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的相关文献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41080682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内部审计的相关文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部审计的相关文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部审计的相关文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内部审计的相关文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审计的相关文献(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n更多公司学院: 中小公司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公司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参照文献1 杜殿明. 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备措施J. 北方经济, , (14) . 2 李云婷. 浅谈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J

2、. 北方经济, , (02) . 3 路媛媛,袁洋.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ERM框架分析J. 财会通讯(学术版), , (02) . 4 张淑艳. 浅谈公司内部审计J. 党政干部学刊, , (01) . 5 杨霞. 浅析目前公司内部审计J.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Z2) . 6 汪海鸿. 浅析公司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J. 供电公司管理, , (03) . 7 王大友. 浅议公司内部审计防备衍生金融风险的对策J. 中国管理信息化, , (06) . 8 王红,李继志. 论风险基本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 消费导刊, , (05) . 9 王清华. 试论集团化公司的内部审计J. 消费导刊,

3、, (08) . 10 马明全.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J. 广西电业, , (01) . 11 黄文武. 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05) . 12 王荣,于露. 对于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审计效力的研究J山西建筑, ,(01) . 13 施岩. 浅谈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09) . 14 余超挺. 国内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 ,(27) . 15 黄劲,蒋健华.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 ,(16) . 16 刘军. 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J科技风, ,(09)

4、 . 17 张娇,田坤. 有关工程审计的有效控制J山西建筑, ,(30) . 18 卢轶乔 晏晨晖.公司治理模式影响下的审计模式J.现代财经,.819 王光远.建立政府机关内部审计制度,强化政府施政效率和效果J.中国内部审计.420 戚振东 段兴民 吴清华. 国外人力资源审计发呈现状及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721 陈美华.国有公司审计监督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722 吴秋生.论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企审计职责的重组J.审计与经济研究,.723 马玉申 姚清云 高厚礼.内部审计外部协同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724 李海东 莫鸿芳.基于风险控制的公司内部审计监控模式研

5、究J.经济问题,.825 余玉苗 田娟 朱业明.审计合谋的一种博弈均衡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826 傅黎瑛.国内公司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互相协作的现状与对策J.财会研究,.927 王炳华.内部审计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9开题报告中的参照文献1吴文娟,高俊杰,赵珂内部控制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经济师,(2):239-240 2程新生,张宜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70-743万全,隋玉明,姜春碧国内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N,(3):33-354张淑艳. 浅谈 J. 党政干部学刊, , (01) :1505张庆龙内部审计理论与措

6、施J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11:45-506刘继红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N,(29):1707张小英先带公司制度下的内部审计J,中国总会计师,,3:32-378汤谷良,刘晓嫱,任晨煜萨班斯奥克斯利法对国内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构建与运营的启示,对外经贸财会J,,5:9-109邓春华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J,审计研究,3:72-7510杨士华强化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公司经济效益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J,,1:60-6211白丹油田公司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探究N,经济师,(3):18012董庆平有关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的探讨J现代会计,(05):333513刘小慧.国内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

7、构建J.公司科技与发展,(18):3214曹红.国内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13):174-17515刘小惠.国内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机制建设建议J.公司科技与发展,(2):72-7316王秀霞.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问题探讨J.财会天地,,(8):7117. 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 J, ,(09):10-1318宋为民.现阶段国内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1):3519张东辉.如何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J.财经界,(10):148-149 20崔志华.加强内部管理审计 提高内部审计职能J.会计之友(中旬刊),(6):56相似文献:1. 期刊

8、论文 白丹 油田公司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探究-经济师 ,(3) 国内油田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单薄,限制了内部审计只能和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文章一方面论述内部审计质量的有关理论,然后分析油田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油田公司工作实际针对地提出了改善建议。2. 期刊论文 张万全,隋玉明,姜春碧 国内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 ,(3) 内部审计作为社会各类组织自身的“免疫系统”,是组织的一道重要防线,但在国内的许多组织中,内部审计机构却是“精简的对象”和“摆设”,其重要因素是内部审计质量低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许多问题,应加强内部审计团队的建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

9、素质,同步注重控制环节的连接和控制功能的延伸,以完善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3. 学位论文 陈宁 国内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探讨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公司制度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作为现代公司管理的一种重要构成部分,其职能和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屡屡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件,使人们意识到建立一种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性,由于受到内外部环境、审计人员素质、审计程序、措施等因素影响。目前国内公司内部审计整体发展水平不平衡,内部审计质量良莠不齐,与发达国家公司内部审计相比仍存在着差距,内部审计质量亟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本文拟对国内公司如何开展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行进一

10、步探讨,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更大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提供可行方案。本文以内部审计及质量控制理论为基本,结合系统论与控制论的基本原理,以规范研究措施为主,对国内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从系统论与控制论观点出发,构建国内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涉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原则子系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环境子系统、内部审计质量人员控制机制子系统、内部审计质量业务过程控制子系统以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措施子系统。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原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了内部审计作业质量原则和内部审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应制定具体的审计作业质量原则和通过借鉴国外内部审计质量改善措施,如平衡计分

11、卡模型构建内部审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外部环境角度,提出内部审计协会外部监管力量局限性,规定内部审计协会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建设,并建立专门的质量检查委员会,加强对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管;从内部环境角度,内部组织保障机制不健全,提出运用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立模式,以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与权威性。对内部审计质量人员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行阶段、审计终结阶段的业务开展状况及运用的技术措施进行全方位剖析,提出核心控制点控制法,一方面加强对核心控制点的控制,并针对每个阶段提出了具体的改善对策,对于国内公司内部审计业务过程的质

12、量控制有重要的实践指引意义,最后是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措施的分析,涉及审前的质量控制制度约束、审中及审后的督导、复核,。以及内部审计质量考核与评价、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等。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督导具体职责内容不明确、考核制度执行力单薄、责任追究不到位、导致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未能有效开展。通过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明确督导过程中的具体程序、措施和重要职责分工,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考核与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并使其落到实践,以上措施为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提供借鉴。4. 期刊论文 刘继红 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科技创新导报 ,(29) 公司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

13、在着诸多问题,这将导致人为造假得不到揭发,本文觉得可以通过完善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累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5. 期刊论文 吴文娟,高俊杰,赵珂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探讨-经济师 ,(2)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是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内部审计的作用日益凸显,内部审计的质量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得关注,实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生存发展的根基,是决定内部审计发挥好坏的一把尺子,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国内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衡量内部审计质量的原则,然后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构和控制制度,最后“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内部审计

14、质量控制的措施体系。6. 学位论文 刘燕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的构成部分,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障措施,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程序,正是内部审计定义对审计措施和审计质量提出的规定,即“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措施,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效果,协助组织实现其目的。”由此,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限度决定于内部审计质量的优劣,而要有满意的内部审计质量,就必须对内部审计的整个过程实行质量控制。因此,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宗旨就是通过评价内审工作,获得她人的信赖,为了达到此目的,内部机构必须制定一种质量控制的程序或原则,并坚持执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涉及内部

15、评估和外部评估,内部评估又分为平常监督和定期评估。内部评估应由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指定的质控小组或单独的质控部门来执行。外部评估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独立于被评估单位;而是具有专业胜任能力;三是没有利益冲突。衡量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原则分别是内部审计实务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公司内部审计章程及内部审计机构制定的审计手册、组织内部合用于内审机构的政策和程序,政府的法律和法规,行业的准则,合用的审计措施,组织和内审机构的发展筹划,等等。巴塞尔委员会作为银行监管国际原则的制定者,规定银行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药坚持国际内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原则作为内部审计的工作原则。作为公认在审计质量控制上处在世界

16、领先水平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审计质量控制上是相称完善的,如AICPA的会计事务所事业部制和同业复核制度。因此,理解IIA和AICPA审计质量控制机制有助于构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理解。国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的进展状况不尽相似,国内四大国有银行尚未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美国花旗银行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略较具有先进性,符合国际内审实物原则(IIA)和美国独立会计师协会(AICPA)的有关原则。浦发银行正是借鉴花旗的经验,建立起一套旨在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具有鲜明的特点,重要表目前:(一)质量控制机制建设向国际先进银行审计

17、原则看齐,坚持高起点;(二)审计规范体系的建设要符合国际内审实务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三)制定严格的审计报告审核程序,严把审计报告质量关。从浦发银行审计工作质量管理和专业化限度来看,在全面审计管理和规范化水平已有较大改善,但与IIA和AICPA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审计质量控制措施和完善的公司治理构造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还要在增进内部审计部门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以及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充足发挥作用。本论文但愿能体现内部审计理论动态发展与变化的特性,并可觉得建立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提供参照。7. 期刊论文 高东辉 有关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中国经贸 ,

18、(16)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本文通过度析发现目前我过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立不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原则不明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不全面等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内部审计研究动态:公司治理模式影响下的审计模式公司治理模式与审计模式会互相影响。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 审计的目的、组织形式、信息传递都大不相似。国际上两种常用的公司治理模式对国内的公司治理模式均有影响, 引起出一系列的问题, 并对审计模式产生了不良影响。需要对国内公司治理模式与审计模式进行改善。本文一方面通过引用科克伦(Cochran)和沃提

19、克(Wartick)在1988 年刊登的公司治理文献回忆一文中有关公司治理基本问题的观点,引出了审计模式的概念。接着文章分四部分对问题展开了论述。第一部分:公司治理模式与审计模式的关系。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分析了公司治理模式与审计模式的关系,指出:公司治理模式决定了审计模式, 审计模式影响公司治理的效率与效能。同步作者还觉得公司治理模式重要被概括为两种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的外部监控为主的公司治理模式和以日德为代表内部监控为主的公司治理模式。第二部分: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的审计模式。在这一本部分中,作者从审计目的审计组织形式审计信息传递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的审计模式问题。一方面是外部监控公

20、司治理模式下审计模式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内部监控公司治理模式下审计模式的特点。第三部分:国内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中,作者觉得,国内在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董事会与监事会之间的协调与职能划分、审计的监督作用的真正贯彻等方面, 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诸如:独立董事监督功能较弱、监事会制度形同虚设、董事会下设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重叠和冲突等。最后,作者给出了国内公司治理模式与审计模式的发展建议:董事会下设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能的重新划分;强化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联合治理”。(整顿自现代财经(8),作者:卢轶乔 晏晨晖)建立政府机关内部审计制度 强化政府施政效率和效果

21、本文一方面谈了国内政府机关现行内部审计制度所存在的重要问题,诸如:大多政府机关未建立起独立、客观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审计工作形式重于实质;内部审计工作分散独立运作,事权不一,严重影响行政效率和效果;从事内审工作的人员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财务报告存在的七大问题,严重阻碍了内部审计功能的整体发挥。接下来作者指出,我们应顺应政府组织再造的潮流,引进内部审计新概念、新技术,并使之法定化、规范化,以强化政府机关的竞争能力:设立独立、客观的内部审计机构,整合各政府机关现行内部平行控制机制;加快政府会计改革,改善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和财政困境,履行真正意义的政府机关内部财务审计;建设财务

22、审计与管理审计融为一体的内部综合审计。(整顿自中国内部审计,作者:王光远)国外人力资源审计发呈现状及启示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归纳和评介国际上人力资源审计的发展轨迹、概念框架和应用模式,结合国内的特殊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背景,提出了有关国内将来人力资源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思路。文章一方面论述了人力资源审计的发展历程与概念框架。有关人力资源审计的定义重要有两种观点:评价工具观和管理工具观。作者还指出,人力资源审计大体经历了如下发展历程:初期形式的人事审计;人力资源审计着重审查人力资源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及其对实现绩效目的的影响;人力资源审计朝着增进公司战略的实行和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拓

23、展。有关人力资源审计的概念框架如下图所示:接下来作者按照按照人力资源审计的概念框架所界定的受托责任主体和审计评判原则将国外既有的人力资源审计大体划分为了合法性审计、制度审计、价值导向审计和绩效审计四种。并在分别论述这四种审计的基本原理的基本上,对它们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上述分析的基本上,作者觉得国外人力资源审计方面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可觉得国内开展人力资源审计提供如下启示:确立以合法性审计为基本、以绩效审计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审计模式;人力资源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设计;审计指标的拟定;人力资源审计的制度创新。(整顿自外国经济与管理.7,作者:戚振东 段兴民 吴清华)国有公司审计监督体系构建

24、研究在国内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 国有公司不仅要接受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内部多种形式的监督, 并且还要同步接受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监督。由于多种审计主体职责反复、各自为政, 在导致审计资源严重挥霍的同步, 还导致许多国有公司长期缺少有效的审计监督。本文从国内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现行架构出发, 对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及其她多种审计主体的分工与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一方面对有公司审计监督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及构造存在局限性;政府审计缺少足够力量对国有公司实行全方位的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审计无法替代政府的管理监督;国有公司资产监控体系不合理。紧接着,作者又对国

25、有公司审计监督的主体进行了分析,觉得:政府审计是基于公共资源管理者的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基于社会公共需要的审计监督;外派监事或监事会的审计监督基于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是基于公司内部管理需要的审计监督。最后,作者将服务对象和监督重点各不相似审计主体, 通过审计目的的互相协调、职责范畴的合理调节, 审计方式的互相配合, 以及审计成果的互相运用, 构建了一种层次分明、构造合理、互相制约、互相配合的审计监督体系, 其基本构造如下图所示:(整顿自财会通讯学术版.7,作者:陈美华)论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企审计职责的重组政府审计机关对国有公司进行审计监督和国资委牵头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对国

26、企进行财务报表审计都是合理的,但两者对国企监督的目的是不相似的,因此,两者对国企的监督应当进行分工负责。文章一方面对实行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后,政府审计机关与否应当以及如何对国企进行审计监督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在这一部分,作者谈了有关这一问题的几种不同结识:抓大放小论、限制性受托审计论、转为间接审计论、完全退出论,并且对每一种结识进行了评价。另一方面,作者分析了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资委应当分工负责的国企审计监督职责,觉得由于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赋予国资委代行国有公司重要或惟一出资人的职责,使国资委具有管资产、管人与管事的全权,因此,由国资委牵头委托社会审计组织对国有公司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监督

27、是国资委作为国有公司重要或惟一出资人应有的职责,也是符合现代公司治理规定的。在这一部分,作者还论述并评价了这样一种观点:国企审计权应当由政府审计机关独占,反对由国资委委托社会审计组织来执行国有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最后,作者论述了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分工负责的国企审计监督职责: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开展对国资委的全面审计、对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的投资进行绩效审计、对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及国有公司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重大国有资产所有权交易进行审计。(整顿自审计与经济研究.7,作者:吴秋生)内部审计外部协同的可行性研究文章在引言部分定义了“内部审计的外部协同”这一概念,并给出:其三种体现模

28、式外包会计师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或其她公司内审人员合伙内审、与其她公司内审机构合伙实行交叉审计等。作者在论述了“内部审计的外部协同”的理论基本委托代理理论与契约理论的基本上,对外部审计协同内部审计的也许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有关外部审计协同内部审计的也许性,作者给出了三个理由:按照受托责任学说,内、外部受托责任是一致的,这就使得使外部审计取代内部审计成为也许;内部审计目的在一定限度上与外部审计是相似的,因而可以通过外部审计实现内部审计的目的;内部审计外部协同的供求已经形成。有关外部审计协同内部审计的合理性,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按照成本效益原则,成本费用是制约内部审计的重要因素,而就外部审

29、计而言,注册会计师长期从事鉴证业务,有很强的成本效益意识,故注册会计师进军内部审计领域是十分合理的;内部审计是面向控制和面向将来的,非常强调信息的及时性,这就规定内部审计必须定期进行,而注册会计师长期从事定期财务审计的职业特性正好符合内部审计的定期规定;内部审计部门是公司内部的一种部门,缺少独立性,不能公允地评价公司的经营业务,因此,外部注册会计师审计机构取代内部审计部门,由注册会计师充任内部审计主体是十分合理的;注册会计师作为纯熟的审计专家,都受过正规的训练,并通过考试合格,因此在专业能力上优于内部审计人员,这是导致注册会计师进军内部审计领域的先决条件。然后,作者又对内部审计外部协同的优势与

30、劣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本上,作者得出结论内部审计外部协同既有理论上的支撑,又有现实的也许性和合理性。因此,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应当着重从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设计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利于内部审计外部协同的顺利实行;二是对内部审计与否选择外部协同进行评估,运用成本效益原则进行方案的决策。(整顿自山东社会科学.7,作者:马玉申 姚清云 高厚礼)基于风险控制的公司内部审计监控模式研究本文重要探讨中国公司如何通过内部审计增长公司的价值,改善公司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的效果。作者一方面对公司内部审计环境、公司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公司内部审计的成效、公司的财务监管等四个方面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描述。

31、在上述分析的基本上,作者觉得,公司应当变化老式内部审计模式,建立一种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内部审计监控模式,依托内部审计机构熟悉本公司状况,在对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诸多信息内容全面掌握的基本上,综合分析研究,环绕公司管理者关怀的热点问题,为高层管理者提供风险管理需要的有关信息。从而,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建立立体化的审计监督体系、拟定公司内部审计目的、内部审计监控模式设计。最后,文章得出结论: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的一项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是现代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对风险管理部门和其她有关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的再监督;公司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规定很高,

32、公司要注重内部审计部门审计人员的配备与培养,使其能适应经济工作的复杂性,保证审计结论客观、真实、精确,并能出具有价值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内部审计人员的最后目的和所有者一致都但愿公司利润最大化,她们和公司没有利益冲突,对公司有着很高的忠诚度,从公司层面来讲,运用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征询服务的成本比运用外部审计的成本要低得多,因此,内部审计更能协助公司改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整顿自经济问题.8,作者:李海东 莫鸿芳)审计合谋的一种博弈均衡分析框架本文是一篇实证分析论文。文章引言部分给出了是审计合谋的定义,指出目前审计环境中,审计合谋现象普遍存在,双重审计制度可以看作是制止审计合谋的一种制度设计。接下来,

33、作者在分析审计合谋成因的基本上,建立了一种涉及引入第二个审计师的概率因子、融合外部监督惩罚与鼓励机制的博弈模型,对制止审计合谋的条件进行了均衡分析。研究成果显示,当外部监督惩罚力度强化后与合适的鼓励机制存在时,双重审计制度有助于减少对审计师的监督成本,从而为其实行提供了理论根据;从多期博弈角度看,这一制度尚有助于削弱审计师的“合谋偏好”,最后使双重审计回归到单一审计路线上来,节省对审计师的社会监督成本;在目前环境下, 制止审计合谋需要强化对审计师的监督力度与广度, 强化刚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以及完善对审计师的鼓励机制。整顿自管理科学学报.8,作者:余玉苗 田娟 朱业明国内公司内部审计与外部

34、审计互相协作的现状与对策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国内公司内、外部审计互相协作的现状作出了记录分析,得浮现实中两类审计职业的互相依赖非常有限,进而提出内、外部审计互相协作的实务建议与操作指引。文章一方面对国内公司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互相依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一)国内公司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互相依赖的总体状况:国内公司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尚未形成良好的互相依赖关系;内部审计师运用并评价外部审计质量的工作非常欠缺;CPA在运用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和人力资源方面比较差。(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互相依赖的决定因素:从CPA看来,与否运用内部审计工作,重要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审计环境和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人员方

35、面的状况;内部审计师方面觉得,决定内部审计运用外部审计工作的因素重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审计质量和独立性相对比较高,二是运用外部审计可以更加引起领导对内审工作及其成果的注重。(三)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互相依赖的范畴与限度。调查结论表白,国内目前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互相依赖状况非常不抱负,与她们互相依赖的潜在也许性相比,尚有很大的距离。在上述分析的基本上,作者给出了国内公司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互相协作的实务建议:审计职业界应树立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互相依赖的执业理念;公司内部应建立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调的有效机制;行业组织应尽快出台与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调的实务指南。(整顿自财会研究.9,作者:傅

36、黎瑛)内部审计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内部审计关注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过程, 致力于提高组织的价值。本文通过建立一套体系和指标, 对内部审计的业绩进行评价和计量, 改善内部审计自身管理水平, 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作用。文章一方面论述了开展内部审计业绩评价的必要性: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规定、业绩评价对内部审计行为具有鼓励作用。另一方面,作者从评价的主体和原则、评价的措施和过程、评价的内容和指标等几种方面谈了如何构建内部审计业绩评价体系,指出应针对内部审计的工作特点, 环绕评价内容, 以内部审计为主体, 从审计成本、审计覆盖范畴、审计筹划、审计报告、建议提供、人际关系、其她机构的评价、人员和培训等8 个方面对内部审计工作业绩进行计量, 每一种总指标下又分为不同的指标。为以便实际操作, 作者列表描述了每个评价指标涉及的建议使用频率、指标的简要阐明等。最后,作者觉得,在实践中还应注意如下问题:做好基本性工作、合理使用评价指标、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和客观。(整顿自中国管理信息化.9,作者: 王炳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