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题燃烧及其利用(第5课时)

上传人:wan****21 文档编号:140420901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8.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题燃烧及其利用(第5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题燃烧及其利用(第5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题燃烧及其利用(第5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题燃烧及其利用(第5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题燃烧及其利用(第5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题 燃烧及其利用1.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天然能源的是: ( ) A氢气 B太阳能 C天然气 D石油2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3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人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4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B石油是“清洁燃料”C石油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 D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5我国“十

2、二五”规化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 )A Zn+H2SO4(稀)=ZnSO4+H2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气)高温=H2+COTiO2=太阳光C太阳光分解水:2H2O 2H2+O2D电解水:2H2O电解=2H2+O2 6. “可燃冰”CH4 .(H2O)n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下面关于“可燃冰”叙述正确的是 ( )A. CH4 .(H2O)n是氧化物 B. “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C. 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证据 D. “可燃冰”可直接拿回家作为燃料使用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

3、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高楼发生火灾,乘电梯逃生B用白醋除水壶中的水垢 C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D用燃烧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8.学以致用,请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 ( )A. 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B. 遇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C. 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火D. 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9.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 ) A. 散热的速度加快 B.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0.下列有关灭火原

4、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清除可燃物 B. 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C. 隔绝空气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1.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 可燃物只要温度达到的着火点就能燃烧12.下列关于灭火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油着火,用水浇灭 B扑灭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 C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D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灭13.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 ( ) A隔绝空气 B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 C隔离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14.用灯帽熄灭酒

5、精灯,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C隔绝空气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15.今年3月苏州日报报导:“太仓奥特斯维能源等一批大项目建成后,我市光伏电池产能将突破7000兆瓦。”下列有关“光伏电池”能量形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风能转化为电能16.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17.人们常在可燃物

6、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 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D. 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18.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 B.都是可再生能源C. 都属于混合物 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19.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B. 油库着火

7、用水扑灭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 厨房煤气管道泄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20.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高层住宅发生特大火灾,58人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退到卫生间暂避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封闭房门跳楼 A. B. C. D. 21.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 B.关

8、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C.迅速跳窗,逃离现场 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22. “吸烟有害健康”,我国政府规定:从2011年5月1日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烟草燃烧释放的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尼古丁 D.焦油23.石油被人们称为“工业的血液”,它没有固定的沸点,通过加热气化、冷凝、分离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定石油属于 ( )A. 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24.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

9、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25.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26.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27用右图装置做硫燃烧的实验。(1)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的原因是 。(2)观察到实验现象后,为尽量减少二氧化硫逸散到空气

10、中,要使燃烧的硫立即熄灭,应采取的措施是 ,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28.渝东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我市提供了能源保障。(1)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填序号)A.煤 B.天然气 C.乙醇 D.石油(3)氢气燃烧的产物是 ,因此它是最清洁的能源。 29.当今社会,随着汽车用量的急剧增加,能源和环保问题日趋严峻,研究以太阳能、氢能等新型能源为动力的汽车迫在眉睫。氢燃料汽车使用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环保的角度认为,使用氢燃料汽车最突出的优是 。30.甲烷、乙醇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植物的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甲烷;而

11、乙醇主要靠人类利用高粱、玉米和薯类发酵等方法制造。据报道,科学家已经找到利用甲烷与其他物质反应制造乙醇的新途径。(1)甲烷和乙醇都属于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乙醇的化学式为_;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31.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