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危急值制度及流程

上传人:kfc****60 文档编号:140755041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院危急值制度及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院危急值制度及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院危急值制度及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医院危急值制度及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危急值制度及流程(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蓝田县中医医院关于印发修订“危急值”管理制度通 知临床医技各科室:为加强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现结合我院实际,特对我院“危急值报告制度”进行修订,请各科室在遵照“谁检查、谁报告、谁登记,谁接收、谁记录、谁处理”原则基础上,认真贯彻执行。附件1:“危急值”管理制度附件2:“危急值”报告制度附件3:“危急值”报告程序附件4:“危急值”报告流程附件5:“危急值”项目及范围 蓝田县中医医院附件1: “危急值”管理制度一、“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查)信息

2、,迅速给予患者有效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二、本管理制度包括“危急值”报告制度、报告程序、危急项目、危急界限值,适用于检验、影像、药学等医技科室。三、各医技科室应建立“危急值”检验(查)项目表并制定危急界限值,定期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进行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提出“危急值”报告持续改进具体措施,以适合于我院实际工作需要。四、各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和确认“危急值”情况时,应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项目和结果,并在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登记。五、各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在实施检验(查)过程中,对发生病情变化,出

3、现危及患者生命迹象病人,在及临床医师、护士取得联系同时,应立即启动急诊急救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实施救治。六、临床科室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做好记录,同时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做好下一步救治工作。七、各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能够有效识别和确认“危急值”报告项目,正确执行报告程序。八、临床、医技科室质控人员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督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九、各科室应定期对“危急值”标准进行修订,原则上按年度进行。临床科室如要求对标准进行修改,需写出书面要求,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向有关科室下达修改建议,如遇

4、科室间标准、要求不统一,由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解决。十、医院职能部门将定期对“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将其纳入质控及考核内容,对不执行、不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导致纠纷和差错事故,按医院相关规定予以追究,并定期(至少每年一次)对“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性进行评估,提出“危急值报告”持续改进具体措施。附件2: “危急值”报告制度一、本制度适用于检验、影像、药学等医技科室。二、各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查)标本是否有错;检验(查)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查对患者是否有错,并

5、做好检验(查)项目复查。三、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情况下,应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项目和结果,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在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包括检验(查)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查)项目、检验(查)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四、临床科室只限医护人员能够收接有关“危急值”报告电话,防止非医护人员接收或出现因找人而贻误救治和处理时机现象发生。五、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接听口头或电话通知“危急值”或其他重要检验(查)结果,接听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被检验(查)姓名、结果、报告者姓名、接收

6、时间等,确认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六、临床医生接到危急界限值报告后应及时识别,若及临床症状不符,应关注标本留取情况,如有需要,应重新留取标本进行复查。若及临床症状相符,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治,必要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科室负责人和医务部,“危急值报告”处置情况应在病程记录中体现。七、各科室应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工作,重点是追踪了解危重患者救治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持续改进具体措施,对“危急值报告制度”运作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危急值报告制度”落实,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附件3: “危急值”报告程序一、凡检验、影像、药学等医技科室检查出结果为“危

7、急值”时,应及时复核一次,如两次复查结果相同,且确认仪器设备正常,标本采集、运送无误,应立即电话报告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二、报告程序:(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各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验(查)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各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检验(查)“危急值”情况时,检验(查)者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

8、急值”结果,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三)体检科“危急值”报告程序 各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检验(查)“危急值”情况时,立即打电话向体检科相关人员或主任报告。体检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合适医生,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诊治。体检科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门(急)诊、住院病区或体检科医护人员在接获“危急值”电话时,除按要求复述一遍结果,并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认真记录报告时间、检验(查)结果、报告者姓名外,应立即将检验(查)结果报告主管医师(或当班医师),同时记录汇报时间、汇报医师

9、姓名。四、住院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该患者病情,结合“危急值”报告结果,对该患者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必要时通知主管医师或上级医师或医务部,对进一步抢救治疗措施如用药、手术、会诊、转诊或转院等做出决定。五、临床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危急值”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应记录到时分。门诊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附件4: “危急值”报告流程检验(查)科室发现并确认危急值 登记项目检验(查)项目、收标本时间检验结果(包括记录重复检查结果)危急值结果报告时间检验(查)科室电话通知相关病区医护人员向病区报告时间检验(查)科报告人员姓名记录项目病

10、区接收人员姓名患者姓名、住院号 通知顺序主管医师危急值结果接到电话报告时间病区医护人员接到电话报告,通知责任医师或当日值班医师接收人员姓名检验(查)报告人员姓名 救治及处理当日值班医师或主管医师主管医师(必要时)责任医师复核确认危急值报告并处理上级医师(必要时)医务科(必要时)责任医师在病程记录中记录危急值处理过程细节附件5: “危急值”项目及范围(一)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检验项目危急值危险性电解质指标血清钾(K)7.0 mmol/L严重高血钾症,可有心律失常,呼吸麻痹血清钠(NA)160 mmol/L血液离子指标血钙(CA)3.5 mmol/L甲状旁腺危象肾功能指标血肌酐(CR)1

11、200mol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尿素(BUN)30 mmol/L急性肾衰糖代谢指标血糖(GLU) 30mmol/L高血糖性昏迷、渗透性多尿伴严重脱水和酮中毒胰腺指标血淀粉酶(AMY)1000U/L可能有较严重急性或坏死性胰腺炎情况血常规检验指标血红蛋白(HGB)40秒或及近期结果差别10以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80秒或及近期结果差别20以上血浆D-二聚体(D-Dimer)20mg/L心肌酶指标谷丙/谷草(ALT/AST)2000肌酸激酶(CK)1000 mmol/L总蛋白/白蛋白(TP/ALB)正常下限20(二)心电图室“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1、心脏停搏2、急性心肌梗死;3、急

12、性冠脉综合症(急性心肌缺血);4、致命心律失常:5、致命性心率失常 心室扑动、颤动;室性心动过速; 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预激伴快速心房颤动; 心室率大于180次/分心动过速; 二度型及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率小于45次分心动过缓;(三)B超室“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1、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脏器官破裂或大血管破裂出血危重病人;2、大量心包积液,前壁前厚度大于等于3cm,合并心包填塞;3、急性心肌梗塞或外伤致心脏破裂合并心包填塞;4、心脏普大并合并急性心衰;5、大面积心肌坏死;6、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患者;7、

13、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8、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9、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心率过快;(五)放射科“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1、中枢神经系统: 严重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 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脑疝、急性脑积水; 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及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2、脊柱、脊髓疾病:X线检查诊断为脊柱骨折,脊柱长轴成角畸形、椎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骨盆环骨折。3、呼吸系统: 气管、支气管异物; 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

14、肺栓塞、肺梗死一侧肺全不张; 4、循环系统: 心包填塞、纵隔摆动;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肺水肿; 5、消化系统: 食道异物; 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包括肠套叠); 急性胆道梗阻;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外伤性膈疝; 6、颌面五官急症: 眼眶内异物; 眼眶及内容物破裂、骨折; 颌面部、颅底骨折。 (六)内窥镜室“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1、食管或胃底重度静脉曲张伴明显出血点或红色征阳性或活动性出血;2、胃血管畸形,消化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3、巨大、深在溃疡(引起穿孔、出血);4、上消化道异物(引起穿孔、出血);(七)血药浓度监测“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地戈辛血药浓度监测参考值0-2ng/ml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