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国外珍珠产业发展趋势与启示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40812515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七章国外珍珠产业发展趋势与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七章国外珍珠产业发展趋势与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七章国外珍珠产业发展趋势与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国外珍珠产业发展趋势与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国外珍珠产业发展趋势与启示(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章 国外珍珠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启示几千年来,波斯湾、曼纳湾(印度洋)和红海一带盛产天然珍珠。从世界范围看,著名的博物学家林奈(Linne),在珍珠养殖研究方面占有一定的地位。1761年,他把河蚌形成珍珠的发明献给瑞典国王。由于某种原因,国王没有接受,至使他的发明长期被淹没。直到1859年法罗乌斯(Fahrauus)把他的记录、报告发表,才知道他的养殖方法。此后,古利(Gray,1825)、沃尔提(Walti,1838)、康巴(Comba,1860)等,都进行过珍珠养殖的研究和试验。但是,正式申请了专利、真正形成产业的是日本面条商御木本幸吉。当代除中国外,珍珠产业发达的国家主要是日本和澳大利亚

2、。研究国外珍珠产业发展的经验和趋势,对于提高我国珍珠产业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第一节、世界珍珠产业主要分布从1994年在日本神户召开的国际珍珠会议可知,目前世界上珍珠主要生产国有:日本、中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法属波利尼西亚及库克群岛等。世界的珍珠消费国有美国、日本、欧洲共同体、加拿大、印度、沙特阿拉伯、黎巴嫩等。而世界珍珠加集散地主要是日本、印度等,转口市场在香港。其中,海水珍珠销售以日本为主,淡水珍珠销售以中国为主,美国是最大的珍珠销售市场,中东和印度是传统的珍珠消费国。世界珍珠主要产地在中国和日本。海水珍珠养殖的国家主要还有澳大利亚、印度尼两亚、菲律宾、缅甸、泰国、波利尼西亚及

3、南美一些国家。淡水珍珠还分布在苏格兰、爱尔兰、法国 、奥地利、德国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无论淡水珠还是海水珠各产珠国都在积极地养殖,其产量不断提高。黑珍珠的主要产地在美国的夏威夷、法属波利尼亚的塔希提、库克群岛的马尼希基。世界上黑珍珠年产量仅有200300千克。世界上生产海水珍珠的珍珠贝主要有白蝶贝(Pinctada maxima (Jameson)、黑蝶贝(P.margaritifer(Linnaeus)和马氏珠母贝(P. martensii(Dunker),由于这些贝类的分布区域和产生的珍珠类别不同,使目前生产海水珍珠的国家极为有限,生产的珍珠也有差别。白蝶贝又称大珠母贝,只分布在热带或亚热

4、带海域,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四周的海域和其他岛屿周围深水处,广西的涠州岛周围海域也有分布;在国外是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为最多,另外还有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沿海。白蝶贝是生产大型海水珍珠的贝类,所产珍珠是珍珠类的极品。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各国用白蝶贝生产的“南洋珍珠”以硕大、圆润、纯净,与生俱来的自然美和令人眩目的银白色光泽,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珍珠之一。南洋珍珠一般直径都在十毫米,大的可至十七毫米,养殖周期在两年以上,珠层较厚,极具保值的价值。黑蝶贝又称珠母贝,分布较广,除了红海、印度洋、太平洋以及夏威夷群岛外,在东南亚一带的南洋群岛海域也有栖息;在我国分布于涠州岛、海南岛

5、(包括西、南沙群岛)以及台湾的膨湖群岛沿海一带。黑蝶贝是生产色泽黑色的珍珠的贝类。在世界上黑珍珠的数量稀少,因而价格昂贵。目前,黑珍珠的主要产地在美国的夏威夷、法属波利尼亚的塔希提、库克群岛的马尼希基。其中塔希提珍珠最为著名;世界上黑珍珠年产量仅有200300公斤。我国虽然也有白蝶贝和黑蝶贝的分布,也进行了大型珍珠和黑珍珠的生产试验,但因成本高,产量低,无法大规模的推广和养殖。马氏珠母贝又称合浦珠母贝,世界海水珍珠产量的90%以上都是由马氏珠母贝生产的,日本的海水珍珠及我国的海水珍珠几乎都是由马氏珠母贝生产的。日本是世界上开展批量生产海水养殖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日本又是世界

6、上海水珍珠产量最多的国家。所产珍珠一般颗粒较大,直径一般为7毫米,最大达9毫米,多数形状圆润,光泽较佳,其中品质最好的珍珠产于日本国南部沿海港湾地区,这就是伊势海(英文为AK0YA),其珍珠被称为阿科雅珍珠(AK0YAPEARLS);阿科雅珍珠品质好,声誉佳,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必购饰品。第二节 国外珍珠市场概况一、国外主要珍珠市场1、美国的珍珠市场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珍珠消费市场。日本全年珍珠产量的50出口美国,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淡水珍珠30t,金额1.5亿美元左右。在美国珍珠首饰销售日渐增加,从1978年的4800万美元上升到1985年的7.85亿美元。在美国市场,不但高档珍珠走俏,中低档珍珠

7、也好销。每千克价格约在1800美元以上的高档珍珠及大粒异形珠因产量少、需求大而十分抢手。每千克1300美元以下的大路货串珠因价格低廉,可随意与各类宝石搭配,不断更新款式,深受广大中下层消费者欢迎。2、日本的珍珠市场 日本不仅是珍珠生产大国而且是珍珠进出口吞吐量最大的国家。日本珍珠生产受资源和水质污染的影响,70年代年产量仅为30吨,到1984年增加到52.5吨,不过日本出口珍珠却高达71.10吨。这是因为日本从中国及南洋地区进口的珍珠经加工提高档次后再出口国外。1995年日本年产海水珍珠56000kS,1996年后期因污染及密集养殖而破坏了将近五成珠贝,使生产量下降。因此,1997年对美国及香

8、港出口量均有下降,而对台湾的出口量上升了103.6。为了保证日本的珍珠出口量,除从中国进口大量珍珠外,日本公司还扩展南洋珠业务,以弥补日本海水珠销售额的下降。 1997年1月2月在日本举行的Hama-age未加工珍珠拍卖会上表明中高档珍珠价格上升一至三成。由于水质污染和人工升价,致使日本珍珠成本偏高。一串中等品质66.5毫米中国海水珍珠售价为150美元,而同样一串日本海水珠则需200220美元。日本同行认为对日本养珠业的最大威胁来自中国。中国产海水珍珠尺寸主要为56毫米。为此,日本有意减少该寸径珍珠生产以避免与中国海水珠直接竞争。3、印度的珍珠市场 印度人自古喜爱珍珠,印度珍珠市场是一个传统市

9、场,近代印度和中东其它国家一样,妇女十分喜爱珍珠饰品,尤其已婚妇女有佩戴珍珠的传统与喜好。在印度富贵人家妇女大多购置海水珍珠或高档淡水珍珠,一般妇女购买中档珍珠,低档珍珠在农村销量较大。 印度珍珠的进出口业务集散地在孟买,其珍珠交易市场已有200多年历史,在市场上海水珠和淡水珠都有。印度人十分喜欢淡水珍珠项链和手链。印度市场对珍珠需求特点是圆形、椭圆形的需求量大,直径为23毫米的小粒米珠最受欢迎,45毫米的次之。印度孟买产天然海水珍珠,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印度市场的淡水珠主要靠进口,他们由中国和日本进口淡水珍珠。印度年销珍珠达34吨。我国淡水珍珠在印度市场上已十分畅销。4、南洋珠市场 印度尼西亚

10、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白色南洋珠批发市场。印度尼西亚所生产的南洋珠品质好,价格合理公道。该国几乎垄断了912毫米的白色南洋珠的国际市场。印度尼西亚能快速生产大量的南洋珠。 澳大利亚白色南洋珠以尺寸大、品质优为特点,一般为直径1218毫米,但成本过高,价格昂贵。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澳洲珠的养殖者目前正在努力降低成本,克服采珠季节短暂等困难以求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5、世界黑珍珠市场塔希提黑珍珠(TahiTI Peales)是太平洋中部的法属波利尼西亚岛屿海域利用黑蝶贝培育出的黑珍珠。塔希提黑珍珠质量优良,不仅珠粒尺寸硕大(1216毫米,最大者高达20.8毫米),而且光泽极强,呈现深蓝黑色调,闪烁虹一样的

11、彩色珠光。当地自然条件良好,珠蚌资源丰富,120个岛中有10个岛的海域适合养黑珍珠,当地不是台风地带,生产成本不高,价格具有竞争力。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口,贸易额逐年增长很快,至1988年输出海水黑珍珠收入高达2281万美元。平均每克珍珠约51美元。据1998年9月亚洲珠宝资料说,塔希提最大生产商(RW)透露,该地目前产珍珠约5吨左右,估计在今后56年内产量高达8吨。按上述价位成交,波利尼西亚经济将受珍珠业推动而快速发展。 夏威夷产珠的贝类和塔希提的贝类有些相似,但夏威夷的贝类可以生产各种颜色的珍珠,如纯黑色、银白色等等。这些贝类可以成长至30厘米,它的体积相当大,可以生产出具漂亮珠皮颜色

12、的珍珠。黑珍珠是来自黑蝶贝的培育,在夏威夷已成功地研究出养殖黑蝶贝的技术,使夏威夷在珍珠业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相信不久夏威夷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黑珍珠市场。二、世界珍珠市场走势分析日本既是世界珍珠出口大国又是珍珠进口大国。为了保持日本珍珠大国的地位,日本一方面采取输出技术的办法到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指导养殖。另一方面大量进口珍珠,经加工升级后和本土产珍珠一块出口外销。1984年日本珍珠对外贸易额突破3亿美元大关,使珍珠成为日本出口的重要产品。但日本对美国珍珠出口量自1984年开始呈双位数下降,1986年比1988年下降19.4,1987年比1986年减少22.7,致使日本很难保持占美国珍珠进口量8

13、0以上的比重。日本平均每年从中国进口7080吨淡水珍珠,还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进口养殖海水珠,从塔希提进口黑珍珠,总进口珍珠金额达3亿美元。日本珍珠及饰品主要出口美国、北美、欧洲、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等。仅1989年和1990年两年,日本珍珠出口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瑞典、加拿大、香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1990年出口量38吨,金额为3.36亿美元。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淡水珍珠达30吨,金额为1.5亿美元。德国进口中国珍珠数量逐年激增。1978年99千克,1979年226千克,1980年662千克,1980年比1979年进口中国珍珠数量增加2倍,金额增加3.1倍。瑞士、奥地利、荷

14、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也向中国进口珍珠。香港的珠宝有30是内地生产的。1997年回归以后,香港更成为内地珍珠的重要转口市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由于西方经济不很景气,1996年对香港、法国、瑞士和日本等国主要出口地的出口量有所降低,对东南亚转口台湾地区和美国出口则较为稳定。日本出口美国的珍珠数量有所减少,造成美国市场需求的亏空。例如:美国需要大量的质量普通,价格便宜的珍珠串,而日本人工价贵,本国货源不足,而无法完全满足,使美国市场得不到满足,从而给中国珍珠业发展提供机遇。欧洲、中东珍珠市场需求增加给珍珠生产国提供了发展市场的一定空间。 第三节 日本珍珠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一、日本

15、珍珠产业发展的历史日本是世界上生产海水养殖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十九世纪早期,日本面条商御木本幸吉发现珍珠母贝可以培殖珍珠的秘密。他对我国广西合浦珍珠生长情况十分了解,于是他利用合浦珠母贝去养殖日本的海水珍珠,终于1905年成功的养殖成世界上第一颗圆形珍珠,一时轰动世界,御氏也就成了“珍珠王”,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日本海水珍珠开始投入批量生产。1920年,日本开始养殖淡水珍珠,选择在琵琶湖(Lake Bewa)沿岸,用珍珠母蚌,将其切碎,以极不规则的蚌内混杂物作为插核材料。植入需要养殖淡水珍珠蚌体内,虽然获得成功,但所产珍珠的品质欠佳。自然销路也不会太好。1940年,日

16、本养殖者总结前期养殖淡水珍珠的经验教训,摒弃用切碎的珠母蚌做核的办法,改用外套膜做核,植入珍珠蚌母体内获得成功,于是淡水珍珠养殖业发展很快,一日千里,到本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珍珠业获得史无前例的发展,年产珍珠数十吨,成为世界上生产珍珠最多的国家。日本是世界上海水珍珠产量最多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期,日本海水珍珠年产量为60-80吨,1966年珍珠年产量达到150吨,使国际市场供过于求,销售困难,致使日本海水珍珠养殖业发生危机;从1967年后,日本政府做到有计划的生产,使海水珍珠生产控制在60-70吨左右;近年来,日本海水珍珠的产量则在40吨左右。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水珍珠出口国。日本所产珍珠

17、一般颗粒较大,直径一般为7毫米,最大达9毫米,多数形状圆润,光泽较佳,其中品质最好的珍珠产于日本国南部沿海港湾地区,这就是伊势海(英文为AK0YA),其珍珠被称为阿科雅珍(AK0YAPEARLS);阿科雅珍珠品质好,声誉佳,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喜爱的饰品。由于日本具有先进的加工技术,生产的海水珍珠大量出口创汇,为战后日本的经济复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以下是日本珍珠养殖历史大事记:1890年,御木本幸吉于三重县志摩郡神明浦开始养殖马氏珠母贝。1893年,得到人工形成的半圆形附珍珠5个。1894年,申请半圆形珍珠的特许权。1896年,得到珍珠质包被法的特许权。这是附壳珍珠,称为御木本珍珠。1902年

18、,见濑辰平移殖马氏珠母贝于三重县志摩郡的矢湾,开始研究正园珍珠。1904年,生产人工的正园珍珠。1905年,西川藤吉于神奈川县的三崎和兵库县淡路岛的福良开始研究正园珍珠的形成。1907年,御木本幸由85万个施术内中得到5个球状珍珠。长崎县大村湾开设珍珠养殖场。见濑辰平发明贝类外套膜组织插核用的针,得到特许权。西川藤吉提出申请正圆珍珠形成法的特权。1908年,小西菊次郎受到西川藤吉的委托,制造正圆珍珠用的贝壳质核。西川与见濑之间,关于珍珠形成的发明,签订使用特许权。渡边理一由西川指导于长崎养殖场。见濑辰平在大村湾养殖场用针刺法生产正圆珍珠成功。1911年,西川藤吉在神奈川县三崎临海实验所进行正圆

19、珍珠形成的试验。当时协作者有川村多实二、藤田辅世、藤田昌世、西川新十郎、桑原乙吉、小川平三和内山际方等。在这项试验中,西川于1909年逝世。中层养殖法从这次试验时起开始进行。1912年,御木本控告北村等侵害其附壳珍珠养殖法的特许权,但以此法早已存在,这乃公开的事实,判决特许权无效,因此,附壳珍珠的养殖得到自由开放。1913年,藤田昌世用西川式养殖法生产170个正圆珍珠,成为养殖业的基础。1916年,御木本获得称为全环式的另一特许权。与西川把外套膜小片与核同时插入贝体中的方法不同,此法是用外套膜将核包起,扎以丝线,插入贝体。1922年,藤堂安家发明珍珠漂白法,并实际应用。1925年,猪野彦三把核

20、插入生只殖中(既入囊),生产直径7.6毫米的大珠。1928年,成立西川特许权实施团。由于特许权的分让,养殖业发展起来。1931年,三重县布施田村实施现行的除卵法。1939年,西川特许权实施团解散。1944年,滨口文二、碳和南吉、碳和南次郎申请天然珍珠形成法的特许权。1946年,上述的特许权得到批准。1952年,东京和神户设立珍珠检查所。1955年,三重县志摩郡贤岛设立国立珍珠研究所,并设分所于长崎大村湾。 二、日本珍珠产业发展的现状19601970年,是日本珍珠业最辉煌时期,珍珠产业发展达到了顶峰,其年产量达百吨以上,最高年产量竟过120吨以上;20世纪70年 代,年产珍珠量80100吨;80

21、年代,年产量6080吨;90十年代初期,年产量6070吨。19941995年,日本珍珠业产生巨大滑坡。集中表现在天灾人祸上,诸如海水与淡水污染;1994年日本神户发生强烈地震;密集养殖珍珠带来的灾难等导致珍珠母大量死亡。统计表明,在总数近2亿只珠贝中,大约有9000万只或占总数近二分之一的珠母贝死亡,造成珍珠品质下降,产量严重下跌,1993年海水珍珠产量约70吨,1995年产量减为56吨,减少约22,1996年约为42吨,1997年仅约30吨;1998年产量约20余吨。同样淡水珍珠也受到严重挫折,平常年产量为1020吨左右,大约为日本珍珠总产量五分之四或占总产量的20。如今淡水珠年产量不足1吨

22、,天灾人祸造成日本珍珠市场严重萎缩,近两年来已有323家珍珠企业倒闭,使日本珍珠业遭受严重挫折。另外,日本海水珍珠产量下降除天灾人祸,还有的原因是: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使其成为世界贸易强国和经济大国,养珠出口所赚外汇远不及电子、汽车等行业,其重要性亦相应降低;养珠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日本现代青年无人愿意从事这项繁重而艰苦的工作,而导致养殖人工成本过高;日本养珠海域污染使珍珠产量减少,珍珠产业已受到严重破坏;日元的汇率太强。这些因素导致日本海水珍珠的产量下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尽管日本珍珠业遭到史无前例的困难,然而目前就其海水珍珠产量来说,仍然居世界首位,不仅产量大,且品质优良,仍然受世界人民喜爱

23、。多少年来阿科雅珍珠一直保持良好的声誉和最昂贵的价值。例如1989年57毫米珍珠,其出口价每克8美元,1990年每克10美元,19911993年,继续上涨,大致每年以1020的速度递增。19941995年,出现了波折,6毫米珠每克8美元左右,7毫米珠每克约12美元,8毫米珠每克约18美元。1996年阿科雅珍珠价格有了明显回升。6毫米珠,每克1217美元,7毫米珠每克1822美元;8毫米珠每克石30美元左右。1997年阿科雅珍珠价格又上升了一个台阶:6毫米珠每克2025美元;7毫米珠每克约30美元;8毫米珠每克50美元。1998年,阿科雅珍珠的价格仍然保持这个水平。根据美国珍珠商贸人员预测,19

24、99年,日本海水珍珠由于产量逐渐降低,其销售价格将比往年提高1015日本珍珠产量虽然减少了,但其加工技术并没有停止不前。在珍珠技术的开发、研究等方面仍是世界一流的。由于日本珍珠加工技术先进,许多国家和地区派专业人员去日本学习,还有不少国家把珍珠原料送到日本加工,或请日本技工来本国、本地区承担珍珠加工业务,被日本人赚去大量的加工费用。这也是日本在珍珠业上的一大笔收入。以往在日本加工漂白珍珠的最低费用是每公斤500美元左右。日本对珍珠的进口与出口仍然是欣欣向荣的,无论进口或出口都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或者说珍珠的进口量居世界首位。并且进出口珍珠的类型或种类多,包括淡水珠、海水珠、白蝶贝珠、黑蝶贝珠

25、以及半边珠等。七十年代,我国淡水珠进入批量生产不久,产量不足百吨,其中的6070出口日本。直至今天,我国淡水珠、包括海水珠仍然大幅度出口日本,日本不仅进口我国产的珍珠,还大量进口白色和黑色南洋珍珠以及半边珍珠等,近年白色南洋珠年产量约2吨多,黑色南洋珠约6吨左右,其中一半或一半多出口日本。日本进口这些珍珠后,充分利用它世界领先的加工技术进行加工后再出口。详见下表:日本珍珠出口情况简表年份出口量(吨)出口金额(亿美元)1989463.61990383.41991313.61992313.61993302.81994304.41995225.41996279.0珍珠经自己加工后主要出口瑞典、瑞士、

26、香港、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西班牙、比利时、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等。三、日本珍珠产业发展的趋势日本科技人员向来重视对珍珠养殖技术的研究试验,富有顽强的钻研精神。九十年代以来,日本不断地对珍珠养殖技术进行研究试验工作,企图获得具有高价格的新品种,以增加经济收益。首先利用市场较为滞销的米粒珠作为珠核,植入贝体内获得成功,虽然插入的珠核形状不规则,一般是米形的。然而养殖出的珍珠却多半是近圆形的,并且颗粒较大,一般接近10毫米。由于此项工作限于局部范围,养殖出的珍珠量不多,经济效益不明显。日本还利用本国珍珠蚌与中国珍珠蚌杂交后产生的新珍珠蚌,并利用来自美国的淡水贝壳磨成珠核,养殖出新的插核珍珠品

27、种。其颜色为浅红色-粉红色。颗粒直径1015毫米,近似于南洋珍珠,每串珠链的价格为7000美元。由于尚未批量生产这种珍珠,还看不出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日本珍珠业中的技术革命不可否认会增加珍珠产量和品种,然而必竟是很有限的。因此仍然采取发挥其先进的加工技术的作用,进口更多的珍珠,经过加工后再推销出去。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这是日本发展珍珠的重要策略。日本为了继续保持海水珍珠在世界市场上的统治地位,克服国内生产的困境,现已开始在亚洲国家建立珍珠养殖场,扶植这些国家发展海水珍珠养殖业;尤其引人瞩目的是在越南沿海建立的珍珠养殖场,其目的是和中国海水珍珠养殖业对抗,现已初见成效,已有海水珍珠上市,虽然目前产

28、量并不大,但若受到越南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广扩大生产,将威胁中国海水珍珠业的未来。日本的珍珠养殖业虽然走出了国门,但一直重视技术诀窍的保护。他们以法律的形式制定了保护“三原则”:生产数量按品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养殖技术不公开、不传授;在国外生产的珍珠销售权归日本。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他们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 第四节 澳大利亚珍珠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一、澳大利亚珍珠产业发展的历史澳大利亚的珍珠产业始于数百年前,当时的土著居民从澳洲西部西北海岸的水域中捕获大量的浅水产珠贝。土著居民一直用这些珍珠贝作为个人的装饰品来装饰自己。在欧洲殖民者到达之前,他们就建立了良好的产珠贸易网,不仅在澳洲境内相互交易

29、,并且同印尼的望加锡等地的海参采集者做生意。这些海参采集者从17世纪末、18世纪初就定期与澳大利亚北部的土著居民进行贸易往来。澳大利亚的珍珠产业起源于英国在澳洲的殖民地:西澳、昆士兰州和北部地区。在西澳,欧洲殖民者对产珠贝与随后建立的家畜殖业有浓厚的兴趣。从1862年到1868年中期,当地土著居民被迫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对Shark Bay(沙克湾)的阿尔宾那珠母贝(pinctada albina albina)进行干法采贝。这些小双壳贝类的产出通常是形状不规则的3毫米浅黄色珍珠。在其北边,对较大的Nickol Bay(尼科尔湾)的大珠母贝的捕捞也丰获其珠母贝和更罕见、更大的银白色光泽的天然珍珠

30、。但得到珠母贝很少。由于容易采集的珠母贝壳快速耗竭,干法采贝的人被迫涉入深及腋下的更深水域中寻找贝壳。3年后,珍珠贝的采集就移至离海岸2-3公里远的更深的海域中,常常是6-8名土著居民从更大的船上“赤身潜水”去捕捞贝壳。早期珍珠产区的耗竭,使得急于赚钱的珍珠业者将他们珍珠贝收集活动逐渐移到Roebuck Bay(罗巴克湾),今天的现代城镇Broome(布鲁姆)就建在此地。结果,到1875年,一半的珍珠采集船队聚集在Exmouth(埃克斯茅斯)附近定居,另一半在Cossack(哥萨克)定居。当时有一个很突出的技术进展,就是英国著名的珠宝石商人E.W.Streeter成功地把安全帽潜水技术引进到B

31、roome(布鲁姆)地区。这发生在1880年代中期,当时E.W.Streeter从伦敦珠宝零行业中引退。到1890年西澳被授于自治权的时候,Streeter已经有了Broome郊区的牧场、Broome城区的商店和房子以及全部珍珠采集船只的1/8的份额。这位西澳珍珠产业的先驱者于1923年去世。到19世纪90年代早期,珍珠产业在经济上陷入萧条。一直到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珍珠产业都持续在一个小的规模上,战后产珠贝价格暴跌。直到1920-1930期间,由于美国市场一直从澳大利亚购买50%以上的澳大利亚珍珠贝产量,情况才有所好转,珍珠产业得到了拯救。这种复苏持续到1930年代的大

32、萧条,产珠贝市场最终崩溃,澳大利亚的珍珠产业也同遭此运。这样就造就了塑料珍珠的发明与成功的销售。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A.C.Gregory 试图在Broome附近尝试养殖珍珠,结果导致澳大利亚西部政府修改珍珠法案,禁止生产、买卖、甚至拥有养殖珍珠。这一法案使得在后来的半个世纪里日本人支配着珍珠产业。当然,这个令人遗憾的法案在1949年被废止。六年以后,即1956年,第一家由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合资的珍珠养殖场(由Pearls Proprietary Ltd拥有)在遥远的北部Kimberley(金伯利)海岸的Kuri Bay开始营运。养殖场发展得很快,到60年代早期,世界上60%的大的白色南

33、洋珠就产自Kuri Bay。现在有16个商业珍珠养殖场建在澳大利亚的西部水域,其中,Paspaley和M.G.Kailis集团占支配地位。在昆士兰,1869年首次从Torres Strait(托雷斯海峡)的海域中采集产珠贝及其连附的珍珠。Torres Strait把昆士兰殖民地的北端分与新几内亚的神秘岛屿“星期四岛”分开。该岛很快成为昆士兰州的采珠基地。到1880年代中期,天然大珠母贝已告枯竭。1920-1930年期间,日本养殖业者对成熟贝无节制的采集,耗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今天,在这个以前大量盛产贝壳的地方,大珠贝数量少得可怜。1889年,昆士兰州的水产总监William Saville-ke

34、nt,开始在Torres Straitto的海域中开采珍珠母贝,并进行活母贝运输、贝壳运输、贝类养殖,最终为珍珠养殖做试验。他开拓性的实验对阿古屋贝珍珠养殖技术的开发有着重大的影响。不幸的是,当他1908年在英国去世时,这项实验也就停止了。已发表的资料非常清楚地表明,William Saville-kent在Torres Straittr 海域不仅生产了价值高的养殖贝附珍珠,而还找到了怎样养殖全珍珠的方法。直到50年代晚期,日本和澳大利亚合资的珍珠养殖业才在Torres Straitto建立。然而,1970年发生的Oceanic Grandeur 号石油泄漏事件引起了一场巨大的灾难,造成野生和

35、养殖珍珠牡蛎大规模的死亡。昆士兰州的珍珠养殖业实际上消亡。尽管有些证据表明目前资源开始恢复,但现在在昆士兰州水域中进行珍珠养殖场不足15家。北部区域也有悠久的珍珠开发史。记载表明,1884年在Darwin Harbour(达尔文港)Sree Pas Sair 重新找到珍珠贝。达尔文港的珍珠贝很快被捕捞完,珍珠养殖业逐步发展起来。珍珠养殖业延伸到偏远的Bathurst海岸线、Melville岛和Arnhem Land西部地区。1936年,Boucat Bay的东海岸地区也被发现。现在,珍珠养殖在北部地区以Coburg半岛为中心,东北到达尔文港,珍珠养殖同样发生在Bynoe海港。二. 、澳大利亚珍

36、珠养殖业的现状和趋势澳大利亚的商业珍珠养殖业开始于1956年,当时Pearls Proprietary Ltd(珍珠私营公司)在Broome北部420km的Kwri Bay建立一个珍珠养殖场。到1963年,这个养殖场生产全世界60%的白色南洋珠。现在,高品质的珍珠产自澳大利亚西部地区(Broome的中心),而北方地区(Coburg半岛周围、达尔文港和Bynoe港)支配着澳大利亚白色养殖珍珠业,而其它一些地方对澳大利亚白色南洋珠的贡献较小。现在,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白色南洋珠的生产国。养殖有核珍珠的直径超过10毫米。养殖珍珠主要产在金唇贝或银唇贝中。澳大利亚的白色南洋珠的平均直径在1214毫米

37、,而直径范围在10毫米,特级的20毫米。通常直径为8毫米或更小的日本akoya养殖珍珠的珍珠层厚度仅为0.4毫米或更薄,而一颗直径为15毫米的澳大利亚白色南洋珠的珍珠层厚度可达4毫米,并有与众不同的灿烂的光泽。澳大利亚其它白色养殖珍珠包括半边珠,可利用的珍珠的最大直径达25毫米。在贸易中一些keshi珍珠被设计成迷人的巴洛克风格首饰。看一下澳大利亚最近五年生产白色南洋珠史很有启示。在1995年,澳大利亚养殖珍珠业的白色南洋珠估计产量有320kan(相当于1200公斤),占世界总产量2吨多的59%。从1996年到1999年,珍珠产量从330kan提升到450kan,占世界白色南洋珠总量的63%。

38、从1987年,澳大利亚的白色南洋珠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珍珠平均大小增长率比它们的产量增长率要大得多。随着对养殖珍珠的世界出口市场的重视,最近的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澳大利亚是第二大出口养殖珍珠国家。它占近20%的世界珍珠市场,价值约3.75亿美元。为了保护天然资源,控制珠宝产量,在澳大利亚,母贝产量是以政府控制的年定量为基础的。定量分两部分:一部分是577,000个需潜水收集的野生贝壳;定量的另一部分是350,000个孵化所中培育的珠贝,定量的这一主要部分至今还没有完成。从西澳大利亚到北部地区,有十六家公司,他们掌握着澳大利亚的珍珠养殖场。Paspaley Pearl

39、ing和kalis Pearling(卡莉珍珠养殖公司)两大公司统治着澳大利亚的珍珠养殖业。在这两家中,以Darwin为基地的Paspaley集团公司是澳大利亚白色南洋珠的主要生产公司。例如,在1999年,它出产了澳大利亚白色南洋珠的近50%产量。因为在澳大利亚周围海域找到适合珍珠养殖的区域是有限的,因此获得一个新的珍珠养殖场所是困难的,且每年引用更多的野生牡蛎是不现实的,澳大利亚白色南洋珠在今后几年应该提高质量而不仅数量。到2000年,珍珠养殖业者将被迫采用人工孵化的珍珠贝,否则,将接受放纵采用野生珍珠贝的惩罚。三、澳大利亚的珍珠养殖方法1、天然珠贝的采集和培育每年二月,达到六个潜水员、有船

40、只的队伍就会被雇用采集野生P.maucina,这些珍珠贝需要长度超过120毫米,是从澳大利亚海滨外的贝壳生长区域采集的。这些沙质珍珠贝生长水域从Exmonth Gutf的南部地区到西澳大利亚北部的Lace pede岛,从北方地区的东部沿着Ambem海岸延伸到Golbum和Crocodik岛之间,到昆士兰州的Torres Strait的Badu岛。为了采集贝壳,装备了潜水设备的潜水员在船后的水下顺着潮流漂移,每个潜水员每天要下水十多次,每次1小时左右,这些潜水员是以采得的有内植珠价值的珠贝的数量而计酬的。采集到的野生贝壳,必须进行检查、清洗,去除粘着的水生植物和寄生虫,68个一组的珠贝被放在和它

41、们被采集时的环境的类似条件的网格中。这对于减少贝类的死亡率,并使贝壳恢复从其原来生活环境被采集过程中的损伤,是很有意义的。网格可能被简单的放在水底部沙上,或垂直的木桩上,或系在通到海里的多钩绳上。在过去,野生贝从网格中运送到养殖场,在那儿接受植核。今天,许多西澳大利亚养殖业者为减少过去在运输过程受到震动而造成的死亡,改为在珍珠贝最初被采集的地方接受培育。培植在水温比较凉的时候进行。另一种由Niok Paspalay推行的改革,是用一艘装备有外科手术般干净的实验室和操作工具的大型船只,配备有一个巨大的供野生牡蛎生存的有循环的新鲜海水的水槽。植核以前,贝壳从其生长环境被带到船上的槽中,对其健康消毒

42、检查过后,让其在船上的水槽中恢复。在船上,有许多受过日本人培训的技师。这些技师的最终报酬是以培育和完成有价值的珍珠计算的。向每一个野生贝壳植核,采用的是日本人发展的植膜技术:用一个圆核和一小片牡蛎中的皮质组织植入珍珠母贝中。核是由文石质贝壳制成,这种贝壳来自密西西比河域,贝壳珠大小为6.514毫米。珠核的大小是由珍珠母贝大小决定的,看能否恰好植入母贝中。在那个季节里,技师每天在无菌的外科手术般的条件下操作550600个贝壳。熟练的植核技术和良好的设备,使母贝在水外只停留很短的时间。尽管抗生素非常昂贵,但是许多养殖业者为减少母贝在受精时感染传染病的危险,还是购买抗生素。植核以后,受培植的母贝被放

43、在网格中,并立即存放在船上的水槽中,然后把它们系在接近它们生活环境的长绳上。它们在水槽中保持三个月,直到检查出植核的母贝的珠核周围已经形成一层生物囊。这个阶段完成后,网格中的母贝恢复了健康(在温暖的1012月),培植过的母贝被非常小心地运送到受到很好保护的海湾和海口的珍珠养殖场,放置在从南方的Barrow和Montebello岛、从Dempier Archipelago到环金伯利海岸线,一直到北方的Broome,再到更北方的Coburg Peninsular区。2、幼母贝的人工养殖能成功产出白色南洋珠的天然珍珠贝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开发幼贝的人工孵化和养殖技术,在澳大利亚,在孵化所培植P.ma

44、xima母贝的基本步骤为:选择培养有海藻生长的可供母贝生长的环境;选择适合培育的木桩;控制繁殖;Laval养殖;Laval分选;植核和生长。可获利的白色南洋珠产业的基础是银唇贝、金唇贝和大珠母贝及Pinctada maxima。在澳大利亚,养殖母贝的季节开始于9月到第二年的4月底或5月初。在孵化所,水槽中的水温升高会引起发情反应。通常,雄性的反应比雌性早,雄性贝释放精液到水中刺激雌性贝成熟,而不能生育的细胞卵的数字是相当庞大的,在孵化所,能发育的珍珠贝卵被放在一个小的水槽中,并靠近繁殖期的雌性雄性珠贝。能生育的细胞分裂是很快的,不到24小时,新的幼体就出生了,它具有胃,能够漂浮,被称为D或St

45、raight hinge larvae。一个星期后,umbo阶段,幼虫开始改变形状,大小超过0.1毫米。经过23周,它们会生出二个对红光敏感的点叫eye-spots(眼点)。几天后,它会长出成脚,使它为寻找适合的地方定居在表面像蜗牛一样爬行。这个阶段的幼体叫做Pediveligers,这时它有0.20.3毫米大。在孵化所,特别准备的网格、绳索会被放置到水槽中让幼虫去适应。定居的第一个阶段是Pediviliger用其触角吸附在养殖器具表面或其它物体上。一旦Pediviliger紧紧地吸附住,它就开始变形,长出新的组织,如下颚部位,随着珍珠贝的生长,牡蛎现在称为Plantigrade(跖行动物),

46、几天时间幼体已经有近1厘米大小了,跖行阶段仅持续几天时间,一个小牡蛎就变成了母贝。母贝看上去非常像系在钩子上的成年牡蛎,但其有许多顏色:包括黄色、褐色、黑色、绿色和白色,再经过12个月的生长母贝和大多数牡蛎它们的大小会达到10厘米。母贝在孵化所养殖大约两周时间,一个月后,母贝的大小达到12毫米,被送到离海面5米深,有很好保护的海域的网格里养殖。在这早期母贝养殖阶段,它每个星期被小心的检测。当母贝达到平均大小为1厘米或更大(大约2.5个月),它们就被放在单独地、专门地的口袋中。大约78个月大的青年牡蛎的大小为410厘米,准备进行重新分类。不到8厘米大小的牡蛎被放在28号网格中,最大的牡蛎被放在8

47、号网格中,并注明是尚未生育过的牡蛎。目前,有进取心的澳大利亚珍珠养殖业者又在进行新的研究。包括:在Sydney 北部的Port Stevents,用澳大利亚的P.tucata养殖akoya贝珍珠;在Torres Strait水域用P.marg ariti fera养殖黑色南洋珠;在西澳大利亚的Skark Bay用珍珠牡蛎Pinctacla albina albina养殖珍珠;用特殊的企鹅珍珠贝养殖Mabe半珍珠。3、植核珠贝的养成和收获植核后的珍珠放养在有良好保护的环境下,一般在水下13米左右,在那儿不易受到伤害和暴风的影响。潜水员要在水下继续对其观测、保养。在生长阶段,每隔24周,潜水员在水

48、下或用船上安置的高压清洗机器,对培植小珍珠贝清洗一次。植核后的46个月,用x-ray检查植核后的珍珠贝是否还有核,是否形成了珍珠。拒收植核的珍珠贝会被保留到第二年。到时如果它们还健康,先前植核时只留下很小的伤疤,就还可以重新植核。如果珍珠贝开始形成keshi珍珠(养珠过程中在产珠软体动物的软肌肉或闭壳肌内意外形成无核珍珠),就不对他们进行重新植核。对珍珠牡蛎来说重要的是检测和记录其各外生长阶段,可以在特殊的电脑软件Broome-based Aquafarm Management Systems Pearting Software的帮助下进行。珍珠的收获是在经过大约2年养殖后,这些珠子覆盖了1毫

49、米或更厚的珍珠质。而且在有点寒冷的冬季六月和六月末。这个时间是慎重地选择的。因为在冬季,珍珠质分泌物是最慢的、最单一的,珍珠质光泽最好的时期。同样,低温可以减少在珍珠贝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的死亡率。第一次出核的珍珠贝如果移动后健康的话,可以进行第二次植核。核的大小为收获珍珠的大小。随着其恢复,第二次植核的珍珠贝经过更长一段时间的生长,能产出更大直径的珍珠。由于P.maxima有较长的生命,在它进行最后一次植核之前可以进行第三、第四次植核,最后生长半面珠。每一天收获的珍珠,技师都会以顏色、大小和形状在船上进行整理、分级。原因很简单,技师最后的报酬通常是以他们植核珍珠贝的产量来衡量。然后珍珠被送到公司

50、总部,在那儿技师们去除任何粘连的有机物质(干的粘液),露出其美丽的珍珠光泽,仔细清洗残留在上面的粘液或盐。使之成为优质珍珠之前,还要在有研磨作用的东西上轻轻地滚动,例如在烹调用的加盐。低质量的珍珠还要经过在浮石中滚动以提高其光滑度。清洁以后,为了卖到世界各地,分类人员精确地按大小、类别、等级进行分类。收获后,被列入可利用范围的是有核珍珠、不规则珍珠和keshi珍珠。这些都有一个增长的市场。keshi是全珍珠质的夏洛克风格珍珠,它是无核珍珠。事实上,澳大利亚的15%的出口珍珠就是这种keshi珍珠。通常,操作良好的珍珠养殖业者所收获的珍珠,仅10%是优质的,而仅仅3%是极品珍珠。超过2年的养殖时

51、间的珍珠贝不足5%。当移动珍珠贝的死亡率超过4%时,必然会减少Siabon(珍珠质分泌结合物)组织的产生,大约有35%的操作死亡率,有20%的植核拒收率,这导致了只有约66%的植核珍珠贝能形成珍珠。这66%中产出优质珍珠的范围决定了60%的珍珠贝的可利用的第二次植核。有不足6%的珍珠贝不能进行第二次植核,原因很简单,因为第二植核产出的珍珠没有原始产出的珍珠优质。只有第一次产出优质珍珠的珍珠贝才进行第二次植核。珍珠贝的养殖要超过2年,只有40%的植核珍珠贝能够进行第三次植核,能产出1717.5毫米直径的珍珠。实际上,一个珍珠贝中产出超过4颗珍珠,就被认为不再适合圆形珠的生长。有代表性的收获结果显

52、示西澳大利亚产出的白色南洋珠达到:首先抽出85%的有价值的珍珠的平均重量为16.5ct,第二次抽出65%可利用的珍珠的平均重量在21.5ct23ct,而第三次抽出更大的珍珠。澳大利亚白色南洋珠的顏色、形状和表面瑕疵是每年变化的。随养殖场不同而变化,依靠于珍珠生长条件的变化。顏色范围从白色到银白色、奶油色、黄色、金色;形状范围从圆球形到近球形、对称形、不规则形(异形)和台阶或鱼尾状的不规则形;珍珠光泽从强到弱、苍白;表面特征的描述有:无瑕、针点、凹陷、凸起处及斑点。 第五节 国外珍珠产业对中国的启示20世纪以来世界珍珠加工和流通的趋势表明:珍珠加工和流通在珍珠产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可以说,无论是

53、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或是在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注重珍珠加工在珍珠产业中的作用;珍珠综合利用程度越来越高。产品品种多,专业化日益突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珍珠产品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就必然带来珍珠加工品种日益增多的特点。质量标准严格。经销商对珍珠产品质量的评估,一律按标准验收,一切不符此标准的产品,均被视为不合格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和珍珠产品的成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装配、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正在不断渗透替代生产,消费需求也随之起着周期性的变化。现在的市场是,消费需求促进珍珠产品领域延伸,而生产导向刺激消费领域拓展。国外珍珠产业即给我国珍珠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

54、,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其挑战主要表现在世界领先的养殖和加工技术,使珍珠品质优良,受到世界人民喜爱。外国科技人员向来重视对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试验,且富有顽强的钻研精神。力图获得具有高价格的新品种。日本为了继续保持海水珍珠在世界市场上的统治地位,克服国内生产的困境,现已开始在亚洲国家建立珍珠养殖场,扶植这些国家发展海水珍珠养殖业;尤其引人瞩目的是在越南沿海建立的珍珠养殖场,其目的是和中国海水珍珠养殖业对抗,现已初见成效,已有海水珍珠上市,虽然目前产量并不大,但若受到越南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广扩大生产,将威胁中国海水珍珠业的未来。加入WTO,各国珠宝商将以他们的雄厚的资金、科技和在市场运作能力方面

55、的优势,极大的冲击国内市场。纵观国外主要产珠国的发展经验和历程,对我国珍珠产业具有十分重大的启示作用。一、国际市场对珍珠需求量较大,为我国发展珍珠产业提供了市场空间目前国际市场上海水珍珠的年需要量是6070吨,日本供应国际市场上的海水珍珠不足40吨,并且逐年下降;我国供应国际市场的海水珍珠1416吨,因此目前国际市场珍珠是供不应求,需求量仍在上升,各种档次的海水珍珠都可需要。如美国需要大量质量普通价格便宜的珍珠串。从销售金额看:随着欧洲珍珠市场的快速发展,美国珍珠市场平稳的增长,全球珍珠销售将创新高。据统计,1999年世界珍珠市场的零售总额约有4050亿美元。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珍珠市场销售总额占

56、世界总销售额的45%,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珍珠消费市场。目前,作为世界最大的珍珠首饰市场的美国,去年销售总额为14.7亿美元,约占全球销售额的36%,超过了日本而居世界第一。因此,面对这一有利的销售和需求形式,这就给全球珍珠行业发展珍珠带来了机遇。第八届Paspaley珍珠拍卖会于1997年3月第四次在香港举行,总共上市49562钱(1钱3.125克),共400组珍珠,成交357组,占89.2。成交金额2250万美元,超过底价23.7。每钱平均453美元,这充分说明在国际珍珠市场上,高质量的珍珠价格坚挺。中国珍珠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不仅仅是数量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质量问题。二、产珠大国日本产量逐年下

57、降,为我国发展珍珠产业提供机遇1995年以来日本珍珠业遭受严重挫折。日本天灾人祸;日本养珠海域污染使珍珠产量减少,珍珠产业已受到严重破坏;经济的的腾飞使日本成为世界贸易强国和经济大国;养珠出口所赚外汇远不及电子、汽车等行业,其重要性亦相应降低;养珠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日本现代青年无人愿意从事这项繁重而艰苦的工作,而导致养殖人工成本过高;日元的汇率太强。日本淡水因受病毒影响,年产量下降,市场及养殖业逐渐萎缩。以上这些因素导致日本海水珍珠的产量下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而我国自然条件优越、劳动力丰富,发展珍珠产业具有得天厚的条件。珍珠是中国具有巨大创收前景的珠宝资源之一。养殖珍珠无需很大的资金投入,而且

58、中国劳动力低廉,适宜养殖的淡水、海水场地广阔,有计划地发展珍珠养殖,在市场经济规律的引导下发展内外贸易,珍珠产业前途无量。海水珍珠价格昂贵,回报高,积极发展海水珍珠产业。近年来,欧美人士对淡水珠的需求量大增,消费者认为海水珠的核是贝壳,而只有淡水珠才是纯珍珠。中国淡水珠若能定位于中档珍珠,只要保证质量,维护好形象,控制上市数量,在国际珍珠市场一定可以居于主导地位。三、养殖业要把珍珠质量放在首位,严把珍珠市场源头这一关近年来,各国立足于提高产品质量,致力于新技术的开发。国际上通过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得珠贝育珠率高,成珠的颗粒大、圆度高、色泽好,珍珠加工饰品的工艺、样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成

59、为琳琅满目、光艳照人的珠宝一族。我国珍珠的振兴,必须在总结、完善传统技术、工艺的基础上,开展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要依靠科技,进行科学化养殖,选优和改良品种。如三角帆蚌面临种苗退化的问题,应考虑与其它蚌种杂交,优势互补。也可考虑开发其它河蚌进行淡水养殖,大力提倡天然贝和养殖贝杂交育苗,繁殖出健康的种苗。白蝶贝是近几年引进的优良贝种,但大规模推广还需要技术攻关。要适度控制珍珠养殖规模、密度,延长养殖时间,以保证珠龄。克服珠池老化的问题,必须向深海拓展。植核技术关系到母贝的死亡率、吐核率、成珠形状等问题,要大力改进。例如:马氏贝植核时,外套膜小片与核的相对位置有误即会形成“蝌蚪状”等异

60、形。插片时要注意小片正反面,若将结缔组织一面卷在内会形成空心珠、分裂珠。送片针一定要放在小片正中,一次性把小片推进,形成的珍珠才能表面光滑、形状圆整。我们应有计划地发育珍珠科研和技术创新机构,包括民营企业的科研院所,行业性的技术交流、培训组织,在珠民中形成“钻研技术、讲究质量”的好风气。要积极引进世界一流的先进插核技术、加工技术和先进经验,与日本、香港等世界一流的专业研究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共同开发的良好关系。严格控制数量四、重视初级产品深加工,着力拓展珍珠产业链1吨珍珠经过加工后出口产值超过1亿元,价值比出售原珠增加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加工是我国一条短腿。要克服片面追求初级产品数量的倾向,而实

61、行以终端产品质量取胜的策略,大力发展珍珠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要拓宽思路,开发珍珠的新用途,进一步开发珍珠系列产品,提高系列产品的价格和档次。与其它商品一样,珍珠首饰的品牌不仅是质量的保证,而且还是价格的另一种提升方式,实施品牌战略可以极大地促进中、高档珍珠饰品的终极零售市场。因此,应减少首饰市场的低档货比例,积极研制珍珠首饰的“精品”。低档珍珠可以用于非首饰产品的生产,如制作保健食品、药品、美容护肤品等。此外,珍珠贝壳的许多用途还有待于开发,其实目前有些所谓的“珍珠系列产品”就是由贝壳内层制成的。五、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组建大型珍珠产业集团 我国珍珠产业的突出弱点

62、之一,是个体经营为主,企业规模小而散,条块分割,尤其缺乏以高新技术创新体系为支撑的大型企业集团。这样,弱小企业再多,也还是弱小企业的集合,不能实现由弱变强的质变。从国内看,管理难度大;从国际看,市场竞争能力小。由于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随着加入WTO,各国珠宝商将以他们的科技和在市场运作能力方面的优势,极大的冲击国内市场。目前这种遍地开花,小规模生产,分散化经营,互相打压价格,恶性竞争的现状,难以克服越来越明显的行业危机。因此,必须按照市场竞争的法则,扶强汰弱,使生产要素向“能人”手里集中,通过租赁、合作、兼并等多种形式,组织、引导个体户走上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新路子;组建大型科、工

63、、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珍珠产业集团,建立大型珍珠展示、交易、批发市场,并使之成为具有交易、调节、信息功能和具有强大综合辐射力的珍珠产品集散中心,形成规模效益,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六、强化管理,坚持珍珠产业可持续发展 珍珠之所以名贵,除其本身晶莹美丽,可作饰物以及特殊的药用和保健作用外,“稀少”是维持其价格昂贵的原因之一。从生产者的长远利益来考虑,只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当地控制珍珠的生产规模和供给数量,才能保证珍珠作为珍品的价值。如果盲目的扩大生产,不仅浪费劳力和资金,导致大量次质珠充斥市场,降低经济效益,而且会造成养殖资源和海洋环境的破坏,加大珍珠产业的灾害风险。因此,政府主管部门

64、应加大管理的力度,制订珍珠产业发展的规划、区划和开发、保护的政策措施。要成立有权威、有活力的行业协会或工会。尽快建立一支统一的、强有力的管理执法队伍,设立专门质量管理机构,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制定并监督业内人士遵守有关贸易章程,严格执行珍珠质量管理条例。如珠贝要检查合格后才允许开贝,不合格的则销毁。严格保证育珠年龄,严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不良现象存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经营者投资为主体,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的投资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珍珠的开发投入。加强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环境的治理、保护,使珍珠养殖业走向依法开发、规范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的珍珠业经40年发展,虽问题很多,但前景广阔。在世纪之交,在中国将迈入WTO之际,全面振兴珍珠事业绝非梦想!我国珍珠产业要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关键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内外市场上的价格。围绕这个中心,要在技术、结构、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