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期末测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40555315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必修2期末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必修2期末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必修2期末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必修2期末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期末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郑一中分校高二生物组期末考试模拟(19)一、选择题1.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3:1 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1:1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2.最能体现基因分离规律实质的是( )A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 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 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1:1 D.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3.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F2性状分离比是3:1

2、C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4.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亲本杂合子连续自交,某代的纯合子所占的比例达95%以上,则该比例最早出现在 A子3代 B子4代 C子5代 D子6代5.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A甜是显性性状B非甜是显性性状 C相互混杂D环境影响6.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C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含X 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7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

3、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8.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A. 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 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 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 9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 A.前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后者减数第二次分裂 B.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 C.前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后者受精作用时 D.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1

4、0.一匹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纯种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20匹枣红马和23匹黑马。下列叙述中最可能的是 A.雄性黑马是显性纯合子 B.雄性黑马是隐性性状 C.枣红马是显性性状 D.枣红马是隐性性状11下列叙述中哪项不能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行为 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组成之一 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 C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有自由组合 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12.下列关于摩尔根及其同事对果蝇研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假说 B第一次提出了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的概念 C第一次

5、完成了果蝇基因组的测定 D发明了测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13如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可能属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是 A B C D14下图为二倍体动物的三个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卵巢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B甲、乙、丙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C丙可能是甲细胞的子细胞 D甲细胞分裂过程中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15. 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和黑身蝇杂交得F1,F1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得到F2,将F2中灰身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得F3,F3中灰、黑身蝇的比例为( ) A 1:1 B 3:1 C 5:1 D 8:11

6、6.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 A1/8 B.3/8 C.1/16 D.3/1617.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三分之一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 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7、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二分之一。18. 蜜蜂的雄蜂是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雌蜂和工蜂是受精卵发育成的。雄蜂在形成雄配子时进行的是“假减数分裂”(相当于有丝分裂),雌蜂在形成雌配子时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蜜蜂的体色,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则F1的体色将是()A全部褐色 B蜂王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C蜂王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D褐色黑色3119.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和、和和控制。和决定红色,和决定白色,R对r不

8、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与白粒杂交得,自交得,则的表现型有 A.4种B.5种 C.9种D.10种20. 如图表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则由该细胞形成的精子类型可能是 ( )21.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

9、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22. 下图1中的噬菌斑(白色区域),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基中加入含35S或32P的营养物质,则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B曲线ab段,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23. 赫尔希与蔡斯用

10、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C本实验的目的是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24.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玉米体细胞(2N=20)若干代后,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细胞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时,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A.10,20 B.20,20 C.20,40 D.20,1025.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

11、是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C.三者都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D.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26牛胰岛素分子中的一条肽链由30个氨基酸组成,则控制该多肽合成的mRNA和转录mRNA的基因中的碱基的最少个数(不计终止密码)分别是 ( ) A30和30 B60和60 C90和180 D90和9027某一个DNA分子中含有30%的G+C,则由它转录成的RNA中G+C应为( )A60% B30% C20% D15%28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DNA碱基

12、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29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别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 ) A蛋白质 BDNACRNAD核苷酸30由2000个碱基组成的DNA片段,可因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量最多可达( )A 42000种 B41000种 C22000种 D21000种31小麦根尖生长点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数是( )A4 B5C7 D832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UAA、UGA、UAG为终止密码。某信使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

13、C(40个碱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为()A20个 B15个 C16个 D18个 33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C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34已知某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GAU,它所转运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 ( )AGAT BGAA CCUA DCTA35若将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数占( )

14、A B C D136某基因的一个片段是 ,在解旋时,a 链发生了差错,C变成了G,该基因复制三次后,发生突变的基因占全部基因的( )A100 B50 C25 D12537尿嘧啶核糖核苷(简称尿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如果选用含有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小肠黏膜层,几小时后检测小肠绒毛,整个小肠黏膜层上均有放射性出现。下列与之密切相关的过程是()ADNA复制 B基因突变 C翻译 D转录38.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15、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39多基因遗传病是一类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以下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哮喘病 21三体综合征 抗维生素D佝偻病 青少年型糖尿病 A B C D4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 B C D41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均无斑

16、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C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基因重组 4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诱变育种优点的是 A.可以提高变异频率 B.育种年限显著缩短C.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D.需大量处理供试材料43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 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子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A、单倍体 B、二倍体 C、多倍体 D、杂交种44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A苯丙酮尿症携带者 B21三体综合征 C猫叫综合征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45.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

17、的叙述是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 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二、非选择题1.图为某一雄性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图中各细胞可同时在该动物的 结构中找到。该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形成_个四分体,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有_个DNA分子。(2)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 ,其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 ;乙细胞下一个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目比例是 。(3)丙细胞的名称为 ,其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4)非等位基因A和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第_次分裂的后期。(5)若该生物与具Aa

18、BbCc基因型的个体杂交,则后代有 种表现型,与亲本相同的基因型占后代的比例为 。2.下图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1)属于 育种。水稻某一优良性状(A)对不良性状(a)为显性,如用第种方法育种,杂合子Aa逐代自交3次,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2)第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红色种皮的花生种子第种育种方法培育获得了一株紫色种皮的变异植株,其自交后代中有些结出了红色种皮的种子,其原因是 。(3)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采用的是方法 ,能体现细胞具全能性的是方法 (选填)。与方法相比方法的优点是 。(4)通过育种方法培育抗虫棉属基因工程育种,此操作过程中抗虫基因表达时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 。

19、3.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试验材料(16分) (1)果蝇对CO2 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实验一 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 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_ 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_。(2)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 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

20、蝇63只。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种。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F1代雌蝇基因型为_。 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F1代雌蝇基因型为_新郑一中分校高二生物组期末考试模拟(19)答案1-10BCCCB CCDBD11-20ADCDD BDCBB21-30DCCBC CBDDA31-40CCCAC BDBBD41-45CDDAC1.(1)睾丸(精巢) 3 12 (2)有丝分裂 AaBbCC (3)次级精母细胞 ABC、AbC 、aBC abC、(4)一 (5)4 1/42.(1)杂交育种 7/8(2)基因突变 该突变为显性突变(3)多倍体育种 Netc oo co .ne Net组 卷 缩短育种年限 3.(1)控制CO2 的耐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2) 耐受型(雌)X敏感型(雄) 2、(1)X 3 (2)n XNXN XNXn (3)N XNXN XnXn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