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教学设计刘莎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1072237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一生物教学设计刘莎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生物教学设计刘莎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生物教学设计刘莎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教学设计刘莎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教学设计刘莎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台山市教学设计参评稿件课 题: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学 科: 高中生物 所用教材: 高一 年级第 必修1 册设 计 者: 刘莎 单 位: 李谭更开纪念中学 2009年 11 月 15 日课 题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设计意图一、 设计理念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核心内容。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能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认识系统内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这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有丝分裂等作好了铺垫。所以本节是本章重点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应着

2、重掌握。本节学习内容较多且都是电镜下的亚显微结构,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必须结合图像、游戏等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2)了解分离各种细胞器的科学方法。(3)举例说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液泡、核糖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种细胞器的分工协作关系。2.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类比认识细胞内各细胞器及其分工。通过资料的阅读和设计的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的能力。(2)思维训练: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各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使学生感悟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三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中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2)教学难点:如何掌握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如何将这些细胞器的功能和生物体的相关生命现象联系起来并灵活运用。四、教法与学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比较法五、教学准备: 课件(PPT)六、教学过程步骤一:课前预习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自己阅读第二节教材内容,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同时标注出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和难以理解的问题,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步骤二 :导入新课

4、教师:工厂一般都由若干个车间和部位组成,那么一件优质产品是如何通过各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生产出来的?细胞内也存在类似的部门或车间吗?科学家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呢?(学生:小组思考讨论工厂的基本生产流程。)步骤三:新课讲授教师提问:科学家是如何提纯分离各种细胞器的呢? 介绍差速离心法 (学生:倾听,获取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教师提问:细胞内有哪些细胞器?动植物细胞的有哪些异同点?(同时教师展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片,并解释亚显微结构是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构。)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问:植物特有的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特有的中心体,再加上共有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

5、糖体等这些细胞器又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教师引导学习:它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它有无膜结构?它有什么功能?它的结构和功能是怎么样相适应的?它是动物或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吗?)(学生结合课本第45、46页的内容将8种细胞器的分布、结构特点及功能总结在表格中。)细胞器分布结构特点功能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溶酶体液泡核糖体教师展示:线粒体的结构图片,指出线粒体的结构特点:双层膜,内膜向内凹陷形成“嵴”,有少量DNA。展示“骨骼肌细胞比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要多”的材料,请学生思考线粒体的作用。教师小结:线粒体大多是颗粒状、短线状,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但它在活细胞中能自由移动,往往在细胞内代谢旺盛的

6、部位比较集中,同时,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95%来自线粒体。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构成,外膜使线粒体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加大了内膜的表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的顺利进行。教师展示:叶绿体的结构图片,指出其结构特点:双层膜,有基粒,有少量DNA。展示“植物细胞只有绿色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根细胞等没有”的材料,请学生思考叶绿体的作用。教师总结:叶绿体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有两层膜,膜光滑透明,内部还有几个到几十个基粒,每个基粒是圆柱形,由一个个囊状的结构堆叠而成,在囊状结构的薄膜上,有进行光合

7、作用的色素,这些色素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他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学生小组思考讨论,总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有双层膜;都有少量DNA;都与能量转化有关。不同点: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释放能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储存能量;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线粒体,叶绿体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教师展示:核糖体和内质网的结构图片,并给出“核糖体和内质网与蛋白质合成关系”的资料。教师小结: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有光面内质网和糙面内质网两种类型。内质网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膜上附着很多种酶,它是细胞内

8、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糖类、脂质合成的“车间”。教师展示:高尔基体的结构图片,并给出“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的资料。教师小结: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由一些紧密地重叠在一起,排列比较整齐的扁平囊状结构和囊状小泡组成。在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分泌,所以它是蛋白质的“加工车间”和“发送站”。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新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细胞中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同学们也对这几种细胞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从课本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细胞中还有其他的细胞器,你能根据课本的介绍对它们进行比较,并完成剩下表格吗?教师展示:其余几种细胞器(中心体、

9、液泡、溶酶体)图片,并在课堂巡回指正。 (学生补充修正先前总结的表格,并继续填写剩下的表格;教师最后给出表格内容,并指出学生中存在的错误认识。)步骤四:当堂练习练习:1.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_、_;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_、_、_、_;无膜的细胞器:_、_。2.与动物细胞比较,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_、_,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_。3.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有所不同的细胞器是_。4.含有DNA的细胞器:_、_。含有色素的细胞器:_、_。(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思考问题,并讨论回答,最后教师点评总结。)步骤五:游戏活动教师提问:蛋白质的合成需要哪些细胞器的协作呢?提前做好准备的学生根据他们的理

10、解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的角色扮演活动。5位同学上讲台分别扮演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和小泡的角色。具体活动如下:“核糖体”把讲台上散乱的粉笔收拾整理好,交给“内质网”用粉笔盒把粉笔装好,“内质网”把粉笔盒交给身后的“小泡”,“小泡”把它送到“高尔基体”那里,然后站在“高尔基体”的身后,“高尔基体”用纸袋把粉笔盒包裹好,交由“小泡”送到站在教室门口的“细胞膜”处,“小泡”同时站到“细胞膜”后面,而“细胞膜”则把纸袋放到教室外。 教师引导学生对扮演的学生进行评:该角色扮演活动在设计上存在哪些不足?教师点评总结:没有线粒体的角色,该活动没有反映出线粒体在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不断提供

11、能量的作用。步骤六:课堂小结教师总结:通过上述学习我们看出生物体细胞的不同功能由特定的细胞器来完成,通过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就可知道该细胞的功能。而且我们又知道蛋白质的合成(如胰岛素)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参与,所以细胞内的各种结构在功能上既相对独立,又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生命活动。步骤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绘制各个细胞器的生物图。布置课后习题作业。七、板书设计1、分离细胞器的方法2、细胞的结构组成3、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4、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核糖体 内质

12、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合成 折叠 浓缩 外排 组装 加工肽链 运输 运输 (线粒体供能)八、教学反思 本着新课改的精神,本节课借助了多种学习形式,比如:自主学习、投影形象化学习、角色扮演等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学生兴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鉴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抽象,要求记忆的比较多,而学生又缺乏直观体验,所以加强了课前预习和课堂各种形式活泼的活动来加强学习的效果。活泼的学生活动让课堂生动有趣,变繁杂单调的内容为形式新颖的角色游戏,寓教于乐。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完成了教学任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课前预习,对新课内容建立初步轮廓,可明显提高学

13、生的听课效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自然引入新课。使学生认同科学研究成功的要素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及技术手段的支持。利用PPT上动植物的亚显微结构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获得知识。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避免了教师一味讲解,提高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交流合作,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让学生能及时意识到错误知识,及时修正。当堂检测巩固,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在活泼的角色扮演活动中对新知识强化记忆和运用,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掌握知识的效率,避免单纯的死记硬背。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主次突出,目的明确,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总结回顾,可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把握本节课的要点,掌握本节知识。巩固所学,并提高动手画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