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内湖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汕尾陆丰市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41084087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内湖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汕尾陆丰市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内湖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汕尾陆丰市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内湖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汕尾陆丰市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内湖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汕尾陆丰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内湖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汕尾陆丰市(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内湖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汕尾陆丰市 2021-2021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内湖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3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最靠近实际的是()A陆丰市2021年夏天最高气温30B我们的课桌的高度是800mm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为50gD现在人类跑100m的所用的最少时间为(3分)(2021海口模拟)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3(3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下列现象和物态改变对应正确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B静静的池塘覆上

2、薄冰液化c夏天吃冰棒解热凝固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4(3分)(2021江城市二模)图所表示,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实施任务,“海巡01”轮配置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关键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依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含有能量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能够降低声音分散,增大响度5(3分)(2021长春)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A质量变大B质量不变c密度变大D密度不变6(3分)(2021秋巫山县期末

3、)图所表示,是我们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7(3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台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10:45Bl:45cl:15D10:15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8(3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比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很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经过传入我们耳中的;寒冬的清晨,室内窗户的玻璃上有小水珠,是水蒸气而成(填物态改变名称)9(3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紫金山天文台2021年6月13日通

4、报:2021年7月22日,中国将出现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能够解释日食现象的是光传输理论图所表示,A是球,B是球10(3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透镜是利用光的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11(3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测量长度的基础工具是,图所表示,物体的长度是12(3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有些人注意到,蝙蝠在黑暗中翱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说明蝙蝠是利用(填“眼睛”或“耳朵”)来“看”东西的除了蝙蝠,还有(说出一个)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目标位置的我们知道人耳是听不见超声波的,除了超声波,还有些人耳也听不到13(3分)

5、(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在人、大地、塑料、金属、油、橡胶、玻璃、陶瓷、盐水等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选填序号)、属于绝缘体的是(选填序号);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做14(3分)(2021罗江县模拟)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水,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三个试管中,图所表示,试管甲装的是,试管乙装的是,试管丙装的是三、作图题(每小题6分,共6分)15(6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1)作出图1中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图象(2)作出图2中对应的入射光线(3)在图3中,依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四、试验题(共22分)16(9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

6、)图1是某小组在做“观察水的沸腾”试验中的情形(1)她们的操作图2甲所表示,其中错误之处是(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图乙所表示,为(3)观察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的改变,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4)本试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立即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措施:;(5)在探究结束后,几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图2所表示其中能正确反应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改变关系的是(6)在“探究水沸腾”的试验中,试验小组观察到烧杯中有图3(a)、(b)所表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水沸腾时的情景应该是图17(6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芳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

7、像的规律”的试验中,她按图装配仪器(图中,点是焦点,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楚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将蜡烛向调(填“上”、“下”);调整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楚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填“左”或“右”);若得到清楚的像以后,把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则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楚的像(填“能”或“不能”)(3)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点(填字母符号),若想要看到的这个正立的像更大部分,可把蜡烛稍凸透镜(“靠近”或“远离”)18(7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某同

8、学在测量植物油密度时,按下列次序进行了操作: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15g;向烧杯中倒适量植物油,测出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m2(图甲所表示);将烧杯中植物油倒人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图乙所表示);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1)下表是该同学依据上述试验操作,设计的统计数据表格请依据图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物理量空烧杯的质量m1/g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m2/g植物油的体积V/cm3植物油的密度/kgm3测量值(2)你认为,这种方法测出的密度值可能偏(填“大”或“小”),原因是:;(3)请你在不改变小骏试验原理的基础上,经过调整试验步骤,设计一个误差更小的试验次序五、计算题(9分)19(9分)(

9、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图中盒装纯牛奶的净含量为250ml,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03kg/m3,则盒中牛奶的体积为多少立方厘米?盒中纯牛奶的质量为多少克?喝掉二分之一后剩下牛奶的密度为多少?六、综合能力题(共21分)20(5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在图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物体时的光路,在A、B、c、D四个光路中,描述了正常眼睛的成像情况;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透镜(选填“凸”或“凹”);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矫正远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透镜(选填“凸”或“凹”)21(8分)(2021秋海珠区期末)下文为书本对“分贝”的介绍,阅读后请回复大家以分贝(dec

10、ibel,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平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久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假如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1)“分贝”这个单位能够表示声音特征中(选填“响度”、“音色”、“音调”)的等级;(2)判定对错(选填:“”或“”)0dB的环境中,没有物体发生振动90dB机器轰鸣声的频率一定大于30dB鸟鸣声的频率(3)有些工人必需长久工作在90dB的高噪声环境中,为保护听力,可采取的方法有(请写出其

11、中一个方法)22(8分)(2021广东)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箱里传出来的交响乐,突然停电了她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觉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觉当音箱音量忽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显著(1)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深入探究,发觉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显著,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的影响所致(2)她在镜子中看见的蜡烛是经过后形成的(填“实”或“虚”)像(3)当蜡烛越靠近音箱时,蜡烛在镜中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上述现象中,除和响度的声知识外,相关的声的知识还有(写出两例):2021-2021学年广东

12、省汕尾市陆丰市内湖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和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3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最靠近实际的是()A陆丰市2021年夏天最高气温30B我们的课桌的高度是800mm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为50gD现在人类跑100m的所用的最少时间为考点:温度;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长度的测量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常见的部分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个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但是一个常见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个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常常用到解答:解:A、陆丰市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高温可达39,故A错误;B

13、、课桌的高是80cm=800mm,故B正确;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50000g,故c错误;D、现在人类跑100m的所用的最少时间为,而不是,故D错误故选B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和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2(3分)(2021海口模拟)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考点:响度专题:声现象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声音的响度和声源振动的幅度相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旷野中要“

14、大声”喊叫,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因此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调和响度的区分,注意带有“高低”字眼的不一定指响度,比如高声喧哗、高谈阔论等,是学生比较轻易犯错的内容之一3(3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下列现象和物态改变对应正确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c夏天吃冰棒解热凝固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基础特征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要判定各选项的物态改变是否相对应,首先要搞清楚各选项的物态改变特点,然后依据改变前后的物态特征来判定属于哪种物态改变解答:解:A、樟脑丸变小就是变为了

15、气态,消散在空气,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因此A是正确的;B、冰是固态的,是由池塘中的水形成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因此B是错误的;c、夏天吃冰棒,固态的冰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熔化,因此c是错误的;D、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固态的,是由冷冻室内的水蒸气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因此D是错误的故选A点评:判定物态改变关键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何状态,然后依据多种物态改变的概念得出结论;物态改变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4(3分)(2021江城市二模)图所表示,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实施任务,“海巡01”轮配置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

16、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关键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依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含有能量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能够降低声音分散,增大响度考点:声和能量;响度;防治噪声的路径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既能够传输信息,又能够传输能量;(2)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的范围是20Hz2021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210Hz的超声波;(3)减弱噪声的路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输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相关解答:解:A、声音含有能量,该选

17、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高达150dB,是人耳能够听到的,而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能够降低声音分散,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现象在高科技设备上的应用,表现了物理知识和科技的联络,含有很强的现实意义5(3分)(2021长春)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A质量变大B质量不变c密度变大D密度不变考点:质量及其特征;密度及其特征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密度及其应用分析:质量是指物体所

18、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个属性,一个物体位置、状态的改变不会使质量发生改变一定质量的矿泉水结冰,状态改变、体积改变,密度的改变用公式=分析解答: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属性,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依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得V=即可知,质量一定时,冰和水相比密度变小,则冰的体积变大故AcD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考查了质量完全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来决定,水结冰体积增大,日常生活中冬天水管涨破就是这一道理6(3分)(2021秋巫山县期末)图所表示,是我们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光的折射

19、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我们看到水中的筷子,水的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解答:解:此时筷子斜插入水中,因为光的折射作用,从上面看筷子水中的部分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考查的是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认识,平时多观察、多思索7(3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台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10:45Bl:45cl:15D10:15考点:平面镜的应用专题:光的传输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依据钟表在平面镜中成像判定实际时间的方法:(1)作图法: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

20、的实际情况(2)翻见解:因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相对平面镜对称,依据这个特点把试卷翻过来观察,即可得出实际时间解答:解:方法一: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平面镜中钟表像的实际情况,(红色箭头)以下图,能够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10:15方法二:把试卷翻过来,注意上下不要颠倒,直接从试卷的反面看钟表的实际时间是10:15故选D点评:把试卷翻过来,注意上下不要颠倒,直接从试卷的反面看钟表的实际时间是最好方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8(3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比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很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振

21、动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经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寒冬的清晨,室内窗户的玻璃上有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填物态改变名称)考点:声音的产生;液化及液化现象;声音的传输条件专题:声现象;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输需要介质,一切的固体、液体、气体全部能够传声;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解答:解:有风的时候,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振动,振动发声,因此笑树能发出笑声;我们听见声音是经过空气传到我们耳朵的,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也是经过空气传到我们耳朵的;玻璃上形成的小水珠,是水蒸气碰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故答案为:振动;空气;液化点评:本题关键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的

22、条件已经声音传输的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9(3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紫金山天文台2021年6月13日通报:2021年7月22日,中国将出现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能够解释日食现象的是光沿直线传输理论图所表示,A是地球,B是月球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输专题:光的传输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图,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而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线,地球处于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解答:解:日食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输原理,因此,解释日食现象要用光的直线传输理论图所表示,A是地球,B是月球故答案为:沿直线;地;月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日食成因

23、的了解,难点在于日食的示意图的了解10(3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分析:光从一个介质进入了另一个介质,是折射现象;光经过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仍在原来介质中传输,是反射现象解答:解:透镜能够让光透过去,光经历的不一样的介质,因此是折射现象;平行光照到凸透镜上,会聚于一点,而平行光照到凹透镜上,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于一点,图:试验证实,经凸透镜折射的光线更向主光轴方向偏折,经凹透镜折射的光线更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故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

24、光起发散作用故答案为:折射;会聚;发散点评:(1)经过透镜看物体是光的折射原理,包含凸透镜、凹透镜、玻璃砖,面镜是光的反射原理,包含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2)凸透镜和凹面镜全部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和凸面镜全部对光起发散作用11(3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测量长度的基础工具是刻度尺,图所表示,物体的长度是考点:长度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础单位是米,常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2)先确定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物体的端点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对齐,物体两端点所对应的刻度尺示数等于物体的长度解答:解:(1)在国际单位制中

25、,长度的基础单位是米,符号m;测量长度的基础工具是刻度尺;(2)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故答案为:米;刻度尺;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度单位、测量长度的基础工具、对刻度尺读数,对刻度尺读数时,应先确定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然后读数;读数时,视线应和刻度尺的刻度线垂直12(3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有些人注意到,蝙蝠在黑暗中翱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说明蝙蝠是利用耳朵(填“眼睛”或“耳朵”)来“看”东西的除了蝙蝠,还有海豚(说出一个)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目标位置的我们知道人耳是听不见超声波的,除了超声波,还有次声波人耳也听不到考点:超声波和次声波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26、分析:(1)人和蝙蝠的听觉范围不完全相同:人耳只能听到202021Hz的声音,蝙蝠只能听到1000120210Hz的声音依据两个试验可知蝙蝠是用什么感知东西的(2)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210赫兹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取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输距离远,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3)大家把高于2021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因为它已超出人类听觉的上限;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已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解答:解:由试验中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翱翔,结果蝙蝠四处碰壁可知蝙蝠是利用耳朵来感知东西的因为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210赫兹的声波,它方向性好,

27、穿透能力强,易于取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输距离远,因此海豚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目标的位置的人耳只能听到202021Hz的声音,除了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已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人耳也听不到故答案为:耳朵,海豚,次声波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及超声波的特点在生活中应用,同时考查学生的阅读了解和分析总结的能力13(3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在人、大地、塑料、金属、油、橡胶、玻璃、陶瓷、盐水等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选填序号)、属于绝缘体的是(选填序号);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做半导体考点:导体;绝缘体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常见的

28、导体包含:人体、大地、多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正确界限,导体性能介于二者之间的是半导体解答:解:在通常情况下,人、大地、金属、盐是轻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塑料、油、橡胶、玻璃、陶瓷是不轻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导体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做半导体故答案为:;半导体点评此题考查哪些物体为导体,属于识记的内容,比较简单半导体和超导体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区分14(3分)(2021罗江县模拟)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水,分别装在规格相同的三个试管中,图所表示,试管甲装的是水,试管乙装的是硫酸,试管丙装的是酒精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用公式V=算出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

29、、水的体积大小,依据试管相同判定出甲、乙、丙各装的什么液体解答:解:依据公式V=,酒精、硫酸、水的质量相等;因为酒精水硫酸,因此V酒精V水V硫酸;因此乙装的是硫酸,甲装的是水,丙装的是酒精故答案为:水;硫酸;酒精点评:本题考查体积大小的比较,关键是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利用;要知道质量相同的不一样液体,密度越小的体积越大三、作图题(每小题6分,共6分)15(6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1)作出图1中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图象(2)作出图2中对应的入射光线(3)在图3中,依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专题:光的传输

30、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图示的凸透镜的入射光线的特点是平行主光轴,依据其入射光线的特点,能够确定其折射光线的特点,从而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解答:解:(1)依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画出折射光线图所表示:(2)过反射点做法线,依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即可,图所表示:(3)

3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由此能够画出其折射光线,以下图所表示点评:(1)此题考查了对折射光线的画法,关键是记熟光的折射定律,搞清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2)作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时,要依据反射定律的要求来画,而且注意光线的方向和角的大小关系(3)有关凸透镜或凹透镜的特殊光线的作图,把握住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特点是处理这类题目标关键在这种题目中,通常是告诉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或是告诉折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学&科&网Z&X&X&k四、试验题(共22分)16(9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图1是某小组在做“观察水的沸腾”试验中的情形(1)她们的操作图2甲所表示,其中

32、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图乙所表示,为98(3)观察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的改变,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4)本试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立即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措施:降低水量;提升水的初温(5)在探究结束后,几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图2所表示其中能正确反应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改变关系的是D(6)在“探究水沸腾”的试验中,试验小组观察到烧杯中有图3(a)、(b)所表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水沸腾时的情景应该是图a考点:探究水的沸腾试验专题:试验题;探究型试验综合题分析:(1)依据图示的情景

33、,结合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即可知道其错误之处(2)利用图示温度计的刻度,能够确定其分度值,再利用液柱所在的位置,即可读出示数(3)从图象的特点,能够确定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征(4)要使水立即沸腾,可减小水量或合适提升水的初温(5)水在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6)要处理此题,需要掌握水沸腾时和沸腾前现象: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而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步增大,最终破裂;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步减小解答:解:(1)在图示的情景中,温度计的液泡接触到了容器底,这和温度计的使用规则相矛盾故这是其操作中的错误(2)温度计上的示数从90到100共有10,二者之间有10个小格,故其

34、分度值为1,结合液柱的位置,能够确定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8(3)从图象可知,伴随加热的进行,水的温度在逐步上升,当加热到10分钟时,此时的水已沸腾,即使吸热,但其温度并没有增加由此可知液体沸腾温度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4)依据生活常识可知,在加热器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水的质量,能够使水立即沸腾;或合适提升水的初温(5)水在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应选择D图(6)a中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步的变大,因此是沸腾时的现象,b中气泡变小,是沸腾前的现象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2)98;(3)温度保持不变;(4)降低水量;提升水的初温;(5)D;(6

35、)a点评:液体沸腾的图象,是考查的一个关键知识,它不但表现了液体沸腾时温度的改变特点,图象中还包含了液体的沸点、沸腾的时间等信息17(6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芳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试验中,她按图装配仪器(图中,点是焦点,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楚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将蜡烛向上调(填“上”、“下”);调整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楚的像,应把光屏向右移动(填“左”或“右”);若得到清楚的像以后,把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则

36、光屏上能得到烛焰清楚的像(填“能”或“不能”)(3)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B点(填字母符号),若想要看到的这个正立的像更大部分,可把蜡烛稍远离凸透镜(“靠近”或“远离”)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试验专题:试验题;探究型试验综合题分析:(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2)依据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特点,若像偏上,则应将物体向上移动;依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判定光屏的移动方向;若物距处于1f和2f之间,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交换,光屏上仍能成像;(3)当物距处于1f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

37、像,成虚像时,物距越大,成的像越大解答:解:(1)由题中图知道,烛焰的像偏上,关键是因为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像偏上,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像向下移动,因此她应把蜡烛向上调整;调整好蜡烛的高度后,把蜡烛移到A点,物距减小了,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楚的像,应增大像距,把光屏向右调整,使像距增大;折射光路是可逆的,把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则光屏上能得到烛焰清楚的像;(3)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应该使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因此应该把物体放B点;若想要看到的这个正立的像更大部分,可把蜡烛稍远离凸透镜故答案为:(1)烛焰、凸透镜、光

38、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3)上;右;能;(4)B;远离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试验,试验中应注意:1、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处;2、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和物距、像距的关系;3、掌握物近像远像变大的含义和应用18(7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某同学在测量植物油密度时,按下列次序进行了操作: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15g;向烧杯中倒适量植物油,测出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m2(图甲所表示);将烧杯中植物油倒人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图乙所表示);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1)下表是该同学依据上述试验操作,设计的统计数据表格请依据图将表格

39、中的数据填写完整物理量空烧杯的质量m1/g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m2/g植物油的体积V/cm3植物油的密度/kgm3测量值103(2)你认为,这种方法测出的密度值可能偏大(填“大”或“小”),原因是:烧杯里的植物油不能全部倒入量筒,造成体积偏小;(3)请你在不改变小骏试验原理的基础上,经过调整试验步骤,设计一个误差更小的试验次序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试验专题:试验题;测量型试验综合题分析:(1)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求出植物油的质量和体积,依据密度公式求出植物油的密度(2)分析密度值偏大还是偏小,能够把测量的质量看成正确值,分析体积的偏大还是偏小,依据密度公式判定密度的改变(3)

40、要减小误差,我们能够先测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然后向量筒中倒一部分植物油,测出体积,再测出剩下植物油和烧杯的质量,求出量筒中植物油的质量,算出密度解答:解:(1)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m2=20g+10g+=植物油的质量为:m=m2m1=15g=,植物油的密度为:=/cm3=103kg/cm3(2)假设量筒测量植物油的体积是正确的,天平测量的植物油的质量有一部分没有倒入量筒,因此测量的质量大于倒入量筒中植物油的质量,求出的密度会偏大(3)要减小误差,可先测出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m2;再将烧杯中一部分植物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然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最终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故答案为

41、:(1)见下表:物理量空烧杯的质量m1/g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m2/g植物油的体积V/cm3植物油的密度/kgm3测量值103(2)大;烧杯里的植物油不能全部倒入量筒,造成体积偏小;(3)点评:利用试验测量液体的密度一向是中考的热点,注意试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五、计算题(9分)19(9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图中盒装纯牛奶的净含量为250ml,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03kg/m3,则盒中牛奶的体积为多少立方厘米?盒中纯牛奶的质量为多少克?喝掉二分之一后剩下牛奶的密度为多少?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及其特征专题:计算题;信息给题分析:(1)从装牛奶的盒上找出纯牛奶的体积,单位进行换算;又知

42、道牛奶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m=v计算出牛奶的质量;(2)密度是物质的一个特征,它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据此分析回复解答:解:(1)从图中可知,盒装牛奶的体积:v=250mL=250cm3=104m3;牛奶的质量:m=V=103kg/m3104m3=300g;(2)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个特征,它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因此喝掉二分之一后,牛奶的密度将不变,仍为103kg/m3答:盒中牛奶的体积为250cm3;盒中纯牛奶的质量为300g;喝掉二分之一后剩下牛奶的密度为103kg/m3点评:本题关键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密度及其特征的了解和掌握,注意单位统一:1mL=1cm3=1106m3六

43、、综合能力题(共21分)20(5分)(2021秋陆丰市校级期末)在图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物体时的光路,在A、B、c、D四个光路中,Ac描述了正常眼睛的成像情况;D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选填“凸”或“凹”);B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矫正远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选填“凸”或“凹”)考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措施;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措施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入手分析其矫正方法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由此能够确定哪一个图表示

44、了远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解答:解:A图,看近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上,是正常眼的成像情况B图,看近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的成像情况c图,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上,是正常眼的成像情况D图,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xxZXXk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故答案为:Ac;D;凹;B;凸点评:明确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的成像特点和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是处理此题的关键21(8分)(2021秋海珠区期末)下文为书本对“分贝”的介绍,阅读后请回复大家以分贝(decibel,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

45、40dB是较为理想的平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久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假如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1)“分贝”这个单位能够表示声音特征中响度(选填“响度”、“音色”、“音调”)的等级;(2)判定对错(选填:“”或“”)0dB的环境中,没有物体发生振动90dB机器轰鸣声的频率一定大于30dB鸟鸣声的频率(3)有些工人必需长久工作在90dB的高噪声环境中,为保护听力,可采取的方法有戴防噪声耳罩(请写出其中一个方法)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1)外界的噪声越大

46、,也就是声音越强,即响度越大;(2)发生的物体全部在振动;(3)减弱噪声的路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输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1)“分贝”这个单位能够表示声音特征中响度的等级;(2)0dB的环境中,物体也在发生振动,故错误;分贝是表示声音响度的,和频率没相关系,因此无法比较90dB的频率和30dB的频率的大小,故错误;(3)有些工人必需长久工作在90dB的高噪声环境中,为保护听力,可戴防噪声耳罩故答案为:(1)响度;(2);(3)戴防噪声耳罩点评:本题考查噪声的相关问题,能真正的了解响度的定义是处理该题的关键22(8分)(2021广东)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箱里传出来的交响乐,突然

47、停电了她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觉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觉当音箱音量忽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显著(1)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深入探究,发觉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显著,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声波的影响所致(2)她在镜子中看见的蜡烛是经过镜面反射后形成的虚(填“实”或“虚”)像(3)当蜡烛越靠近音箱时,蜡烛在镜中像的大小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上述现象中,除和响度的声知识外,相关的声的知识还有(写出两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能够传输能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试验方案;声和能量

48、专题:压轴题;试验探究题分析:(1)依据声音不但能传输信息,还能传输能量来解答此题;(2)依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她在镜子中看见的蜡烛是蜡烛的虚像;(3)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蜡烛在镜中像的大小将和蜡烛离平面镜的距离无关;(4)依据声音的产生及传输或声音的传输条件来解答此题解答:解:(1)因为声音不但能传输信息,还能传输能量,因此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显著,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声波的影响;故答案为:声波;(2)她在镜子中看见的蜡烛是因为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和物体大小相等的虚像;故答案为:镜面反射;虚;(3)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蜡烛在镜中像的大小将和蜡烛离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因此当蜡烛越靠近音箱时,蜡烛在镜中像的大小不会改变;故答案为:不变;(4)“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像里传出来的交响乐”可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经过空气传入小吴的耳朵;“音箱音量忽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显著”可知声音不但能传输信息,还能传输能量故答案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能够传输能量点评:此题关键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声现象的相关知识,此题包括到的知识点不是很多,但牵扯到的知识面比较广,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