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0965314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在2007年在全省综合实践-劳技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利用身边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张玉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生为指导方式的新型课程。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它如一阵和煦的春风, 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与此同时,它的过程的实践性、内容的开放性、参与的自主性和目标的生成性等特点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无力开发条件性课程资源,但我们可以重视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学生和学校以及社区的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素材,这是综合

2、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和教学中,我们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一、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着重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

3、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的知行合一搭起一座桥梁。“冬天你别跑,和我一起放鞭炮”的童谣还在耳边回响。春节又一次如约而至。二月点亮的不仅是街道两旁红红的灯笼,还有孩子们的眼睛,因为春节注定会让孩子们的钱包鼓起来。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孩子们的压岁钱也越来越多。可该如何合理使用压岁钱呢?大部分孩子都会用这笔钱买一些玩具,零食,但实际上钱花的没有意义。为了引导孩子们正确、合理地使用压岁钱,初步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节约习惯,我们开展了“压岁钱哪儿去了”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围绕压岁钱提出了自己想要调查的问题,并按各自想调查的问题分好组,

4、设计好相应的调查表,又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学校部分同学进行采访,还收集了一些有关乱花零用钱带来危害的事实材料。最后,孩子们在交流中纷纷阐明本组对压岁钱的看法,展示出压岁钱的使用方案。大家一致认为,压岁钱是长辈们对自己的期望和祝福,要用它来做有意义的事,有的说要用压岁钱买上几本好书,有的说要成立一个“上学基金”,以后上学的费用一律从这里开支,这样既减轻了父母的经济负担,又做到了自立自强,还显现出了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心。还有的说把钱存放在妈妈那里,想买什么就写一份所需用品清单,再估算出大概需要的金额。如果不用,就一直存放在她那儿。二、把握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的锲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不都是独立

5、于学科教学、独立于学生现实课堂。我们要善于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选取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内容加以重组、综合和拓展,把一些学习环节设计成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综合地运用各学科知识于实践活动中,从而实现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学科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整合,以便使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和全面体验。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才能体现出内在的作用,才能避免综合实践活动“手拿小旗子、上街兜圈子”浮于表面“轰轰烈烈走过场”的弊端。例如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的相互融合。向往奥运这篇课文凭借生动、简洁的语言文字,展示了作者兴奋、激动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深刻的感受。上课时

6、,生动形象、多姿多彩的奥运图片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一堂课下来,同学们个个意犹未尽。于是,我及时地把握住这次机会,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奥运会的资料。同学们分小组合作,收集了大量的有关奥运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视频资料,又将这些资料整理成讲解稿,在组长的主持下交流修改定稿,并在每一小组中选出一名组员代表本小组发言。活动过后,我要求同学们以日记的形式写了当“小解说员”的体会,克服困难的艰辛,有享受成功的喜悦,还有一些胆小没能走上演讲台的同学也表示,以后也要勇敢地表现自己。科学课里,大自然就是我们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孕集着许许多多知识和奥秘,里面活生生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

7、闪雷鸣和不断风化的岩石土壤等都是学生用以探究的对象,假如这些探究只局限于课堂上,单凭标本、直观教具或课件演示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既会束缚学生探究的思维空间,又会造成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减弱。只有让孩子走出课堂,更多地到广阔的大自然去开展活动,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理想素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例如在研究“动物的生长”这个问题时,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到学校附近的池塘边、水渠里去捉来小蝌蚪,带回学校边喂养边观察。为了真实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和成长时具备的条件、我们还把这些小蝌蚪分别养在两只玻璃缸里进行对比实验。孩子们耐心地等待着小蝌蚪的成长,观察

8、着小蝌蚪每一点细微的变化。通过这次试验,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和发育情况,也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 结合学校特色开展活动 一所学校,本身就是一笔综合课程的资源。对于任何一所学校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特点。从学校的具体情景出发,立足于学生发展要求,依托学校特色挖掘有效的课程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既体现了新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延续、补充,又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我们学校树木葱茏、鸟语花香,素有“花园式学校”的美誉。春天,黄灿灿的迎春花开了,密缀枝头,花形如金钟,这里一丛,那里一簇,经月不凋;夏天,芍药花开,楚楚动人,宛如脱俗的

9、少女;秋天,正是菊花飘香的季节,整个校园都弥漫着菊花的甜香;冬季松柏常青,那株株松柏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好像许许多多不畏严寒的卫士守卫着学校,使人不禁想起“要知松高节,待到雪化时”的诗句。学校在这种环境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与花木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范畴。我们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流连于校园的花圃里,陶醉在校园的绿树红花间。学生们还利用课余的时间种花、养花、施肥、管理、记录,用心体验着成功或失败的苦乐酸甜,用笔描绘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灵活的教学方式,贴近生活,亲近自然,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课之一。通过这些课,学生熟悉了许多种花

10、木品种,了解了花木种植的许多知识,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品质。四、利用农村当地资源 ,让综合实践活动走向社会陶行知先生说:“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社会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孩子们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只有把社会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社会中学习“社会”,才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使课本的知识变得“活”起来,在社会中得到拓宽、发展、延伸。源

11、于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抓住时令特征明显的资源优势开展野外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有利于激发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秋天到了,洁白的棉花从棉果里钻了出来,村头苹果树上的苹果笑红了脸,我们班开展了季节性很强的主题实践活动“成熟的秋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寻找秋天,歌咏秋天,甚至跟大人们一起收庄稼、采棉花、摘果子,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验劳动的滋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通过各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社会的现状,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体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12、、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养成收集、分析、整理信息、交流思想和发现、安排和组织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均有着自身的优势,不仅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条件相对缺乏的农村学校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它应当而且必须摆脱传统“教材”及其知识的局限;“主题”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它只提供一种指南和一些范例,具体内容则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去充实。作为综合学科的教师一定要努力为学生开辟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大自然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处在探究之中。只有这样,新课标创导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行动,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7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