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

上传人:xin****18 文档编号:140888672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前教育心理学核心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1、定义:广义:指研究教育实践找那个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狭义:指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2、学科性质: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点。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重视应用开发研究。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1、*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2、学科体系:(4内容、5要素、3过程) 四大基本内容: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 五种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

2、/反思过程3、我国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 由德育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差异心理构成的“四板块”学科体系 以学习者的诸方面及影响学习的内外因素为主线,构建“学与教”一体两面的学科体系三、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1、创建: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之父”)2、发展: 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乌申斯-教育人类学一一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卡普捷列夫出版世界第一本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科书 发展期(20世纪20-50年代):弗洛伊德,杜威实用主义“做中学”,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论”,廖世承编制的教育心理学 成熟期(20世纪60

3、-70年代末):布鲁纳-课程改革论,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列昂节夫的学习活动理论,梅钦斯卡娅的联想反射理论 完善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表现: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p383、发展趋势: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关注影响教育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兴起 关注实际教学策略与元认知的研究 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与个别化教学研究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1、创建:教育心理学的结构性分化(作为一个分支正式独立) 学前教育学科的结构性整合(学前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结合起来)2、发展历程: 学前教育心理思想研究:卢梭爱弥尔一论教育(被誉为儿童

4、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费斯泰洛奇创造了直观教学法。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实践研究:欧文“幼儿学校”(被誉为为未来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教育萌芽);福禄培尔一创立了第一所现代幼儿园,形成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蒙台梭利一幼儿之家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形成:皮亚杰一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一社会建构论3、发展趋势:研究内容的多元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研究程序的规范化研究内容的本土化二、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体系1、学科性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偏重应用性学科2、学科体系:三部分:幼儿学习心理、幼儿教学心理、幼儿教师心理三、学前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1、基本任务:理论建构:建设具有特色的学前教育心理学体系实

5、践指导:服务于学前教育改革,服务于教师自我教育2、作用:测量与描述、预测和控制、理解和说明p46第二节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1、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得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2、分类: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正式观察与非正式观察p473、常用的观察方法:时间抽样观察、事件抽样观察p48二、实验法1、研究者根据假设,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2、分类: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p49三、调查法1、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

6、需要,有计划的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搜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2、分类: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原因调查、追踪调查p513、常用的调查方法:问卷法、访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情境法四、测量法1、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测定来收集有关的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以此揭示教育活动的效果,探索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2、分类:智力测验、成就测验、能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p52第二章幼儿教师心理第一节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一、幼儿教师能力结构1、教师能力含义: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学活

7、动的成效和质量,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完成的某些能力的结合,是从事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专门能力。2、教师能力层次:宏观:观察和了解儿童、组织能力、向儿童进行教育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表达能力、教育评价能力、自学能力微观:各领域教育能力(如健康领域)3、教师能力种类:观察与领悟、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组织管理、教育科研二、教师的人格特征1、教师人格含义:指教师个人稳定、持久的整体素质,是教师个人行为和品质的高度统一的集中表现,核心是教师的德行品质、专业精神。2、教师人格特点:同理心强,富于爱心有恒责任,细心周到外向乐群,和蔼可亲情绪稳定,自制力强想象力强,敢于创新严于律己,以

8、身作则三、幼儿教师角色1、角色定位:知识的传递者向学习的引导者转变课程实施者向课程研究者转变权威的统治者向平等的合作者2、职业角色:执行者、治疗者,辅助者、解放者3、角色结构:教师是幼儿人格的塑造者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 教师是幼儿的榜样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第二节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一、情绪劳动的界定情绪劳动:指个体管理自身的感受,以产生能够迎合他人心理状态的公共可见的表情和身体表达。二、教师的情绪劳动 教学是以人际互动为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的情绪是负载着特定功能的 教师的情绪活动处于控制之中三、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特点 幼儿组织氛围幼儿教师职业承诺 幼儿教师的人际互动和人际行为幼儿教师的薪金待遇

9、四、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1、踢猫效应:指人的不满情绪和坏心情,一般会沿着由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依次传递,由金字塔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小那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2、情绪管理:在客观认识自我情绪情感特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建立科学的情绪宣泄和控制机制,自觉克服和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五、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症1、职业压力:保教工作负担过 幼儿园安全责任巨大 工作上面临不断磨难的困扰职业压力症状及成因p69职业压力的疏解p69-p70第三节师幼互动与幼儿教师心理一、师幼互动1、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活动。(广义:包括幼儿园所有情境中发生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互作用,狭

10、义:特指发生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2、互动类型:教师开启的师幼互动与幼儿开启的师幼互动 言语型师幼互动与非言语师幼互动3、互动行为的因素: 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气质倾向与行为特征,早期人际关系经历) 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教育观念、教育水平、反省能力、) 师幼互动行为的外部特征师幼互动行为的内部特征4、应激:指人心理和生理上的适应能力的一种需求。5、应激三个阶段: 警觉阶段:引起机体的警觉反应和低水平的抵御,随后调动机体的防御机制进一步的抵抗 抵抗阶段:通过改变适应的程度进行抵抗 衰竭阶段:由于持续的适应性反应无效而造成衰竭,并产生生理与心理是的崩溃6、幼儿教师应激的成因

11、: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不良 幼儿教师的角色冲突 社会人际关系压力对策:悦纳自己,善待自己友善待人,乐观对事自我放松,自我疏导尽力保持以问题为中心二、有效互动型教师的心理特征 教师对幼儿宽容尊重教师的情绪安全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的教学风格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第四节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培养一、教师专业成长的界定教师专业成长:又称教师专业发展,通常指所有旨在形成教师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其他教师专业品质的活动。是一个持续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二、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根据弗勒: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儿童阶段 根据本尼尔: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新手、精

12、熟阶段、专家阶段三、幼儿教师的专业教育1、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区别(详情见p76) 活动计划的差异活动过程的差异课后评价的差异2、如何缩小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之间的差异(p77) 训练新手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外部支持3、专家型幼儿教师的成长 具备一定的教育监控能力加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4、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应对或处理环境事件的有效性5、提高自我效能感 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 替代性经验,通过观察学习或想象那些和自己能力接近的教师教学,也能够提高自我效能感 他人言语劝说和评价,特别是鼓励 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生理状态。第三章学习的概述第一节学习的概念一、学习的含义1、一般含义:广义:有机体(人和动物)以经验方式

13、引起的对环境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心理变化。 狭义:主要指人的学习2、学习的四个特点:学习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 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的习得性活动 任何水平的学习都将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 不能把个体一切变化都归之为学习3、人类的学习:是在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掌握个体和社会经验的过程 是通过语言交际的中介作用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 是有目的的、自觉积极主动的过程4、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掌握书本上的间接经验为主,为参与未来生活实践做准备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认知活动。 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是为参与未来的生活实践做准备

14、的5、儿童的学习:指儿童在教育环境找那个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的活动。6、儿童学习的特殊性:不断自我改变,自我更新的发展过程 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出现的 是后天习得,不是生理成熟,衰老等因素导致的 具有稳定性7、儿童学习的特点:是在学习的教育环境中进行的 儿童的学习具有间接性 必须依赖教师的指导帮助 儿童的学习是高效的 学习的内容是全面的 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三、学习的分类1、雷兹兰的进化水平分类:反应性学习、联结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象征性学习2、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雷伯)内隐学习: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外显学习:是有意识的、做出

15、努力的和清晰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要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第二节学习理论一、学习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学习理论的产生阶段的主要特征:一是主要研究动物的学习过程,以动物实验为基础来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二是学习实验均是为严格控制的实验室实验;三是都解释了直接经验的学习过程,尚不能恰当地说明学生间接经验的学习。2、学习理论的发展: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二、行为学习理论(刺激与反应SR)1、把环境看作刺激,把伴随而来的有机体的行为看作反应。华生在1913年发表了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

16、的诞生。2、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1988年)p91学习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3、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1902)p92学习律:习得律、消退律、泛化律、高级条件作用律4、格思里的邻近性条件作用学习论p92-p935、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论(R-S)p93-p94 应答性条件作用学习:指个体行为中本来就具有某种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现经过刺激刺激替代的方式,从而建立起新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指实验者就个体在刺激情境中自发性的多个反应中选择其一施与强化,从而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三、认知学习理论1、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苛勒)p962、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17、(1)知识学习分类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机械学习:指获得任意的、人为的和字面的联系的过程 有意义学习:指语言文字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根据学习的学习内容及认知过程的复杂程度,把有意义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2)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简称组织者,指先于新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种在概括和包容水平上都高于新学习材料的引导性材料,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在学习者能够有意义地学习新知识之前,在他们“已经知道的”和“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桥梁

18、。3、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1)根据学习活动的发展程度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学习(2)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皮亚杰)1、对学习的理解: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新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2、对学习者的理解:学习者任何时候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3、对知识的理解:知识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的假设或解释,并不是问题的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第三节学习的过程一、中国古代的学习过程观两条主线:一是围绕智力因素展开的,

19、包括学、思、习、行在内的生理条件对“知行统一”过程发生的作用。二是围绕非智力因素展开的,包括情、意、为主的心理条件对“知行统一”过程发生的影响作用二、信息加工的学习过程观1、加涅的学习记忆模式p101-p102学习由加工、预期、执行控制三个系统协调活动的过程2、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型p102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过程观1、基本观点: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的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输入信息的解释 人们生成所知觉事物的意义是,总是与以前的经验相结合。3、学习生成过程:生成、动机、注意、先前经验第四节学习策略一、学习策略的界定1、含义: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

20、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2、特征: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程序性二、学习策略的分类(迈克卡)P105 认知策略:复述、精细加工、组织 元认知策略:计划、监控、调节 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学业求助三、儿童学习的常用策略1、儿童学习策略的发展(三个阶段) 儿童不能自发地产生策略,即使别人教给他们某种策略,他们也不能有效地使用 可以在他人的指导下学会某种策略,从而提高认知活动的反应水平 可以自发地产生并有效地使用策略2、常用的策略:复述、组织、表象加工第四章学前儿童学习的概述第一节学前儿童学习的基本方式一、婴儿学习的基本方式1、婴儿学习:指婴儿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21、获得经验或由此引起个体倾向与能力变化的过程2、婴儿学习方式的发展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个体不断地或重复地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减少的一种现象去习惯化:指在习惯化形成以后,由于一种新的刺激的出现,个体的注意力立刻转向新刺激,对新刺激的反应恢复和增加 操作条件反射:在教育者影响下婴儿形成的条件反射学习的方式,以奖励某种行为作为重点3、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习图式:简单图式、混合图式、社会性图式 因果关系 使用工具:将自己的身体作为工具、将养育者作为工具、将物体作为工具 理解空间二、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1、幼儿学习:指幼儿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或由此引起个体倾向与能力变化的过程2、

22、幼儿学习方式的发展: 换位(邱纳一两个刺激条件的换位实验) 辨别换位学习(肯特勒一辨别换位学习测验) 概念学习(奥斯勒,菲维尔) 解决问题的学习(维尔一问题解决测验) 偶发学习3、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1)观察模仿学习(主要学习方式)(2)语言理解学习(3)操作尝试学习(重要的学习方式) 操作活动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 幼儿的操作学习还可以弥补语言理解和表达的不足 幼儿的学习很多体现在运动方面,而操作学习是提高幼儿运动技能最为重要的方式 操作学习会使幼儿获得成就感与自我价值感4、操作学习可以分为:手把手操作、尝试错误的操作模仿示范的操作、反复练习的操作第二节、幼儿学习的途径与类型一、幼儿学习的

23、途径两个途径:一是指向周围环境的及物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二是借助人际互动完成学习(在关系中学习)1、活动中的学习:活动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游戏是幼儿进行学习和发展社会性、情绪及认知能力的基本活动2、关系中的学习:同伴游戏中的学习交往学习 合作学习冲突中学习三、幼儿学习的类型1、按学习内容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性学习、创造性学习2、按学习方法分为: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第二节幼儿学习的特点1、特点:活动性与游戏性直观性与操作性指导性与模仿性情绪性与依存性2、幼儿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的原因 学习主动性需要成人保护学习积极性依赖兴趣激发3、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好奇、好问、好探究、好模

24、仿(4好)第三节、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因素一、学习与发展的辩证关系1、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 学习需要以个体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 学习必须依赖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2、学习对发展的促进作用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生理发展 通过学习获得各种经验,并运用各种经验去调节人的行为,从而不断构建心理结构的过程中实现的二、影响学前儿童学习的内部因素1、脑的发育对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 脑的神经系统发育 关键期(由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个体做好最充分准备来获得新的行为模式的发展时期。2、认知发展对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25、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3、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自我中心性只能片面的看事物 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无逻辑的转化推理能通过语言认识事物能做出延迟模仿能进行象征游戏4、认知发展与儿童学习的关系(发展为主,学习为辅)p1325、动机发展对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p134 学习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机制分类: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辅助性动机与主导性动机 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动机的强弱会影响学习的成效三、影响学前儿童学习的外部因素1、学习情境对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 学习情境:指主要通过想象、手工、口述、图形等手段高效学习的方式 学习情境与学前儿童学习的关系p135-p

26、1362、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鲍德温为家庭教养方式划分两个维度:情感温暖敌意和依恋干涉学者白燕:启发诱导型、溺爱骄纵型、放任自流型、专制型刘金华:拒绝型、严厉型、溺爱型、期待型、矛盾型、分歧型3、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 学习品质:指儿童学习的倾向、态度、行为习惯、方法、活动方式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 首先,倡导启发诱导性的教养方式。其次,父母转变自己对孩子的教养类型,尽量减少溺爱骄纵型教养方式,既要爱孩子,又要适当对孩子放手。最后,遏止放任自流型和专制权威型,这种方式比较极端,教养方式不足取。第五章幼儿知识学习与教育第一节知识及其学习概述一、知识概

27、述1、知识: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2、知识的类型(1)安德森依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分为: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 程序性知识(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么进行推理、决策或解决某类问题等)(2)波兰尼依据知识与言语的关系,分为: 显性知识(用“书面文学、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通常是用言语等人为方式通过表述来实现的,又称为“言明的知识”) 隐性知识(尚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3、知识的表征:指知识在头脑中的表现形式和组织结构4、表征方式:概念、命题、表象、图式、产生式p147-p149二、知识学习概念1、知识学习:(广义)

28、既包括个体对知识的发现,也包括个体对知识的接受。(狭义)间接经验的学习主要依赖于知识掌握过程2、知识学习的类型:符合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3、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的生成和理解、知识的整合与深化、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知识的同化:学习者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同化新知识,对新信息的理解总是依赖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 知识的顺应:随着新知识的同化,原有知识经验会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或改组第二节知识理解与幼儿教育指导一、知识理解概述1、知识理解: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它是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中心环节。二、幼儿的

29、知识理解及教育指导1、知识的情境性与情境性教学(布朗、柯林斯、杜吉德提出“情境性学习”)2、材料的直观性与直观教学 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第三节知识整合与幼儿园教育指导一、知识整合概述1、知识整合:即知识的系统化。实质是将互相关联的知识组成网络状的知识体系。2、知识整合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系统化的过程,即把零散知识转化为一个有机的知识系统的过程p155二、幼儿的知识整合及其教育指导1、幼儿知识整合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知识整合有利于幼儿知识结构中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知识整合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认识潜力 知识整合有利于培养幼儿用深入、联系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2、知识系统化教学(一日生活经验的合理

30、整合)知识系统化教学:是在儿童先前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发现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概括出本质规律,且以该本质规律为中心环节,将其它零散的知识按层次连接为体系的过程。 学习活动中的知识整合 生活活动中的知识整合 游戏活动中的知识整合第四节知识迁移与幼儿教育指导一、知识迁移概述1、知识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2、知识迁移的因素(1)来自学习者的因素学习者的学习心向 学习者已有知识的丰富程度与概括水平 学习者的认知技能和策略:分析概括水平、元认知水平、定式的作用(促进与阻碍)(2)来自学习对象的因素 学习材料的性质 学习对象的共同要素: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习目标的相似性二、知识

31、迁移的实现:为迁移而教 教给幼儿基本的原理、概念,鼓励幼儿概括活动经验 使幼儿在问题情境中找到学习情境和真实生活问题中的共同要素第五节幼儿概念学习与指导一、概念学习的基本方式1、概念形成:指学习者从大量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2、概念同化:指学习者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学习以定义的方式呈现的概念,掌握概念的关键特征,将新概念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过程。3、上位学习: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例如,认识兔子,乌龟之后,学习“动物”的概念)4、下位学习:下位学习又称为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的一部分,并使之相

32、互联系的过程(例如,儿童先已学过“哺乳动物”的概念,现在要学习新的下位概念是“鲸”了解鲸是哺乳动物)派生下位学习相关的下位学习模式p161-p162二、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 概念学习的操作化 概念学习的个性化:儿童的概念是个性化的,幼儿的概念学习也是个性化的 概念学习的情绪化:概念既依存于面临的情境与对象的特性,又依存于间接的情境与对象的特性三、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1、幼儿错误概念的成因及纠正(1)错误的成因 儿童可能接受错误的信息 迷信会赋予错误的概念 受经验局限,儿童不能正确地判断事物 缺乏识辨能力且容易受骗 错误的推理产生错误的概念 儿童往往把自己的想象当做现实 语言理解错误(2)如何纠正

33、多提供包括非本质特征的变式 多提供具有本质特征的变式2、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1)概念学习水平的检测方法p165-p166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守恒法(数的守恒测验、长度守恒测验、面积守恒测验、体积守恒测验、重量守恒测验)(2)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方法p167 例证法 变式法:提供给幼儿的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第六章幼儿技能学习与教育第一节技能学习的概述一、技能的界定1、技能: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二、技能的类型(1)知觉技能:主要检测某种刺激是否出现的技能(2)操作技能:指包括明显的身体运动的那些技能(3)认知技能:包含非常复杂的思维决

34、策(4)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操作技能,指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所组成的系统(5)智力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三、技能学习的特点1、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内化外化”双向构建的过程2、合乎法则的练习将极大促进技能的掌握第二节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学习条件一、动作技能的界定(参见技能的类型)1. 动作技能的分类: 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强度不同分为:细微型动作技能、粗放型动作技能 根据动作的连贯是否分为:连续型动作技能、断续型动作技能 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不同分为:闭合性动作技能、开放性动作技能 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分为:徒手型动作技能、器械

35、型动作技能二、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1、认知阶段: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并形成目标意向和目标期望2、联系形成阶段:重点是让适当的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并固定下来,整套动作连为一个整体,变成固定程序式的反应系统3、自动化阶段:一长串的动作系列联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固定下来三、动作技能的学习条件1、内部因素成熟与经验、智力、个性3、外部因素 知识经验、讲解与示范、练习第三节智力技能的形成与学习条件一、智力技能的界定(参见技能的类型)1、智力技能的特点 内潜性、观念性、简缩性2、智力技能的分类(1)按其性质可分为: 感知技能(指人对客观事物的外部属性和联系的认知活动的方式) 思维技能: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

36、内部联系的认知活动方式(2)根据其应用可分为: 一般智力技能:指认识活动的技能,如观察、倾听等 专门智力技能:是在专门领域中形成发展的智力技能,如阅读、作文二、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五个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即让儿童了解、熟悉活动,使他们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即借助实物、模型或图表等进行的操作活动3、出声的外部言语:即不依赖实物而借助出声言语进行活动的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即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进行与外部言语相似的默语活动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即凭借简化了的内部言语,不需要意识参与就能自动化地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三、智力技能的学习条件1、原型的模拟(操

37、作原型或操作活动程序)2、分阶段练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注意定向映像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正确使用语言 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第四节动作技能学习与指导一、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特点1、动作技能的学习层次低2、动作技能的动作结构简单3、动作技能的体能强度弱二、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指导1、运动教育:把身体活动与问题解决有机结合,培养动作技能的一种教育模式 运动教育的特点p185 运动分析:身体意识、空间意识、作用力、相互关系2、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的由来(美国职业治疗师艾尔丝) 感觉统合:指人脑将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做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的运作

38、 感觉统合训练:指基于儿童的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需要,引导儿童对感觉刺激做出适当反应的训练 优点:1、符合儿童的活动特点,提高儿童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2、易于与幼儿园健康教育模式对接,也符合幼儿园健康教育政策的基本精神3、可以获得更多的替代性材料,弥补感觉统合器材的不足与局限第五节幼儿智力技能学习与指导一、幼儿智力技能学习的特点1、幼儿智力技能的分化程度低2、幼儿智力技能处在感觉运动智慧(前运算)水平3、幼儿的智力技能主要在生活与游戏中自然流露二、幼儿智力技能学习的指导1、感觉教育 由来:意大利著名幼儿家蒙台梭利建构的一套特殊教育模式 特点:与动作教育紧密结合、给儿童自己动手操作感官教育的机会

39、,让儿童在活动中进行和完成、借助于直观学具的操作、内化为智力技能、达到主动感知这个世界并促进智能发展的目的。2、幼儿阅读技能的学习与指导早期阅读:指06岁的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他人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 阅读技能的界定p192 阅读技能的学习:看图说话与图文阅读、分享阅读、交互阅读 阅读技能的指导:阅读心态的调节、阅读方法的学习、阅读习惯的培养第七章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第一节社会性学习概述一、社会性学习的含义指人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社会性经验并改变其行为的过程,社会成员为满足社会需要而逐步了解和掌握某些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二、社会性的含义1、含义: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

40、切特征,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2、三个基本部分 社会认知:(广义)指一切调节和伴随着社会行为的认知活动(狭义)指个体对他人、群体、人际关系及认知主体本身等社会客体的认识 社会情感:指伴随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 社会行为:指对社会刺激产生的外显或内隐的反应三、社会化的含义1、含义:指个体获得知识、语言、社会行为规则、价值观、交往技能等,从而能使个体与社会融为一体,并能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自如地行动,从一个生物的个体转变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2、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第二节幼儿社会性学习及指导一、幼儿社会性学习的方式1、观察学习

4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含义:是个体通过对榜样的模仿和认同获得社会行为方式,也是儿童社会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注意、保持、再现、动机2、角色扮演:指运用戏剧表演的方法,将个人暂时置身他人的社会地位,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社会角色和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技术3、同伴交往二、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特点随机性、长期性、实践性三、幼儿社会性学习指导的原则1、综合渗透性原则 从学习方法上:观察学习、强化评价、体验思考、言语传递、角色扮演、疫情训练 从学习内容上: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社会行为规范、社会文化 从学习途径上:专门的社会活动与非专门的社会活动 从学习目标上: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化、行为2、随机教育性原则3、实践参与性原则4、适宜发展性原则四、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1、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途径 专门性社会教育活动:指教师依据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与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以实现幼儿社会性学习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渗透性社会教育活动:指将社会教育目标渗透在其他教育活动之中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2、幼儿社会性教育方法观察学习法、强化评价法、体验思考法 语言传递法、角色扮演、疫情训练第三节幼儿品德心理与教育一、品德心理概述1、品德与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