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2)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41182511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息技术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 (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案 王玲 “怎样才能将信息技术与品社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带着这一疑问,我搜集 了大量知识,在观摩中学习、 研究。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 借助对相关理论的学习, 我用自己的方式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定义:即以教学内容为在载体, 教学目标目标为本位,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 高课堂效率为目的,对传统教学模式及课堂结构进行改革。 这一改革是信息技术在现今社会越来越趋于主导地位的社会需要, 是为学生 创设多层次、高效的学习环境的优势体现。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大势所 趋。 下面谨谈一些自己在“整合”方面的收获与思考。 一、结合课程特点发挥信息技术的最

2、大优势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信息量大、交流反馈及时便捷的特点,我 选择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授课。 1、发挥信息技术信息资源量大的优势。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信息量大、交流反馈及时便捷的特点, 我选择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授课。信息技术的核心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网 络为我们提供大量的软件、 图片和资料下载, 从而积累教学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 它的交互性, 为个性化、 自主化、 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 使生动活泼、 积极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持续发展的构想得以实现 2、发挥网络交互性、交流反馈及时便捷的优势。 充分利用网络空间的广阔性、反馈信息的及时性,激发学

3、生情感,拓展学 生思维。 留言跟帖的形式易于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 情感互动与交流的平台。 真正成为了学生情感交流的港湾,这里流淌着同学之间 脉脉的温情。时空的这种延伸性,是一般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 3、发挥多媒体的直观、形象优势。 多媒体技术,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图像,还能呈现音频、动画、视频以及 模拟的三维景象。 由“想要去做”到“怎样去做”进而到“怎样做的更好”, 层层深入,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获得知识,习得能力。这种效果的取 得,得益于运用多媒体直观性是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 信息技术与政治课程整合过程中的不足 1、信息技术能力的缺失。 我

4、们作为青年一代教师,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但这与“整合” 能力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我们应该有意识、系统的学习网络设计与运用,动画的 制作等专业技能,以使“整合”真正推广、普及。 2、专业素养、能力的不足。 我们日常中的备课、教研及交流都是不够的,我们要走出去,去看一看外校 的、外区市甚至外省的优秀了教师们,是一种怎样的教学思想。有句话设这样说 的: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便产生了新的思想。让我们在思想 的碰撞中去寻找差距, 在差距的产生中生发动力, 在动力的驱使中提高专业素养, 不断进步。 三、对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一些思考 1、注意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网络教学是一

5、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是人们借以达到教学最优化的一种教学 方式。在将网络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教师也要坚持适度、经济、科学、 高效的原则,避免简单地运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狂轰烂炸”,要留给学生与教师交 流的时间,要坚持以人为主、以机为辅、人机交互的原则。 2、注意师生合作的灵活性、交互性。 网络教学使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违背教学规律 和学生的身心特点。 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 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意选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切入点与突破 口,根据该课程教学的需要选择教学方式,教师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探索“整合” 上,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交互性、层次性较强的教学课件,使学生在课堂 上都有各自的提高。 3、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渗透性 事实上,不管是多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全都是为教学而服务的,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 有其突出优点, 其应用除了要体现自身优势, 还要将其他教学手段的优点和自身优势结合,绝不可用网络代替教师,用屏幕取 代黑板。 只有这样合理恰当地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和网络教学,我们的信息技术课 程的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