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浓缩倍数工艺控制指标(1)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40088755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循环水浓缩倍数工艺控制指标(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循环水浓缩倍数工艺控制指标(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循环水浓缩倍数工艺控制指标(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循环水浓缩倍数工艺控制指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水浓缩倍数工艺控制指标(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及控制指标发表日期:2004-08-11 浏览人数: 965 作者:何世梅 来源:水利工程网 评论 0条 中图分类号:tu991.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0-4602(2000)06-0048-03 循环水浓缩倍数是指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风吹损失等情况使循环水不断浓缩的倍率(以补充水作基准进行比较),它是衡量水质控制好坏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浓缩倍数低,耗水量、排污量均大且水处理药剂的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浓缩倍数高可以减少水量,节约水处理费用;可是浓缩倍数过高,水的结垢倾向会增大,结垢控制及腐蚀控制的难度会增加,水处理药剂会失效,不利于微生物

2、的控制,故循环水的浓缩倍数要有一个合理的控制指标。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由于各厂补充水水质及循环水运行情况的差异,不同方法测出的结果都不同,所以对不同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是很有必要的。1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检测方法循环水系统日常运行时,浓缩倍数的检测一般是根据循环水中某一种组分的浓度或某一性质与补充水中某一组分的浓度或某一性质之比来计算的。即:KC循/C补(1)式中C循-循环水中某一组分的浓度C补-补充水中某一组分的浓度但对于用来检测浓缩倍数的某一组分,要求不受运行中其他条件如加热、投加水处理剂、沉积、结垢等情况的干扰。因此,一般选用的组分有Cl-、Ca2+、SiO2、K+和电导

3、率等。1.1 Cl-、Ca2+法虽然Cl-的测定比较简单,在循环水运行过程中既不挥发也不沉淀,但我厂因常用Cl2或NaClO、洁尔灭等药剂来控制水中的微生物及粘泥,这样会引入额外的Cl-,用该法测得的浓缩倍数会偏高;同时循环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结垢,尤其在高浓缩倍数时更为明显,故用Ca2+法测得的浓缩倍数会偏低。1.2 电导率法电导率的测定比较简单、快速、准确。从理论上来说,在循环水系统中常需要加入水处理剂和通入Cl2,这会使水的电导率增加,另外当系统设备有泄漏时也会使电导率明显增高,故用该法测出的电导率也会产生很大的误差。事实上,我厂于1996年3-7月用电导率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

4、明:用作基准的补充水-长江水的电导率是波动不稳的,其波动范围为154291 S/cm;循环水的电导率也是波动不稳的,一循、三循波动范围分别为330613 S/cm、308618 S/cm。因此,当循环水的电导率较高、补充水的电导率也较高时,得出的K值还是不高;当循环水电导率不高而补充水电导率较低时,K值也会高。1.3 SiO2法由于我厂循环水系统未投用硅酸盐系列水处理剂,因此原来一直沿用该法。用该法检测时,循环水浓缩倍数数据出现了异常波动且严重失真的现象:用以前沿用的室内新鲜水作基准进行比较时,浓缩倍数普遍偏高,一循曾高达8.5;后改用装置补充水作基准进行比较时,浓缩倍数又普遍偏低,有时甚至出

5、现1的情况。1.4 K+法从理论上来说,循环水系统中K+来源较少,一般在某个阶段内K+是相对稳定的,但在不同时期,也会受土壤、地面水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有一定的变化。K+的溶解度较大,在运行过程中也不会从水中析出,故用K+法检测循环水浓缩倍数K时,受到的干扰相对较少。为此,进行了如下考察。 现场检测结果的考察,见表1。表1 1995年47月K+法规场数据采样日期补充水K+含量(mg/L)一循K+含量(mg/L)浓缩倍数4月1日1.253.402.724月5日1.253.650.924月10日1.404.403.144月15日1.604.702.944月20日1.504.803.204月27日1.

6、453.302.235月15日1.383.102.255月19日1.453.402.345月23日1.403.702.645月27日1.453.002.075月31日1.502.601.736月4日1.393.392.446月12日1.303.702.316月18日1.523.652.407月3日1.123.102.777月9日1.583.222.047月15日1.102.352.147月18日1.353.502.59从表1可以看出,补充水K+的变化不大,其变化范围为1.101.60 mg/L;一循水K+的变化范围为2.354.80 mg/L。同样以一循为例,将一循数据分成两段(45月/67月

7、)进行数理统计结果表明:两段检测结果之间不存在系统误差,因此用K+法测出的结果是可靠的。 方法精密度的考察,其结果见表2。表2 K+标液及样品的重复检测结果样品名称八次重复检测结果K+(mg/L)平均结果x(mg/L)标准偏差s变异系数s/x(%)标液6mg/L5.885.825.946.125.945.885.826.125.940.122.02装置补充水*1.981.981.922.041.921.981.921.921.960.0452.30一循水样3.663.603.723.843.663.723.903.603.710.112.96三循水样5.645.705.585.465.585.

8、405.345.705.550.142.52注 *该装置补充水中K+浓度数据为1999年11月8日所测。从表2可见:该方法精密度高,其变异系数3%。 不同实验室间的结果对照见表3。表3 1996年3-5 月浓缩倍数的对照分析结果(K+法)采样日期研究室测得K值供水室测得K值两室K值之差的绝对值两室K值之差的绝对值/平均值100%一循三循一循三循一循三循一循三循3月18日2.252.332.212.260.040.071.83.03月12日2.162.202.162.100.00.100.04.53月25日1.972.571.922.550.050.022.60.84月1日1.852.851.8

9、52.650.00.200.07.34月8日2.263.262.193.170.070.093.22.84月16日2.123.041.932.790.190.259.48.64月22日2.043.142.063.160.020.021.00.64月29日2.622.212.752.230.130.024.80.95月6日2.422.122.402.080.020.040.81.95月13日2.31停工2.19停工0.12停工5.3停工5月27日2.48停工2.36停工0.12停工5.0停工注 该对照结果为不同实验室的不同人员对同一天的不同样品用不同仪器进行分析的结果。从表3可以看出,现场应用情

10、况也较好,两室K值之差的绝对值与平均值之比值9.4%。由此可见,用K+法测出的K值误差较小,可作为循环水系统的实际K值。2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控制指标一般浓缩倍数低,耗水量就大,排污量也大;浓缩倍数高可以减少水量,节约水处理费用。但浓缩倍数过高会使循环冷却水中的硬度、碱度和浊度升得太高,水的结垢倾向增大很多,从而使结垢、腐蚀控制的难度变大,使水处理药剂(如聚磷酸盐)在冷却水系统内的停留时间增长而水解。因此,循环冷却水的K值并不是愈高愈好。我厂现有四套循环水系统,其中一循最大,故以一循为例加以说明。一循系统容量为1.2104m3/h,循环水量R为1.1104m3/h,根据:M补水量K/(K-1+)

11、RD排水量/(K-1+)R=T/600式中 T-我厂循环水进出口水温之差(8 )K-循环水系统的K-蒸发因子据此可计算出0.013和K110时系统所需补水量M、排污量D、(M/R)%、(D/R)%及节水率(M/R)/K,计算结果见表4。表4 一循在不同K下冷却水系统的参数计算值项目浓缩倍数K1.02.03.04.05.06.07.08.09.010.0D(m3)11000141.271.047.535.628.523.820.417.815.9M(m3)11000282.3213.1189.8178.2171.2166.5163.1160.6158.7D/R(%)1001.280.650.43

12、0.320.260.220.190.160.14M/R(%)1002.571.941.731.621.561.511.481.461.44(M/R)/K(%)97.40.630.210.110.060.040.030.020.02从表4可以看出: 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加,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量M和排污水量D都不断减少。因此,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可以节约水资源。 每提高一个浓缩倍数单位所降低的补充水量的百分比(M/R)/K随浓缩倍数的增加而降低,且在低浓缩倍数时,提高K值的节水效果比较明显;但当K提高到4.0以上时再进一步提高浓缩倍数的节水效果就不太明显了,如一循由4.0提高到5.0时,节水量仅占循环水量的0.11%,因此我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控制在2.04.0为好。3 结论 我厂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检测采用Cl-、Ca2+、SiO2和电导率等法误差较大。 数理统计结果及现场应用情况表明用K+法具有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等特点。 我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控制在2.04.0为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