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研楼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0623927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科研楼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某科研楼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某科研楼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某科研楼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科研楼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工程名称:XX机械制造公司科研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审批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审批项目经理审 核编制编制单位: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土建处第 X项目部20年 月 日大体积砼施工措施方案、工程概况3二、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3三、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 31 、选用低热、高标号水泥品牌。 32 、高效缓凝型减水剂 43 、粗骨料选择 44 、细骨料选择45 、骨料的搅拌温度56 、粉煤灰57 、配合比控制5四、混凝土裂缝预控办法 51 、施工机械、材料和人员应能保证连续浇筑砼 52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出厂温度。 63 、输送泵管处理办法 74 、砼分层浇筑方法(斜面分层法) 75 、混凝土震捣86

2、 、混凝土的泌水处理 87 、动态控制98 、面层搓平9五、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101 、混凝土筏板面层养护 10六、混凝土测温办法101 、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所产生应力计算及温度差计算 102 、塑料薄膜厚度(计算及取值按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11章)123 、测温点布控12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矿工路东段XX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院内,建筑类别 为一类高层办公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 烈度为6度第一组,耐久年限为50年,主要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 结构,建筑高度为59.7m,地下2层,地上16层,建筑面积:20700.8叱二、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非均

3、质材料,它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良 好的耐久性及抗拉强度低,抗变形能力差,易开裂的特性。大体积混凝土 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大,水泥水化时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 度变化,这种温度变化会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显著提高,而混凝土表面由于 散热较快,温度较低,这样砼结构会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内部 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这个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 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同时,混凝土表面降温时,由于降温产生的温差,加上混凝土多余水 分蒸发产生的干缩,受到地基和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时,会产生很大的收 缩应力(拉应力),当该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整个截面 会产生贯穿裂缝,带来

4、很大危害。三、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基于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我司对混凝土原材料拟采用专用原材料 和统一的砼配合比1 、选用低热、高标号水泥品牌。水泥水化热大小,对混凝土的温度起决定性影响,而水泥水 化热量大小取决于水泥品种及其所含的矿物成份,水泥中硅酸三钙 (简称C3S)及铝酸三钙(简称 C3A )含量愈高,发热量愈大,水 化速度也愈快,出现温峰值也较早,选用的水泥应采用低水化热低 碱水泥,所使用的水泥品种的铝酸三钙含量应少于 7%。选用42.5MP或以上标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可以减少混凝 土配合比中总的水泥用量及混凝土水化反应时总体水化热。水泥厂 家一经选用,同一次浇砼必须用该厂家的水泥。2

5、、具有微膨胀效果的高效缓凝型减水剂具有微膨胀效果的高效缓凝型减水剂具有高效减水效果、降低 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抗渗性、改 善混凝土泌水性和保水性、和具有良好的可泵送性等效果。3 、粗骨料选择采用以自然连续级配良好的粗骨料配制混凝土,如此配置的混 凝土有较好的和易性,并可以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及提供较 高的抗压强度。优先选用530mm连续级配的石子,符合筛分曲线 要求,减少混凝土干缩。其指标如下:名称指标要求备注压碎指标v 10%含泥量V 1%泥块含量V 0.2%骨料中针状和片状颗粒含量v 10%(重量比)4 、细骨料选择细骨料以中砂为宜,要求搅拌混凝土前对粗、细

6、骨料进行冲洗, 尽量减少含泥量。其指标如下:名称指标要求备注含泥量V 1%泥块含量v 0.2%泥块含量V 0.2%氯离子含量小于0.03%细度模数2.5-3.05 、骨料的搅拌温度对骨料进行浇水降温,降低混凝土出机和入模温度6 、粉煤灰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可以减少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水泥的总体水 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对减少砼的裂缝控制有很大好处。7 、配合比控制本工程拟采用泵送混凝土,砂率应在40%45%之间,在满足可 泵送前提下,尽量降低砂率。坍落度在满足泵送条件下,尽量选用 小值,塌落度选择在1214厘米左右。初凝时间为8小时,终凝 时间为9小时。配合比一经确定,未经试验人员同意改动配合比

7、, 不得随意增减用水量,以确保砼的整体质量均匀稳定。四、混凝土裂缝预控办法1 、施工机械、材料和人员应能保证连续浇筑砼为保证砼能够连续浇筑,不出现施工缝或冷缝。施工机械不仅要准备充分,而且要考虑发生故障时的修理时间,现场备用一台砼罐车和一台 泵车10条振动棒,此外还要备用一台发电机,其功率最小保证一台塔吊、 一台砼输送泵车、10条振动棒和部分照明用电。在浇筑砼两天前应把所需的材料、施工机械运到现场。备好足够的水泥、砂、石、保证水电供应、机械配备,必须做到连续施工。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备如下:混凝土施工机械数量备注1.砼搅拌站搅拌机2套我司搅拌站建成前租用其它单位搅拌机2混凝土输送罐车5台3管

8、式砼布料杆1台4 汽车泵2台5.振动棒10根HZX $ 506.平板振动器2台ZW207 抽水泵4台$ 150工作班的人数如下:工种接拆 管工 人振捣找平钢筋砖工养护其/、后工人管理工人工人保守保守工它台小计人员人数4人8人10人1人1人1人1人2人28人4人合计:工人28人,管理人员4人。2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出厂温度。a) 在原有石子洒水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安排人员负责石子洒水降温 并定时测量砂子、石子的温度。b) .在搅拌楼下增加洒水装置,每次装混凝土时,对混凝土搅拌车的搅拌罐进行淋水降温c).不定期清洁搅拌机。d)选用距施工现场不远的搅拌站运送砼,我司自建一座搅拌站(运 输时间10分钟

9、),专供现场使用。3 、输送泵管处理办法泵管在使用过程中会吸收辐射热,管道与砼磨擦也会产生热量,在 管道上包裹麻袋,不定期在麻袋上浇冷水降温,保证在浇筑砼过程中泵管 温度不会过高。4 、砼分层浇筑方法(斜面分层法)依据砼输送能力、筏板的面积、砼浇筑量,对筏板基础浇筑砼进行分 层,使砼以同一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每次分层厚度按300 500mm分层浇筑,并要保证砼覆盖已浇筑砼的时间不得超过砼初凝时间。 这样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提高了泵送效率,简化 了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了上下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对筏板进行分层后,砼浇筑时各层间应有适宜的间歇时间,使得在不 产生

10、冷缝的前提下,上层混凝土覆盖到下层的混凝土上时,下层混凝土水 化热已进行了一段时间,热量已散发一部分,这样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 一部分水化热。筏板基础砼浇筑分层浇筑示意图如下:分层厚度第一层450、第二层450、第三层400。5 、混凝土震捣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 带的前、中、后布置三道振动器,在下料完成后开始振捣。第一道布 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第二道布置在混 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第三道在坡度的中部保证砼 的坡度和密实性。随着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向前推进,振动器也相应 跟上,以确保整个高度混凝土的质量。 斜面长度增加后,振动棒也

11、要 相应增加个数。施工管理人员在现场监督工人认真捣实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 密实度,减少砼骨料之间的空隙。6 、混凝土的泌水处理大流动性混凝土在浇筑、震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 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泌水会因振捣而改变混凝土中水的含量及冲 洗掉混凝土面的水泥浆,对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危害,我司制定以下 方法来解决该问题。施工砖胎模时在筏板后浇筑一侧角部砖胎模内设置集水坑,混 凝土浇筑时使大部分泌水随着混凝土浇筑向前推进被赶至集水坑 集中抽水。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脚接近另一侧砖胎模时,改变混凝 土浇筑方向,即从顶端往回浇筑,与原斜坡相交成一个集水坑,这 样集水坑逐步在中间缩小成水潭,用软轴泵及时排除

12、,采用这种方法 排除最后阶段的所有泌水。7 、动态控制施工现场严格监控预拌混凝土的各项指标,随时向现场施工的负责人进行通报,并及时对现场出现的混凝土品质问题进行处理。试验人员随时抽查砼的坍落度,目测砼的和易性,如发现砼有离析或 初凝现象把砼清退出场。8 、面层搓平筏板砼浇筑完成后,初步用铝合金大杠刮平砼后,及时用木 抹子将砼表面抹平,待砼收水后,用木抹子搓平两次,以闭合砼面 层的收缩裂缝。大体积泵送混凝土,其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筑结束 后要认真处理。经45小时左右,初步按标高用长尺刮平,在初凝 前(因混凝土内掺加减水剂,初凝时间较长)用铁滚筒碾压,再用 木蟹打磨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约

13、12小时后覆盖塑料膜并蓄水 养护。五、混凝土的养护措施1 、混凝土筏板面层养护筏板浇筑砼完毕后约12小时,对砼加以覆盖和浇水。本工程拟采 用塑料膜加蓄水(厚度为20mm具体计算见测温办法)养护,以减少升温 阶段内外温差,防止产生温度裂缝,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产生干缩裂 缝,使水泥顺利进行水化,提高混凝土的抗裂缝能力。在养护过程中定时对砼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控,发现砼内外温差大于25C立即采取措施(具体方法见测温办法)。当砼内外温差小于25C, 继续浇水养护至14天。六、混凝土测温办法砼的内部温度用电子测温仪测温,浇筑砼时预埋测温管,设置上中下三种高度,得出砼内部的温度与外界温度差值,按结构设计总

14、说明要求,如果其差值超过250C时进行特殊养护。1 、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所产生应力计算及温度差计算以最不利的条件进行计算,既不考虑混凝土的热传导,且以前七天的水化热全部不进行传导进行计算内部中心温度的最大值。砼内部中心温度最大值:T(t)二CQ/cp (1 e-mt)(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11章)T(t):混凝土浇注完t时间,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C)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公斤),GoP8的水泥取305公斤/每立方米Q:每公斤水泥水化热量,七天的取 377千焦耳/每公斤C :混凝土的热比,为0.96P: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400公斤/立方米m :为经验系数取0.4t :混凝土浇注后至计算时的

15、天数,取 7。T(t)=CQ/cp ( 1 e-mt)=305X377X( 1 e-28)/(0.96 X2400) =46.9 0C7天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 (t)=E)( 1 e-0.09t)(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11章)E(t):计算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 0 :混凝土最终的弹性模量-0 09tE (t)=丘(1 e . ) =3.0 X10000X 0.467=1.40 X 10000混凝土的变形应力:(T = E(t)a T S(t) R/(1-v)(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11章)(T :混凝土的温度应力a :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4.1.8条)取1X10-5 T:最大的综

16、合温差 T= T(t) Th (泉州市四至六月最低气温,按14 0C 计算) T= T(t) Th=46.9-14=32.9 CSt):混凝土徐变影响系数,取 0.4。R :混凝土的外约束系数,取0.4。V :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T = E(t)a T S(t) R/(1-v)=1.4 X 0.1 X 32.9 X 0.4 X 0.4/0.85=0.871.43/1.15=1.24(牛顿/平方毫米,混凝土 7天的抗拉强度)达到允许拉力时的温度差:1.24/(1.4 X 0.1 X 0.4 X 0.4/0.85)=47.1C经过以上验算,若不进行保温养护,理论计算温差为47.1 0C时

17、,将会产生裂缝。控制温差在450C以下时,可保证不产生温度裂缝。但按 规范和图纸要求,温差应控制在 250C以内。2 、塑料薄膜厚度(计算及取值按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11章)3= 0.5 H 入(T aT b) k / 入 1 ( T max - T a)s 养护材料厚度入一养护材料导热系数,取0.04w/m . k入i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 w/m . kT max 混凝土中的最高温度,取719C T max二T( t) +T g, T g为混凝土浇 筑入模温度,取25 C。T a-混凝土表面温度取25CT b混凝土达到最高温度时的大气平均温度,取20 CK传热系数修正值,取1.3H-结构物

18、的厚度,取1.8米S= 0.5X 1.8X 0.04X(25-20) /(2.3X( 71.9 20) )x 1.3= 0.2厘米覆盖两层塑料膜即可满足要求,为保证施工质量,我司拟定在塑料 膜上再加2cm蓄水养护。3 、测温点布控采用电子测温仪,测温时间间隔见下表。(1)测温点布置图。(2)测温记录第1天第7天每3小时测温一次;第8天第14天每6小时侧温一次各龄期实测内部温度值与理论最大内部温度比较表龄期(d) 比值、1234567891011121314Tt实测值Tma x理论值71.9基础中心与基础上表面保温养护内外升降温变化表龄期(d)1234567891011121314混凝土中心温度(C)水底温度(C)水面温度(C)混凝土中心与上部温差(C)混凝土上部与水底温差(C)水底、水面温差(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