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教案

上传人:kfc****89 文档编号:140410043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美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九年级美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九年级美术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美术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美术教案(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九年级美术教案第一单元 感受中国古代美术名作第一节独树一帜的中国画教学设计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和中国花鸟画的种类及寓意。2、能力目标: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3、情感目标: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并理解古代画家“缘物寄情”的特点,感受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重点难点:1、 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中国古代山水画要表达的意境和中国花鸟画的寓意。2、 运用欣赏方法,学生欣赏分析其他作品。课时安排: 1课时第 一 课时课时目标: 共享预

2、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二、 导入新课: 提问:什么是中国画?回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绘画样式。小知识:按技法分:工笔画,写意画。按题材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 新课传授: 传神写照人物画1、 通过多媒体,师生共同鉴赏人物画作品。2、 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种类。人物画按题材分类的种类:人物(表现现实人物或历史故事);风俗画(表现社会风俗);仕女图(表现妇女形象);写真(人物肖像)。鉴赏作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全方面进行鉴赏,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特点。)人物画欣赏,要看它传神从那里表现出来的。 (1)、唐代阎立本步辇图提问:唐代阎立本步辇图是中

3、国人物画哪一类?回答:历史故事画。内容:描绘唐代贞观年间,李世民接见前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番使者禄东赞的情景。题材:人物历史画。表现手法:工笔画。艺术特点:没有夸张化,借助眼睛、面容、姿态,画龙点睛的描绘了一代帝王宏大、包容天下的胸襟和智慧的头脑。面容光滑,太宗一身便服出场。太宗颌下一撮胡须,以及唇上八字胡都很特别。太宗的眼神非常安详、平和,充分显示出一个满腹经纶、道德修养极高的封建帝王的形象。提问:传神从那里表现出来的?回答:眼神、面容、姿态、表情、手势、身体动作、服装轻浅、呼之欲出。(2)、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默画典范。提问:想一想,细致观察人物的表情,心理状态。试分析南唐危难之际,为什么

4、韩熙载还经常夜宴宾客、歌舞升平回答:(学生自由回答)提问:我们来找一找哪位是我们的中书侍郎韩熙载?你是怎么判断他是韩熙载?回答:(学生自由回答)提问:画家表现韩熙载在听音乐时是怎样的动态神情?回答:其他宾客超然自适,韩熙载神情严肃。总结: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是更着重对人物性格及内心世界的揭示。咫尺千里-山水画1、首先由学生读诗,强调中国画常把诗与画相结合,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注重这重情景交融的意竟。2、播放诗歌配乐的山水画。3、屏幕显示图片:宋代范宽溪山行旅图后人评价他的画风“峰峦雄厚,势状雄强”。画面取景高远。4、 屏幕显示图片:宋代马远踏歌图5、 屏幕显示

5、图片元代倪瓒六君子图轴和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青绿代表作)比较两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技法娴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把中国的山水画推向了高峰。结合时代背景,强调此时山水画已发展成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6、 欣赏小结: (1)魏晋时期萌芽 (2)隋代时期独立 (3)唐宋时期高峰 (4)元明清时期主流7、重点欣赏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山水画的独特的透视)移情草木花鸟画1、感知作品,了解花鸟画的题材,看看导学案上花鸟画的发展脉络。2、学生自主学习欣赏方法:从分析形式和形象入手。对内容的感受体验、理解。对内涵的研究和领悟。分析写生珍禽图(1) 形象姿态分析各种动物的形态、神态性格。(2)

6、形式、用笔、墨色找不同。(3) 自己融入画面,对内容理解体验。(4) 联系作者性格人生态度、时代背景领悟内涵意蕴。3、中国花鸟画特点:A、以写生为基础。B、借物抒情。 C、托物言志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的遭遇,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通过有生命力和象征性的花鸟形象表达画家寄托在花鸟之中的情感和理想。4、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发表自己的见解。 板书设计:传神写照人物画咫尺千里山水画移情草木花鸟画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感受中国古代美术名作第二节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学设计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和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

7、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以及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实例的欣赏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运用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自主欣赏更丰富多彩的建筑。2、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从网络等查找搜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有关故宫和中国园林的书籍,培养学生从对具体内容的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民族自豪感,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从对故宫和中国园林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2、难点:从对

8、故宫和中国园林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课时安排: 1课时第 一 课时课时目标: 共享预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 导入出示课题:中国古代建筑1、播放教师和学生收集的部分建筑图片。2、向同学提问,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种类。二、 讲授新课 1、请第一组同学展示他们的材料,并在讲台前向同学们出示图片,简介故宫。请学生概括总结(1)故宫的建筑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木结构体系(2)故宫在布局上采用什么形式?庭院式组群布局(3)故宫外部色彩主要是哪两种? 2、请第二组同学展示介绍园林特别是江南园林的录象资料,简单介绍心得体会。教师总结并补充同学的发言,强化园林建筑作为艺术的特征。同时提出问题:园林宫殿有哪些不

9、同点提示:可以从布局等方面进行比较教师总结同学的回答,明确园林建筑特点:(1) 模仿自然(2) 较小封闭(3) 曲折自由(4) 巧妙借景(5) 民族特色(教师总结):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以木结构为主,平面铺开式的古典式建筑,由于受封建制度的影响,在建筑中大量的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思想,体现在建筑形式上就是等级制的运用,无论是屋顶的建筑样式还是建筑彩画的图案,都着重体现皇权威严的主题;而中国古代园林由于有文人参予,所以在建筑中追求诗情画意和建筑的结合,这也是中国园林的独特之处。 3、请第三组同学展示关于佛塔建筑的图片,由于对此了解较少,主要由教师以应县木塔为例进行讲解介绍。小结:宫殿、园林、佛塔体现

10、中国文化传统“儒、释、道”三为一体。4、简单介绍其它中国古代建筑,引导学生探讨中国南北园林建筑差异、中外建筑区别等。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情趣浓郁、能工巧匠第一节剪纸教学设计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并学会制作剪纸作品;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3、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2、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课时安排: 2课时第 一 课时课时目标: 共享预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虎的剪纸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剪纸。引出课题。二、新授:(1)提问:什么

11、是剪纸艺术呢? 学生归纳: 教师讲述: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很久前,人们就把剪纸作为一种乐趣,点缀和美化生活。每到喜庆年节,家家窗户上都贴出红红绿绿的窗花、门楣。这就是剪纸迎春的风俗,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出示图片) 1、是以纸为材料,经过剪、刻、染等方法,塑造出各种艺术形象,用于生活环境的装饰和喜庆活动的点缀。 2、特点: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剪纸的题材广泛,可以表现花鸟虫鱼、人物、自然景观、吉祥图案、传说、神话故事。“连年有余”、“金玉满堂”、“喜鹊登梅”等等。(2)提问:这些剪纸表达设计者什么样的情感?都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智慧的结晶,充分表现了他们对

12、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剪纸的内容十分丰富,多以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3)屏幕出示图片 请学生欣赏作品归纳按用途可以分为种类有: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4)结合作品教师讲解: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剪纸风格也异彩纷呈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豪放、造型简练;(屏幕出示图片)南方剪纸构图繁茂、精巧秀美。(屏幕出示图片)(5)教师提问:完成这些剪纸作品需要哪些工具材料?剪刀、刻刀。(屏幕出示图片)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来观察这两副作品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板书)阴刻和阳刻。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画面的主体形象留有下,多余部分剪去。阴刻时要“剪剪相断”。画面的主体形象

13、是镂空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大部分作品都是综合运用。(6) 剪纸的步骤: 1、构思 2、折纸 3、铅笔起稿 4、剪刻 5、粘贴板书设计:一、 剪纸的定义:是以纸为材料,经过剪、刻、染等方法,塑造出各种艺术形象,用于生活环境的装饰和喜庆活动的点缀。二、 特点:单纯、明快、简朴、朴实、富装饰性。种类: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三、表现技法:阳刻、阴刻。四、步骤:1、构思2、铅笔起稿3、剪刻4、粘贴。教学反思:第 二 课时课时目标: 共享预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 导入二、 讲授新课:1、剪纸的工具和材料工具:剪刀、刻刀、蜡盘(刻垫物)材料:一般是纸张2、 剪纸的表现方法: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3

14、、 示范团花的剪刻,讲解三种剪纸:a、 阳刻剪纸b、 阴刻剪纸c、 阴阳结合4、 展示示范作品,讲解剪纸的制作步骤:(1) 起稿(2) 剪刻(3) 揭离(4) 粘贴三、布置作业:内容:用单色纸剪刻一幅人物或动物剪纸要求:a、 造型简洁、单纯b、 剪刻精美,富有装饰情趣四、巡回辅导个别辅导,发现共性问题,及时提出、解决五、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夸夸自己的作品,通过展示,让学生们发现他人之长,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利用多媒体展台)六、课外延伸1、了解中外剪纸的异同。2、了解本地区的剪纸艺术状况,有无民间剪纸艺人。3、用剪纸装饰自己和他人的房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情趣浓郁、能工巧匠

15、第二节编结艺术教学设计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编结的发展历史,感受传统编结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丰富自身的审美体验。掌握编结的方法和步骤,体验编结的乐趣。2、 过程与方法:欣赏编结作品,了解编结艺术的主要特征。通过教师演示讲解,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协调统一配合学习编结艺术中的基本结的方法并尝试制作中国结饰品。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结作品中蕴含的民间文化,激发学生对民间编结艺术的学习兴趣和热爱。培养乐观互助的学习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编结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悠久历史,掌握编结艺术的基本结编制方法。2、难点:引导学生分析编结艺术的特征与文化

16、内涵,创新制作中国结作品。课时安排: 2课时第 一 课时课时目标: 共享预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导入:1、哑剧表演一根绳子教师通过画外音的指挥展开的关于一根绳子不同作用的哑剧表演,将带领学生从一根实用的绳结走进编结艺术。2、 引出课题:编结艺术3、 教师边欣赏边讲解:中国人很久以前便学会了打结。而且“结” 也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到了清代,绳结发展至非常高妙的水准,式样既多,名称也巧,简直就把这种优美的装饰品当成艺术品一般来讲究。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利。“结”是事物的开始,有始就有终. “结”字,把我们

17、同祖先思绪相连; “结”字,使我们与古人情意相通。4、 请大家展示课前收集的编结作品,结合欣赏谈一谈你所喜欢的编结作品,并说明喜欢它的理由。二、新授:1、中国结的概念:“结”与“吉”谐音,因此由绳与结产生的艺术,在中国人心中有着吉祥、祈福、立志、辟邪等特殊的含义,故被世人称之为中国结。2、中国结的特点:每一个结都是有一根绳编结而成的,并且每一个中国结都蕴含寓意。3、请同学参与模拟表演,关于结的不同场合下的应用。(1)请先看系物结的说明。系物结是一个最简单,也最实用的结式,本结可以应用于饰物的相接或固定线头用。操作步骤共两步。(2)自己看图试着编织一下。可以同桌或自由组合每2人一组,互相帮助完成

18、。4、编结的分类:编结艺术从功能上主要分为实用结和装饰结两大类。实用结着重的是结实稳定耐用,如行李结鞋带结等。装饰结则着重寓意美观,然后是实用,有结必吉祥是此类结特征,如同心结、盘长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 二 课时课时目标: 共享预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盘长结编结原理、方法(学生回答,投影文字巩固)2、两回盘长结编结步骤(学生回答,投影编结次序图注释)二、讲授新课1、两回盘长结的编织1)右绳完成上方抛绳圈2圈(认清上方两组根);2)左绳做左方第一绳圈,外包相交;3)右绳做右方第一绳圈,穿入相交;4)左绳做左方第二绳圈,外包相交;5)右绳做右方第二绳圈,穿入相交;6)抽上方2

19、组根(2根绳同时抽),换手;7)从中心耳翼开始,观察、整理成一根一圈一根一圈(根固定,圈可拉,圈转向自己);8)左下留耳翼后,先在结上面依次穿过2个绳圈,穿过中心耳翼至结反面,再依次穿过2个绳圈返回,实现从下向上一穿一包一穿一包; 9)全部放开,观察下方第二绳圈应在位置(2并列绳子中),将食指伸进结中,分开并列绳子,先在结上面穿过下层相交绳,实现一上一下的网格结构;再从相应的耳翼穿至结反面,同样将食指伸进结中,分开并列绳子,穿过下层相交绳,实现一上一下的网格结构。(检查完成情况,困难者除提供帮助外,可借给另色编好的中国结进行下一步学习) 2、两回盘长结的整理和造型1)收紧:一边扶绳结,一边抽耳

20、翼根(两根同时),分多次收紧所有耳根;2)整理:从中间结开始分左右循序向末端整理耳翼和结;3)造型:a.中心耳翼取食指长度,两边六耳翼取拇指中间关节长度b.中心耳翼取食指长度,两边2个中心耳翼取约2厘米长,其余4耳翼收进c.中心耳翼取约6厘米,两边2个中心耳翼取约2厘米,其余4耳翼取约1厘米。 3、中国结作品创作准备 1)欲表达的含义 2)创作思路 3)盘长结及配件制作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情趣浓郁、能工巧匠第三节线材造型教学设计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线材的特征,初步了解线材构成的方法,认识线材构成的美感。2、 能力目标:掌握线材构成的方法,利

21、用现有线材制作立体造型,体会艺术创作乐趣。3、 德育目标: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以及环保意识,并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重点难点:1、 重点:通过欣赏大量的线材作品及与线材相关的活动,了解线材的文化及特性,引导学生发现线材构成的方法,体会线材构成的美感,认识线材构成在生活中的作用。2、 难点:启发学生了解线材构成的方法及规律,并尝试恰当地运用现有的各种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件线材造型作品。课时安排: 2课时第 一 课时课时目标: 共享预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导入: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实实在在的立体空间中,一个点线面交

22、织的人为的几何形立体秩序的社会空间中,线是其中的重要元素。请你用桌上的材料以形象的方式试着说出线的作用或价值?1、教师举例:把两根木棍放在后背并说刺猬的刺。2、学生试着进行创意回答:小蜜蜂的触角、机器人用头脑接力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线的兴趣,为学习线材知识打好心理准备。3、幻灯片展示问题,播放背景音乐,引发学生思考。二、讲授新课:1、 你能举出生活中哪些现象、物品等体现了线构成的特点吗?并说说线在生活中的作用?2、 老师带来了资料与大家分享,并请同学思考线材的概念是什么?(1)大自然中的线: 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2)生活中的线: 埃菲尔铁塔、铁索桥、游乐园的攀登架、鸟笼、自行车、纸篓 教师总结

23、:在自然界中植物为了适应生活环境,很多部分进化成了线的造型。昆虫和动物也用线帮助自己更好的生活。很多美丽的自然现象的形成也跟线紧密相连。厨师也把美味佳肴做成线的造型来讨好我们的味觉。服装设计使用线来造型及装饰。建筑工人用线来建起高楼大厦。工艺美术师用线为我们设计轻巧的家具。出行时我们不忘带一张线形成的地图,行走在四通八达的高架桥上。线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3、 有关线的文化:(1)说道到用线,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结绳记事。(2)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跟线材有关的成语:千丝万缕、断线偶戏 、断织劝学、单丝不成线、楚腰纤细、楚界汉河、丝丝入扣 、顺藤摸瓜、条分缕析、蛛丝马迹 、长绳系日 、绠短汲深、度己

24、以绳 、绳锯木断、提纲挈领、悬崖勒马、野马无缰4、 动手试一试: 请你能用手中的线材(火柴、牙签、筷子、钱币、塑料管),试着摆出规则的造型:你能用手中的线材,排列构成一个面吗?你能用手中的线材组织构成立体形态吗?5、 看看大师怎么做:从美术的角度了解线材的构成方法:展示现代线立体构成的作品课件。谈谈你对北京的奥运场馆“鸟巢”的构成认识?6、总结线材的一些造型方法:平行排列、渐变排列、发射排列、交叉排列、叠积排列、自由排列。学生联系实际经验回答:斑马身上的线条感等7、学生观看课件展示并思考、总结线材概念。学生分组活动:每组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意见,共同完善,合作完成。学生谈喜欢的作品及原因,用什么

25、材料制作的,用了什么构成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 二 课时课时目标: 共享预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导入: 幻灯片展示线立体构成方法,进行视觉刺激。二、讲授新课 1、尝试着用线材构成的方法,利用手中的线材,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喜欢的线材造型,再谈谈你的构思。2、按小组为单位协商、讨论,并分工,制作完成。体会创作乐趣,学习合作。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要点:1、连接要结实。5、 注意体现一定的排列方法。6、 运用色彩美化线材造型。7、 大胆想象造型。8、 注意形式美的体现。学生与教师商讨方法并接受指导。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美术用美术进行情感表达。四、作品展示:1、给学生的作品拍照留念。2

26、、请学生上台展示。3、对作品进行点评。自评互评用评价表进行评价,师生应公平公正评价,创建互帮互学氛围。用实物投影展示各组作品。五、课堂小结: 经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发现生活中具有线材美感的事物有很多,可后我们还可以继续进行创作,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装点我们的生活。 对学生创造生活美进行鼓励,挖掘学生自身美术潜能。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情趣浓郁、能工巧匠第四节蜡染与扎染教学设计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 了解扎染和蜡染的基本原理,体会扎染和蜡染特有的艺术魅力,掌握其基本技法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扎染、蜡染工艺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以此传达自身的审美意识,发挥艺术创造个性。2、 在学习中

27、使学生感受传统工艺所特有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认知。感受扎染、蜡染之美,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蜡染、扎染工艺制作方法,区别两种不同防染工艺的艺术特色。2、难点:蜡染封蜡、手绘着色、脱蜡操作技法及要点。扎染防染捆扎技巧、染色、漂洗、拆线、整烫的过程要点。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准备:1、教具:范画若干幅、示范用工具材料(蜡笔、水彩颜料、毛笔、水罐、调色盘、剪刀)2、学具:蜡笔(油画棒)、水彩颜料、水罐、毛笔、剪刀、调色盘。第 一 课时课时目标: 共享预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导入1、演示在事先用白蜡笔画好图案的白纸上渲染色彩。通过引导观察,懂得蜡笔水彩有不

28、相融合的特性。2、出示课题:出示课题蜡染二、 讲授新课 (1)举例讲述蜡染花布的设计过程(边讲边示范)。 1、先设计好蜡染花布的骨格,可用蜡笔或油画棒画。 2、选出自己喜欢的颜色,考虑如何搭配出好看的色彩。可以是同类色,也可以多画几种颜色,用同类色可取得淡雅柔和的效果,运用对比色彩可取得灿烂鲜明的效果。 (2)探究与发现1、学生上前尝试练习制作“蜡染”,故意给学生创设不成功的体验,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问题的根源。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深浅色的搭配,也是影响作品效果的重要因素。 (3)欣赏与发现1、出示收集的蜡染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学生欣赏观察,发现蜡画的内容与方法。通过观察发现蜡画表现的内容:简

29、单的动物、花卉、人物等。表现的方法:粗犷的线条和色彩涂块面的办法。2、拓展指导用完成的蜡染作品制作简单的服饰样式。(对折剪一半)使作品更富有生活情趣。三、出示作业要求:1、设计或选择一个简单的图案形象,制作一幅蜡染作品。2、用线条和涂块面的办法画形象3、画蜡画时,用力均匀。4、蜡笔色与水彩色的对比要强烈5、渲染颜色可丰富多彩,也可是单色。四、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创作练习能用蜡笔水彩的方法,制作简单的蜡染作品。并可用对折剪的办法,制作简单的服饰样式。使作品更富有生活情趣。五、欣赏与评议1、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制作,并作适当的点评。2、学生展示作品3、学会欣赏他人作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 二 课时

30、课时目标: 共享预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观察与认识1、直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扎染作品,这些东西美吗?(学生回答:美)2、 观看视频,了解扎染的发展历史和创作体裁特点。二、尝试与感受1、教师讲解扎染的特点。它是用线、绳对织物进行结系、捆挷、缝扎,然后放进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物染色不匀,拆除扎线洗去浮色后,织物上即可显现奇特的彩色花纹。其作品色彩朴实,自然大方,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2、具体介绍扎染的方法和步骤,和学生一起体验扎染乐趣。折:对边折、对角折、四边向心折扎:捆扎、包扎、夹扎染色:染料介绍、浸染法、点染法展开:将浸透的布拧干,松开捆扎的绳子,展

31、现布上的纹样。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结论1:扎捆过程中扎紧的力度,间隔的疏密程度直接影响到扎染的染色效果。结论2:染色的水分多少、时间的长短、染料的浓淡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扎染的效果。三、实践与指导布置作业,学生分小组合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习效果、学生之间合作的意识及创新能力)四、展示与交流1、请学生互相看一看自己制作的扎染布,说说自己认为最好看的是哪块,它的图案是怎样扎出来的。2、说一说自己要用这块布做什么东西。(用扎染布制作头巾,装饰花瓶,引导学生将旧衬衫制作成扎染衣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情趣浓郁、能工巧匠第五节彩塑教学设计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

32、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重点难点:1、重点:介绍敦煌、晋祠及“泥人张”的典型作品2、难点:彩塑在历史时期中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课时安排: 2课时第 一 课时课时目标: 共享预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出示课题,开始使用课件)1什么是彩塑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揉合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制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称彩塑。2彩塑的分类:由摆放位置与使用范围可分四类,即:石窟彩塑、庙宇彩塑、陵墓彩塑、民俗彩塑。3 典型彩塑作品介绍

33、(1)敦煌石窟彩塑:敦煌包括莫高窟(千佛洞),西千佛洞和榆林窟。有时也将其中最大的莫高窟称为敦煌石窟。敦煌,远在二千一百年前的汉武帝时代,就是我国与西域往来的门户,也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印度佛教经过这里传入中国,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也经过这里。敦煌境内有两座山,两山之间有一小片绿州。据唐代记载,前秦建元二年,有位名叫乐撙的和尚,经过长途跋涉看到这一小片绿州,正当他疲乏又无处投宿之时,只见对面的三危山出现了奇景:山峰发出灿烂金光,如千佛之状,乐撙和尚立即感到这是块圣地,便顶礼膜拜,并立誓在此造窟,凿石供佛,遂成为莫高窟的创始人。敦煌莫高窟壁画最多、最长,在492个洞窟中,

34、计有壁画125000多平方米,如果这些壁画全部展开延伸,长度可达25公里。另有彩塑2400余身,其艺术精品之多,名列我国石窟首位。敦煌彩塑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我国数千年雕塑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和融汇了外来艺术,从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的彩塑艺术。现存的2000多身彩塑,无不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古代工匠们以纯熟的技巧、高度的概括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泥塑和彩绘巧妙地结合起来,塑造了许多造型优美、神态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我国的雕塑艺术和继承民族艺术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教材中介绍的迦叶、菩萨、力士像和供养萨,以佛教内容为题材,其严谨的人体比例、逼真的神情

35、、动人的体态,无一不说明是盛唐时期彩塑的精品。(2)辽代华严寺彩塑的主要特点辽代彩塑的塑造手法明显继承了唐代彩塑造型的严谨写实,又在具体、精细、繁密中增添了婉丽的风韵。(3)宋代彩塑的主要艺术特征以真人为依据,真实自然,具备凡人气质,缩短了人与神的距离。侍女像进一步体现了人神统一的风格。这是晋祠圣母殿中十身侍女像之一。殿内共有43尊泥塑彩绘人像,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姿态自然,尤其是侍女像塑造得更好。这些侍女像的身材比较适度,服饰美观大方,衣纹明快流畅。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在技巧上,工匠们相当准确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关系,手法纯熟,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

36、这些塑像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4)明代彩塑在山西平遥双林寺千佛殿四周的墙面上,有成百上千的壁塑,是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结合而成的。课本中的童子参观音即是其墙壁上的一组雕像,风格独特,形象生动,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是该寺彩塑的精华。观音,是佛教中的菩萨之一,佛经中称其能解救苦难众生。这组是明代的作品,塑、绘技艺高超,形象带有安祥和蔼的情味,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达到了“传神”的意境。(5)清末“泥人张”的彩塑“泥人张”的彩塑艺术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将雕塑艺术功能重新开发,一改古代雕塑服务于陵墓和梵宇庙观的宗旨,转向对现实的人世生活的描写,从而扩大了题材范围板书设计:

37、教学反思:第 二 课时课时目标: 共享预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介绍的各时期彩塑人物特点二、讲授新课:1、彩塑人物的基本步骤(1)确定彩塑人物的内容和形式:是单人的、双人的还是综合的,是站的坐的还是运动的。(2)和泥至熟;(3)塑出基本形态概括性强;(4)添加形象;(5)刻画要精致;(6)上色待干后;三、学生练习彩塑人物。1布置比赛要求和卫生要求;2教师个别辅导,随时表扬胆大而心细的学生,纠正存在的缺点。四、作业 展示,轮流观摩。民主评出最佳作品,再由获奖小作者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然后教师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轮流观摩获奖作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土和火的艺术课 型:新

38、授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2、 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3、 引导学生认识陶瓷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的综合设计,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2、难点: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准备:1、教具:范画若干幅、示范用工具材料

39、(蜡笔、水彩颜料、毛笔、水罐、调色盘、剪刀)2、学具:蜡笔(油画棒)、水彩颜料、水罐、毛笔、剪刀、调色盘。第 一 课时课时目标: 共享预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二、 导入新课在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中,陶艺是最独具魅力的,不仅是因为水、土、火等因素与人类有着天然的亲切感,更主要的是土和火这两种朴素的材质为艺术家提供了极为宽广且变化莫测的想象空间。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片独具魅力的艺术空间。1.陶艺之美教师出示课件请同学欣赏。教师提问:欣赏作品后请同学们想一想,陶艺与雕塑有什么不同吗?你能试着分析一下它们各有何特点吗?教师提问:陶艺与其它艺术门类有何区别?它有哪些独特的艺术语言吗?2.中国陶

40、艺教师提问:英文的中国如何拼写?中国享有盛誉的陶瓷艺术,在世界发展史中,写下了许多光辉灿烂的篇章。英文“中国”China,指的就是瓷器。它以我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影响着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的陶艺发展概况。 (1)原始陶器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它是随着农业的出现、定居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由于制陶材料和地域文化的不同,陶器工艺的发展也有所不同,其中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彩陶工艺是我国最早以彩绘纹样与造型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反映了原始陶器制造的辉煌成就。 (2)原始瓷器从原始陶器到原始瓷器经历了千余年漫长的发展,由于陶瓷原料的突破、陶

41、釉的发明以及烧造温度的提高为瓷器的发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而商周到汉这一时期的陶器称为原始瓷器。 (3)秦兵马陶俑秦代的制陶技术在我国陶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秦兵马俑的规模和尺寸充分展示了秦朝时期精湛的制陶技艺。(4)瓷器发明汉代是我国陶器制造的发达时期,到东汉晚期,浙江越窑首先烧出胎体致密、釉层较厚、光润美观的青瓷。这是我国陶瓷史上极其重要的转折时期,它将永远记录着中国人民的这一伟大创举。(5)唐三彩它是一种挂釉陶器。釉是铅和一些着色金属,如铜、铁、钴等合成的低温色釉,有蓝、黄、褐、绿等色。陶器以氧化焰烧成,烧成温度在950左右。唐三彩的生活用品多采用轮制成型,陶俑等艺术品则是以捏塑、雕刻或模

42、制成型。唐三彩加工工艺细致,釉色五彩缤纷,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我国陶瓷工艺史上的一项创举。(6)宋代陶瓷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烧造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出现了举世闻名的五大名窑,即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和弟窑、定窑,还出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民窑。(7)元代陶瓷元代制瓷艺术在我国陶瓷历史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元代的钓窑、磁州窑、龙泉窑等主要窑场,在前代的基础上仍继续生产传统品种。在这一时期最具历史意义的是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把陶瓷装饰引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8)明代陶瓷中国古代陶瓷发展至明代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当时,还在景德镇设立

43、御窑厂专门为皇宫烧造瓷器。(9)清代陶瓷清代,我国制瓷业的发展已达到历史的高峰,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这一时期又创制了很多新的彩釉品种,例如粉彩、珐琅彩、釉下三彩、黑彩和乌金釉、天蓝釉、珊瑚红、松绿釉以及采用黄金为着色剂的胭脂红等。陶瓷的器皿造型和装饰纹样也比明代更丰富多样。想一想1. 瓷器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2. 宋代有哪五大名窑?中国的陶瓷发展历史悠久,而外国的陶瓷艺术也精彩纷呈,给同学们留一项作业,请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考察一下世界各国的陶艺历史。3.陶、瓷之别想一想,陶与瓷一样吗?你会辨别吗小结:看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同学们一定想亲手尝试一下陶艺制作的乐趣,别着急,下节课

44、我们就请同学们亲身体验一下陶艺制作的乐趣。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 二 课时课时目标: 共享预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土与火的艺术走进中国陶瓷博物馆。学生仔细欣赏短片,初步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利用多媒体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快速、自然地进入课堂状态。教师:同学们,这些漂亮的陶瓷艺术品包含了我们人类最为亲切的元素在里面:水火土。看来,这些最为质朴的材质为艺术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独具魅力的艺术领域土与火的艺术陶艺。让同学们在欣赏短片的同时,体会中国陶艺的独特魅力,为学习新课提供情感体验和素材铺垫。二、新授:教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陶瓷艺术品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45、工作,并且进行了展示。大家想不想做一件自己的陶艺作品呢?1、 教师PPT展示陶艺基本方法。(1)搓泥条、做泥板的方法:拍、压、擀、切。(2)塑形的方法:捏、盘筑、粘结等。学生在观看中可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处。让学生掌握基本技法。2、教师示范学做小城堡。(1)将泥条放在一块帆布上,用双手拇指将其压在一起。(2)沿泥料两边各放一根厚为810mm的木条。用碾棍碾平形成泥板。(3)根据需要准备数块泥板。(4)用木板支撑泥板,保持泥板垂直。(5)在墙面上画出窗户的位置,用刻刀将其镂空,切出城堡墙面凸凹的造型。(6)用泥浆粘合各部件,然后整理完成。教师:你学会了吗?你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精彩吗?教师小结:做

46、肌理的方法:压印、掺杂、镶嵌等。装饰手法:压印、刻划、镂空等。学生学习城堡制作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得到经验,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双手可以创造美。引导学生关注更多的表现方法。3、 教师小结: 陶艺的制作工序:设计备料成型装饰烧制 学生进一步完善陶艺制作工序。 知识完善系统化处理,为学生创作奠定理论基础。4、 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陶艺设计作品,欣赏优秀陶艺作品。 三、实践创作: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发挥想象力,用灵巧的双手一起来做一次陶艺设计师,好不好?1、作品要求: (1)作品要构思新颖、设计独特; (2)作品能体现出一定的风格; (3)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 2、学生尝试制作,教

47、师巡回指导。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创作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四单元 古城镇美术文化考察第一节 古城古镇考察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中国古城古镇体系的介绍和对中国古城古镇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以及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实例的欣赏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城古镇建筑的主要特色。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运用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自主欣赏更丰富多彩的古城古镇建筑。2、 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从网络等查找搜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有关我国各地古城古镇和中国古建筑的书籍,培养学生从对具体内容的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的方法。3、 情感、态

48、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古城古镇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民族自豪感,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重点难点:1、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从对古城古镇和中国古建筑分析中归纳、概括古城古镇建筑特点如何形成的。2、 难点:从对古城古镇和中国古建筑分析中归纳、概括古城古镇建筑有何特点。课时安排: 1课时第 一 课时课时目标: 共享预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导入: 祖国的美丽河山同学们游览过很多地方,可是我们去过的古城古镇有谁注意到了他们的建筑特点。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建筑有什么样特点? 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它都有哪些代表性建筑组成?

49、还有什么地方有这些特点?二、讲授新课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的欣赏一下课本各种古城古镇建筑。 小组交流一下自己对古城古镇建筑的感受。 (2)欣赏古城古镇建筑的外观造型 同学们观察一下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从“屋顶 、门窗、墙壁等建筑物的构件上” 说一说,各个部分的造型特点。 (3)欣赏建筑结构 同学们说一说我国古代建筑主要使用的材料是什么? 让我们走近古建筑找一找它的特点。 (4)欣赏群体布局 同学们来看一看,这些建筑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点? (5)同学们分组从课本中找出在建筑中所包含的艺术内容。 体现在经历漫长历史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上如一些建筑物上的匾额、楹联以及当地

50、的民间艺术等。请同学们看一下如:额枋上的匾额、柱上的楹联。 同学们说一说在古城古镇中加上各种艺术手法的效果是怎样的?请每个组来说一说。 我国古建筑综合运用了绘画、雕刻、书法等艺术表现手法。 (6)为古城古镇保护献计献策 师:我国古城古镇建筑,由于历史上天灾人祸的原因,现以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有的以不复存在。如今政府已经意识到古城古镇保护的重要性。 绘制一份古城古镇的建筑调查方案,或者用写生或摄影的手段来展示古城古镇的美。三、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古城古镇的建筑,这些建筑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范围,都是最伟大,最优秀的建筑,都永远令我们骄傲,可以看得出,我们中国几千年的辉煌。板书设计:教学

51、反思:第四单元 古城镇美术文化考察第二节 民俗文化展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2、 过程与方法: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民俗文化的多元性。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2、 难点: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课时安排: 1课时第 一 课时课时目标: 共享预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导入: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华大地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

52、俗,形成了“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钟敬文语)。它流传在老人们的口中,存活在孩子们的童年游戏中,反映在人们日常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远古、今朝和明天二、讲授新课1、简介一些节日民俗文化。 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2、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例如:年画、剪纸、皮影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和民俗风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 还有什么样的民俗和我们息息相关,广泛探究讨论。4、 民间艺术品蕴藏了哪些民俗文化? 吉祥的图案和颜色隐喻吉祥安康欣

53、欣向荣美好愿望。红色是我国人民喜庆色彩。三、作业布置在班级或者学年策划举办一次民俗文化展,四、小结:我国各民族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我们可以实地考察当地的民俗文化,也可以从互联网上搜集文字和图片资料,还可以走访民间艺人,更加深入了解民间艺术。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五单元 中国民美术第一节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各种类的特点。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分析,并进行简单的描述。3、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学生审美,增强保护意识。重点难点:1、 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分类2、 难点:民间美术种类的特点课时安排: 1课时第 一

54、 课时课时目标: 共享预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导入: 以“艺术来源于生活”进行引入民间美术种类,并向学生提问什么是民间美术?1、讲授新课作品欣赏:出示幻灯片,展示民间美术的种类;木板年画、剪纸、玩具、刺绣、民间陶瓷、印染,并且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些种类之间的不同。2、过程展示:以玩具为例,展示凤翔泥塑玩具:老虎,让学生观察特点,与真实的老虎进行比较,哪些地方有夸张,颜色是什么样子的。3、欣赏描述:学生结合书中的知识和教师展示的实物对玩具一项进行描述并和其他种类进行比较。4、教学拓展:学生自己选择一种喜欢的民间美术,进行描述,并且完成一幅自己创作的民间美术作品的草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五单

55、元 中国民美术第二节 民间美术的功能和特点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民间美术的,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2、 过程与方法:欣赏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了解其社会功能、传统民间手工艺和艺术风格,直观的教学让学生更加清晰。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提升学生的保护意识及审美。重点难点:1、 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功能2、 难点: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生活的关系课时安排: 2课时第 一 课时课时目标: 共享预案 个性调整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二、组织教学;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且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来分析,图片中的艺术特点,与生活有怎样的联系作品欣赏展示不同种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