临床状态,被评估血氧饱和度测量设备的传感器应尽可能布置在动脉血采样点的循环末端。此临床试验方法需要大量的患者进行采样,方可满足统计学要求,用以验证SpO2的测量范围中的精度。注意1:临床试验方案中必须明确动脉血采样为临床护理需要所采的血液样本,或为了此次临床试验而进行的单独采样。注意2:采用非留置针进行动脉血采样可能导致不稳定的SpO

18、2测量值。七、 患者无创对比临床试验有关事项对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其血氧饱和度分布范围也应满足健康受试者试验数据分布的原则。无创对比临床试验,被评估血氧测量设备测量的SpO2读数与第二标准血氧测量设备(简称标准比对设备)测量的SpO2读数进行比较。在临床使用环境中进行临床试验,应充分考虑患者安全;在临床使用环境中使用被评估设备测量患者SpO2和CO-oximeter测量患者SaO2的环境条件并不稳定,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无法良好的控制意外因素影响试验结果。在临床使用环境中,受试血氧饱和度测量设备和标准比对设备测量的数据组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并且由于血液循环不稳定或循环动力问题,会导致数据组难以可

19、靠的匹配。在布置血氧饱和度测量设备的传感器时,必须考虑患者的临床状态,被评估血氧饱和度测量设备和标准比对设备的传感器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血液循环末端。精度(Arms)是相对于金标准而言,包括被评估设备与比对设备之间的差异。八、 数据分析 根据ISO9919, 50.101.2.2 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平均偏差Mean Bias(B)和准确度 Accuracy(Arms)的统计结果。 计算置信度水平以决定是否 95% 的血氧测量结果位于2倍的标准偏差之内。受试设备测量值于参考标准值超出特定范围(2倍方差)的点应该被排除在统计之外。 平均偏差代表整体数据的偏移用下述公式表示: 准确度定义为测量值(Sp

20、O2i)与参考值(SRi)之间的均方根,用以下公式给出: 受试血氧饱和度测量设备测得的SpO2同参考标准值进行对比,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得到其标准偏差,样本量等以确定受试血氧饱和度测量设备与参考标准设备测量值的等效性。 受试血氧饱和度测量设备测得的脉率同ECG所得心率比较,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得到其标准偏差,相关系数和样本量等以确定受试血氧饱和度测量设备与ECG所得心率的等效性。 九、接受准则 正常状况,测得的血氧饱和度与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的均方根差不大于4(在制造商声称的测量范围之内)为可接受范围。 十、 临床试验结果及统计分析试验对象总数 试验对象数量,性别分布、年龄分布。 数据对在全部测

21、量范围内应分布均匀合理。例如大约1/3数据对分布在70%-79%,大约1/3数据对分布在80%-89%,大约1/3数据对分布在90%-100%。附录A(举例)临床试验数据,包括报告内容表1 一名受试者血氧测量数据记录受试监护仪的血氧测量值(SpO2)参考血气分析仪的测量值(SaO2)SaO2-SpO219797.4-0.429697-139897.20.849897.50.559897.80.269897.40.678788.4-1.488687.3-1.398686.2-0.2108485-1118785.31.7129093.3-3.3137878.6-0.6147878.5-0.5157

22、777.6-0.6167373.3-0.3176464.3-0.3186767.5-0.5注:本示例为一名受试者,一个降氧过程的数据记录。表2 血氧测量设备测量一致性统计结果描述项目样本量有效样本量及其百分比准确度(%)平均偏差(%)残差标准差(%)测量数据对95%可信区间大于2倍标准差的数据对数量及其比例SpO2-SaO2XXXX (XX %)XXXXXXXX, XXXX ( XX%)图1 评价血氧一致性散点图图中横坐标(x轴)为参考血气分析仪的测量值(SR),纵坐标(y轴)为受试血氧饱和度测量设备的测量值(SpO2),根据上述散点图估计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0002x-0.02。统计结果

23、 (如下表2)表 2 SpO2统计结果项目样本量剔除组平均偏差(%)标准差(%)精确度(%)大于2倍方差组数Mean2SD置信区间(%)SpO2-SaO2XXXXXXXXXXXXXX研究过程中问题,发生时间,采取的措施及不良事件情况,结论附录B(有关统计分析的资料性附录)此附录等同于ISO 9919:2005(E) 附录CC附件cc ISO 9919:2005(E) 精确度测定CC.1 概述该附件讨论两方面问题,一是用于评估脉搏血氧计测量结果质量的公式,二是这些公式中的名称问题。关于脉搏血氧计测量SpO2的准确度已经形成共识。例如,在说明中描述为“2%, 一个标准差”。国际标准委员会为SpO2

24、准确度测量选择了一个不同的名称,且基本公式也是相同的(使用n1 代替n)。我们推荐使用了局部偏倚,平均偏倚和精确度等定义,这与工程应用方面上是一致,但在脉搏血氧计说明书中的应用上,语句表达上却有些不同。在该附件中我们解释了推荐上述定义的原因。同时,我们还讨论了Severinghaus等提出的“模糊度”问题,并解释了我们的观点,即准确度能够执行相同的功能。CC.2 准确度,偏倚,精确度CC.2.1 定义准确度,偏倚和精确度三个词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应用。ASTM标准定义的编译(ASTM,7th ed.,1990)汇集了准确度的11个定义,9个偏倚的定义和19个精确度的定义。我们选择了在ASTM E4

25、56-963中提到的与总体定义一致的特定定义,“与质量和统计相关的标准术语”。ASTM E456-96中的定义及其相关内容如下所示:准确度:检测结果与公认的参考值间的一致程度。注释1 准确度应用于描述检测结果时,包含了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及偏倚的合并。 偏倚:期望的检测结果和已有的参考值范围间的差异。注释2 偏倚是相对于随机误差来说总的系统误差。偏倚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系统误差部分。偏倚值越大表示与已有参考值的系统性差异越大。注释 3 期望值是一种统计的词汇,可以近似解释为多次测量获得值的均值。 精确度: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几个独立试验结果的一致程度。注释4 精确度依赖于随机误差,与真实值和特定值无关。

26、注释5 精确度的测量通常用不精确程度和不同试验结果间的标准差表示。标准差大表示精确度低。注释6 “独立的试验结果”意味着获得结果的方式不受以前的结果的影响,这些以前的结果来自具有相同或相似试验目标的试验。精密度的定量测量高度依赖于特定的条件。可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条件是极端特定条件的特殊状态。cc.2.2 位移效应和线性误差委员会对定义的选择考虑到了三个人工生成数据集。这三个数据集来源于对照饱和度研究,可参见图CC.1到CC.3。三个图中的横轴都表示参照系统的氧饱和读数SRi,而纵轴都表示处于试验中的脉搏血氧仪的氧饱和读数SpO2i。图中的参照线表示均衡线(这条线代表试验器械和参照器械具有相同读数

27、),两条虚线表示偏离均衡线2 %。三张图的差异的本质仅仅在于对一个基本数据集的简单修正:图CC1,基本情形,它使得数据的回归拟合线几乎完美的落于衡等线上(slope=1.00以及平均位移offset=0)。图CC2由图CC1对每个y值添加1.5倍的位移而得。图CC3由图CC1对每个值添加与x相关的误差而得:y (x) =0.1x -8.6523,这使得图中心附近添加的误差为0,右侧为正,左侧为负。所选的调整公式使得添加的误差均值为0。试验传感器SpO2作为参照SR的函数可忽略的平均偏倚 (0.02 %).回归直线斜率slope=1.000Sres=1.034 % Bs=0Arms=1.033

28、%PS=1.033线性趋势公式: y=1.0002x-0.02图 CC.1 人工生成校准数据(基本情形)试验传感器SpO2作为参照SR的函数平均偏倚 1.5 %回归直线斜率仍然为1.000Sres =1.035 % BS =1.5Arms =1.823 % PS =1.033线性趋势公式: y=1.0002x + 1.48图CC.2 基本情形加上常数位移试验传感器SpO2作为参照SR的函数可忽略的平均偏倚(0.001 %)回归直线斜率仍然为现在为1.100Sres =1.034 % BS=0Arms =1.332 % PS =1.333趋势线公式: y =1.1002x-8.67图 CC.3

29、基本情形加上倾斜CC.2.3 偏倚(见图CC.4和CC.5)给定x值的局部偏倚(由小写字母”b”表示)等于回归直线的坐标值y和恒等直线的y值之差,即平均偏倚是一个单独的数值(在此用字母”B”表示),它代表了整个数据集。它试验和参照值的平均差异,关键词:1 回归线2 局部偏倚3 衡等线图CC.4 局部偏倚定义的图像表示(试验传感器SpO2作为参照SR的函数)关键词:1 平均偏倚2 回归直线3 局部偏倚图CC.5 局部偏倚和平均偏倚定义的图像表示(试验传感器SpO2作为参照SR的函数)如上述定义,平均偏倚就应该是所有局部偏倚值的平均,有如下扩展:上式右侧的0项来源于定义SpO2fit的回归,而第二

30、项简单的用到了上述”b”的定义。图CC.1和CC.3都具有0平均偏倚,而CC.2具有平均偏倚1.5。图CC.1中每处的局部偏倚均为0,图CC.2中恒为1.5,而图CC.3中服从公式b =0.1002x-8.67。CC.2.4 精确度图CC.3代表了经常发生于脉搏血氧定量法中的一个例子,特别是当脉搏血氧定量探测仪的新模型被用于校准曲线形成时,此时校准曲线被用于建立为一个现存的脉搏血氧定量监测仪。在这种数据集中测试值和参考值之间位移是可变的,根据这一情况可以推论出局部偏倚和平均偏倚之间的差异是有用的。实际数据集对SR有更复杂的偏倚依赖,但是这个例子足以展示当局部偏倚随饱和度变化而变化时各种资料特异

31、性公式发生了什么改变。我们支持按照以下的公式31将精确度定义为残差的标准差公式中n表示样本中资料对的数量,(Sp02iSpO2fit,i)是第i个SpO2数据与第i个参考值相对应的拟合曲线的数值的差值,SRi.Sres可以被直观得看作资料值关于最优拟合校准曲线的离散度。这是一个在多重测量中期望的离散度的测量,这种多重测量在一个已知的氧饱和度下用同样的脉搏血氧定量探测装置完成,并且考虑了病人间的变异与电子设备和软件的可重复性。注:在图CC.1,CC.2和CC.3中,Sres 有一个接近的1.034%数值。所有的三个数据集都有关于最优回归线的相同离散度,而且几乎相同的Sres 数值反映了这一事实。

32、在其中的两个图中没有发现偏倚对于精度测量的影响,精度还是它应该是的样子。CC.2.5 准确度就像ASTM E 456-96定义的那样,我们用准确度来反映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制造商长期应用的准确度定义是根据以下公式所得到的测量值(SpO2i)和参考值(SRi)的均方根差值。我们相信大多数制造商计算Arms时 都是将脉搏血氧定量探测装置SpO2的准确度定义为标准差。但是如果在一个制造商内部中使用SDI来代表一致线的标准差,此时使用该词不当的。因为Arms并非标准差。重要的是测量本身是有用的。工程人员会将Arms认为这和日常测量的rms误差或均方根相近似。这是在全测量范围内计算误差的绝对数值的平均水

33、平的一种方法。注:在Arms的计算公式中分母中用的是n,而非n-1,如果Arms是一个标准差时将用到n-1。数值上的差异是非常小的。标准差定义中n-1的出现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在构造标准差的样本中仅仅有n-1个能够被自由选择(统计学家称之为n-1个自由度)。因为标准差的定义包括了离均差的内容,故第n个样本在数值上是固定的,这暗示第n个样本被选择时,均数已经是一个已知的数值。在Arms的计算中没有如此的约束,因为它的表达式中不包括任何像均数那样的提前设定的参数。Arms不是标准差,这在计算血氧饱和度准确度避免误差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创建所有(SpO2i SRi)差值的电子数据表以及通过电子数据表

34、软件计算出资料标准差,所得的结果不会是Arms(事实上,如下所述,它可能是PS,一种Severinghaus等人提出的精度测量值)。对于任何变量x,标准差为:是所有Xi的均值。把这个表达式与Arms的计算公式相对比,可以看出Arms的计算公式没有均数的差值。Arms不能测量均数值的离散度。它测量了测量值和参考值的差异。Arms和PS之间的数值差异能从图CC.1到CC.3的说明中看出来。Arms同时受到随机的离散度,平均偏倚和局部偏倚的影响。在图CC.1中,因为局部偏倚在整个范围内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进而导致平均偏倚也可以忽略不计),Arms =1,033 %,它约等于Sres。Arms 与Sre

35、s都接近于1%,这与图CC.1中观察到大多数数据均位于参考线的2%范围内的现象相一致。在正态分布中,我们预期95%的观察值位于均数的两倍标准差以内。在图CC.2中,由于存在一个较大的位移(例如,一个固定的局部偏倚导致了一个非零的平均偏倚),进而使Arms增大到1,823 %。在图CC.3中,平均偏倚为0,但是局部偏倚是波动的,Arms取中间值时为1.332%。因为,在任何地方,局部偏倚在绝对程度上都小于图CC.2中的固定位移,我们在图CC.3中对总体SpO2准确度的估量低于图CC.2中的(例如在图CC.3中显示了比图CC.2中的更好的SpO2准确度)。CC.2.6 分析现在我们来讨论上述使用的

36、定义和关注较高的两篇文献中所提及的术语的关系,这两篇文献对脉搏血氧测定仪的相关文章具有很大影响 . Bland and Altman 反对在两种 测量方法的比较中采用相关系数的方法,提出了一个很有用的图示方法。Severinghaus等基于Bland and Altman的方法提出了偏倚,精密度等,同时也提出了模糊度是精密度和偏倚的总和。以下段落中,我们使用BS 和 PS 来分别定义Severinghaus所提到的偏倚和精密度。他将偏倚定义为测量值和参照值的均数之差。很巧的是,这和我们定义的均数偏倚是一致的。所以我们采用了Severinghaus对该问题定义所采取的语句,同时也为了进一步认识脉

37、搏血氧测量仪标准化研究中所显示的偏倚变异度。这样对于分辨局部和均数偏倚很有用。Severinghaus 等将精密度定义为偏倚的标准差。这种测量方式不同于我们推荐的精密度的定义方式。PS 的一种认识是均数偏倚的均方根,而Sres 为局部偏倚的均方根。Sres 在图 CC.1-CC.3 是一样的。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PS 在这三种情况下的有何不同。图 CC.1,PS =1,033(与Sres相同)图 CC.2,PS=1,033(PS 能够较好的反映精密度的测量情况,它是对应分布在回归线两边而不是对应非零值均数偏倚中某个常量的位移 ) 图 CC. 3,PS=1,333(PS 随着Arms增加而增加。因

38、为局部偏倚是变化的,进而导致了PS的增加,即便是Sres表示的随机误差没有改变)Bland and Altman 在讨论图2时说:差值和均数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在这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偏倚来综合一致性的缺点。偏倚的具体计算可以通过均数差和标准误来估计因此Bland and Altman所提到的d 等同于Severinghaus 的BS, s 等同于 PS.Bland and Altman 指出了当不能发现差值和均数之间差异时如何使用差值得标准误,正如图CC.3 显示的那样,由于存在局部位移使得大家更偏向使用随机误差的方式表示。最后我们认为Severinghaus等提到的模糊度是偏倚和精确度之和。通过一个值可以综合系统和随机误差。这和我们推荐的SpO2准确度,Arms,有相似之处。所以就没有必要同时利用Arms和模糊度来分析特定的一个测量试验。可以通过以下数学公式证明:Xi 是SpO2i 和Sri 之差。简化上述公式可以得出下面公式:一些读者可能发现利用上述公式计算Arms比较方便。如果测量值和对照血氧值的差值表示在一列上时,BS就是该列的均数,PS是它的标准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