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含答案)MY

上传人:xuey****n398 文档编号:140428625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柳先生传》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含答案)MY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柳先生传》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含答案)MY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柳先生传》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含答案)MY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五柳先生传》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含答案)MY》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柳先生传》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含答案)MY(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22五柳先生传导学案课时:2教师:毛勇导学目标1、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3)、熟读、背诵全文。2、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提高朗读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Xk b1 .com新 课 标第 一网(2)、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的有关资料,学生自主分析资料,主动探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3)、体会文章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把握简约凝练,多用否定句的语言特点。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学习作者守志安贫、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导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

2、诵课文。 (2)、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风亮节、精神实质。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导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点拨法。阅读后积极讨论,品味感情、感悟人生、学会做人。 导学过程设计一、自主预习(10分钟)1、熟读课文并在课本上注下这些生字的音。明确:1)生字:嗜(sh) 辄(zh) 吝(ln) 褐(h) 箪(dn) 汲(j) 俦(chu) 黔(qin) 觞(shng) 2)多音字:传(zhun) 好(ho)2、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

3、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3.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二、课堂合作、探究(20分钟)(小组内讨论)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1、教师出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画面,并提问:菊花高洁,南山幽静,徜徉在这山水景物之间的诗人是谁? (陶

4、渊明饮酒诗第五首中的名句。)2、你知道多少关于陶渊明的知识,请你给同学们说一说3、学生举手介绍陶渊明的文学常识,教师点拨补充。导入五柳先生传(二)、合读课文要求:1、读出节奏。2、边读边在课文上标划节奏。明确:1)三字短句:如好读书晏如也 2)四字短句: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复杂长句:如其言兹若人之俦乎3、跟读课文要求:1)模拟人物心态。2)读出语气、语调。明确:1)第1段应读出舒缓陈述的语调2)第2段应读出赞叹抒情的语调。(三)默读课文,探讨文意。读完后8人小组讨论字意、词意、句意。明确:1)第一段:何许:何处 许,地方,处所。 详:详细地知道。因:因此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号:别号

5、,人名外的自称。 焉:语气词,表决定,相当于“矣”。不求甚解:不追求过细的理解。这里指不拘泥于字面,不执著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会意:对书中的精神实质有所领会。 性:人的本性。嗜:喜爱,爱好。 旧:指老朋友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或:有时。 置酒:准备酒。招之:邀请他。 造:到去。辄:每每,总是。 尽:指喝完。期:期望,希望。 曾不:一点也不。曾不连用加强否定语气。吝情:感情上计较,指留恋、顾恋。 环堵:房屋四周。堵,墙壁。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 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 箪:盛饭食的圆形竹器。瓢:舀水的葫芦。 自终:自

6、己过完一生。终,终了,结束。晏如:安然自乐的样子。晏,平静,安逸。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自娱:使自己欢娱。 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2)第二段:赞;史传文章结尾的评语。 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迫追求的样子。 极:推究。兹:代词,此,指五柳先生。 若人:这样的人,指黔娄。俦:类。 衔觞:口衔酒杯,指饮酒。觞,酒杯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乐,使快乐。志,心意,志向。(四)、课堂练习。由于陶渊明文学创作成就巨大,现某市文联拟请他担任文联主席一职,请你根据学到的文学常识和对课文的理解帮他填好履历表。某市文联干部履历表姓名: 性别: 字: 号:出生年月: 籍贯: 国别: 职业:人生

7、格言: 特长展示: 工作经历: 兴趣爱好: 自述性格: 明确: 某市文联干部履历表姓名:陶渊明 性别:男 字:元亮 号:靖节先生出生年月:365年 籍贯:江西九江 国别:中国 职业:自由诗人人生格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特长展示: 擅长写诗工作经历: 1、江州祭酒。2、镇军将军刘裕参军3、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4、彭泽令。兴趣爱好: 1、 好读书2、 性嗜酒3、 常著文章以自娱自述性格: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安贫乐道,不图享受 3、真挚坦诚,喜爱自然(五)、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朗读课文1、说说两个段落有什么不同?2、找到总领全文,

8、体现五柳先生风格的句子。明确:1)从内容上看,第1段主要是生活(蕴涵性格志趣);点出“不慕荣利”,第2段主要是赞语(蕴涵精神风貌)。呼应“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从形式上看,第1段主要是描述,是分写;第2段主要是评论,是总说。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二、思考讨论1、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2、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要点提示: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

9、”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三、朗读质疑自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解决。A、主人公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B、作者

10、以“五柳”为号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C、作者与五柳先生到底有什么关系要写文纪传?明确: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他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他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 “名者,实之宾也”。但他为什么看中五柳树呢?也许他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B、以五柳为号,可

11、见他家居环境的清静、淡雅、简朴,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C、陶渊明实际是借五柳先生写自己,这在南朝梁代萧统的陶渊明传中已指出:“渊明少有高山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五柳先生的生活情趣,正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的反映。小结2分钟五、总结归纳。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板书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 适意五 性嗜酒 陶情 不坚柳 传 环堵萧然 乐道 随守先 常著文 娱乐 流节生 俗操传 赞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作业三、课堂分层巩固训练(5分钟)六、作业布置。

12、(一)背诵全文,并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二)课内文段阅读。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每有会意 颇示己志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衔觞赋诗,以乐其志3、从文中看,五柳先生的三个爱好是 (3分)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B.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C.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D.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5、赏读与拓展(4分)课文着力表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品质?6我们学过的饮酒一诗与本文塑造了同一位隐士形象,请你写出诗中最为生动地刻画这一形象的两句诗

13、。7.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译文: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译文: 8.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3分)答: 9. 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答: 10.五柳先生传的结尾,有一段评论性的文字。请你默写出其中最能表现五柳先生品格的一句话。11用现代汉语翻译“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2分)译文_ 12“箪瓢屡空”一句用了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的典故,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13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对他这样的读书态度和方法你有什么看法?(2分)答_参考答案:1、对精神

14、实质有所领会 很 2、(1)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得干干净净,希望一醉方休。 (2)饮酒作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快乐。 3、饮酒、读书、写文章 4、B 5、(1)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旷达自任、专心乐学等 6、(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7.(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完,希望一醉方休。(造:去、往;期:期望、希望。)不因贫贱而忧愁,不为追求富贵到处奔走钻营。(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切追求的样子。)8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安乐,恬淡自足。(共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9结合自己读书习惯(1分),赞成或不赞成且言之成理(3分);仅答“赞成”、“不赞成”不得分。(共4分)参考答案:赞成:爱好读书,重在领悟文章精神实质。不赞成:根据文章内容精读与粗读结合。1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1住宅边有五棵柳树,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号。12作者以颜回自况,表现他安贫乐道的道德情操。 13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鼓励考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下边的答案供参考:这两句分别说出了五柳先生读书所采用的两种态度、两种方法。一是他的嗜好是读书,其方法便是只求懂得大概,不强求有深刻理解;二是说明他读书的最高境界,往往因能“会意”而如痴如迷,其方法当是熟读深思。也就是“观其大略”在先,重在博览;“务于精熟”在后,期在“会意”。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