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九年级化学(上)期末测试题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140112544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6.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3-2014九年级化学(上)期末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2014九年级化学(上)期末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2014九年级化学(上)期末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2013-2014九年级化学(上)期末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九年级化学(上)期末测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32014九年级化学(上)期末测试题 2013.12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35道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K 39 Mn 55 Cu 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氢气 C食醋 D牛奶3生活中

2、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受热变为液体 B熨斗通电后变热C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D樟脑球在衣柜中消失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铝 B硅 C铁 D氧5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电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6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Zn BCu CFe DMg 7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A延展性 B导电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8北京市已于2006年完成了“管道煤气置换为天然气”的工程。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A甲烷 B氮气 C一氧化碳 D氧气9二氧化钛(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A-4 B-2 C+4 D+2 10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

3、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元素名称为镁 B质子数为12 C元素符号为Mg D核外电子数为24.311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线可用于制电缆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稀有气体可制成电光源 D氧气可用于炼钢、气焊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数值B倾倒液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热液体13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汞14下列化学名称与符号相符合的是A氧元素O2 B氯离子C1- C碳酸钠NaCO3 D金AU1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用镊子夹取块状石灰石固体 B将鼻子凑到瓶口闻酸液的气味 C将用剩的酸液倒回原瓶 D用稀硫

4、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1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 B C D17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B厨房燃气泄漏,不要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火灾发生且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1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19在SO3 + H2O = H2SO4 反应中,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总数 B元素种类 C各元素化合价 D原子种类20关于

5、“3CO2”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表示三个碳原子和六个氧原子表示三个二氧化碳分子 表示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分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32 碳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为38A B C D21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 mL分子间有间隔B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D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纳米铜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物质的种类决定反应能否进行COCO2四氧化三钴O222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476万辆,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6、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的催化净化装置,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催化净化装置能将有毒尾气全部吸收 B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发生了变化C该过程不能说明CO具有可燃性 D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氧化物23某化学反应可以用X+YM+R表示。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X是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Y 为金属,则该反应一定生成氢气 C若X为紫红色金属,则该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时一定生成蓝色溶液D若X和Y的质量之和为10 g,则生成M和R的质量之和一定是10 g24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操作1和操作2均有错误的是选项鉴别的物质操作1操

7、作2A软水和硬水滴加肥皂水加热蒸发B一氧化碳和甲烷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颜色C氧气和二氧化碳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伸入燃着的木条D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灼烧25原煤(含硫元素)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CO2 和SO2。若测得CO、CO2、和S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SO2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10 B30 C50 D70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道小题,共30分。)26(6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煤、天然气和 通常称为化石燃料。(2)煤块燃烧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是为了使煤与空气 。(3)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园

8、内使用电动车,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造成酸雨的是 。(4)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要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和材料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填字母序号)。A少用一次性的木筷 B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27(8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图乙图甲试管1试管2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蓬松棉(1)如图甲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小刚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乙)净化雨水,其中

9、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经过此净水器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若想得到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3)氢气燃烧产物是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其制备及燃烧的过程中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一定条件点燃图一 图二 图一和图二所出现的物质中,共有 种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参加反应的甲烷与生成水的质量比为 (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8(6分)根据下列表格中的信息回答问题。A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B加热高锰酸钾 C铁丝锈蚀(1)A、B实验中数据变化关系与对应图像相符的是 (填字母序号)。(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充分反应后,所得液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10、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C中铁生锈的条件是 ,观察到的现象是 。废液滤液A固体A固体C固体DCu滤液A加过量甲加适量乙溶液蒸干固体B29(5分)某电镀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CuSO4、ZnSO4和FeSO4,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回收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设计如下图所示流程。 请回答:(1)步骤的操作是 ,步骤使用的方法是 。(2)固体A的成分是 ,固体B的成分是 。(3)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0(5分)甲、乙、丙、丁、X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1、(1)若上述物质由C、O、Fe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 成。已知甲是常见的灭火剂,甲的化学式是 ,丙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上述物质由H、C、O、Fe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且只有一种物质中含有金属元素,并将题目中“丙乙”改为“丙乙”。已知甲也可用于灭火,则甲的化学式是 。丙丁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道小题,共19分。)31(7分)请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Fe2O3石灰水COa氧气硫甲 乙 丙(1)甲中可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中仪器a的名称是 ,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该装置的不足之处

12、是 。(3)丙中铜片上的现象是 ,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K 小试管分液漏斗32(7分)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设计了有关气体的实验。(1)气体的发生装置如右图所示。 此装置若用于制备氧气,应在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药品是 ;若用于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此装置还可以验证某气体的化学性质,请完成下表中的内容。仪器名称分液漏斗小试管大试管装置内的药品大理石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相关性质甲乙丙 在不改变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同学们认为只要再增加一个操作,还可以验证该气体的其他化学性质。增加的操作是 。(2)同学们又设计以下实验研究某混合气体的组成。 第一组:取三支试管,在其容积的二分之一 处做标记

13、。分别充满气体(甲为CO2,乙为A 气体,丙为CO2和A的混合气)后倒扣在NaOH分液漏斗止水夹250 mL200 mL水溶液中。最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 据此推测:气体A的化学性质有 。 第二组:同学们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关闭止水夹,向充满丙的集气瓶中注入10 mLNaOH溶液(足量),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实验现象是 。33(5分)催化剂在科研、医药生产和电子工业等前沿领域有着广泛应用。(1)为探究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作用。在相同条件下,同学们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其他影响实验的因素均相同)编号KClO3质量/g其他物质质量/g待测数

14、据实验12.0 实验2aMnO2 0.5 表中a的数值应是 。 表中的待测数据指 (填字母序号)。A氧气的质量 B反应后固体的质量C氧气的体积 D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MnO2 设计“实验1”的目的是 。(2)同学们继续探究二氧化锰是否参与了氯酸钾的分解反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 + 3O2。已知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时连续发生如下反应,试分析后按要求填空。(I) 2KClO3 + 2MnO2=2KMnO4 + Cl2+ O2;(II)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III)K2MnO4 + Cl2=2KCl + MnO2 + O2。 通过以上分析,同

15、学们得出结论:二氧化锰参与了氯酸钾的分解反应。【拓展】氟利昂释放出的氯原子参与了臭氧层的破坏,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氧原子 氯原子 +日光 + 综合图中的反应过程,写出臭氧层被破坏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道小题,共6分。)34(3分)已知金属钠与水在常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 2H2O=2NaOH + H2。若要得到2 g氢气,需要金属钠多少克?35(3分)已知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可同时发生两个反应且均生成红色固体。高温(1)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反应生成红色铜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 + 2CuO = 2Cu + CO2; 写出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时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铜(化学式为

16、Cu2O)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2)现有碳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3.12 g,在高温时充分反应。若反应后碳和氧化铜均无剩余且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石灰水增重0.44 g。 反应前混合物中碳的质量为 g。 计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氧化亚铜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北京市西城区2010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化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1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题号l2345678910答案BBCDBDAACD题号1l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ABACCBAC题号212223242

17、5答案DCCBB说明: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其他合理答案参照本标准给分。二、填空题(2630小题,共30分。)26(1)石油 (2)充分接触 (3)CO2 SO2 通电(4)ABD(答对两项得1分,全部答对得2分)27(1)氢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2H2O = 2H2+ O2 (2)吸附 蒸馏(3)2 4:9(2分)MnO228(1)B (2)2H2O2 = 2H2O + O2 11.1% (3)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1分),试管内液面上升(1分)29(1)过滤 用磁铁吸引 (2)ZnSO4 Fe、Zn、Cu高温高温(3)Zn + H2SO4 = ZnSO4 + H

18、2 (或Zn + CuSO4 = ZnSO4 + Cu)点燃30(1)CO2 4CO + Fe3O4 = 3Fe + 4CO2 (或3CO + Fe2O3 = 2Fe + 3CO2)(2)H2O 3Fe + 2O2 = Fe3O4 化合点燃三、实验题(3133小题,共19分)31(1)蓝紫色 S+ O2 = SO2(2)试管 红色粉末逐渐变黑 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3)白磷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红磷不燃烧 温度需要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32(1) 过氧化氢溶液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稀盐酸 石灰水(或紫色石蕊试液) (说明:两空都对,得1分) CO2

19、+ Ca(OH) 2 = CaCO3+ H2O (或CO2 + H2O = H2CO3)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K处(2) 不与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水)反应 (答一点即可) 有115 mL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或水倒吸入集气瓶,量筒中余下的水为85 mL)=33(1)2.0 D 对比(或对照、或空白实验)Cl(2)2KMnO4 K2MnO4 + MnO2 + O2 日光2O3=3O2 (条件写出“Cl”即可)四、计算题(3435小题,共6分。)34 解:设需要金属钠的质量为x。 2Na +2 H2O = 2 NaOH + H2 46 2 x 2 g -1分462 = x2 g -1分x = 46 g -1分 答:需要金属钠的质量为46 g。高温35(1)C+4CuO=2Cu2O +CO2-1分(2) 0.12 g -1分 2.52 g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