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厂房检测方案(改)

上传人:hao****021 文档编号:140657755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6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锅炉厂房检测方案(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锅炉厂房检测方案(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锅炉厂房检测方案(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锅炉厂房检测方案(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厂房检测方案(改)(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项目号(ID):2013-长兴岛第二发电厂锅炉厂房结构质量检测方案项目名称: 长兴岛第二发电厂锅炉厂房结构质量检测Description委托单位: 长兴岛第二发电厂Client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东分院East China Branch of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项目组成人员项目负责:魏安银 工学硕士 高级工程师技术负责:李 东 工学博士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测量负责:魏 松 工学硕士 工程师现场检测:田万溪 工学学士 助理工程师结构计算:肖 遥 工学硕士

2、工程师辅助人员:毛荣昌 操作工联系方式:地址:国权路49号国际财富广场13楼(近黄兴路) 目 录一、工程概况11.1工程情况简介11.2生产工艺流程2第二章、现场检测内容52.1变形观测52.1.1沉降观测52.1.2倾斜测量62.1.3高低差测量62.2结构沉降与分析62.3结构完损检测72.4混凝土强度检测7第三章、房屋结构检测及监测依据73.1工程图纸73.2相关规范及测量依据83.3检测用仪器设备及型号8第四章、具体操作流程94.1现场完损检测94.1.1设计及施工资料整理与核实94.1.2现场状况调查与记录104.2变形观测104.2.1沉降观测104.2.2倾斜观测124.2.3高

3、低差观测124.3结构变形数据分析134.4房屋结构承载状况分析134.5结构实际变形前后对比计算与分析144.6整体结构安全使用判断和分析14第五章、工期安排及配合14第六章、报告提交内容16第七章、费用17一、工程概况1.1工程情况简介本待检房屋结构位于上海长兴岛内,是长兴第二电厂发电锅炉厂房。因厂房近处进行了脱硫工程改造,该厂房围护墙体表面,多处出现斜向裂缝,鉴于此,为考虑厂房的安全使用,需对该厂房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确保今后厂房安全的使用。本厂房由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设计,因被检厂房房屋的有关资料缺乏,以下资料中的数据,均原引于技术管理人员的口述和有限的资料。厂房约占地为2000

4、? m2左右,检测结构大约可分为:钢筋混凝土厂房,平面如图1所示;原料输送通廊构筑物,该部分图纸缺乏。特别说明:锅炉设备结构不在本检测范围之内。图1.1 锅炉厂房结构平面图目前,该使用房屋单体外立面、内部局部出现了较为明显且宽度较大的裂缝,在感官上引起了较大不安,因建筑为工业建筑,局部有动荷载的作用并有可能发生超载现象,为了正常生产安全运行的需要,要对房屋结构进行必要的检测和监测。图1. 2 主厂房基础布置图1.2生产工艺流程我院于9月11日对待检房屋进行了初步的查勘。对关键部位进行了照片采样,如下图1.3所示,由于只是对待检房屋进行了初步查勘,工作较为简单,所拍照片的状况不是十分详细,尚需要

5、后续正式工作开展后再行补充。对房屋结构的计算与校核需要在开展正式工作后给出书面答复。发电机组发电机组进煤输煤制粉锅炉进煤输煤制粉锅炉图1.3 发电厂房生产流程图图1。4 厂区西大门及原料输送通廊构筑物第二章、现场检测内容2.1变形观测在地表面的空旷房屋建筑结构,因受到日光曝晒、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其结构内部由于变形受到约束将产生一定的内力,当房屋结构的整体及抗变形刚度比较大时,外界的环境影响则可不考虑。相对于实体物体,空旷的结构因建筑工艺的需求,需要更大的内部空间,则支撑结构的主要传力构件变得越来越小,而且较为柔弱,结构的整体性大大的被削弱,导致整体协调变形的能力下降,因此周边环境的影响变得

6、更重要。在现行的设计规范中对这一方面的考虑较少,主要原因是对该方面的考虑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设计规范的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就对结构抗不均匀变形影响的有关设计变得十分模糊,在实际结构中将产生一些隐患和事故,在责任方面很难做出适当的判断。本次将要待检房屋就属于此类较空旷的结构。变形观测是对建筑物及其地基由于荷重和地质条件变化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各种变形(空间位移)的测定工作。其目的在于了解建筑物的稳定性,监视它的安全情况,研究变形规律,检验设计理论及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和经验数据,是工程测量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变形观测主要包括沉降观测、位移观测、挠度观测、转动角观测和振动观测等。鉴于本工程的实际情

7、况主要进行: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以及高低差观测。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是测定建筑物或其基础的高程随时间变化的工作。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对埋设在基础和建筑物上的观测点,定期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它们的高程,比较观测点不同周期的高程即可求得其沉降值。沉降观测是本次待检房屋需要重点检测的指标。由于本工程的房屋其功能具有民用和工业的性能,且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相互干涉,因各自荷重作用区域不同,则房屋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和约束不一样。根据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和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的要求,应具备建设过程中房屋结构的连续监测结果。另外本待检房屋为空旷结构,传力构件间的差异沉降有严格的要求,基础的形式为自然承重的浅

8、基础形式,且上海地区地基主要形式为软土地基,由于土质不均匀可能使房屋内部产生不均匀的内力,造成结构的不同部位产生裂缝,影响结构正常的安全使用。倾斜测量对建筑物、构筑物中心线或其墙、柱等,在不同高度的点相对于底部基准点的偏离值所进行的测量称为倾斜测量。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时,由于不均匀的沉降或其他外力的影响时,往往会产生倾斜。按危房鉴定的标准,倾斜程度的判断直接判断房屋的危险程度。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物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观测点的偏移值,再根据建筑物的高度,计算建筑物主体的倾斜度。倾斜测量主要是测定建筑物主体的偏移值,通过经纬仪来测定值。高低差测量建筑物的高低差测量,主要是通过对室内地

9、坪的测量间接反映结构内部出现翘曲内力变形。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时,由于不均匀的沉降或其他外力的影响,往往会产生地坪的裂缝,其走向复杂不易判断,往往是较危险的情况。按危险房屋鉴定的标准,高低差程度的判断可间接判断房屋的危险程度。2.2结构沉降与分析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该项工作在检测工作完成后进行整理。2.根据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及荷载值,绘制得各观测点的沉降曲线;在检测工作完成后通过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可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在检测工作完成后进行汇总整理,给出具体的检

10、测报告。2.3结构完损检测根据有关规定需要对建筑物进行现场完损检测,对结构构件完损状况进行详细现场检测,并进行必要的测量和测试。对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及发现的问题进行广泛的调查。检查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是否开裂,有哪些质量缺陷;墙面、楼板、屋盖是否有渗水现象发生;钢筋、钢材的锈蚀情况;混凝土保护层是否开裂以及其他的结构损伤情况。结合裂缝分布图给出裂缝的走向、宽度、位置等情况。核查实际结构与图纸是否一致,应对柱、梁、楼板、屋面板、屋面支撑及吊车梁等重要构件及围护结构进行全面检测。通过照片采样处理的方式进行详细记录,使后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2.4混凝土强度检测采用超声回弹法和钻芯取样法进行混凝土强度的

11、测定工作,拿到具体图纸后,划分好结构单元,进行测区布置,绘制出测点草图,在汇总时候画出详细清晰的测点布置图,取得测区数据后进行整理,以书面报告的形式给出评判依据和评判的结果。对取得的芯样进行混凝土碳化强度的测定,及时记录整理数据,给出混凝土强度的推定值。第三章、房屋结构检测及监测依据3.1工程图纸1.需钢筋混凝土厂房设计图纸一套2.需原料输送通廊构筑物设计图纸一套3.2相关规范及测量依据1.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DGJ08-81-20002.房屋质量检测规程DGJ08-79-20083.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44-2008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回

12、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7.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JGJ /T8-20078.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 /T50344-2004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10.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12.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993.3检测用仪器设备及型号混凝土回弹仪(ZC3-A)、自动安平水准仪、钢筋位置测定仪(DDG-A型)、宾得300全站仪、钻芯机(Z1Z-200e)、卷尺、碳化检测仪、游标卡尺等其他仪器。自动安平水准仪 游标卡尺 经纬仪 三脚架 全站仪 三脚架 超

13、声钢筋检测仪 混凝土回弹仪第四章、具体操作流程4.1现场完损检测设计及施工资料整理与核实根据工程的设计图纸、施工资料制订检测方案。在现场根据图纸核对待检结构的形式,由于文件档案的管理,设计图中缺乏:地质勘察报告;局部厂房的结构图纸;现场施工技术资料。.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检测采用钢尺、皮尺等检测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评价截面尺寸误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现场检测数量不少于构件总数的10%。.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检测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垂直度、平整度、混凝土表面观感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采用钢尺、皮尺等检测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评价截面尺寸误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现场检测数量不少

14、于构件总数的10%。现场状况调查与记录因房屋结构受环境的影响引起变化与变形,对构件现场出现的裂缝及破坏状况进行调查、记录和整理。(1).结构裂缝检测采用裂缝测宽仪检测混凝土构件表面裂缝,评价裂缝宽度是否超过国家规范限值要求。现场检测数量不少于构件总数的10%。4.2变形观测沉降观测1.建立水准控制网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

15、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的路线进行。根据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8-2006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的点位,砌筑小阴井加以保护,观测点宜选在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本锅炉房共设14个沉降观测点,设置在建筑物的四角及外墙边,每两个观测点之间间隔3根柱子。具体观测点设置及观测路线如下图所示:图 沉降观测点及观测路线图3.沉降观测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设置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

16、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4.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5.统计表汇总(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可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

17、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特别在沉陷性较大的地基上对重要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观测显得更为重要。对沉降观测的成果分析,还可找出同一地区类似结构形式建筑物影响其沉降的主要因素,指导施工单位编好施工组织设计正确指导施工,同样也为勘察设计单位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设计出更完善的施工图纸。倾斜观测1.建立测量控制棱线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制订测量观测方案,主要根据房屋结构的突出物、表面的棱线设置测量点。2.建立固定经纬观测路线由观测棱线,依据设计图纸的各层高尺寸和楼房总高,设置必要的观测位置,固定测量突出物和房屋棱线竖向变化情况并记录。3.沉降观测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

18、期,测量观测点变化的状态。4.统计表汇总(1)根据各倾斜测量计算的倾斜率,列统计表,进行汇总。(2)绘制各观测点的倾斜曲线。高低差观测1.建立测量控制点根据房屋结构室内地坪,在关键部位设置观测点。由于内部空间在不间断的产生,因此该部分设置需要随机安排。2.选择观测路线高低差的测量应与沉降测量结合,因此其测量的路径应与沉降测量观测位置和部位相对应,两者结合判断结构的变形状态。3.统计表汇总(1)根据房屋地坪的高低差计算,计算其翘曲变形,列统计表,进行汇总。(2)绘制各测量点的高差曲线。4.3结构变形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变形观测中采集到的数据来研究建筑物变形的规律和特征, 是变形观测的另一重要内容。变

19、形观测的成果应包括沉降观测点平面图、倾斜观测点平面图、裂缝观测比较示意图、沉降观测成果汇总表、变形曲线图及变形等值线图等。列表汇总每次观测结束后, 应检查记录中的数据和计算是否准确,精度是否合格, 然后把各次观测点的高程, 列人沉降观测成果表中, 并计算两次观测之间的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 同时也要注明日期及荷重情况。变形曲线图是反映变形量随时间荷载发展的情况, 以横坐标表示时间, 以纵坐标下半部表示沉降量, 上半部表示荷载, 将各沉降量用折线连接而成变形曲线图。而变形等值线图是表示变形在空间分布的情况, 是通过建筑物沉降量相同的各点在建筑物平面图上连接成曲线的形式加以表示的。4.4房屋结构承载

20、状况分析根据前述建筑物设计原始理想状况,利用设计软件PKPM中的PMCAD、PK、GJ及STS分析程序进行计算和分析。1. 结构上部荷载作用调查对结构荷载作用进行调查与检测,结合现场实际调查情况,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取值,并作为结构承载力验算的依据。2.实际承载状况数据输入由于工业厂房的工艺特点,必须调查厂房内部实际荷载的分布和使用状况,对恒载和活载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因为实际的面荷载与集中荷载有很大的区别,同时需对比原设计的荷载条件,为进行下一步的计算做准备。3.实际承载状况计算根据实际的荷载分布状况,按前述整理的数据文件状输入程序中,进行大工作量服役受力构件

21、的实际承载能力计算、整理和归类。通过程序的计算结果,按照最新抗震规范进行结构承载力验算, 其公式为:0SR,对房屋构件的受力情况做出一个合理判断,给出书面结果。4.5结构实际变形前后对比计算与分析根据前述建筑物变形的规律和特征, 转换为数据文件,利用设有限元程序MADASSAP2000对结构进行数值模拟,观察分析结构变形前后的影响。1.结构变形状况数据输入根据实测变形数据整理成数值模拟所需的数据文件,该部分的分析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是:前述所测得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必要的联系,但实际结构的变形是相互相关的,因此在计算中需要大量不同工况的数据输入分析。2. 结构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输入的数

22、据文件,采用计算机数值来模拟受到变形影响的结果。所计算出来的数据必须进行分析整理,并归类出对实际结构主要受力构件的影响。3. 受力构件影响分析根据数值模拟出的受力构件影响结果,计算校核实际服役受力构件的实际承载能力富裕度的变化。4.6整体结构安全使用判断和分析根据前述结构计算及各项检测鉴定的分析, 判断结构在一定变形作用下,其主要受力受到的最不利影响,对比分析结构构件的承载富裕度的变化趋势,给出结构使用的安全判断。并且,根据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144-2008)要求规定,对既有结构进行可靠性评级,综合评定既有结构的可靠性。第五章、工期安排及配合根据上海地质状况,房屋的地基沉降需要

23、在很长的时间段内才可变缓趋于稳定,因此在变形测量的观测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段。由于本待检结构房屋缺乏前期的变形累计资料,因此对本次的测量带来很大困难,对后续的判断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房屋的业主方生产的过程不能中断,但是不断出现的问题影响到工作中的观感,引起一定的恐慌,所以需要很快地给出安全使用的结论。所以时间长短的问题是本次工期决定的重要因素。考虑到业主的需要,决定采用如下工期:总工期约7个月表5.1 具体检测安排时间工作内容所需时间需业主配合12月测点装置的制作和购买约13天12月变形观测点的设置约13天1. 220V移动电源2. 水源3. 15m2临时设备堆放办公用房4. 临时照明12月首次变

24、形测量约1天需陪同和局部场地清理12月现场完损检测约1天1. 需陪同和局部场地清理2. 临时照明12月工业厂房承载状况调查约1天1. 需陪同和局部场地清理2. 临时照明1月第2次变形测量约1天需陪同和局部场地清理1月结构承载状况资料整理、分析约7天1月结构实际承载能力计算、分析约10天2月第3次变形测量约1天需陪同和局部场地清理2月局部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约3天2月第4次变形测量约1天需陪同和局部场地清理2月局部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约3天3月变形资料的整理、分析约5天3月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约15天3月结构安全分析约5天4月报告资料整理、撰写约15天第六章、报告提交内容1. 观测原始数据;2.

25、沉降观测点平面图;3. 倾斜观测点平面图;5. 计算分析结果;6. 观测结果报告。7. 房屋质量检测鉴定报告第七章、费用申请资助总金额(万元) 39.25科目金额 (万元)计算根据及理由 元件及材料费(埋置在受力构件中)1.291. 沉降测点制作及购买=(24+47+25+8) 0.005=0.52万元2. 倾斜测点制作及购买=(4+5+4+4) 0.01=0.17万元3. 高低差测点制作及购买(24+28+45+3) 0.001=0.10万元4. 防水密封漆胶=0.25万元5. 绝缘电工胶带=0.15万元6. 焊接消耗=0.10万元2.现场检测费(需业主委托方配合)12.201. 排架柱检测

26、(需搭架或天车观测)(7+7+3+3) 0.050=1.00万元2. 屋面梁检测(需搭架或天车观测)(143+64+8) 0.050=3.70万元3. 吊车梁检测(需搭架或天车观测)(62) 0.150=1.80万元4. 屋面支撑检测(需搭架或天车观测) 180.200=3.60万元5. 屋面板检测(需搭架或天车观测) (123+6)0.050=2.10万元3.原料输送通廊(需业主委托方配合)*4.001. 通廊支架检测(需搭架观测)60.250=1.50万元2. 通廊支架检测(需临时停产观测)2.50万元4.动力振动影响检测*5.001. 结构动力模态监测1.50万元2. 局部重要受力构件疲

27、劳检测3.5万元5.基础检测(需业主委托方配合)*4.501. 基础开挖1.50万元2. 基础有损探查0.50万元3. 施工恢复2.50万元6.小型设备费1.121. 数据采集器=0.50万元2. 数据采集通迅网卡=0.30万元3. 小型数字测试万用表=0.02万元4. 数字采集箱转换器=0.30万元7.业务费4.001. 数据计算分析0.125天=2.50万元2. 报告印刷费=0.25万元3. 小型计算机使用费0.0525天=1.25万元8.差旅及人工费1.551. 车费0.055次=0.25万元2. 外协人工费0.13人=0.30万元3. 技术人工费0.254人=1.00万元9.管理费3.37按总费用10计算10.税费2.22按总费用6计算备注:1.有“*”标示者,该结构附属在被检结构中,请业主委托方考虑是否一起进行检测;2. 有“*”标示者,因被检结构中,存在局部振动较大,可能有重要受力构件疲劳问题,请业主委托方考虑是否一起进行检测;3. 有“*”标示者,因被检结构中,基础是一项重要指标,但考虑是隐蔽工程,检测需有损状态下进行,可能影响生产,请业主委托方考虑是否一起进行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