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和静止第二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上传人:xian****hua 文档编号:141055889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6.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三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和静止第二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三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和静止第二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三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和静止第二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和静止第二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和静止第二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节 运动和静止一、机械运动 1.概念: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的分类: (1)直线运动 (2)曲线运动二、参照物 1.概念: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标准物体作参照,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改变了,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2.判定物体静止或运动的方法 (1)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2)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3.参照物选择的原则: (1)可以任意选择,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方便为主,但不能选取本身作为参照物; (2)研究地面上的物体,一般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

2、面上的物体。三、运动与静止时相对的 1.同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不同,其结论一般不同。四、应用(运动的相对性) 1.空中加油机 2.地球同步卫星 受油机和加油机必须保持相对静止。 五、练习 1.李白在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和“孤帆”运动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 A.帆船和河岸 B.河岸和帆船C.青山和太阳 D.青山和划船的人2.有位诗人做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运动的描述,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 A 风和水 B 船和地面 C 山和船 D

3、风和地面3.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 相对于联合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用时短的就快) 2.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大的就快) 一、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公式:国际单位:m/s或ms-1,读作“米每秒”4.单位:将m/s换成km/h就乘以3.6 将km/h换成m/s就除以3.6

4、常用单位:km/h或mh-1,读作“千米每小时”换算关系:1 m/s = 3.6 km/h 5练习 下列速度中最大的是:A.750m/min B.15m/s C.36km/h D.1250cm/s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 110m 跨栏金牌,成绩是 12.91s。这项奥运会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营速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少时间?二、匀速直线运动 1、哪个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2、哪个小球运动的速度(即运动快慢)基本保持不变?3、哪个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 1.概念: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

5、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三、变速运动 1.概念: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运动。2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四、平均速度 : V平均 =S总/T总 五、运动图像:注意横纵坐标 六、习题 1.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小明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小明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到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4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明在前半程的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 s,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6、3.一列长150m的火车用5min时间匀速通过一座长度为7350m的大桥,求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多少km/h? 注意车长,找出真正路程 4一列火车长 200m,以 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5.一列长200m的火车通过隧道用了90s。已知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6km/h,求这个隧道的长度。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他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3,运动路程之比为3: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7.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乙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A、v甲 v乙 B、

7、v甲 液 气 所以,敲击充满水的钢管的一侧,在另一侧能听见3声音。 5.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又返回来的一种现象。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三、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通过空气传入2、通过骨骼传入四、总结: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1.音调 2.响度 3.音色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1.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音调越低。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着音调的高

8、低。哪个图的小球振动快? 2.频率: (1)定义: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描述发声体振动快慢。 (2)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物体1s内振动1000次,频率高为1000Hz。 (3)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4)人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是85-1100 Hz,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5)超声波和次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音。它们已经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它们已经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二、响度 1.概念:声音的强弱(大小) 2.振幅: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3.影响因素: (1)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2)距离声源的远近: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三、音色 1.概念:声音的品质与特征。 2.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即使是音调与响度相同,我们还是能辨别出,就是因为音色。 3.音色的影响因素: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四、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