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总结》word版

上传人:xue****ang 文档编号:140660090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验方法总结》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实验方法总结》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实验方法总结》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实验方法总结》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方法总结》word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参照Arnon(1949)的方法进行测定。称取去脉的水稻叶片0.1g,置于研钵中,加入预冷的80% 丙酮、少许石英砂和CaCO3,研磨成浆,6000rpm冷冻离心10min,取上清。沉淀再用80% 丙酮洗1次,再次6000rpm冷冻离心10min,将两次离心得到的上清液合并。在上清液中加入80% 丙酮定容至10ml,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GENESYS 10UV(Thermo)测定其在645nm和663nm处的光吸收值,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mg/L)=12.7A663-2.69A645叶绿素b含量(mg/L)=22.9A64

2、5-4.68A663总叶绿素含量(mg/L)=8.02A663+20.21A6452.土壤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测定土壤含水量采用称重法测定,每组测定 20盆。叶片组织的水分状况用叶片相对含水量( RWC) 表示:RWC=(FW-DW)/(SW-DW) 其中 FW、DW和 SW分别表示叶片鲜重、干重和饱和质量方法:每次取叶片5片,从叶基部剪下,称量鲜重,后迅速将叶片放入清水中浸泡3小时后取出(即叶片重量不再发生变化,完全饱和),擦掉表面水分,称取饱和质量,经105 30分钟杀青后,在75下烘到恒重,记录干重,并计算相对含水量。3.酶活性测定: 提取酶液,参照钱琼秋等(Qian et al, 200

3、6)的方法以缓冲液(0.05 mol/L PBS,pH 7.8)悬浮叶绿体,用于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抗坏血酸(AsA)。 分别取0.5g材料于预冷的研钵中,加入8ml预冷的50mmol-1的磷酸缓冲液(PBS,ph7.8)(先加2ml,在冰浴下研磨成匀浆后,将匀浆倒入10ml的离心管,再用6ml冲洗),10000r/分离心20分钟,取上清液。3.1 SOD酶活性的测定SOD酶活性的测定按照Giannopolitis和Ries(1977)的方法进行。3.1.1 溶液的配制(1)130 mmol/L 甲硫氨酸(Met):称取

4、1.9399g Met用0.05 mol/L PBS(pH 7.8)溶解,定容至100ml。(2)750 mol/L NBT:称取0.06133g NBT用0.05 mol/L PBS(pH 7.8)溶解,定容至100ml,避光保存。(3)100 mol/L EDTA-Na2:称取0.03721g EDTA-Na2用0.05 mol/L PBS(pH 7.8)溶解,定容至100ml。(4)20 mol/L 核黄素:称取0.0753g核黄素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0ml,避光保存。3.1.2 活性的测定取测定管若干,2支设为对照管,按表1加入上述各溶液。摇匀后将1支对照管置于暗处,其他各管于5

5、0mol m-2s-1光照下反应20min,各管受光情况需一致。反应结束后,以不照光的对照管作空白,分别测定其他各管在560nm的吸光度。SOD活性以抑制NBT光化还原的50%为一个酶活性单位。表1 测定SOD酶活性所需各溶液的用量Table 1 The volume of different solutions during the measurement of SOD activity试剂(Reagents)用量(Volume, ml)终浓度(Final concentration)0.05 mol/L PBS1.5130 mmol/L Met0.313 mmol/L750mol/L NB

6、T0.375mol/L100mol/L EDTA-Na20.310mol/L20mol/L 核黄素(lactoflavin)0.32mol/L叶绿体悬浮液(chloroplast suspension)0.052支对照管以PBS代替悬浮液(PBS instead of chloroplast suspension in 2 control tubes)蒸馏水(Distilled water)0.25总体积(Total volume)3.03.1.3 活性的计算SOD总活性u/g(FW)=式中:SOD总活性以酶单位每克鲜重表示。 比活力单位以酶单位每毫克蛋白表示。 ACK 照光对照管的吸光度。

7、AE 样品管的吸光度。 VT 样品液总体积,mL。 V1 测定时样品用量,mL。 W样品鲜重,g。 蛋白质含量单位为mg/g。3.2 POD酶活性的测定参照 Chance & Maehly (1955)的方法,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3.2.1 溶液的配制(1)0.05mol/L PH 5.5的磷酸缓冲液:(2)2%双氧水溶液:(3)0.05mol/L愈创木酚溶液:应该用愈创木酚的分子量乘以摩尔数得到所需愈创木酚的质量,然后溶于95%酒精中。如配制1L0.05mol/L的愈创木酚应称取愈创木酚:124.130.05=6.2065g,然后溶于1L95%酒精中。(4)20%TCA3.

8、2.2 活性的测定1.取两支试管,洗涤后甩干水分。试剂管号(对照)测定管0.05mol/L PH 5.5的磷酸缓冲液2.9ml2.9 ml2%双氧水溶液1.0 ml1.0 ml0.05mol/L愈创木酚溶液1.0 ml1.0 ml蒸馏水2.0 ml2.0 ml总体积7.0 ml7.0 ml向对照管中加入0.1 ml加热煮沸5分钟的酶液,混匀,再向测定管中加入0.1 ml酶液,将上述各管立即放入预先调好37 的水浴锅中保温5min以上(酶促反应),然后迅速转入冰浴,并加入2ml20%TCA(三氯乙酸)终止反应。对照管在470 nm处调零,测定管混匀后进行比色测定,并且立即计时,3分钟时立即读取吸

9、光度。(也可以每分钟读取一次,3分钟内吸光度变化值A )3.2.3 活性的计算以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表示酶活性大小,即以 A 470 /min g (鲜重) 表示之。也可以用每 min 内 A 470 变化 0.01 为 1 个过氧化物酶活性单位( u )表示。 按下式计算酶的相对活性 A470 酶提取液总量(ml)酶活性(A470g1Fwmin1)= 样品鲜重(g) 测定时酶液用量(ml)3.3 丙二醛(MDA)的测定(1)原理丙二醛(MDA)是由于植物官衰老或在逆境条件下受伤害,其组织或器官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而产生的。它的含量与植物衰老及逆境伤害有密切关系。测定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通常利用

10、硫代巴比妥酸(TBA)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与组织中的丙二醛产生显色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三甲川最大的吸收波长在532nm。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处,在532nm处也有吸收。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此外在532nm波长处尚有非特异的背景吸收的影响也要加以排除。低浓度的铁离子能显著增加硫代巴比妥酸与蔗糖或丙二醛显色反应物在532、450nm处的吸光度值,所以在蔗糖

11、、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中需要有一定的铁离子,通常植物组织中铁离子的含量为100300gg1Dw,根据植物样品量和提取液的体积,加入Fe3的终浓度为0.5nmol L1。在532nm、600nm和45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即可计算出丙二醛含量。(2)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 材料:植物叶片。2. 仪器设备: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恒温水浴;研钵;试管;移液管(1ml、5ml)、试管架;移液管架;洗耳球;剪刀。3. 试剂:10三氯乙酸(TCA);0.6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石英砂。10三氯乙酸(TCA):TCA10g 溶于100ML水里0.6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

12、称取0.6gTBA,先用少量1mol/L NaOH溶解,再用10%TCA定容至100毫升。(3)实验步骤1. 丙二醛的提取称取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的植物叶片1g,加入少量石英砂和10三氯乙酸2ml,研磨至匀浆,再加8ml10三氯乙酸进一步研磨,匀浆以4000r/min离心10min,其上清液为丙二醛提取液。2. 显色反应及测定取2支干净试管,编号,1支为样品管,各加入提取液2ml,对照管加蒸馏水2ml,然后各管再加入2ml 0.6硫代巴比妥酸溶液。摇匀,混合液在沸水浴中反应15min,迅速冷却后再离心。取上清液分别在532、600和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值。(4)丙二醛含量计

13、算:由于蔗糖TBA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毫摩尔吸收系数为85.4103,MDATBA反应产物在532nm的毫摩尔吸收系数分别是7.4103和155103。532nm非特异性吸光值可以600nm波长处的吸光值代表。按双组分分光光度法原理,建立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即可求出MDA及可溶性糖浓度。方程组: A450=(85.4103)C糖 (A532A600)=(155103)CMDA+(7.4103)C糖解得: A450 C糖= = 11.71A450(mmolL1) 85.4103 CMDA= 6.45(A532A600)0.56A450-(molL1)公式中:A450在450nm波长

14、下测得的吸光度值A532在532nm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A600在600nm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 1.55105为摩尔比吸收系数C糖、CMDA分别是反应混合液中可溶性糖、MDA的浓度。 按下式计算样品中MDA含量 提取液中MDA浓度(molml1)提取液总量(ml) MDA含量(molg1 Fw)= 植物组织鲜重(g)3.4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考马斯亮兰G-250染色法)(1)操作1标准曲线的制作及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 按下表加样,每管重复数为2管号0l23456BSA(m1)(标准)样品(ml)DW(m1)考-G250(m1)浓度(g/ml)0-1500.2-0.85200.4-0.65400

15、.6-0.45600.8-0.25801-051000.20.85 加入试剂后,使试管中溶液充分混合放置2分钟后,以0号管为空白对照用l0mm厚的比色杯在A595nm下比色。(2)试剂1考马斯亮兰-G250试剂 称取100mg考马斯亮兰G-250,溶于50ml 95乙醇中,加100ml 85的正磷酸,最后加蒸馏水至l升。2蛋白质标准溶液 (1)母液,称0.1gBSA(牛血清白蛋白)溶于100ml DW(蒸馏水)中,配成1000g/ml。 (2)标准液,取母液10ml,溶于100ml DW中,配成浓度为l00g /ml的标准液。(3)器材与仪器 1.10ml试管11 2.吸管1ml2 5m11

16、3.试管架 4.旋涡混合器 5.分光光度计 6.离心机五、作业 1.以A595nm吸光率为纵座标,以标准蛋白质浓度为横座标,绘制标准曲线。 2.计算样品蛋白质含量,对照标准曲线求出样液蛋白浓度,换算为mg蛋白/克鲜重。3.5 抗坏血酸(AsA)一、原理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可以把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与红菲咯啉(4,7-二苯基-1,10-菲咯啉,BP)反应形成红色螯合物。在534nm波长的吸收值与AsA含量正相关,故可用比色法测定。脱氧抗坏血酸(DAsA)可由二硫苏糖醇(DTT)还原成AsA。测定AsA总量,从中减去还原型AsA,即为DAsA含量。4 APX酶活性的测定APX酶活性的

17、测定按照Nakano和Asada(1981)的方法进行。3.2.1 反应液的配制:12.5ml 0.2 mol/L PBS(pH 7.0),0.05ml 100 mmol/L EDTA-Na2,0.25ml 100 mmol/L ASA,10l 30% H2O2,摇匀,加入蒸馏水定容至50ml即是测定APX酶活性的反应液。按Nakano和Asada(1981)的方法。0.3 g叶片,加入提取液研磨,提取液含50 mmol L-1磷酸缓冲液(pH7.0),1 mmol L-1抗坏血酸(AsA),1 mmol L-1 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18、EDTA),4 8000 r/min离心20 min,上清液定容至3 ml。3 ml反应混合液中含:50 mmol L-1磷酸缓冲液(pH7.0),0.5 mmol L-1 AsA,0.1 mmol L-1 H2O2,0.1 ml酶液,记录1 min内290 nm下的光吸收值变化,根据AsA 的摩尔消光系数为2.8 mM-1cm-1计算酶活性。3.2.2 活性的测定:在3ml反应液中加适量的叶绿体悬浮液启动反应,连续记录测定室温下290nm吸收值的变化(30-40s反应,每5s 读1次),因为10-40s内反应初速度呈线性关系,以不加H2O2作为对照。室温下每分钟氧化1mol ASA的酶量作为

19、一个酶活性单位(吸光系数为 2.8 mmol/L cm)。5.H2O2测定6.超氧阴离子测定7. 相对电渗漏(REL)和膜脂过氧化(TBARS)测定8.脯氨酸测定在逆境条件下(旱、盐碱、热、冷、冻),植物体内脯氨酸(proline,Pro)的含量显著增加。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抗旱性强的品种往往积累较多的脯氨酸。因此测定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抗旱育种的生理指标。另外,由于脯氨酸亲水性极强,能稳定原生质胶体及组织内的代谢过程,因而能降低凝固点,有防止细胞脱水的作用。在低温条件下,植物组织中脯氨酸增加,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因此,亦可作为抗寒育种的生理指标。一、原理用磺基水杨

20、酸提取植物样品时,脯氨酸便游离于磺基水杨酸的溶液中,然后用酸性茚三酮加热处理后,溶液即成红色,再用甲苯处理,则色素全部转移至甲苯中,色素的深浅即表示脯氨酸含量的高低。在520nm波长下比色,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或用回归方程计算)脯氨酸的含量。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一)材料 待测植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叶片。(二)仪器设备1. 722型分光光度计;2. 研钵;3. 100ml小烧杯;4. 容量瓶;5. 大试管;6. 普通试管;7. 移液管;8. 注射器;9. 水浴锅;10. 漏斗;11. 漏斗架;12. 滤纸;13 剪刀。(三)试剂 1. 酸性茚三酮溶液:将1.25g茚三酮溶于3

21、0ml冰醋酸和20ml6mol/L磷酸中,搅拌加热(70)溶解,贮于冰箱中。2. 2. 3磺基水杨酸:3g磺基水杨酸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3. 3. 冰醋酸。4. 4. 甲苯。三、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1)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取25mg脯氨酸,倒入小烧杯内,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倒入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此标准液中每ml含脯氨酸100g。(2)系列脯氨酸浓度的配制 取6个50ml容量瓶,分别盛入脯氨酸原液0.5,1.0,1.5,2.0,2.5及3.0ml,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各瓶的脯氨酸浓度分别为1,2,3,4,5及6g/ml。(3)取6支试管,分别吸取

22、2ml系列标准浓度的脯氨酸溶液及2ml冰醋酸和2ml酸性茚三酮溶液,每管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4)冷却后各试管准确加入4ml甲苯,振荡30S,静置片刻,使色素全部转至甲苯溶液。(5)用注射器轻轻吸取各管上层脯氨酸甲苯溶液至比色杯中,以甲苯溶液为空白对照,于520nm波长处进行比色。(6)标准曲线的绘制:先求出吸光度值(Y)依脯氨酸浓度(X)而变的回归方程式,再按回归方程式绘制标准曲线,计算2ml测定液中脯氨酸的含量(g/2ml)。2. 样品的测定(1)脯氨酸的提取 准确称取不同处理的待测植物叶片各0.5g,分别置大管中,然后向各管分别加入5ml3的磺基水杨酸溶液,在沸水浴中提取10min

23、,(提取过程中要经常摇动),冷却后过滤于干净的试管中,滤液即为脯氨酸的提取液。(2)吸取2ml提取液于另一干净的带玻塞试管中,加入2ml冰醋酸及2ml酸性茚三酮试剂,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溶液即呈红色。(3)冷却后加入4ml甲苯,摇荡30S,静置片刻,取上层液至10ml离心管中,在3000rpm下离心5min。(4)用吸管轻轻吸取上层脯氨酸红色甲苯溶液于比色杯中,以甲苯为空白对照,在分光光度计上520nm波长处比色,求得吸光度值。四、结果计算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或从标准曲线上查出)2ml测定液中脯氨酸的含量(Xg/2ml),然后计算样品中脯氨酸含量的百分数。计算公式如下:单位鲜质量样品的脯氨酸含量(%)式中:X为从标准曲线查处的2mL测定液中脯氨酸的含量(ug/2mL);为提取液体积(mL);为测定是取用的样品体积(mL);W为样品质量(g)。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