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吗24节气之清明节的由来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41009763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吗24节气之清明节的由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吗24节气之清明节的由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吗24节气之清明节的由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吗24节气之清明节的由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吗24节气之清明节的由来(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吗24节气之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主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靠近,民间逐步将二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逐步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今后,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全部和祭奠鬼神相关。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一向说,它是在每十二个月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大家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因此古人有清

2、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经有2021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它的原意是大自然已经到了转暖的时候,万物开始复苏,能够春耕播种了。中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能够见到彩虹了。因为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应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改变,因此古代劳感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

3、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和农业生产有着亲密的关系。不过,清明作为节日,和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一样。节气是中国物候改变、时令次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主要的祭奠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奠死者的一个活动。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大多全部是在清明节扫墓。根据旧的习俗,扫墓时,大家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

4、祭拜,最终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初晋国有些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期望后来她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十多年后,重耳最终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帮助她的人,却忘了介之推,她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

5、晋文公和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些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大家在一棵柳树下发觉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很难过和悔恨,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要求人民严禁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第二年,晋文公和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她们发觉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围成圈儿戴在头上,并将杨柳挂在门外以示纪念,逐步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习俗。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

6、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因此,“清明”本为节气名,以后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原来,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两个不一样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所以便将清明和寒食合并为一了!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讥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

7、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初“五礼”之一,所以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和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主要风俗。而在仍有些严寒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严寒,也为了预防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御力。所以,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现有生离死其余悲酸泪,又四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很尤其的节日。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相关的节俗。据载,古

8、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因此祭扫就不见于载籍。以后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靠。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敬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定大盛。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关键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详细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所以成为华人的主要节日。清明节是在仲春和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30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