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40417474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3.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生 物 试 卷命题人:武汉中学 刘新汉 审题人: 武汉四中 张锡进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1-20每题1分,21-35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成分的归类,错误的是()A细胞代谢废物类:尿素、二氧化碳等B有机大分子类:血浆蛋白、呼吸酶等C免疫物质类:抗体、淋巴因子等D营养小分子类:葡萄糖、氨基酸等2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从B液中可提取得到红细胞B人体体液包括A液、

2、B液和C液 C图中CO2浓度最高的是3中的液体D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相同3下列不属于下丘脑功能的是()A产生促甲状腺激素 B传导兴奋 C体温调节中枢 D渗透压感受器4有关激素调节及应用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都会减少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蝌蚪发育不会受影响,但是成年人耗氧量会增加C两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和生长发育D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不能避免减产5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一类多肽激素,可诱导造血干细胞发育为T淋巴细胞,增强T细胞的功能。据此分析胸腺素 ()A能与病原体特异结合 B适用于

3、治疗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C适宜给药方式是口服 D适用于治疗细胞免疫缺陷病6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有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作用缓慢而广泛B神经调节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C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D内分泌腺主要受体液调节作用,不受神经调节作用7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免疫缺陷病患者失去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B. 记忆细胞能快速识别抗原,所以其产生抗体更快更多C. 切除胸腺的个体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减弱D. 效应T细胞能够将靶细胞裂解后释放的病原体吞噬、消灭8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脑干内有呼吸中

4、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B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直接参与靶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C大面积烧伤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是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D病毒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92015年3月1日,寒意依旧,京城一群男女在奥林匹克公园进行第四届“光猪跑”大赛(参赛者须穿着内衣裤跑完3公里赛程),以此方式倡导人们亲近自然、健康生活。在参赛者跑步过程中,正常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肝糖元、脂肪分解加速B通过反馈调节,内环境仍可保持相对稳定状态C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兴奋,骨骼肌活动加强D“光猪跑”过程中产热量会增加,散热量会减少10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

5、,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6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 ) A600只 B900只 C1200只 D1800只11、关于免疫细胞和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B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C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D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12. 移栽作物时剪去主根和部分叶片的作用分别是( )A减少养分和减少水分的散失 B抑制向地性和向光性C减少机械刺激作用和减少蒸腾作用D解除主根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侧根生长素的抑制作用和减少蒸腾作用13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300条,做上标

6、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240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小B. 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C. 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D. 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14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15武汉东湖现有沉水植物16种、浮游植物86种、浮游动物87种、底栖动物11种、鱼类43种。据上述材料分析,以下说法正

7、确的是()A. 武汉东湖动植物构成了东湖生态系统的群落B. 调查武汉东湖浮游动物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C. 不同动植物分布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 武汉东湖物种丰富度指东湖中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16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演替是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D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丰富度的增加17.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A abc B. bc C

8、. bcde D.cde18右图中的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含量相同,请分析胚芽鞘的a、b、c、d四个位置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A.abcB.bac C.a=b=c D.cbd处理区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定时灌溉不驱走大蚂蚁增加35驱走大蚂蚁增加70不灌溉不驱走大蚂蚁减少10驱走大蚂蚁减少219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1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见右表。对本研究的试验方法和结果

9、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加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20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水肿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管阻塞可引起组织水肿B营养不良可引起组织水肿C过敏反应可引起组织水肿 D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弱可引起组织水肿21下图是某同学在模拟活动中建立的血糖调节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甲能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 B激素乙能促进肌糖原的分解C激素甲可使细胞乙的活动增强 D细胞乙是胰岛B细胞22下图描述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相关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寒冷时机体维持体温只需要过程

10、的参与C内环境的稳态不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D依次可代表分泌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的过程23下图表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上图可知,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均靠体液调节维持体温B从甲到乙是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C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甲和丙表示在寒冷环境中,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少于乙和丁24如图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B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 C若幼苗表现出向光性,且向光侧的浓度为f,则背光侧的浓度大

11、于f小于2fD若水平放置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近地侧浓度为g,则远地侧浓度可能为2f25. 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的变化趋势B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D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26、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 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只受本身密度制约C. 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D.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弱到强,再

12、由强到弱27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 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B. 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C. 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 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28柯萨奇病毒A16型(CAV16)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细胞经CAV16刺激后会分裂、分化出浆细胞,并与抗原结合B. CAV16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效应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13、C. 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 CAV16侵入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29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是由于患者所产生的抗体X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某激素的受体Y结合,致使甲状腺细胞持续被激发,产生高水平激素Z所致。对患者使用物质UDP可减弱Graves病的症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激素Z为甲状腺激素B分泌抗体X的细胞为浆细胞CUDP可能会抑制X的分泌 DY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特异性受体30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

14、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右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无明显变化。据此推测不合理的是 ()A.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且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 B.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低,且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 C.若将半边茎的左右两侧分别放人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则左右两侧生长的弯曲角度不相同 D.内外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由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31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对一些实验或生物事实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

15、匹配的是()选项方法与结果结论或观点A将小肠粘膜与稀盐酸混合加沙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并注射到同一只狗的静脉中,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胰腺分泌胰液是化学调节B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C将幼小植株横放,一段时间以后根弯曲向下生长,茎弯曲向上生长。实验两结果都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贝尔纳用糖和瘦肉分别喂狗,几天之后,发现他们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糖类与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可以相互转换。32下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和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B.

16、 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C幼年时激素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D血液中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分泌减少33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乙图中的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处理甲图中的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34下图是某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变化

17、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bd段,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是草本植物被灌木取代,灌木又被乔木取代C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逐渐增加,各种群数量都呈S型增长D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类型取决于土壤中植物种子等繁殖体的存留状况35. 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B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C 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 (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

18、共40分)36、(本小题每空1分共8分)如图为人体部分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c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右图中免疫过程属于_ _免疫中的 免疫,图中b细胞在人体内可以来自_ _细胞(填名称)。(2)图中a、b、c、d中能够识别抗原的是_。(3)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物质d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 _病。(4)当抗原经过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的主要特点是_ _。(5)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 、 。37(本小题每空1分共10分)-氨基丁酸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19、某种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仔细分析下图1和图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递质只能由 释放,作用于 ,并可以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 。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 和某些腺体分泌。(2)、由图1可知-氨基丁酸与 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 (促进或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3)、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电位由 。由图2可知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 (内流或外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4)、由图判断-氨基丁酸应该属于 (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局麻药 (属于或不属于)神经递质。38(本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0、下图一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二示物种数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上图二。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图二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 ,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m2。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 株m2。种群数量(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群落具有复杂的 结构。 (3)图三为一定时间内森林中三种动物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

21、分析回答: 甲和丙的关系是 。种群丙繁殖速度最快是图中 点。繁殖速度在AB段受限的原因 。 种群丙在A、B、C、D四个时期 图三中种内竞争最激烈的是 期。39(每空2分,共12分)烯效唑(S-3307)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研究结果和生产上使用表明烯效唑对小麦具有很好的壮苗和增产的效果,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烯效唑(S-3307)对植物根冠比(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干重的比值,在作物苗期,根冠比越大越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1)实验材料:小麦种子、0.1二氯化汞、烯效唑、蒸馏水实验步骤:选取若干数量的生理状况一

22、致的健康、饱满的小麦种子,平均分为四组。用0.1二氯化汞消毒15-20 min,蒸馏水冲洗4-5次分别用等量的0 mg/L、20 mg/L、X mg/L、60 mg/L的烯效唑浸种24 h。种子洗净后于瓷盘中培养,催芽3 d后移栽。一段时间后分别称量植物的 ,并计算根冠比。(2)实施实验过程,得到了以下数据:处理浓度(mg/L)根干重(g)冠干重(g)根冠比00.07520.1480.458200.08060.1450.597X0.07850.1440.552600.07650.1430.533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表中的X应为: 理由是: 。图中的数据表明不同浓度烯效唑(S-3307)下植物

23、的根冠比不同,主要体现在不同浓度烯效唑能通过 ,从而提高幼苗的根冠比,为了有利于植物作物苗期的生长,烯效唑的浓度应当控制在 左右。 (3)烯效唑对植物具有一定的矮化作用,推测可能是通过抑制 的合成,抑制了植物细胞的伸长,从而抑制了植物增高。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生 物 试 卷 答 案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BCADDDCCDCCDCC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BCDADADCDADDDDC3132

24、333435ADBA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36、【答案】(每空1分,共8分)(1) 特异性免疫 体液B细胞和记忆B(2)a、c、d (3)自身免疫(4)数量多、速度快(5)防卫 监控和清除37 【答案】(每空1分,共10分)(1)、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兴奋或抑制 肌肉收缩(2)、突触后膜 抑制 (3)、由正变负 内流(4)、抑制性 不属于38 【答案】(每空1分,共10分)(1) 样方法 物种数先增多,后达到最多保持稳定。 SO (n1+n2+n3)/3 SO(2)光照 垂直 (3)捕食 D,乙数量下降,甲上升。A39【答案】(每空2分,12分)(1)根干重和冠干重 (2)40 实验组设置的溶液应具有相同的浓度梯度促进植物地下部分的生长,抑制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 20mg/L (3)赤霉素(生长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