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140689991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石钟山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石钟山记》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石钟山记教案课文说明此文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6月),是苏轼由黄州贬所调往汝州途经江西时所作,当时,苏轼已经47岁,仕途之路几经波折。文中寥寥数语对环境描绘得诡谲阴森,正与后赤壁赋与神人相遇幻境的神秘空旷相谐,正是这些不经意的点滴记录却让我们感受到他心灵的颤动和气息。这篇特别的游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执著的赤子情怀,而这只属于精神无比丰厚的人。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 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 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

2、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石钟山记教案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二、简介作者三、先请一

3、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四、课文分为三段,逐段研习。(一)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以为:认为临:接微风鼓浪:鼓,激荡常:一直,时间副词钟磬:(磬,qng,古乐器名,曲尺状平面体,上有空,系在架上巧计发声。用玉或石头制成。 偏义复词:偏在“钟”)访:探寻双石:两块石壁腾:传扬徐:慢慢歇:消失1、指导朗读第一段我觉得得重视诵读,这一段整散结合读起来很有韵致。(我喜欢把散文也按读诗的语调来读,有点唱的意味)“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馀韵徐歇”每句最后的字,四声基本都全了,读起来很有顿挫感,“胡”还是轻

4、声。还须注意,作者质疑的反问句也要读出反问语气!2、质疑。(1)石钟山的地理位置(背答)a原话: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2)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位置,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的。(自圆其说即可)(3)对石钟山命名的缘由有哪两种解释?提出这两种解释的人各持什么依据?人们对此持何种态度?作者对这两种解释提出质疑的理由是什么?a依据事实b人们的态度c质疑理由郦说a下临深潭, 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b人常疑之c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李说a得双石于潭上, 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b余尤疑之c石之铿然

5、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3)齐背第一段。二、研度读第二段(一) 1、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舟:名作状,适:去(“之”、“诣”也有到去的意思)因:因此元封:年号,六月丁丑,阴历六月初九日 古人用干支纪日固:通“姑”,姑且莫:“暮”的本字独:副,仅搏:击且且:也也有大石当中流:(当,d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察:细看浅深:同义复词,偏在深涵澹:形容水波荡漾澎湃:形容波浪冲刷与风水相吞吐:相,指示性副词,代风水。汝识之乎:(识zh,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因笑谓:因,副,于是古之人不余欺也:就是古之人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条件:一是

6、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2、指导诵读:“余固笑而不答”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作者为什么笑?笑寺僧和小童,也笑李渤) ;那段景物描写也要读出作者恐怖惊惧的心理,有如临其境感。作者“因笑谓迈曰”想想该怎样读出感情?(愉快自得的笑,反映出探得山名由来的兴奋和自豪)(二)探疑1、作者何年何月何由和谁一起探寻石钟山的?用原文的话回答: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板书背诵要点)2、在真正去之前,庙里小童沿用李渤之发做了演示(为什么要插这一笔?答曰:以讹传讹,可叹李渤谬论流毒之广。)文中哪几句话: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

7、之,空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3、因为作者固笑而不信,所以亲自考察。考察中作者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看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听到: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这是水上的声音) (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作者的心情怎样:余方心动欲还( 动:惊。害怕、恐惧,精神紧张,周围的环境诡谲阴森,令人毛

8、骨悚然。然而作者能不顾艰险这样的地方,足见他的勇气和胆量。现在不是流行探险这一运动吗?攀登珠穆朗玛,穿越荒滩戈壁,探险原始森林,不仅为了科学研究,更为了挑战自身。)好,大家来读这一段,读出作者的感受来。4、作者没有离开这种离开恐怖的环境,他怎么做了,发现声音从那里来的?“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背答)5“舟回至两山间”,作者又发现了什么?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背他)这是另一种声音“窾坎镗鞳之声”,形成原因:“空中而多竅,与风水相吞吐”,所以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就是这种

9、“窾坎镗鞳之声”和“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可作者为什么要用“无射”“歌钟”做喻呢?(1)为了说明山有钟声,因为“无射”“歌钟”都是钟名(2)“无射”本来是古代很好听的乐曲的名字,那么以无射命名的大钟演奏的音乐必定也十分悦耳了,这里作者也意在表明石钟山发出的水声悦耳,不仅有深沉的旋律还有宏大的气势。(3)衬出作者经过一番探究得到原因的喜悦和兴奋,真的那么好听吗?心理作用。“古之人不余欺也”这是对郦道元的侧面肯定。古之人,暗指郦道元这一段写夜间实地考察,发现了钟声和山形水势的关系,找出了始终山命名的真正原因。(三)背诵

10、指导:路经始终山小童证明以声得名山中恐怖景象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声音来源大石中的窾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三、研读第三段(一)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臆断:(臆,y)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事不目见:事,名词状语殆与余同:殆,副词,差不多终不肯:副,始终此世所以不传也:所以,的原因陋者:不会思考的人乃:竟实:真实的原因是以:因此(二)解疑1、在考察的基础上作者得出怎样的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作者用反问句发表肯定的论断(1)第一句用反问句有什么好处?语气强烈,突出全文的主旨2、那么长期以来关于始终山命名的由来疑团得不到解决,作者认为原因是什么?第一 言之不详,人常疑之 (郦道元)第

11、二“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士大夫为什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第三“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第四“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斧斤考击,以讹传讹。 (李渤、小童)3、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作者为什么“叹郦元”而“笑李渤”?引申:你认为作者笑郦元李渤可取吗?苏轼只说对了一部分原因。A命名与声音有关。山的命名与“钟”字有关,“钟”在古代就是乐器,代表例子有编钟。那么,此山的名字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苏轼的实地考察印证了这一点。B与它的山形有关。有一种观点认为枯水季节山下有洞,可以容纳数百人,深不可尽,都是事实,山如覆钟

12、,所以,这也是得名的原因。(不过,苏东坡毕竟不是学地质的,他来到石钟山只不过是路过,他一个外行人能做到如此执著已经不错了,我们要学习这种品格和精神,不能太苛求。)四、齐背全文。(搞各种形式的背诵活动)五、讨论:石钟山记给我们什么启示。参考: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还要尊重事实。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说”。还有布鲁诺捍卫哥白尼的学说。伽利略提出空气阻力学说。毛泽东不迷信陈独秀,在革命关键时刻坚持真理。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革命家,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思想都是一种科学思想,以为科学家提出一个观点远远要比证明一个观点更难,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要培养这种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