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写字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0326655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上写字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六上写字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六上写字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六上写字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上写字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写字课教学计划冉家坪完小孙昌华一、基本情况分析从上学期的教学来看,学生已经正确看待写好字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写字过程中较为自觉的练字。特别是学生的毛笔字有了很大进步,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书法知识和写字技巧。每次作业当堂给学生批阅,及时鼓励和指导学生的写字,学生大部分喜欢上写字课,为这学期的工作开了个好头。二、教材分析写字书包括钢笔和毛笔。钢笔是重点,毛笔辅助。把主要精力用在钢笔字的练写上,并传授相应的书写知识每节课都要严要求、勤指导,当堂打分,激励学生写好钢笔字。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和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

2、品质。2、学生在识字的基础进一步了解汉字笔画、偏旁、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了汉字的书写方法。3、通过学习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方法。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5、本册的写字教学主要对学生进行字的款式布局以及字的结构和点画的训练。每课都有例字。练习等的训练,有效的增加了训练的力度。7、另外还有段,篇的练习,增强了针对性。8、根据毛笔字的教学要求和目的,毛笔字以学习楷体字间架结构的基础知识为主的内容。四、教学措施(1)、教学中,严格要求。(2)、教学中,具体指导。(3)、课堂指导与课后练习相结合。(4)、抓住重点,精讲多练。(5)、学会正确方法,养成良好习惯。1(6)、课内

3、、课外相结合。课题:款式与布局(1)NO.1横有行,纵成列教学目标:1、掌握写字款式布局中“横有行,纵成列”的布局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3、培养学生适当加快书写速度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言,揭示课题。1、出示图画,欣赏人排的美。2、引出字的排列布局。3、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款式布局(1)横有行,纵成列”。二、指导欣赏书法早发白帝城。1、仔细观察P2早发白帝城,提问:这些字为什么这么漂亮?(1)学生议论。(2)指名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3)师生评议,教师归纳:A、字在格子中间,大小要适中。B、书写注意左对齐、上下对齐。C、字与字

4、四周的间距差不多。E、格式正确,规范整齐。2、师生评议教材P2页“整齐有序”四个字的三种写法。3、你这样写过作业吗?你觉得有什么不妥?4、师小结。三、学生进行钢笔字练习。(P2“写一写”)四、课堂小结。学生交流各自学习心得。2课题:款式与布局(2)NO.2纵有列,横成行教学目标:1、掌握写字款式布局中“纵有列,横成行”的布局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3、培养学生适当加快书写速度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展示学生习作,2、师生评议,教师小结。3、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款式布局(2)纵有列,横成行”。二、指导欣赏书法。1、仔

5、细观察P3左图和右图。学生自己分析特点。(1)学生议论。(2)指名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3)师生评议,教师归纳:直书式书写顺序为从上到下、从右至左,分成竖行依次书写。首行不空格,不用标点符号。2、师生评议教材P4页的图上书法。3、师小结。三、学生进行钢笔字练习。(P4“写一写”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四、课堂小结。学生交流各自学习心得。3课题:款式与布局训练(1)NO.3纵有行,横无列教学目标:1、进行写字训练:款式布局“纵有行,横无列”的直书格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和欣赏能力,欣赏古人作品。3、培养学生适当加快书写速度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

6、课题。1、展示上节学生习作,2、师生评议,教师小结。3、导入:今天我们来进行写字的直书格式的训练二、观察、归纳。1、学生认真观察P5页中的古书法直书作品,体会古书法的美与特点。2、同桌、小组交流意见。师生归纳:古人在直书训练时,讲究“纵有行,横无列”的特点,进行随意书写,这样写,既保证了整齐的美,同时又有一定的书写自由,显得生动活泼。3、学生再次欣赏P6页的古人书法作品。4、教师解释“款”与“题款”的定义。款是正文的补充和交代,与正文一起构成篇章的整体。因此,除了写好正文部分外,还必须根据布白的需要来落款。题款的内容:上款记述被赠者姓名或主题;下款记述主文作者,文题或文体,作书时的年月日和书写

7、着的自称,以及名字下的文字点缀,最后是印记。三、学生仔细观察P7页作品,除本课提出的特点外,还有哪些布置版面的特点?四、学生练笔:1、学生尝试直行书写夜行黄沙道中。2、教师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展示、点评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品。3、学生互相传阅、点评组内作品。4五、课堂小结。课题:款式与布局训练(2)NO.4横有行,纵无列教学目标:1、进行写字训练:款式布局“横有行,纵无列”的横书格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和欣赏能力,欣赏古人作品。3、培养学生适当加快书写速度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展示上节学生习作,2、师生评议,教师小结。3、导入:今天我们来进行

8、写字的横书格式的训练二、观察、归纳。1、学生认真观察P8页中的古书法直书作品,体会古书法的美与特点。2、同桌、小组交流意见。师生归纳:“横有行,纵无列”,是最常用的一种款式。这种款式相对比较自由,适宜写任何一种文体,最适合现代诗文的书写以及现代人的阅读习惯。3、学生再次观察P8页的古人书法作品,小结横写的基本格式:A、首行须空两字宽。B、从左到右,从上到下。C、字与字之间的间距适中。D、横成行,竖无列。E、保留标点符号。F、除末行外,每行末字距边线宜小于一字宽。三、学生尝试练笔:1、学生尝试横行书写山中访友。2、教师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展示、点评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品。3、学生互相传阅、点评组内作品

9、。四:学习书写信封。1、学生观察,归纳格式。2、教师小结。四、课堂小结。5课题:款式与布局训练(3)NO.5经典碑帖竖式临写教学目标:1、对学生用钢笔进行经典碑帖竖式临写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和欣赏能力,欣赏古人作品。3、培养学生适当加快书写速度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展示上节学生习作,2、师生评议,教师小结。3、导入:今天我们来用钢笔进行经典碑帖竖式临写的训练。二、观察、归纳。1、学生认真观察P10页中的古书法直书作品,体会用钢笔竖式临写碑帖的特点。2、同桌、小组交流意见。师生归纳:用钢笔临写毛笔小楷,能学到古人的用笔、结字的方法,真

10、正地与古人对话,更好地欣赏和领悟书法的艺术性,将会受益多多。3、学生再次观察P10页的古人书法作品,小结竖写的基本特点与注意事项。三、学生尝试练笔:1、学生尝试横行书写P11页。2、教师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展示、点评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品。3、学生互相传阅、点评组内作品。四、学生观察比较钢笔与毛笔的笔画书写特点,进行钢笔笔画练习。1、学生观察,归纳特点。2、教师小结。3、学生练习。五、学生竖写篇章练习(P12页),提醒学生注意字距和行距。六、课堂小结。6课题:款式与布局训练(4)NO.6经典范文横式书写教学目标:1、对学生用钢笔进行横式书写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和

11、欣赏能力,欣赏古人作品。3、培养学生适当加快书写速度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展示上节学生习作,2、师生评议,教师小结。3、导入:今天我们来用钢笔进行横式书写的训练。二、观察、归纳。1、学生认真观察P13页中的书法横式书书作品,体会用横式书写的格式和特点。2、同桌、小组交流意见。师生归纳:A、段首;B、行首、行尾;C、标题行;D、落款和日期;E、印章。3、学生再次观察P13页的书法作品,小结横写的基本格式与注意事项。三、学生再次欣赏作品:1、学生欣赏P14页作品。2、师生点评。四、学生横写篇章练习(P13或者P14页,自选亦可),提醒学生注意字距和行距。五、课堂小结。7课题

12、:点画之美(1)NO.7长捺与平捺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掌握点画长捺与平捺的书写技巧,练习书写带长捺与平捺的字。2、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3、激发学生“提笔就是练字”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上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横式书写的训练)2、学生回答,老师小结。3、谈话: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点画之美(1)长捺与平捺”。二、观察、比较、归纳,练习书写点画长捺和汉字“文、父”。1、学生首先认真观察P15页中的捺画,归纳长捺的写法。,2、再仔细观察汉字实例“文、父”体会这两个字的书写规律,特别是长捺的规律。3、同桌、小组交流意见。4、师生

13、归纳。三、同样方法学习书写点画平捺和带平捺的汉字“之、是”。四、学生练习。1、学生练习书写汉字“文、父、及、之、是、进”。2、教师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展示、点评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品。3、学生互相传阅、点评组内作品。五、课堂小结。学生交流各自收获!8课题:点画之美(2)NO.8横钩和斜钩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掌握点画横钩和斜钩的书写技巧,练习书写带横钩和斜钩的字。2、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3、激发学生“提笔就是练字”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上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点画之美(1)长捺与平捺”)2、学生回答,老师小结。3、谈话:今

14、天学习的内容是“点画之美(2)横钩和斜钩”。二、观察、比较、归纳,练习书写点画横钩和汉字“官、定”。1、学生首先认真观察P17页中的点画横钩,归纳横钩的写法。,2、再仔细观察汉字实例“官、定”体会这两个字的书写规律,特别是横钩的规律。3、同桌、小组交流意见。4、师生归纳。三、同样方法学习书写点画斜钩和带斜钩的汉字“成、武”。四、学生练习。1、学生练习书写汉字“官、定、宗、代、成、武”。2、教师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展示、点评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品。3、学生互相传阅、点评组内作品。五、改一改(教材P19指出不妥处,并更正。)六、课堂小结。学生交流各自收获!9课题:结构之美(1)疏密匀称NO.9横、竖的分

15、布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掌握结构之美(1)疏密匀称“横、竖”的分布规律,根据此规律练习书写有关的汉字。2、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3、激发学生“提笔就是练字”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上节课例字:“官、定、宗、代、成、武”。2、指名学生板演书写例字,师生共同评议。3、谈话: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结构之美(1)疏密匀称“横、竖”的分布。二、观察、比较、归纳,书写汉字“直、事、书”。1、学生认真观察P20中的汉字实例“直、事、书”,体会三个字的书写规律,特别是横竖的分布规律。2、同桌、小组交流意见。3、师生归纳。三、例字赏析。1、学生独立赏析

16、例字“世、册、曹”。2、讨论,共同赏析。四、学生独自书写练习。1、学生练笔书写“直、事、书、世、曹、册”。2、教师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展示、点评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品。3、学生互相传阅、点评组内作品。五、课堂小结。学生交流各自收获!10课题:点画之美(3)NO.10卧钩与横折钩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掌握点画卧钩和横折钩的书写技巧,练习书写带卧钩和横折钩的字。2、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3、激发学生“提笔就是练字”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上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结构之美(1)疏密匀称横、竖的分布”)2、学生回答,老师小结。3、谈话

17、: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点画之美(3)卧钩和横折钩”。二、观察、比较、归纳,练习书写点画卧钩和汉字“心、忠”。1、学生首先认真观察P22页中的点画卧钩,归纳卧钩的写法。,2、再仔细观察汉字实例“心、忠”体会这两个字的书写规律,特别是卧钩的规律。3、同桌、小组交流意见。4、师生归纳。三、同样方法学习书写点画横折钩和带横折钩的汉字“月、而、门”。四、学生练习。1、学生练习书写汉字“心、忠、悯、月、门”。2、教师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展示、点评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品。3、学生互相传阅、点评组内作品。五、小故事:“屋漏痕”和“夏云奇峰”六、课堂小结。学生交流各自收获!11课题:点画之美(4)NO.11竖弯钩与横折

18、弯钩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掌握点画竖弯钩与横折弯钩的书写技巧,练习书写带竖弯钩和横折弯钩的字。2、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3、激发学生“提笔就是练字”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上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点画之美(3)卧钩和横折钩”)2、学生回答,老师小结。,3、谈话: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点画之美(4)竖弯钩和横折弯钩”。二、观察、比较、归纳,练习书写点画竖弯钩和汉字“也、光、见”。1、学生首先认真观察P25页中的点画竖弯钩,归纳竖弯钩的写法。2、再仔细观察汉字实例“也、光、见”体会这三个字的书写规律,特别是竖弯钩的规律。3、同桌

19、、小组交流意见。4、师生归纳。三、比较颜、柳、欧、赵四体中竖弯钩的写法有什么不一样?1、学生观察、比较。2、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四、同样方法学习书写点画横折弯钩和带横折弯钩的汉字“九、旭、杭”。五、学生练习。1、学生练习书写汉字“光、见、旭、杭”。2、教师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展示、点评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品。3、学生互相传阅、点评组内作品。六、小故事:换鹅帖与浮鹅钩12六、课堂小结。课题:结构之美(1)疏密匀称NO.12点、撇的分布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掌握结构之美(1)疏密匀称“点、撇”的分布规律,根据此规律练习书写有关的汉字。2、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3、激发学生“提笔就

20、是练字”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上节课例字:“光、见、旭、杭”。2、指名学生板演书写例字,师生共同评议。3、谈话: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结构之美(1)疏密匀称“点、横”的分布。二、观察、比较、归纳,书写汉字“無、兼、爲”。1、学生认真观察P28中的汉字实例“無、兼、爲”,体会三个字的书写规律,特别是点、撇的分布规律。2、同桌、小组交流意见。3、师生归纳。4、改一改:让学生看教材P29页,看两个字各自的几种写法分布上的错误,并改一改。三、例字赏析。1、学生独立赏析例字“彦、彭、修”。2、讨论,共同赏析,分析写法特点。3、改一改:让学生看教材P30页,看两个字各自

21、的几种写法分布上的错误,并改一改。四、学生独自书写练习。1、学生练笔书写“無、兼、爲、彦、彭、修”。2、教师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展示、点评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品。3、学生互相传阅、点评组内作品。五、课堂小结。13课题:点画之美(5)NO.13横撇与横撇弯钩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掌握点画横撇与横撇弯钩的书写技巧,练习书写带横撇和横撇弯钩的字。2、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3、激发学生“提笔就是练字”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上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点画之美(4)竖弯钩和横折弯钩”)2、学生回答,老师小结。3、谈话: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点

22、画之美(5)横撇和横撇弯钩”。二、观察、比较、归纳,练习书写点画横撇和汉字“又、名、丞”。1、学生首先认真观察P31页中的点画横撇,归纳横撇的写法。,2、再仔细观察汉字实例“又、名、丞”体会这三个字的书写规律,特别是横撇的规律。3、同桌、小组交流意见,师生归纳。三、改一改1、学生观察、比较教材P32页,看书写分布上有什么错误?并改一改。2、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四、说一说;仔细观察“又”字的演变过程。四、同样方法学习书写点画横撇弯钩和带横撇弯钩的汉字“郡、陆、阳”。五、课堂小结。14课题:点画之美(6)NO.14竖提与横折提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掌握点画竖提与横折提的书写技巧,练习书写带竖提和横折

23、提的字。2、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3、激发学生“提笔就是练字”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上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点画之美(5)横撇和横撇弯钩”)2、学生回答,老师小结。3、谈话: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点画之美(6)竖提与横折提”。二、观察、比较、归纳,练习书写点画竖提和汉字“氏、食、顷”。1、学生首先认真观察P34页中的点画竖提,归纳竖提的写法。,2、再仔细观察汉字实例“氏、食、顷”体会这三个字的书写规律,特别是竖提的规律。3、同桌、小组交流意见。4、师生归纳。5、改一改A、学生观察、比较教材P35页,看书写分布上有什么错误?

24、并改一改。B、师生共同归纳小结。三、同样方法学习书写点画横折提和带横折提的汉字“说、词、诗”。四、课堂小结。1、学生练笔书写“氏、食、顷、说、词、诗”。2、教师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展示、点评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品。3、学生互相传阅、点评组内作品。五、学生独自书写练习。15课题:综合实践NO.15塑造自我的书写探寻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名家自画像,让学生设计一款自我签名。2、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3、激发学生“提笔就是练字”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展示本期来优秀学生的作品。2、教师小结。3、揭示本节内容:了解名家,设计自己的签名二、面对面,

25、穿越时空的凝视了解一些名家自画像1、珂勒惠支。2、徐悲鸿3、凡.高三、设计签名,塑造自我的心意表达。1、设计签名,是自画像的另一种形式。2、欣赏几种签名形式。毛泽东、王羲之、八大山人等。3、自我设计一种签名。4、相互观摩、比较、评议。五、教师小结。六、课堂小结。学生交流各自收获!16课题:书法比赛NO.16教学目标:1、学生进行钢笔字和毛笔字书法比赛,表彰总结优秀者。2、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3、激发学生“提笔就是练字”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过程:一、组织引言。1、揭示内容:本节进行钢笔字和毛笔字书法比赛。2、提出比赛要求。二、学生独自进行书法创作。三、评比选优。四、表彰总结。1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