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冲A复习专题14学业达标集训(含解析)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40437244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1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冲A复习专题14学业达标集训(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冲A复习专题14学业达标集训(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冲A复习专题14学业达标集训(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冲A复习专题14学业达标集训(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冲A复习专题14学业达标集训(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冲A复习专题14学业达标集训(含解析)学业达标集训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所描述的生物,不属于一个种群的是()A全世界的蓝鲸B珠江里的肉食性生物C一个菜园里的白粉蝶D一个湿地公园的白鹭B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珠江里的肉食性生物有很多种,不符合种群的概念,故选B。2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要较准确地估算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最适合的调查方法是()A目测估计法B标志重捕法C逐个计数法D样方法B我们在估算运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3近

2、十几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显著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性别比例适当 D迁入率大于迁出率D影响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沿海城市人口增长,主要原因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4下面是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操作正确的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丈量总面积ABCDA采用样方法来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首先要确定调查对象,然后随机选取样方,计数以后再来计算种群密度。在这个过程中,并不需要丈量总面积。5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结合农药等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的种群密度

3、将()A明显增加B明显减少C先减后增D相对稳定B破坏了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下降,从而使得种群密度明显减少。6下列各项中,可称为种群密度的是()A一平方千米内的人口数量B一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数C一片森林里的全部生物D一个稳定型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A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种群个体数。一平方千米内的人口数量属于人口密度;一个池塘中各种鱼不属于一个物种,不是一个种群;一片森林里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一个稳定型生物种群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种群个体数才是种群密度。选A。7(2019容山中学第二学期期中)东方田鼠种群迁入新环境后的数量变化如图。最接近K值的点为()A B C D答案:D8(2019东厦

4、中学高二水平考试)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图中表示该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点是()A B CD答案:B9(2019东厦中学高二水平考试)下列属于一个群落的是()A一个水库里全部的鱼 B一片草原上的昆虫和小鸟C一棵枯树以及其上的苔藓、真菌等D一个湖泊里的藻类、鱼类、蚌等全部生物答案:D10(2019东厦中学高二水平考试)下列属于群落特征的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 B物种丰富度 C年龄组成 D性别比例答案:B11(2019容山中学第二学期期中)如图装置可用于采集()A田鼠 B藻类 C土壤小动物 D土壤微生物答案:C12(2019广东江门第二中学第一学期期末)诗句“野火烧不尽,

5、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可视为群落的()A物种组成 B垂直结构 C种间关系 D次生演替D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演替的种类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根据题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可视为群落的次生演替。13如图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图Ad点处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的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定数量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要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最好要等到c点D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最好在b点时,因为此时增长速率最大。14某高级中学迁入新

6、建校园14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年份第2年第4年第6年第8年第10年第12年第14年增长速率0.661.522.833.692.911.200.03A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表中的数据D白头鹎在该中学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的两倍D由表可知,增长速率先增后减,说明该种群呈“S”型增长。第12年时,增长速率大于0,应为增长型。白头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应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第8年增长速率最大,应为,所以环境容纳量

7、约为此时的两倍。15如图是某野牛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图,据图判断,种群数量最接近“J”型增长的区间是()Aab段Bbc段 Cac段Dcd段A“J”型增长的特点是增长速率一直增大,图中ab段符合。bc段增长速率不断下降,cd段增长速率也在不断下降并最终变为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6下列为某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示意图,将来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的是()A从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将来的种群密度,幼年期个体越多,将来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17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B必须要

8、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C对某种植物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D样方内各年龄段的植物均需统计D取一种植物作为调查对象;统计个体时对样方内的个体进行计数;对某种植物的调查常用样方法。18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不需要的试剂或用品是()A琼脂B试管C血细胞计数板D显微镜A琼脂是在配置固体培养基时需要加的试剂,在酵母菌计数实验中用的是液体培养基,所以不需要添加琼脂。19如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

9、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Dc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利用这一特点,在进行渔业捕捞时,捕捞后的种群数量应保持在K/2这个值,以便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大的产量;然而,在害虫防治时,应根据预期,在达到c点之前进行防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于“S”型曲线而言,自始至终都有环境阻力的存在,而不是在d点之后;e点(K值)的种群增长速率为0。20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时间少,其主要原因是()A次生演替不需要形成森林B次生演替所处的环境较适宜生物的生长C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D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结构简单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最大的区别是起始条件不同,次生演替基本保留了

10、原有的土壤条件。21下列实验中,最适合用标志重捕法的是 ()A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B调查农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C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D调查土壤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A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而调查农田中田螺、土壤中蚯蚓和土壤中大肠杆菌的种群密度适合用样方法。2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樟树、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B水稻田中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群落C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D洞庭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蛇的种群密度调查,应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生物群落是

11、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生物,B错误;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C错误。23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D丰富度越高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A群落中物种种类的多少,称为物种的丰富度。24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B小动物的种类采用记名法C有些小动物要借助放大镜或实体镜进行观察 D不同环境下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不同A因土壤中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适宜使用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进行丰富度的调查,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小动物的种类可

12、用记名法或目测估计法。有些小动物过于微小,可用放大镜或实体镜观察。小动物丰富度取决于土壤环境。2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的这首归园田居中第一句隐含的种间关系及第三句反映出的生物学知识是 ()A竞争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无影响B竞争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C捕食关系和撤去人类活动后群落演替方向会发生变化D捕食关系和撤去人类活动后群落演替方向不会发生变化B豆苗和草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关系;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撤去人类活动后群落演替方向会发生变化,B项正确。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

1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6分,少选且正确得2分,未选、错选得0分。26下列关于使用样方法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正确的做法是()A样方大小应视调查对象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而定B选取样方应注意随机取样,样方数量越多越好C统计完成后以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D调查时位于样方边线上的个体一般都要统计在内AC此题考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法。以各个样方内种群数量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样方数越多,误差越小,但工作量也越大,所以并不是样方数越多越好;调查时对位于样方边线上的个体一般取任意相邻边线上的个体参与计数。27如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

14、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A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B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C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D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AD本题考查的知识是有关生物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J”型曲线是在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无限理想状态下的种群增长曲线;而“S”型曲线是在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有限状态下的种群实际增长的曲线。因此阴影部分就表示了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28下列有关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农田中蚜虫、蚯蚓、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B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C对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

15、统计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标志重捕法要注意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没有伤害BCD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适用样方法,A项错误;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B项正确;对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进行统计时,对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可用记名计算法,反之可用目测估计法,C项正确;标志重捕法要注意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没有伤害,否则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D项正确。29下列对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中,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活B寄生生物属于异养生物,寄主可能是异养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C竞争在种内与种间普遍存在D捕食可发生在动物与植物、动物与

16、动物之间ABD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往往有一种对生物共生关系依赖较强,这种生物单独存在往往不能独立生活;寄生生物一定是异养生物,但寄主可能是异养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竞争属于种间关系。30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肉食性动物B在裸岩或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述的景象变迁,可视为次生演替C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草食性动物,A项错误;裸岩或冰川泥上没有任何土壤条件或生物,在裸岩或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项错误;人类活动会影响生物种类或数量的变化,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项正确;火灾后的草原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或植物根系,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D项正确。选CD。- 22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